禅与悟_圣严法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慈悲和智慧的意义相同,表达方式却不同。真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真有慈悲。慈悲的表现是在广度众生,而在他心中没有自己也没有众生,便是实证空性的无我智慧。惟有无我无著的智慧,才会表现出真正的慈悲。
一九九○年四月十六日晚讲于美国圣路易的禅中心
禅与悟
一、禅的定义
禅的定义可列出四种:
(一)冥想佛教的专有名词叫禅那,译成中文有定、静虑、思维修等意思。所谓定,是心止于一境;静虑相当于英文的meditation,用现代语说就是冥想;思维修不是思想,而是用心在方法上不断地观照,每次一离开方法就再回到方法,使自己系念于方法。若以我的观念来说明,就是用方法把散乱的心念变成能够集中的心念,然后再达到心念的前后统一,这就是入定,如果能更进一步把统一的定心破除、扬弃,出现的就是无我和无心的境界。一般称此境界为见性、开悟,也就是佛教六波罗蜜中的第五——禅波罗蜜。
(二)四禅天
梵语是catv a 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舍念清净。根据《杂阿含经》卷一七:“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它是四无量心、八解脱的基础法门,也是四无色定和灭尽定的基础法门,为印度佛教和外道共同所修。它也是小乘的阿罗汉及佛陀释迦世尊最主要的修行法门,一直到他们成道和涅槃之际,都是依此四禅法完成。《长阿含经》卷四、卷六、卷一二以及《中阿含经》卷一、卷四二、卷五六等,都有很详细的敍述。不过,外道以为进入最高的世间定就是解脱;例如佛陀成道之前跟阿罗逻仙人学四禅法,外道仙人以此为最高解脱,然而佛陀发现那尚非解脱。(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
(三)坐禅顾名思义,坐禅就是用坐的姿势达到禅修的目的。禅定的方法是由印度的瑜伽士发现的,据说古印度有一位修行人入山寻求解脱之道,发现猴子盘腿打坐调息,遂加以模仿,结果身心舒畅,因此提倡以打坐来修行。其实这可能仅是传说,以猴子的生理构造而言,若像人类一样交叉两腿或伸腿而坐,也许还可以办得到,但能不能盘腿而坐则大有问题。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古典籍中,以《奥义书》(Upanishads)为例,早已讲到修习禅定的方法,而《奥义书》的梵语就是“近坐”的合成语,即“肝胆相照地对坐”之意。书中主张用调息、调身、调心及口诵“唵”字进入禅定。
根据历代禅修者的综合经验,坐禅的姿势称为七支坐法:1。双足跏趺,也就是盘双腿;2。背脊竖直;3。手结法界定印;4。放松两肩;5。舌尖微舐上颚;6。闭口;7。眼微张(详细内容请参考拙著《禅的体验·禅的开示》的《禅的入门方法》。其条件是在清净无人处或安静不受打扰的房间,一个人单独坐,要少欲、知足,然后才能达到所谓“心一境性”的禅定程度)。
(四)禅宗
禅宗发源于印度,成长、成熟于中国,之后传人韩国、日本、越南。相传释迦世尊及其第一大弟子摩诃迦叶在灵山会上,前者拈花后者微笑,是为禅宗第一代祖师。此后代代相传历二十八世,至菩提达摩时传到中国,成为中国的禅宗初祖;又经过五传,到第六祖惠能大师,完成了禅宗不拔的基础。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然而禅宗的著作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惠能为止,却引用了不少的经典;嗣后在中国佛教史上的诸宗之中,留下著作最多的也是禅宗。其原因是为了说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以更需用大量的文字。佛教在中国,禅宗是最受欢迎的一派,维持最久,传播最广。在唐宋时代曾发展成五家七宗,到宋以后逐渐剩下两大支流,即临济宗及曹洞宗;日本的禅宗传自中国的宋朝,所以也只有这两个系统。由于以上因素,现在在世界各地谈到“禅”这个字,就会使人想到禅宗。
二、悟的定义
“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讲的“悟”与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谓的悟而言,约可分作五类:
(一)艺术的悟
艺术的悟实际上又可称为灵感。不论是文学家、音乐家或画家,他们的创作多半不是依赖平常的知识或学问,也不完全依赖技巧的训练。文学上有所谓下笔如有神助,几千几万言一气呵成;就画家而言,凭着神来之笔,不论是小品或巨幅的画作,均能一挥而就;音乐家谱曲,经常是不假思索,源源而出;当然,也有所谓文穷而后工,贾岛的“推敲”便是最好的例子。可是没有灵感的创作只能见其功夫,不能获得天马行空的自在与豁达,因此,艺术家往往是天成的。
(二)科学的悟
科学家们发现某种物理、数学、生化等学术上的定律,固然先应有其学术的基础训练,主要还是得自悟性,不论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重大创发与突破,往往是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工夫”的情形下产生的。牛顿见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都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事。(三)哲学的悟
对于人生宇宙的体验,哲学家往往不出儒家所说的生而知、困而知、学而知的三个途径。从学习而知固然重要,却无法超越前人的经验范围;惟有天生而知的天降奇才及从困顿中逼挤出来的发现,才能开创新知的境界,那就是悟境。古来伟大的哲学家们,为我们的文化思想史,留下各种形态观念的哲学理论,例如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即是在贬谪至贵州龙场时悟得。
(四)宗教的悟宗教的悟其实就是通过宗教的仪式、信仰和祈祷、礼拜、持诵等行为,而感应天启、神示、降灵等现象。有的直接用眼睛看到神的指示,或者用耳朵听到神的言语,或是经由梦境得到神的垂示;也有突然灵光一闪而发觉自己与神同在,见解超乎常人,信念突然增强,生起悲天悯人的使命感;或是真实目睹天堂、地狱、神仙世界等奇异经验。当事人往往会把这当成开悟;也就是未曾发生的事突然发生,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宗教信仰多半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
但是从禅的立场来看,以上四种,都不是真的悟境。悟,必定是自我中心的脱落,自私烦恼的解放,分别执著的破除,所以应该更进一步超越于灵感与灵验之上,才是真正的悟境。
(五)禅的悟
根据佛经所载,禅的悟是“觉”的意思。觉有三个层次:
1。小乘的自觉。破除了贪、慎、痴、慢、疑等自我中心的烦恼之后,再也不会因各种烦恼而在生死流转之中接受苦报;这必须修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门,才能达到破我执、住涅槃的阿罗汉程度。在小乘的修行过程中,能够到达初果的位置就已算是开悟,到了四果则是彻悟。
2。大乘的菩萨称为觉他。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译,而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萨不仅自断烦恼,尤其发愿广度众生,地藏菩萨甚至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菩萨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至于自己能否成佛,不是问题;事实上如果众生都因他而成佛,他必定也会成佛。通常把菩萨道的层次分成五十二个位次,若能进入第十一个位次也算开悟,直到成佛则叫彻悟、圆悟。
3。佛是自觉、觉他、觉满。他的烦恼已经断尽,已为一切众生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他是自利利他、福慧双运而圆满究竟的人,所以称为大圆满觉。
4。禅宗的悟另有胜义。有一种是不假阶梯,在明师指导下一触即悟;也有在苦参实究时,悟境突然自发。当悟境现前之时,心胸坦荡,豁达无碍,晴空万里,不着点尘,与佛的心地一般无二,平等一如。不过,佛是一悟永悟,而且是彻悟;一般的禅修者可能要悟了又悟。悟境出现的时间也有长短,力量强的比较持久,否则相当短暂。惟其已经开悟,毕竟和从未有过悟境的人大不相同,因为他们已经见到本来面目,所以信心坚固,而且会继续努力。因此有位禅师曾说“大悟三十多回,小悟不计其数”,可见禅宗的悟并不等于一悟就是解脱,或者一悟就成佛。
从以上可见,佛教所说的悟有顿、有渐、有深、有浅,而禅宗属于顿悟。顿悟可能达到彻悟,但多半要悟了又悟,重重突破。
三、禅的演变
禅的演变可分成两大段落来介绍:
(一)印度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代
这又可分作两个方向来说明:
1。 在观念上,以正知见为基础,以戒、定、慧为范围。所谓正知见,就是确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为不变的指导原则,然后持五戒、修十善,以清净身、口、意三业。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则是把五戒里的戒妄语口业细分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四支,再加上意业的贪、瞋与痴。不饮酒戒则是佛教的特色,因为佛教重视智慧的开发,而饮酒会使人心智昏乱。
修定是修九次第定,即色界四禅、无色界四定,再加阿罗汉的解脱定,亦即灭尽定,合而为九。这些定境从浅而深,从深而浅,次第出入,所以称为九次第定。
阿罗汉有两种解脱,一种叫定慧俱解脱,即从九次第定达成解脱的目的,解脱的本身就是智慧。另一种叫慧解脱,直接从观慧悟入解脱境界,这也是佛教的基础观念。
2。在方法上,用五停心、四无量心、四念处来修行;这些都是观行的方法,又叫禅观或禅数。所谓五停心,就是用五种观法,使得散乱不统一的心停下来,而达到入定的目的。其内容是数息、不净、因缘、慈悲、界分别等五种;特别是数息观和不净观,被称为二甘露门。甘露是印度传说中的不死之药,用此二门方法可以进入涅槃境界。
至于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是依色界四种禅定而修的,这是佛法的特色。为什么呢?一般的世间禅定耽着于定乐,而佛法要以定发起慈悲,生大欢喜,舍去所有一切的执著及定境,利益众生,如此就能出三界。所谓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也是佛法的特色。凡夫以不净之身为清净,所以有执著;承受迁流不已的现象而不以为苦;心念经常念念变动而以为常;一切现象无一是真却当作是我。用这四念处观,就能厌离身心而不贪恋世间一切现象,达成出世的目的。
(二)印度的大乘佛教
可分成四点来讨论:
1。大乘佛教的禅定以三昧为目的。初期的大乘经中,以“三昧”为名的经典共有《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等二十四种(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三昧是什么意思呢?早期是指“定”,后期是指定和慧所产生的解脱的力量,可以说就是解脱的别名。例如《大智度论》卷二○云:“三三昧同缘一实相”,“三法印即是一实相”。《阿含经》中已有“空”、“无相”、“无愿”的三三昧,亦即三解脱。三解脱皆缘“一实相”,亦即实证三法印。《巴利文藏经》相应部的“质多相应”也以四种三昧为心(定)解脱(《南传藏经》一五册,四五○—四五二页)。所谓解脱,就是智慧。无漏的智慧能产生解脱烦恼的结果,因此古来的印度祖师们无不重视以三昧为目的的禅修方法的实践。
2。大乘禅定的四种三昧。根据中国天台智 GFDA9 大师的《摩诃止观》卷二,把印度大乘佛教所用的禅观方法整理成四种三昧,即:
(1)常坐三昧,根据《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而来,又称一行三昧,就是常坐不动,亦即通常所说的坐禅。
(2)常行三昧,根据《般舟三昧经》而来,所以又称般舟三昧,是以经行的方式来修行,不休、不眠、不坐,为期九十天。
(3)半行半坐三昧,根据《大方等陀罗尼经》和《法华经》所说,因此称为法华三昧。除打坐之外,再加礼佛、诵经、忏悔等修行方法。一般禅堂禅修的方式,多采用半行半坐。
(4)非行非坐三昧,又叫作“随自意三昧”,或“觉意三昧”,也就是不硬性规定行、住、坐、卧的四威仪,只要心念不懈,随着自己的意向,精进修持,一样可以达成三昧的目的。
3。大乘的禅定就是生活。根据竺法护译的《阿差末经》所说:“令此禅定住平等心,是名菩萨修行禅定……心行平等,心相平等,毕竟平等,发行平等,是名为定。住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诸法等,是名为定。……自心等故,他心亦等,是名为定。”这是以心住于平等(众生等、法等),〖JP+1〗是为菩萨的禅定。其文意是,菩萨修禅定,只要以平等心做一切事,不必一定以打坐的方式进行。这与《维摩经》所说的“直心是道场”以及后来马祖道一大师所说的“平常心是道”,是同样的意义。
4。大乘的禅定不异于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例如《贤劫三昧经》卷一说:“修三品:一经行,二住立,三坐定。化诸不调,从是超越。”(《大正藏》一四册,一页下)
又如《阿閦佛国经》卷上,也有说:“为无上正真道者”,若“世世作沙门已(而)不常在树下坐,世世不常精进行三事,何等为三?一者经行,二者坐,三者住,……我为欺是诸佛世尊诸不可计无央数。”(《大正藏》一一册,七五二页中)
还有早期的《中阿含经·龙象经》第二中的“龙相应颂”,称赞佛为大龙,而说:“龙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大正藏》一册,六○八页下)
《维摩经》卷上《弟子品》也说:“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大正藏》一四册,五三九页下)
从以上四种经典可见,大乘佛教的禅定是多样的,它重视日常生活,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修行禅定,也就是重视心的定境,不拘泥于身体的坐姿,这正是后来中国禅宗理论之依据。
四、中国的禅宗
(一)六祖惠能之前
六祖惠能大师之前的禅宗有两个方向,其中之一是由菩提达摩传承下来,另一支是其他各宗祖师所传。菩提达摩传到四祖道信之下,分出牛头法融与东山弘忍两个系统,通常都以弘忍为禅宗五祖,因为他是惠能的师父。其实法融也是四祖的弟子,并且传了七代,到鸟窠道林以后才逐渐消失。至于不在菩提达摩系统之内的禅师,早期有竺道生、僧稠、法聪等人,都对后来的禅宗思想造成影响。另外天台系的南岳慧思、天台智 GFDA1 等人,以及华严宗的清凉澄观、圭峰宗密,也是著名的禅师。
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惠能的时代,并不一定全是顿悟法门。例如达摩的《二入四行》主张理入和行入(见拙编《禅门修证指要》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所谓理入,也就是以直观的方法契入理体,顿悟佛性。所谓行入,有四种观行,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是有次第的渐修法门。
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也提到:“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又说:“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无缘虑,即随分寂定,亦得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