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投资王道 >

第4章

投资王道-第4章

小说: 投资王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年平均增长率作比较。得出来的结论如下:     
    (一)由1964年至2003年,恒生指数每年的平均收市指数及公司纯利的升幅,均比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高;     
    (二)如果由1964年恒指成立时的100点计算,到2000年7月最高峰时的18;125点,恒生指数总共上升180倍;     
    (三)1977-1997年是香港股市的黄金岁月,恒生指数每年平均升幅达21。5%,20年时间上升了31。2倍;     
    (四)1997-2003年本地生产总值与恒生指数同步下跌,两者每年平均下跌1。4%;     
    (五)以恒指成份股计算,公司纯利升幅超越本地生产总值;     
    (六)1999年长江及和黄出售海外资产,分别录得历史性纯利,达到593亿元及1;173亿元,结果令1999年恒指成份股纯利大幅上升89%。加入1999年的大幅波动,1997-2003年间,恒指成份股的纯利平均每年有2。6%的增长;     
    (七)恒指近年纳入不少“红筹”作为成份股,他们的业务主要是在中国内地。本土公司如汇丰、长江、和黄、思捷、中电、港灯、中华煤气及长江基建等,大力投资海外业务。笔者预期未来恒指成份股的纯利与本地生产总值将日趋脱节。     
    图1:恒指与本地生产总值比较     
    图2:恒指与公司纯利比较     
    图1、图2划出恒指由1964年成立到2004年10月的表现,图1加插了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图2亦加插了恒指成份股纯利的表现。图1与图2清楚说明了恒指的表现与公司纯利变动及本地生产总值的升降息息相关。两图所用的皆是对数比例,对数比例是以百分比为基准,换言之,由1;000点上升到2;000点为100%,由2;000点上升至4;000点亦为100%,由4;000点上升至8;000点也是100%,如此类推,用对数比例可以真正看到恒指在每一段时间的实际升/跌幅。与此同时,用对数比例亦可以确实反映出纯利的增幅。     
    利用指数基金获利     
    当你找到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只要你直接投资在该地区的代表指数上,便可以藉经济增长获利。外国流行的指数基金(Index Fund),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可惜的是,香港恒指指数基金(盈富基金,股票编号:2800)直至2000年才出现,香港早已过了经济的高增长期。     
    中国现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市面上有无数的中国股票基金,但长久以来就是没有一个贴切的中国指数基金。最近恒生银行终于推出了以国企指数为指标的国企指数基金(HS H…SHARE ETF,股票编号:2828),为方便投资者,笔者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指数基金出现。     
    然而,由于指数基金是需要跟随成份股的变动作出调整,所以管理费一般都比较昂贵;如果你参考盈富基金的派息,与恒指成份股派息作比较,就会察觉管理公司收费是如何昂贵的了。     
    为减省无谓的管理费,另一个选择是直接投资指数成份股。以恒指33只成份为例,如果个人的投资组合要仿真成份股的比重,这个过程可以是相当复杂的。较为简单的做法是投资在比重最大的成份股。以恒指33只成份股为例,首11只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他们的比重已达到78。48%,可以说充分反映恒指的表现,大市值的公司如汇丰和中移动所占的比重在指数中举足轻重。所以笔者建议如果不想买指数基金,但又想跟随指数跑,可以自己组合一个精简的指数基金,方法很简单,你可在恒指服务有限公司网站(hsi。hk),下载恒指成份股的比重,然后根据心目中投资金额,用这个比重计算出来。例子如下表:     
    表4:自制精简指数基金(比重根据2004年9月10日计算)     
    恒指成份股                 恒指市值比重%               投资金额(港元)     
    汇丰银行                        33。55                     427;497     
    恒生银行                         4。89                      62;309     
    中银香港                         3。75                      47;783     
    中电控股                         2。62                      33;384     
    中华煤气                         1。97                      25;102     
    香港电灯                         1。82                      23;191     
    和黄                             6。51                      82;951     
    中海油                           3。62                      46;126     
    中移动                          11。38                     145;005     
    长实                             3。91                      49;822     
    新鸿基                           4。46                      56;830     
    总数                            78。48                   1;000;000     
第二部分市场经济专利主宰公司前景(5)   
    笔者的计算方法很容易,先将心目中的金额,假设为100万港元,除以总比重78。48%,然后乘以每只股票的比重,以得出每只成份股的投资金额。     
    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制造精简指数基金,或者你的强积金只局限于投资普通基金,而不包括指数基金在内,可以肯定你的投资回报将会比指数基金低。为什么呢?美国的投资法例,要求基金经理在投资时要将风险分散(Diversification),换言之,每个基金,不论大小都不可以将超过5%的资产投资在单一公司,这个运作模式被基金界奉为金科玉律,于是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假设一个基金投资了20家公司,跑得最快的公司,其市价上升,令其市值超出5%的规限,基金经理的立场就变得很被动,例如汇丰银行原来占组合的5%,但汇丰银行价格上升速度较其他19只股票快得多,其比重很快由5%上升至8%(升的被变现,不升的反而被保留下来),结果基金经理只能沽售最好的汇丰银行,减至5%,保留了一些跑不动的股票。还有,基金的收费相当昂贵,因为除了交易成本外,还要缴付昂贵的管理费,所以普通基金是无法跑赢指数基金的。近年指数基金(Index Fund)在美国非常流行,这就是投资者对一般基金经理表现不满的反映。               
第二部分拥有专利的“千里马”公司(1)   
    1977-1997年的香港,在33只指数成份股中,只有8只股价升幅是超越恒生指数的,一言以蔽之,在投资领域里,能够真正跑赢指数的只属少数(8/33),这样更突出了巴菲特的成就,是投资在少数的“长胜军”身上,他是伯乐,懂得如何选择千里马,所以他的投资要比指数出色得多。     
    林奇(Peter Lynch)曾经管理全球最大的麦哲伦基金(Magellon Fund),就是因为分散投资组合,结果麦哲伦基金一度持有1;4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相比现今的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数目也不过是2;800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是3;500家。虽然麦哲伦基金的表现最终还是跑赢了指数,但回报方面,则不能与巴菲特的投资相提并论。     
    香港的股市指标恒生指数共有33只成份股,恒指服务有限公司选择成份股份,根据数个准则:第一项是根据上市公司的市值(愈大愈好);第二项是要求公司溢利要有进步,而非倒退,倒退通常会令市值下降;最后,成份股必须是香港注册的公司。以前的怡和系,因为迁移到新加坡上市,所以全部从恒指成份股中剔除。     
    现时,不少国内注册公司,由于受到非香港公司条例所限,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未能被挑选入恒指内。最明显例子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他们都是超级国企,甚至比中海油大,但由于后者是在香港成立的公司(所谓红筹),所以能够成为恒指成份股,前二者虽然规模较大,却只能纳入国企指数成份股中,这便是个中的分别。现时恒指的国企成份股,都是在香港注册的公司,而主要业务则在中国内地。     
    在挑选过程中,被纳入恒指成为成份股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身份象征,即等同进身蓝筹级地位,不过这是一个汰弱留强的竞技场,是相当残忍的。由1984年至今,总共有44家上市公司,从恒指成份股中被剔除及取代。单看成份股的变动,反映香江股市的历史,细说多少行业的盛衰。笔者将于第十八篇详细叙述恒指成份股的变动。     
    回顾恒指成份股的变动,有12只“千里马”公司由1977年至今,凭借企业的庞大市值而被保留,其中4家公用事业:中电、港灯、中华煤气及电讯盈科;两家银行:汇丰与恒生;两家地产:长江与新鸿基;4家综合企业:和黄、太古、九仓及会德丰。这12只“千里马”公司能够适应香港的经济发展,而且在香港经济起飞阶段能够把握时机,扩充业务,创立各自的市场经济专利,立于不败之地。在市价及溢利方面,他们有骄人表现。表5列出这12家公司股价、溢利的实际升幅,表6则是列出他们每年的复式增长率。自1977年以来,这12家公司的溢利及经调整后的每股纯利,详细列于附录的大表A,可作参考。     
    表5:自1977年“千里马”公司的溢利、每股纯利及股价实际变动     
                        03/01/1977-             07/08/1997-     
               1977-1997    07/08/1997    1998-2003     14/07/2004     
                  公司溢利   每股纯利 股价增长(%)  公司溢利  每股纯利   股价变动(%)     
               增长(%)    增长(%)             变动(%)    变动(%)     
    恒生指数                2;251 3;630                …21。00       …29。06     
    汇丰银行        6;830      3;314    4;394        60。58      22。00          27。00     
    恒生银行        6;020      6;039    9;709         1。88       2。88          …5。07     
    长实           20;367     16;552   24;835       …44。24     …44。60         …41。56     
    新鸿基地产     13;782      6;563   18;631       …53。50     …53。80         …39。95     
    太古            3;510      2;811    3;340       …26。30     …24。50         …29。86     
    九龙仓          2;345      1;683    3;781        61。60      51。20         …32。38     
    会德丰          5;797        991    3;330      …97。50     …97。53         …51。90     
    和黄            6;603      6;532  18;523        17。20      15。49         …29。94     
    中华煤气       11;916      6;545   11;056        33。60      42。30          25。44     
    中电控股        3;162      3;233    3;440        33。10      51。90          14。59     
    香港电灯        2;290      2;078    2;704        28。60      21。80           3。18     
    电讯盈科        6;436      1;972    4;797         Nil         Nil         …94。40     
    德昌电机*        572        344    1;633       168。00     165。00         180。00     
    *1984年7月11日—1997年8月7日     
第二部分拥有专利的“千里马”公司(2)   
    从表5中,由1977年至1997年,长江实业的股价升幅达到24;835%,名列前茅。换句话说,1977年时市值10万元的长江实业股票,到了1997年8月7日(假设20年中没有转手),该批长江股票的市值应该是2;500万元。即使排在榜末的香港电灯,其回报也算可观。从1977年至1997年,港灯的股价上升了2;704%。经过20年的时间,10万元的投资,亦达到280万元。同期恒指上升了3;630%,由451点(1977年1月3日)上升至16;820点(1997年8月7日)。     
    1997年是明显的分水岭,这些“千里马”公司无论在溢利及股价的表现,都起了巨大的变化,参差情况拉阔了,这当然与经济大气候环境有关。一些公司的市场经济专利丧失了,例如:电讯盈科的股价便下跌了94。4%。地产公司亦因泡沫爆破,溢利及股价都大幅下跌,只有银行及公用公司表现较佳。恒指亦由16;820点(1997年8月7日)下降至11;932点(2004年7月14日),共下跌29%。     
    表6:自1977年“千里马”公司的溢利、每股纯利及股价变动的年复式增长率     
                        03/01/1977-             07/08/1997-     
               1977-1997    07/08/1997    1998-2003     14/07/2004     
                  公司溢利   每股纯利 股价增长(%)  公司溢利  每股纯利   股价变动(%)     
               增长(%)    增长(%)             变动(%)    变动(%)     
    恒生指数           17。10      19。83               …3。91         …4。79     
    汇丰银行       23。61  19。30         20。96         8。20     3。37          3。45     
    恒生银行       22。84  22。86         25。77         0。31     0。48         …0。74     
    长实           30。48  29。14         31。78        …9。28    …9。39         …7。39     
    新鸿基地产     27。97  23。36         29。91       …11。98   …12。07         …7。03     
    太古           19。64  18。36         19。35        …4。96    …4。57         …4。94     
    九龙仓         17。33  15。49         20。07         8。33     7。13         …5。44     
    会德丰         21。61  12。69         19。33       …45。84   …46。03         …9。93     
    和黄           23。40  23。33        29。87         2。68     2。43         …4。96     
    中华煤气       27。05  23。34         26。58         4。95     6。05          3。29     
    中电控股       19。04  19。16         19。52         4。88     7。22          1。96     
    香港电灯       17。20  16。65         18。14         4。28     3。35          0。45     
    电讯盈科       23。24  16。37         21。48          Nil      Nil        …33。72     
    德昌电机*     15。78  12。16         24。53        17。82     17。67        15。84     
    *1984年7月11日—1997年8月7日     
    有专利而没有市场的例子     
    过去香港经济急速发展,给香港营商人士缔造无限机会。12只“千里马”公司中,中电及港灯的溢利是受到政府的监管及保障,回报是以资产投资作一个基准。到了2008年专利就届满,这个专利过往帮助它们在经济蓬勃下迅速增长,从表7中的前五年(1968-1972年)和最近的五年(1999-2003年),首尾两段时间的电力消耗作一比较,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