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93-辨证录 >

第3章

593-辨证录-第3章

小说: 593-辨证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参(一两) 旋复花(一钱) 赭石末(一钱) 茯神(五钱) 水煎服。一剂而气逆转矣。另用 
招魂汤∶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山药(三钱) 芡实(三钱) 陈皮(三分) 神曲(三分) 麦冬(三钱)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水煎服。一剂而身凉神魂宁贴,前症尽愈。 
夫汗下之后,而身热未解者,此邪在半表半里也,理宜和解乃不用和解,而妄 
用吐药,邪随气涌,气升不降者,因汗下之后,元气大虚,又加大吐,则五脏反复, 
自然气逆而不能顺矣。气既逆矣,呕吐何能遽止,胸中无物,而作虚满、虚痞之苦, 
以致神不守舍,随吐而越出于躯壳之外,故阴阳人鬼尽能见之也。似乎先宜追魂夺 
魄之为急,而必先转气者,何也?盖气不转,则神欲回而不能回,魄欲返而不能返, 
所以先转其气,气顺而神自归矣。况转气之中,仍佐以定神之品,安得不奏功如向 
哉。至于转气之后,反用招魂汤者,岂魂尚未回,魄尚未返,而用此以招之乎?盖 
气虚之极,用转气之汤以顺之,苟不用和平之剂调之,则气转者未必不重变为逆也。 
招魂汤一派健脾理胃之药,土气既生,安魂定魄,而神自长处于心宫,而不再越矣。 
然则招魂之汤,即养神之汤也,此又救坏症之一法也。 
更有救逆散亦能成功。 
人参(二两) 茯苓 白芍(各一两) 附子(一钱) 麦冬(五钱) 牛膝(二钱) 
破故纸(一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身重目不见人,自利不止,此亦坏症之不可救者,乃误汗误下之故 
耳。一误再误,较前三条为更重,本不可救,而内有生机者,以胃未经误吐,则胃 
气宜未伤也。扶其胃气以回阳,助其胃气以生阴,未必非可救之又一法也。方用渐 
生汤∶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茯苓(一两) 山药(一两) 芡实(一两) 黄 (五钱) 白芍(五钱) 
甘草(一钱) 砂仁(三粒)水煎服。一剂而目能见人,再剂而自利止,三剂而身凉体轻矣。 
此方妙在缓调胃气,胃气生而五脏六腑俱有生气矣。夫阴阳之衰,易于相生, 
阴阳之绝,固难以相救。第阴阳之道,有一线未绝者,犹可再延。此症虽坏而犹有 
生气,是阴阳在欲绝未绝之候,故用参、苓、 、术之品,得以回春也。倘阴阳已绝, 
又安能续之乎。此又救坏症之一法也。 
此症用救脾饮亦效。 
人参 茯苓 巴戟天(各五钱) 山药 芡实(各一两) 北五味 陈皮(各五分) 神曲(五分) 
水煎服。 
冬月伤寒,误吐、误汗、误下,而身热未退,死症俱现,人以为必死矣,即法亦在不救。吾不忍其无罪而入阴也, 
再传一起死回生之法,以备无可如何之地,而 
为追魂夺魄之方,方名追魂丹∶ 
人参(一两) 茯神(五钱) 山药(一两) 附子(一分) 甘草(一钱) 生枣仁(一两) 水煎服。 
一剂而大便止者,便有生机,或汗止,或吐止,三者得一,亦有生意。盖阴阳 
未绝,得一相接,则阴阳自能相生。盖误吐、误汗、误下之症,其阳与阴气原未尝 
自绝,而亡其阴阳耳,其阴阳之根实有在也,故一得相引,而生意勃发。服之而大 
便止,是肾阴之未绝也;服之而上吐止,是胃阳之未绝也;服之而身汗止,是五脏 
六腑之阳与阴俱未绝也,何不可生之有!倘三者杳无一应,是阴阳已绝,实无第二 
方可救矣。 
或问追魂丹方中,纯是回阳、回阴之药,而绝不去顾邪者,岂无邪之可散乎? 
使身内无邪,宜身热之尽退矣,何以又热如故也?嗟乎,经汗、吐、下之后,又有 
何邪?其身热之未退者,因阴阳之虚,为虚热耳,使早用补剂,何至有变症之生耶! 
故止须大补其阴阳,阴阳回而已无余事,不必又去顾邪,若又顾邪,则追魂丹反无 
功矣。 
此症用夺魂汤亦神。 
人参 生枣仁 白芍(各一两) 茯神(五钱) 附子(一分) 水煎服。 
冬月伤寒八、九日,腹痛,下利便脓血,喉中作痛,心内时烦,人以为少阴之 
症也。治法不可纯治少阴,然而本是少阴之症,舍治少阴必生他变。使治脓血而用 
桃花汤,则心烦者不宜;使治喉中作痛而用桔梗汤,则腹痛者不宜。而我以为二方 
不可全用,而未尝不可选用也。余酌定一方,名为草花汤。用∶ 
甘草(二钱) 赤石脂(二钱) 糯米(一撮)水煎服。一剂而腹痛除,二剂而喉痛止,三 
剂而利亦愈,烦亦安。 
盖少阴之症,乃脾气之拂乱也。故走于下而便脓血,奔于上而伤咽喉。今用甘 
草以和缓之,则少阴之火不上炎,而后以赤石脂固其滑脱。况有糯米之甘以益中气 
之虚,则中气不下坠,而滑脱无源而自止。何必用寒凉之品,以泻火而化脓血哉。 
脓血消于乌有,而中焦之间尚有何邪作祟,使心中之烦闷乎,故一用而各症俱痊耳。 
谁谓桃花、甘草之汤不可选用哉? 
此症用脂草饮亦效。 
甘草 赤石脂(各一钱) 人参(二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一、二日即自汗出,咽痛,吐利交作,人以为太阴之病也,而不知 
乃少阴肾寒之病,而非太阴脾虚之症也。盖伤寒初起宜无汗,而反汗出者,无阳以 
固其外,故邪不出而汗先出耳。此证实似太阴,以太阴亦有汗自出之条。但太阴之出 
汗,因无阳而自泄,少阴之出汗,因阳虚而自越也。夫少阴之邪,既不出于肾经, 
不能从皮毛分散,势必随任、督而上奔于咽喉,而咽喉之窍甚小,少阴邪火直如奔 
马,因窍小而不能尽泄,于是下行于大肠,而下焦虚寒,复不能传送以达于肛门, 
又逆而上冲于胃脘,而作吐矣。方用温肾汤∶ 
人参(三钱) 熟地(一两) 白术(一两) 肉桂(二钱) 水煎服。一剂而汗止,吐泻亦愈而咽 
痛亦除。 
此症乃下部虚寒。用参、术以回阳,用肉桂以助命门之火,则龙雷之火喜于温 
暖,自然归经安于肾脏矣。然肉桂未免辛热,恐有助热之虞,得熟地以相制,则水 
火有既济之欢也。 
此症可用桂术汤∶ 
白术(五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五、六日,腹痛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人以为直中阴寒之症, 
而不知非也。夫直中之病,乃冬月一时得之,身不热,而腹痛、呕吐、发厥者为真。 
今身热,至五、六日之后而见前症,乃传经少阴之症,而非直中少阴之症也。虽传 
经之阴症,可通之以治直中之病,而辨症终不可不清也。此症自然宜用白通加猪胆 
汁汤治之。夫本是阴寒之症,何以加入人尿、胆汁以多事?不知白通汤乃纯是大热 
之味,投其所宜,恐致相格而不得入,正藉人尿、胆汁为向导之物,乃因其阴盛格 
阳,用从治之法为得也。盖违其性则相背,而顺其性则相安。然此等之症,往往脉 
伏而不现,服白通汤而脉暴出者,反非佳兆,必缓缓而出者,转有生机,亦取其相 
畏而相制。原有调剂之宜,不取其相争而相逐,竟致败亡之失也。 
此症可用桂术加葱汤∶ 
白术(五钱) 肉桂(一钱) 加葱(一条) 水煎服。 
冬月伤寒,四、五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呕,人以为少 
阴之症也,宜用真武汤救之是矣。然而不知其病也,我今畅言之。四、五日腹中作 
痛,此阴寒入腹而犯肾也。然而小便自利,则膀胱尚有肾气相通,可以消寒邪而从 
小便中出;倘小便不利,则膀胱内寒无肾火之气矣。火微何以能运动于四肢乎?此 
手足之所以沉重而作痛也,火既不能下通于膀胱,引寒邪以下走,势必上逆而为咳 
为呕矣。真武汤补土之药也,土健而水不能泛滥作祟。仲景制此方,于火中补土, 
土热而水亦温,消阴摄阳,其神功有不可思议者矣。 
此症用四君加姜附汤亦神。 
白术(一两) 茯苓(五钱) 附子(一钱) 人参(五钱) 甘草(一钱) 干姜(一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四、五日后手足逆冷,恶寒身蜷,脉又不至,复加躁扰不宁,人以 
为少阴阳绝之症也,而不知不止阳绝也,阴亦将绝矣。盖恶寒身蜷,更加脉不至, 
阳已去矣,阳去而不加躁扰,则阴犹未绝,尚可回阳以摄之也。今既躁扰不宁,是 
基址已坏,何以回阳乎。虽然,凡人有一息尚存,当图救援之术,以人之阴阳未易 
遽绝也,有一丝之阳气未 ,则阳可救;有一丝之阴气未 ,则阴可援也。阴阳有 
根,原非后天有形之物,实先天无形之气也。补先天之气,而后天之气不期其续而 
自续矣。方用参附汤救之。用∶ 
人参(二两) 附子(二钱) 水煎服。往往有得生者。 
虽此方不能尽人而救之,然而既有此症,宁使用此方而无济于生,不可置此方 
而竟听其死也。况人参能回阳于无何有之乡;而附子又能夺神于将离未离之际,使 
魂魄重归,阴阳再长,原有奇功,乌可先存必死之心,豫蓄无生之气哉。 
此症用参术附枣汤亦神。 
人参(一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钱) 炒枣仁(五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六、七日,经传少阴而息高,人以为太阳之症未除而作喘,而不知非 
也。夫太阳之作喘,与少阴之息高,状似相同而实殊。太阳之喘,气息粗盛,乃邪 
盛也;少阴之息高,气息缓漫而细小,乃真气虚而不足以息,息若高而非高也。故 
太阳之喘宜散邪;而少阴之息高宜补正。因少阴肾宫大虚,肾气不能下藏于气海之中, 
乃上奔而欲散,实至危之病也。宜用朝宗汤救之。 
人参(三两) 麦冬(三两) 熟地(三两) 山茱萸(一两) 山药(一两) 破故纸(一钱) 
胡桃(一枚) 
水煎服。一剂而息平,再剂而息定。 
此方纯用补气填精之药,不去治息,而气自归源者,气得补而有所归也。譬如 
败子将田园消化无存,不能安其室而逃出于外,岂不欲归家哉,实计无复之耳。倘 
一旦有资身之策,可以温饱,自然归故里而返旧居,岂肯飘泊于外,而为落魄之人 
哉。或曰∶下寒则火必上越,此等息高,独非肾气之虚寒乎,何以不用肉桂引火归 
源耶?嗟乎!肾气奔腾,实因肾火上冲所致,然而不用桂、附者,实亦有说肾火必得 
肾水以相养,不先补肾水,而遽助肾火,则火无水济,而龙雷必反上升,转不能收 
息于无声矣。吾所以先补水而不急补火也。况故纸亦是补火之味,更能引气而入于 
气海,何必用桂、附之跳梁哉。 
此症延息汤亦妙。 
人参 熟地(各一两) 山茱萸(五钱) 牛膝 破故纸(各三钱) 胡桃(一个) 陈皮(三分) 
炮姜(一钱) 百合(一两) 水煎服。 
冬月伤寒,头痛遍身亦疼,宜用麻黄汤以发汗矣。倘元气素薄,切其尺脉迟缓, 
虽是太阳正治,而不可轻用麻黄以汗之也。人以为宜用建中汤治之,以城郭不完。 
兵甲不坚,米粟不多,宜守而不宜战耳。然建中汤止能自守而不能出战,且贼盛围 
城,而城中又有奸细,安能尽祛而出之。此症是太阳伤营之病,舍麻黄汤终非治法, 
用麻黄之汤,加人参一两治之,则麻黄足以散邪,而人参足以助正,庶补攻兼施, 
正既不伤,而邪又尽出也。或谓既是麻黄之症,不得已而加用人参,可少减其分两 
乎?谁识元气大虚,非用参之多则不能胜任,故必须用至一两,而后元气无太弱之 
虞,且能生阳于无何有之乡,可以御敌而无恐矣。倘不加人参于麻黄汤中,则邪留 
于胸中,而元气又未能复,胡能背城一战乎。此方若以麻黄为君,而人参为佐,必 
致偾事。今用参至一两,而麻黄止用一钱,是以人参为君,而麻黄转作佐使, 
正正奇奇,兼而用之,此用兵之妙,而可通之于医道也。 
此症亦可用参苓麻草汤∶ 
麻黄(一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一两) 甘草(一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吐、下、汗后虚烦脉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痛,气上冲咽喉, 
眩冒,经脉动惕者,必成痿症。人以为太阳之坏症也,然而不止太阳之坏也。伤寒 
经汗、吐、下之后,症现虚烦者,虚之至也。况脉又现微,非虚而何?夫痿症责在 
阳明,岂未成痿症之前,反置阳明于不治乎。治阳明之火,宜用人参石膏汤矣。然 
既经汗、下之后,石膏峻利,恐胃土之难受,火未必退,而上先受伤,非治之得也。 
方用青蒿防痿汤∶ 
人参(一两) 青蒿(五钱) 半夏(一钱) 陈皮(五分) 干葛(一钱) 连服二剂,胃气无伤, 
而胃火自散,诸症渐愈,而痿症亦可免也。 
盖此症不独胃火沸腾,而肾、肝之火亦翕然而共起。青蒿能去胃火,而更能散 
肾、肝之火也,一用而三得之。然非用人参之多,则青蒿之力微,不能分治于脏腑。 
尤妙在佐之半夏、陈皮,否则痰未能全消,而气不能遽下,痞硬、胁痛之症乌能尽 
除哉。然而青蒿泻胃火,尚恐势单力薄,复佐之干葛,以共泻阳明之火,则青蒿更 
能奏功。况干葛散邪而不十分散气,得人参以辅相,青蒿尤有同心之庆也。 
此症可用调胃二参汤∶ 
人参 玄参(各五钱) 石膏(三钱) 天花粉(二钱) 干葛(一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谵语发潮热,以承气汤下之,不应,脉反微涩者,是里虚也。仲景 
张公谓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岂承气汤固不可用乎?夫既以承气汤下之矣,乃不 
大便,是邪盛而烁干津液,故脉涩而弱也,非里虚表邪盛之明验乎。倘攻邪则邪未 
必去,而正且益虚,故为难治。当此之时,不妨对病家人说∶此症实为坏症也,予 
用药以相救,或可望其回生,而不能信其必生也。用人参大黄汤救之。 
人参(一两) 大黄(一钱) 水煎服。一剂得大便,而气不脱即生,否则死矣。苟大 
便而气不脱,再用∶ 
人参(三钱) 陈皮(三分) 甘草(三分) 芍药(一钱) 煎汤与之。二剂而可庆生全也。 
此症亦可用表里兼顾汤∶ 
大黄(二钱) 人参(五钱) 柴胡(三分) 甘草(一钱) 丹皮(二钱) 水煎服。 
冬月伤寒,发热而厥,厥后复热,厥少热多,病当愈。既厥之后,热不除者, 
必便脓血。厥多热少,寒多热少,病皆进也。夫厥少热多,邪渐轻而热渐退也。伤 
寒厥深热亦深,何以厥少而热反深乎?此盖邪不能与正相争,正气反凌邪而作祟也。 
譬如贼与主人相斗,贼不敌主,将欲逃遁,而主人欺贼之懦,愈加精神,正气既旺, 
贼势自衰,故病当愈也。至于既厥之后而热仍不除,譬如贼首被获,而余党尚未擒 
拿,必欲尽杀为快,则贼无去路,自然舍命相斗,安肯自死受缚,势必带伤而战, 
贼虽受伤,而主亦有焦头烂额之损矣。故热势虽消,转不能尽散,虽不敢突入于经 
络,而必至走窜于肠门,因成便脓血之症矣。治法不必用大寒之药,以助其祛除, 
止用和解之剂,贼自尽,化为良民,何至有余邪成群作祟哉。方用散群汤∶ 
甘草(二钱) 黄芩(三钱) 当归(五钱) 白芍(一两) 枳壳(一钱) 水煎服。 
一剂而无脓血之便者,断无脓血之灾;倘已便脓血者,必然自止。 
妙在用归、芍以活血,加甘草、黄芩以凉血而和血也。所以邪热尽除,非单藉 
枳壳之攻散耳。 
至于厥多热少,寒多热少,无非正气之虚。正虚则邪盛,邪盛自易凌正,而正 
不能敌邪,自不敢与贼相战,安得而不病进乎。治法宜大补正气,而少加祛邪之药, 
自然热变多而厥变少,而寒亦少也。方用祛厥汤∶ 
人参(五钱) 白术(一两) 甘草(二钱) 当归(五钱) 柴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