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温故一九四二 刘震云 >

第7章

温故一九四二 刘震云-第7章

小说: 温故一九四二 刘震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概全,一叶知秋,瞎子摸象,让巴掌山挡住眼。这就不全面了。我们不能只看到大灾荒,看不到人的全貌。从这一点说,我们对委员长的指责,也有些偏激了。另外,我们从这两则离异声明中,也可以看到时代的进步。下边是全文:


  紧要启事

  缘鄙人与冯氏结婚以来感情不和难以偕老刻经双方同意自即日起业已离异从此男婚女嫁

  各听自便此启

  张荫萍冯氏启

  声明启事

  敝人旧历十二月初六日赴洛阳送货敝妻刘化许昌人该晚逃走将衣服被褥零碎物件完全带走至今数日音信全无如此人在外发生意外不明之事与敝人无干自此以后脱离夫妻关系恐亲友不明特此登报郑重声明偃师槐庙村中正西街门牌五号田光寅启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北京十里堡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

田晓明 



一、一个只知道吃自家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前几天看了一篇小说──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他在里面讲述
了1942年河南旱灾时的故事。这篇小说引用了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
使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客观情况。

那些新闻报道提及了当时人吃人的情况。旱灾造成颗粒无收,人们饥
饿难耐,于是开始吃人。一些成年人吃自己的孩子。在有些不忍心吃
自家人的人当中,还发生了易子而食、易妻而食的情况。刘震云说:
一个只知道吃自家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中国人的惰性实在是太大了。当他们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就吃菜,没有
菜的时候就吃糠,没有糠的时候就吃土,吃土吃到受不了的时候就吃
人,吃人还不敢吃别人家的人,只好吃自家人,吃自家人还有点不忍
心,那就跟另一个不忍心吃自家人、却又想吃人的人换人。这个过程
就叫“得过且过”。这是一个不断退而求其次的过程。一直退到不能
再退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苟且偷生的人总是不能往前冲。

一个人在困境中一旦抛弃了苟且偷生的生活方式,那么他就将面临两
种摆脱困境的方式:一种是理性的,一种是非理性的。理性的就是用
政治手段、经济手段、以及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非理性的就是去
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饥饿中的人走不了这两条路中的任何一
条,所以刘震云说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中华民族是苦难深重的。两千多年来,人们在大部份时间里都处在苟
且偷生之中。一百多年前的戊戌变法,才真正打开了变法之门。一百
多年过去了,谁敢说中国彻底完成了变法?然而,我们离成功已经不
远了。官僚阶层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正在土崩瓦解。只要我们能建立起
民主政治体制,我们就为变法奠定了基础。

二、连利用价值也没有的人民只能依靠民主得到解脱。

1942年的河南灾区归蒋介石政府管辖。蒋介石没给灾民提供足够的粮
食。倒是后来的日本军队,从自己的军粮中,拿出一部份粮食给了灾
民们,使这些人暂时度过了难关。将要饿死的河南人吃了日本的粮
食,马上就开始敌视国民党的军队了。在河南战役中,农民便拿着农
具、棍棒与国民党军队作对。

日本人为什么救中国的灾民?是动了恻隐之心、还是想用粮食来收买
人心?在没有实在的证据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将会这样认
为:日本人救人的目的是要收买人心,这对于他们发动的河南战役是
有利的,也就是说河南人是被利用的。

这时我们还可以提出另一个问题:蒋介石为什么不用粮食收买河南
人?这种利用对于他们的军事行动也是有利的。

一个人是在觉得别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才会去利用别人的。他不会去
利用一块石头,因为,石头没有活动能力。蒋介石认为中国的普通民
众没有价值,所以才不去利用他们。中国各个时代的统治者都不觉得
老百姓有什么价值。他们称老百姓为愚民。他们动不动就对老百姓喝
斥打骂,从来就没把老百姓看成是跟他们平等的人。民主政治将改变
这些。所以,我们呼唤民主,要为民主政治而奋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