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

第4章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第4章

小说: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肥歉鍪摈帧;褂行┐竺ΧΦ男∷担瘛栋倌旯露馈贰ⅰ蹲芬渌扑昊贰ⅰ度胀吒暌缴贰ⅰ栋┎》俊贰ⅰ渡胁荒艹惺苤帷贰⒋蠼∪珊筒┒账沟氖椤0⑸亢诶摹逗娇崭邸贰ⅰ肚獭贰ⅰ镀党恰纺且幌盗校嫉弊鳌跋惺椤笨醋磐娑6两鹩购土河鹕奈湎佬∷狄彩侵趾孟病!  
    (整理?刘悠扬)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陈子善:打破读书“等级制”是最重要的变化(…   
    陈子善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后来在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对张爱玲生平和创作的研究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著作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说不尽的张爱玲》、《这些人,这些书》等10种,编订现代作家文集、全集和研究资料集数十种。   
    1。?《重放的鲜花》,宗璞、流沙河、方之、王蒙、陆文夫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2。?《鲁迅回忆录正误》,朱正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1979   
    4。?《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   
    5。?《晦庵书话》,唐彛榈辏1980   
    6。?《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傅雷家书》,傅雷著,三联书店,1981   
    8。?《古à?格群岛》,索尔仁尼琴著,田大畏等译,群众出版社,1982   
    9。?《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82   
    10。?《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著,黄锦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1。?《宽容》,房龙著,迮卫等译,三联书店,1985   
    12。?《传奇》(影印版),张爱玲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13。?《知堂书话》,周作人著,钟叔河编,岳麓书社,1986   
    14。?《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5。?《性心理学》,霭理士著,潘光旦译,三联书店,1987   
    16。?《一九八四》,奥威尔著,??乐山译,花城出版社,1988   
    17。?《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18。?《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   
    19。?《顾准文集》,顾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0。?《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著,三联书店,1995   
    21。?《规训与惩罚》,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22。?《长恨歌》,王安忆著,作家出版社,2000   
    23。?《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李欧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我的藏书票之旅》,吴兴文著,三联书店,2001   
    25。?《知识分子论》,萨义德著,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   
    26。?《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   
    27。?《往事并不如烟》,章诒和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8。?《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著,陈建铭译,译林出版社,2005   
    29。?《珠还记幸》(修订本),黄裳著,三联书店,2006   
    30。?《特别的猫》,多丽丝?莱辛著,彭倩文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谈到30年来影响较大的书,首先要澄清的是一个观念的转变。1978年以前的传统观念,实际是“阶级论”、“等级制”在阅读领域的反映。这观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有的人天生就有“免疫力”,天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天生就是革命者,他们可以看想看到的任何书,即使是“毒草”也不会中毒。普通老百姓则被先验地假设为一定会“中毒”,所谓“封资修”的书都是不能看的。怎样判断这些书是另一回事,读者首先被贴上不同的标签。以全本《金瓶梅》为例,当时只有老干部和军级以上干部可以读。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陈子善:打破读书“等级制”是最重要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就逐步把这种“等级”打破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变化。人的正当读书权利,在这个时候开始恢复。因此《读书》杂志创刊号提出“读书无禁区”,我认为非常及时,影响非常深远。   
    “读书无禁区”是一个标志性变化   
    “文革”前开始的“内部发行”五花八门,为了区分各种人群的阅读,出现了“白皮书”、“灰皮书”、“黄皮书”等各种名目,但无一例外是限制老百姓的阅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限制也逐步破除了,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西方的,慢慢被引进了;萨特、福柯,包括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哈耶克、??恩斯的著作,大量进入中国;文学类更不必说,魔幻现实主义、现代派、意识流、唯美主义等书籍,大量??译引进。   
    在我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有两个方面做得很好。一个是??译,虽然近年有些粗制滥造,但??译面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宽广,甚至可以做到同步引进了。另一个是作家的创作、学者的思考和探索,束缚慢慢少了。   
    解放以后有多次禁书运动,改革开放以后,每一次平反都带来一批作品的解禁,譬如“胡风案”的平反、胡适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   
    此外,“海禁大开”也是改革开放给读书界带来的一个大变化。过去海关查得非常严,艺术家带回的人体绘??,都被扣留下来。荷兰著名性学家高罗佩的《中国古代房内考》,上世纪###十年代之交在中国内地还是“内部发行”,前两年,商务印书馆已经能够光明正大地公开出版了。这就是一个进步。受过中等以上文化教育的读者,对书籍自有其判断力,要相信他们的判断力。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相信”的面越来越宽了,包括旧书,以前旧书也是不可以流通的,如今网上的旧书买卖非常活跃。通过这样的流通,许多书信、文稿、日记等重要资料被发掘出来,对历史的重新评价和研究便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读书无禁区”是1980年前后读书界的一个标志性变化。但真正要做到“无禁区”,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我认为直到今天还没有完结。   
    两本来自海外的新文学史   
    我自己的私人阅读史比较个人化,更侧重于专业阅读。譬如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1979年在香港出版了。当时我托一个朋友从香港寄给我,竟然也寄进来了。过了几年,这本书又寄不进来了。当时海关的标准是瞬息万变的。我一看这本书就吃了一惊,夏志清对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张天翼等人的重新评价,与传统现代文学史的“抹去”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学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进来的还有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上世纪80年代,上海书店出了上中下三册的影印本,发行量惊人。他完全从另一个角度评价现代文学,比如发掘出无名氏,也是传统文学史从来不提的人物。这两本书,是上世纪80年代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两本海外著作。   
    那些年,在专业之外,成为一个知识界话题的流行书,我也会关注。像本?雅明、福柯、杰姆逊的书,黄仁宇、余英时、钱穆、陈寅恪、吴宓的重新发现。我不是专门研究当代文学的,但某些话题也会关注。比如老区作家孙犁,在改革开放以后“焕发青春”;比如汪曾祺的重新发现;再比如上世纪90年代贾平凹的《废都》、王安忆《长恨歌》产生的影响,我都会因研究而阅读。   
《私人阅读史》第二部分 秋风:哈耶克是我的出发点(1)   
    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还有性学书籍的出版。比如霭理士的七卷巨著《性心理学》,潘光旦??译,三联书店出版。改革开放以后,这也是一个大的突破,以往这类书是不允许出版的。   
    改革开放与“走向世界”   
    最早从我研究文学的角度而言,上世纪70年代末有一本书叫《重放的鲜花》,印量很大。为什么叫“重放的鲜花”?这些作品都是“文革”前和“文革”当中被批判的,比如王蒙、陆文夫、宗璞????鲜花打成毒草,所以叫“重放”。那个时候,几乎所有学者首先就是文学爱好者,这本书被上海文艺编选出版后,大受欢ó?。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出版现象很有意思,即作家、学者日记的披露。日记是最私密的东西,但提供的信息量不可小视,鲁迅日记、吴宓日记、胡适日记的研究,如今都已经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傅雷家书》是上世纪80年代影响极大的一本书,现在不知已重印多少版了。对年轻人的道德修养、人生修养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辅助读物,它会给你提供一个答案,尽管不是惟一答案。我今天已经60岁了,读来还是很受教育。   
    岳麓书社出版、钟叔和先生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也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标志。介绍19世纪甚至更早,中国人走出国门的见闻、所思,记录了不同文化的碰撞。这跟当时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大环境十分一致。实际上,中国人正是在20世纪后半叶重新“走向世界”。岳麓的另一套书,不仅有很大影响,我本人也参与的,就是周作人书的重编、重印。周作人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表现,使得他的书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出版。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岳麓书社开始,才有计划地、系统地重印周作人的书。这是一个开端,冲破又一个禁区的开端。   
    当年,我从新加坡一位学者郑子瑜的手中,得到周作人的诗作手稿,推荐给岳麓之后,便促成了《知堂杂诗3?》的出版。这之后,钟叔河先生约我编周作人的外文集,我于是编了两大卷,分“解放前”和“解放后”,共四册,先后在岳麓书社和海南出版社出版。   
    《传奇》比《张爱玲文集》更重要   
    1981年的《鲁迅全集》,我认为不得不提。这是第一次完整地出版鲁迅的全集。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鲁迅这个人也是绕不过去的。这套书开了出版作家全集的先河,之后各种全集不断出版。与之相关的,《鲁迅回忆录正误》对我个人影响也比较大。朱正把许广平等人写的各种鲁迅回忆录拿来,一个个辩证、细究历史的真相,开创了一个比较严谨的从史料出发的研究方法。   
    说到张爱玲,经我推荐,1985年张爱玲的《传奇》重新影印出版。上海书店根据解放前《传奇》的增订本重新影印,这是张爱玲的书第一次以完整面貌出现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上世纪90年代,安徽文艺出版社又出了四卷本的《张爱玲文集》,这个版本更全一些,发行量更大,但“张爱玲热”的兴起,必须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传奇》影印本的出版。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更加强调个性化阅读,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书单。阅读的主体性更加凸显出来,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我是黄裳的推崇者,上世纪80年代三联出了他的《榆下说书》,为了兼顾年代,我推荐不久前增订版的《珠还记幸》。这本书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成为书界传奇,老版价格早已步步攀高,三联书店的新版尚未上市,黄先生自费印制的一百册编号精装签名本已经在圈内炒得沸沸扬扬。装帧精美自不待言,众多“黄迷”的推波助澜,更使得这部新版甫一面世马上跃居为“珍稀秘籍”。   
    (整理?刘悠扬)   
《私人阅读史》第二部分 秋风:哈耶克是我的出发点(2)   
    秋风秋风,独立学者,现居北京。主要从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宪政主义的译介、研究。著有《立宪的技艺》、《为什么是市场》等,已出版译著有:《法国大革命讲稿》、《哈耶克传》、《法律与自由》、《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经济学方法论探究》、《哲学家与英格兰法律家的对话》等十余种。主持??译《奥地利学派译丛》。   
    1。?《管锥编》,钱锺书著,中华书局,1979   
    2。?《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3。?《自由选择》,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胡骑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4。?《没有极限的增长》,朱利安?西蒙著,江南等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资本主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   
    6。?《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中国意识的危机》,林毓生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8。?《知堂书话》,周作人著,钟叔河编,岳麓书社,1986   
    9。?《国富论》,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88   
    10。?《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著,??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11。?《顾准文集》,顾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2。?《贞元六书》(上下),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3。?《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14。?《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5。?《比较宪法》,王世杰、钱端升著,商务印书馆,1999   
    16。?《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西洋史》(“新世纪万有文库”),陈衡哲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8。?《论语注疏》,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中国的道路》,李慎之、###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21。?《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22。?《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基础》,布坎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3。?《柳如是别传》,陈寅恪著,陈美延编,三联书店,2001   
    24。?《国民经济学原理》,卡尔?门格尔著,刘絜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自由的逻??》,迈克尔?博兰尼著,冯银江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6。?《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7。?《法律哲学研究》,吴经熊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8。?《新儒家思想史》,张君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9。?《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0。?《伶人往事》,章诒和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1。?《政制与法制》,张君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我1984年上大学。那正是“新启蒙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反专制的呼声却是以反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文化比较、文化批判的书比较热门。这方面的文章和学术活动都很多。印象比较深的是“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