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 >

第19章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第19章

小说: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师不信其言,拷问随去的侍女,定要说明情节。
侍女们被打不过,只得说出在大土庵遇见将军。太师听了,立刻大发雷霆,将夫人揪过,用力痛打。”
吕布听到此处,连连顿足道:“老贼忍心下此毒手,我若不报此仇,非丈夫也。”又向小环问道,“夫人被打是否受伤?”
小环道:“夫人这样瘦怯身体,那有不伤之理。”吕布忙道:“此时伤痕如何?”小环道:“夫人受伤之后,睡在床上,直至今日方得起身。起身之后,便命我来见将军。”
吕布道:“命你前来见我,定有话说,可是夫人怨我累他受责么?”
小环摇头道:“夫人只是记念将军,并无怨恨之意,命我对将军说,夫人为了将军,莫说是受点责罚,便是粉身碎骨,也是甘心的。明日太师有事出外,夫人在后园守候将军。若因为曾经受责,惧怕太师,不敢前去,亦请言明,免得夫人悬悬盼望。”
吕布忙道:“有此机会,得见夫人,我怎么不去呢?便是刀加在我头上,也是要去的。你可回报夫人,我明日定来赴约,叫他放心就是了。”
小环点头道:“如此方不负夫人忍痛挨打,结识你一场。
我已来此长久,恐人疑心,不便再事耽延。”说罢,径自去了。
吕布听了小环一番胡言乱语,信以为真,只道貂蝉真个受了痛打,便切齿痛恨,怨着董卓,决意施出毒手,报复此仇。
怨恨了一会,又想到明日可与貂蝉见面,心中不免欢喜起来,巴望太阳早些下去,立刻天明,便可赴约了。
吕布在私室中,忽喜忽怒,一夜未能安睡。好容易盼到天明,急急梳洗了,便要往后园赴约。刚才举步欲行,忽又止住道:“且慢,此时天色才明,老贼尚未起身,貂蝉如何能到园中来呢?况昨日小环约我,说是老贼出去有事,方能到后园相见,可见老贼若不出去,她必不能到园中来了。我去得过早,为人看见,不免生事,何妨等老贼出门之后,再悄悄的前去呢。”
想定主见,便在房中等候董卓出外。谁知等来等去,没有动静,心中焦灼异常,深恨董卓与自己作难,更决意要杀他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十六章 激怒英雄

话说吕布守候董卓出外,方敢入园,会晤貂蝉。哪知董卓迟迟不出,吕布心急如焚,只疑事机泄露,又为董卓所知,是以不复外出,切齿恨道:“老贼不死,我与貂蝉必无团聚之期,如何是好。”
正在怨恨之时,忽闻内室传呼侍候,太师有事出外。不多一会儿,已见董卓颤巍巍的乘辇出门。
吕布见董卓已去,便一溜烟溜至园中。貂蝉已在守候,见了吕布,便哭诉道:“前日大土庵回来,老贼因我面色改变,大发雷霆,将我重责无数,伤痕至今方愈,如此凌辱,已拼一死,只是舍你不得。老贼倘若不死,你我终无安稳之日。你既为当世英雄,难道一个老贼都对付不来么?”
吕布道:“我非不思急杀老贼,因他保护的人甚多,我虽勇力绝伦,一人孤掌难鸣,所以迟迟不发,以俟机会。”
貂蝉冷笑道:“你还要等候机会么?我实实的告诉你罢,老贼疑我们有私,决计偕我同返郿坞。试想我若到了郿坞,还有与你相见之日么?”
吕布大惊道:“此言果是真的么?”貂蝉变色道:“你既不信我,又何必多言!料想到了郿坞,永无出头之日,不如就此一死罢。”
说着,对定旁边一个荷池,踊身作势,意欲投池自尽。吕布慌忙抱住道:“世妹万勿短志,我所以不急杀老贼,因为众寡不敌,恐怕反遭其害,如今事情已急,我也不能顾得许多,竟要下手了。”
貂蝉道:“你能即日下手,或者还有相聚之日,但是寡敌众这一句话,也是不错。你何不前去与我父亲商议呢?”
吕布道:“司徒与太师交情甚厚,安肯助我?”貂蝉道:“老父亦因我在相府,日受羞辱,心中十分抱怨,你若前去,必有良谋相助。”吕布喜道:“司徒若肯相助,我事成矣。”
貂蝉道:“成败在此一举,须要从速进行,若待他回至郿坞,就难以为力了。”
吕布连连点头道:“此言有理,我当即日至司徒府上,与他商议良策。”
两人计议已定,心中略略放宽,正要畅叙阔别之怀,那贴身小环,忽然跑来说道:“太师已到府门了,夫人快回内室。”
吕布闻言,慌忙绕道而去。即日便到王允府中,托名拜谒。
王允闻得吕布来拜,知道貂蝉大功将成,亲自迎接入内。
相见已毕,王允道:“老夫因染微恙,闭门不出,长久不见温侯了。今日何幸,得蒙驾临,老夫略备小酌,与温侯一叙,未识可否?”
吕布道:“小侄此来,本有事与老叔相商。既蒙赐饮,正可密谈。”
王允点头答应,便命备筵,邀请吕布到一间密室之中,对坐共饮。王允屏退左右,对吕布说道:“贤侄适言有事相商,此处乃系神秘之地,并无他人,有何事情,不妨直言。”
吕布道:“小侄蒙老叔台爱,将世妹许配于我,不料为人威逼而去,此事耿耿难忘。谁知老贼,不念平日之情,竟因一点嫌疑,便将世妹百般凌辱,小侄心中不胜忿怒,所以欲与老叔相商,设一良策,救援世妹。”
王允听了,现出怨恨之色道:“老夫以女许字贤侄,太师硬行夺去,已不合理。今又将我女凌辱不堪,真可痛恨。但不知因何嫌疑,竟施毒手,加以凌辱?”
吕布便将凤仪亭掷戟,及大士庵归来,如何杖责自己,并闻貂蝉亦有痛打之事,细说一遍。
王允闻言,顿足大怒道:“可恨老贼,如此无情,我女有何亏负于你,受此毒打。可惜老夫手无缚鸡之力,不然定将老贼杀却,以泄此恨。”
吕布道:“小侄也有此心,只因与他有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是以迟疑未决。”
王允笑道:“贤侄还念父子之情么?凤仪亭掷戟追杀,大庭广众之中,执杖毒打之时,他何尝念及父子之情?况贤侄是姓吕,老贼是姓董,并非的真父子,何必迟疑。”
吕布道:“老贼党羽甚众,小侄一人不能抵挡,老叔可有法想么?”
王允道:“贤侄杀老贼,即所以扶汉室,朝中岂乏忠臣义士。只因势力不敌,未敢出头。今得贤侄高声一呼,为之提倡,满朝之人,莫不相助,何患不敌?”
未知王允所言,吕布肯依从否,且待下文分解。

第十七章 设谋诛奸

话说王允对吕布道:“贤侄若杀老贼,满朝之人,莫不相助,何患不敌?如其实行,老夫还要设一计策,帮助贤侄。但恐心志不坚,反贻后患。”
吕布奋然起身,拔剑刺臂,流出血来道:“小侄若有翻悔,当如此臂。”王允伏地拜谢道:“贤侄能够如此,汉室之幸也。
“吕布告辞而去。
王允即请仆射孙瑞、司隶校尉黄琬;互相商议。
黄琬道:“董卓近日迷惑女色,不甚出门,此事欲成,必将他赚至朝堂,方可下手。”
孙瑞道:“方今主上患病新愈,遣一能言之人,往相府请董卓议事,一面以密诏付吕布,暗伏甲兵于朝门之内,将他引入,然后动手,必能成功。”
王允道:“此计虽妙,只是无人去引诱董卓。”
孙瑞道:“骑都尉李肃,因董卓不迁其官,甚是怨恨,得他前去,不难成事。”
王允点首应承,即请吕布告知此计。
吕布道:“李肃果然能言,他若不去,吾当斩之。”遂使人密请李肃前来,说明情由。
李肃欣然说道:“吾亦欲除此贼久矣,今将军与诸位大人,既然差遣,岂敢二心。”遂折箭为誓,相别而去。到了次日,诸事齐备,李肃单人独马,来至相府,说是天子召太师入朝议事。
董卓传李肃入内问道:“天子新愈,有何事情共议?”
李肃道:“天子因太师功德巍巍,大有法尧、舜禅让之意,故请太师入朝共议。”
董卓大喜,坦然不疑,登了坐辇,命吕布先行,自与李肃向朝门而来。
行到左近,忽闻呐喊之声,董卓便命吕布前去查察。吕布应了一声,飞奔而去。
见了王允,接过手诏,重又来至车前。
董卓问道:“何事喧哗?”吕布道:“有人欲杀谋为不轨之奸贼。”董卓高声道:“我儿速扑杀之。”
一语未毕,吕布一戟刺来,直从前心透至后背,登时死在车上。手下从人,早已四散奔逃。
有几个奸刁之徒,逃往城外,报知董卓心腹将士李催、郭汜,前来报仇。
吕布刺死董卓,王允请天子升殿,将董卓尸身,号令通衢,看守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因其尸肥胖,膏油汉满地上,百姓见了莫不称快。
吕布早已赶回相府,将貂蝉取回家中,正要诉说心事,忽闻外面人声大乱,炮声连天。
吕布大惊,正要询问,王允已差人来,说是董卓部将李雇、郭汜,率领西凉带来之兵,围困长安,要与董卓报仇,请将军速去迎敌。吕布闻言,只得抛下貂蝉,上马而去。
未知吕布此去胜败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十八章 遁踪禅关

话说吕布匆匆来见王允,方知李催、郭汜,已将长安困得水泄不通,声声要捉拿王允、吕布,与董卓报仇。
吕布大怒,带了一千人马,冲杀出去,无奈外面的人马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吕布虽勇,手下兵微将寡,陷入重围,冲突不出,回看部下兵卒,已被杀尽,剩了单人独骑,若不拼命逃出,必至被擒,便奋起画戟,冲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遥望长安,火光冲天,杀声震地,知道城中有失,不敢回去,只得抛了家小,单身一人逃走去了。
貂蝉自从吕布去后,知道贼兵已临城下,未识外面情形如何,正在悬悬盼望,忽有家人前来报道:“温侯开城出战,陷入重围,不见回来。长安城中,不战自乱,已被贼兵攻破,王司徒为贼所杀。我们若不速走,必遭毒手。”
貂蝉听得王允已死,不胜悲伤,暗暗想道:“我受义父之托,舍了身体,以图报国,谁知董卓虽死,义父亦亡,眼见汉室江山不能保全,我这番心血可算冤枉。如今贼兵入城,必遭蹂躏,不如速寻一死,以免受辱。”
想罢,便将壁间的宝剑取下,意欲自刎。忽又转念道:“且慢,义父为贼所杀,尸骨无人收葬,我受他抚育之恩,安可任其抛弃么?我若就此死了,更无人为他收埋矣。只是此刻到处都是贼兵,我若不行躲避,必为所获,又不知避往何处方好。”左思右想,没有良策,听得外面喊杀之声,渐渐相近,心中十分着急,忽然想起道:“有了,此处左近,有一福寿庵,内中尼僧妙静,为人甚好,平日出入董卓府中,受我恩惠不小,我也到庵内去过数次,地方甚是幽僻,可以不为贼兵扰及,何不暂投此庵,然后收葬义父呢。”
想定主意,便将随身的金宝,收拾了一个包裹,趁着天黑之时,暗暗踅出门来,扑奔福寿庵去。
到了庵前,将门敲了几下,尼僧妙静开门一看,见是貂蝉,吃了一惊,忙让她入内,把门关上,轻轻说道:“你独自前来,没被贼兵所见,真是侥幸。”貂蝉便将无处投奔,求她收留的话说了一遍。
这福寿庵,本是个清净禅林,只有妙静一人在内修持,她为人心极慈悲,平素又受过貂蝉的恩惠,见她急难来投,便慨然应承,将貂蝉藏在禅室里面。
果然因为地方冷僻,并无人来骚扰,十分安静。貂蝉便拜托妙静,暗暗搜寻王允的尸身,预备埋葬。妙静答应他留心探听。
过了数日,李雇、郭汜两不相下,内讧起来,劫了献帝车驾,离开长安,妙静方敢出外四处打听。方将王允的没头尸身寻觅到来。貂蝉得见尸身,大哭一场,取出金银,请妙静买了上好的棺木,又用沉香雕了王允的头,装在尸上,收殓起来,雇了工人,在福寿庵左近筑个坟茔,入土安葬。
貂蝉志愿既毕,尘心已净,便拜妙静为师,在福寿庵内,落发修行。
后来曹操打听得貂蝉尚在人世,命人前来,请她到许都去,意欲将她置于铜雀台中,以图欢乐。貂蝉抵死不允。曹操知其志决心坚,亦不相逼。后人因有曹操使人迎取貂蝉一件事情,便说她归于曹操,又说曹操欲试验关公,命貂蝉乘着月夜,前去戏弄关公,为公所杀的谰言。其实貂蝉自董卓死后,便遁迹禅关,一心修道,直活到八十余岁,方才无疾而终。何尝有董卓死后归于吕布,吕布死后又归曹燥,关公恶其淫贱,在月下斩貂蝉,这许多话说呢?
世人往往造作谣言,诬蔑古人,其实像貂蝉这样舍身报国,也只该钦敬也,不该诬蔑她了。这部演义是为此而作,世人看了此书,可知貂蝉的作为,都是为了国家,不得已而出此,并非真是淫贱之人了。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