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摄大乘论 的依他起性初探-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遍計所執自性者,謂諸所名言安立諸法自性,依假名言,數數周遍計度諸法而建立故。
依他自起性者,謂眾緣生他力所起,諸法自性非自然有故說無性。
圓成實自性者如前所說(大30; p。656b; L。…1)
這種主張與上引的<<解深密經>>完全相同。<<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菩薩地>>亦有大致相同的主張,只在圓成實性有所增加:
云何遍計所執自性?謂隨言說依假名言建立自性。
云何依他起自性?謂從眾緣所生自性。
云何圓成實自性?謂諸法真如,拢撬校}智境界,拢撬墸荒酥聊芰钭C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俊按种乜‘,亦令引發一切功德。(大30; p。703a。L。1)
圓成實的前半段正是<<辯中邊論頌>>所謂的無變異圓成實的真如,後半段則是無顛倒真實,這待<<辯中邊論>>時再作討論。<<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菩薩地>>更後的段落則引入<<解深密經>>的後七品(大30; P。713c; L。28… P。736c; L。12)。
〔7〕:<<解深密經>>,大16; p。696b; L。15
〔8〕:名、物、自性、差別這正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四尋思、四如實智的內容(大30; P。490b; L。2)<<攝論?入所知相分>>(佐佐木月樵著<<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頁55,京都臨川書店,1981改訂新版發行。)當然更融貫地結合。<<攝論>>明確地提到,四尋思所觀正是遍計所執的內容(參見二種、四種、五種遍計所執,同上佐佐木月樵著<<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頁37。),如此尋思、如實知俗之妄而轉真,成真實。這是三性真理與唯識觀行實邸浜稀#迹冀馍蠲芙洠荆倦m也提到去除依他起上之妄執相即是圓成實,但解行融貫的思想到<<攝論>>才嚴密地組成。<<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雖也討論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除遣諸相,但並未正對遍計所執相的名、義、自性、差別,只總就名、名自性無所得來說除遣。如經文所示: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缽奢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大16; p。700c; L。17)
而且,經中於加行位亦未有<<攝論>>分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次第。當然<<解深密經>>另有不同的方法(大16; p。702a; L。17),但終未與三性思想合論唯識觀之實邸@得待<<攝論>>。另外,<<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四尋思、四如實亦未結合三性思想。
〔9〕:同上,大16; p。694a; L。22 & P。696b; L。22 亦提到依他起性是「一分勝義無自性」。
〔10〕:<<辯中邊論頌>>漢藏兩傳皆認為是彌勒所造。藏傳另有<<辨法法性論>>(民國法尊自藏文漢譯)。這兩部彌勒的論典屬同一思想體系,前後二論各立虛妄分別-法、空性-法性(參見印順法師,<<辨法法性論講記>>,頁175,收於<<華雨集>>冊一,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82年4月初版)。文中只討論<<辯中邊論頌>>。關於這兩部論的梵文及譯本的資料請參見本啟祥?松長有慶?田熙文編著<<梵語佛典的研究Ⅲ論書編>>,頁334 & 339,日本:平樂寺書店,1990)。
〔11〕:葉阿月著<<唯識思想的研究>>,<資料論>,頁19,枺簢鴷袝1975。
〔12〕:G。M。 NAGAO; madhy?ntavibh?ga…bh?sya; p。16; 枺衡從緦W術財團,1964。玄奘譯為:
但有如是虛妄分別即能具攝三種自性。頌曰:
唯所執、依他、及圓成實。境故、分別故,及二空故說。
論曰:依止虛妄分別境故,說有遍計所執自性。依止虛妄分別性故,說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說有圓成實自性。(山口益編<<漢藏對照辯中邊論>>,頁6,枺衡從緦W術財團,1966)
玄奘譯文大體同於梵文本,而於遍計所執性處多出「依此虛妄分別」,更清楚地以虛妄分別依他起性為中心統一三性。
〔13〕:同〔10〕,<<辨法法性論講記>>,頁182。
〔14〕:同〔12〕之梵本,頁17。
〔15〕:本論 SK。 & Tib。 大致嚴分??nyat?(ston pa nid 空性)& ??nya(ston pa 空)。雖彌勒Ⅰ。13ab曾以??nya作為??nyat?,而世親釋則一致地使用??nyat?。世親亦曾铡茫浚縩yat?作為??nya(同〔12〕之梵本,P。26; L。15)。藏譯雖大致嚴分ston pa nid 空性 & ston pa 空,但也曾出現以ston pa譯空性(見〔12〕,山口益本,P。3; L。9)。因為梵本之彌勒與世親用語即不完全一致,而藏譯本也不完全對譯。所以,仍須從義理上判斷。空乃針對二取而說,空去二取即是空性。所以說,空性是以空去二取為體性。二取的無自性即是空性。此義奘師正確譯解如下:「以無性為自性,故名無性自性空」(見〔12〕,山口益本,P。21; L。4)。漢譯本則更無明確用法,奘譯與諦譯均未嚴分空性與空,大致上皆譯為空。諦譯則常以真空譯空性。 nya空,漢本譯也成無。Ⅰ。5cd dvaya…abh?va(二無),奘譯二空、諦譯二無。非空即是有(Ⅰ。1)(玄奘的世親釋,譯非空為有,見〔12〕,山口益本,P。4; L。4),指有空性與虛妄分別。
〔16〕:同〔12〕之梵本,頁19。
〔17〕:同〔12〕之梵本,頁18。
〔18〕:同〔12〕之梵本,頁21。
〔19〕:<<解深密經>>也有七種真如之說(大16; p。699c; L。13),<<辯中邊論>>梵本在解釋頌文時就更明確地吸收之(參見〔12〕梵本,頁43,note8),但<<攝論>>於此並無發展。
〔20〕:同上山口益編<<漢藏對照辯中邊論>>,頁52。
〔21〕:佐佐木月樵著<<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頁36,京都臨川書店,1981改訂新版發行。
〔22〕:同上。
〔23〕:大31; p。186c; L。13。
〔24〕:<<攝論>>又曾主張「圓成實自性亦有兩種,一者自性圓成實故,二者清淨圓成實故」,世親釋三家譯皆以「有垢真如」釋「自性圓成實」,「無垢真如」釋「清淨圓成實」。大31; p。188b; L。27、大31; p。288b。L。8、大31; p。342a; L。2。無性釋也相同,大31; p。404b; L。8。
〔25〕:同〔21〕,頁41。又參見印順法師著<<攝大乘論講記>>,頁271對四種清淨的討論,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9年5月12版。論文對自性清淨的解釋如下:「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同〔21〕,頁41)。這六義正是<<辯中邊論>>的空性及其五種同義語(〔12〕之梵本,頁23)
〔26〕:同〔21〕,頁21。
〔27〕:同〔12〕之梵本,頁27。
〔28〕:印順著<<攝大乘論講記>>,頁270。
〔29〕:大31; p。137c; L。29。
〔30〕:大31; p。139a; L。26。
〔31〕:同〔28〕,頁234。
〔32〕:大31; p。139c; L。3
〔33〕:大31; p。139b; L。27
〔34〕:大31; p。140a; L。22
〔35〕:這如<<辯中邊論>>所言:
tat…ksayaan muktir isyate
滅彼故,認可解脫。
anyathaa na bandho na mok。sa。h parsidhyed iti
samkle's…vyavadaana…apavaada…ko。sah syaat
異此將成無繫俊疅o解脫,則成撥無雜染無清淨之過失。(同〔12〕之梵本,頁19)
〔36〕:關於<<攝論>>對緣起與種子的分析,可以可整理成下表。此表乃參考惠敏法師於<<唯識思想與文獻>>課上的講解而擴充成的。而分段依長尾雅人著<<攝大乘論和譯與裕Ы猓荆旧希瑬|京:式會社講談社,1989年7月第三刷。
二種緣起(Ⅰ。19) 三種緣起(Ⅰ。28) 所依的識種子(Ⅰ。58) 四緣(Ⅰ。28)
分別自性緣起
即:阿賴耶式緣起 窮生死緣起 名言熏習 因緣
能受用緣起 我見熏習 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分別愛非愛緣起 分別愛非愛緣起 有支熏習 增上緣
〔37〕:關於種子六義和阿賴耶識作為所熏的四義是依印順法師的講記整理,頁95…100。頁98特別區分,唯有名言具有六義,業種子與有支種子不具六義。
〔38〕:大31; p。134c; L。15。
〔39〕:我們若將阿賴耶識與轉識的關係比較於當代新士林哲學家Bernard Lonergan 對存有(Being)與一切存在的關係,則可更清楚。他認為「存有支持、滲透、超越一切」(<<Insight>>; p。390; Longman; Green & Co。; 1957)。而<<攝論>>與轉識互為因果則只具有支持、滲透的意涵,不具備超越義。
〔40〕:同〔36〕,頁149。
〔41〕:可參見〔25〕,印順著<<攝大乘論講記>>頁163對「名言熏習差別」的解釋。
〔42〕:大31; p。181b; L。25 & p。181; L。24。
〔43〕:同〔25〕,頁181。
〔44〕:同上〔25〕。<<攝論>>本身亦提到:「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性」(大31; p。140c; L。22)。關於對「虛妄分別」的廣泛討論,可參見陳一標<唯識學「虛妄分別」之研究>,<<國際佛學年刊>>創刊號,台北,1991。本文則限於<<攝論>>。
〔45〕:大31; p。138; L。11。
〔46〕:大31; p。139b; L。16。
〔47〕:大31; p。139b; L。29。
〔48〕:大31; p。137c; L。29 – p。138a; L。15。
〔49〕:大31; p。139b; L。27 – p。139c; L。2。
〔50〕:大31; p。139a; L。26 – p。139b; L。7 & p。141b; L。11 – L。20。
〔51〕:大31; p。140c; L。9。
〔52〕:大31; p。341c; L。…4、大31; p。404b; L。17。
〔53〕:大31; p。148c; L。14,又p。140c; L。2。
〔54〕:關於「自性清淨」,世親釋提到「一切法有如來藏」(大31; P。344a; L。3),在法的理性上詮釋「如來藏」,應合於<<攝論>>旨趣。無性釋也在一切法平等共相的理性層次上詮「一切有情如來藏」(大31; p。406b; L。27)。但<<攝論>>未發展<<辯中邊論頌>>以「心性本淨」說空性、真如的思想(參見印順著<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收於<<華雨集>>冊五,頁一二O。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二年四月初版。),或許亦因此而未發展成無漏種子本有的思想。
〔55〕:大31; p。149b; L。2。
〔56〕:大31; p。1136c; L。3。
〔57〕:可參見〔25〕,印順著<<攝大乘論講記>>頁104。
〔58〕:大31; p。136c。
〔59〕:大31; p。133; L。15。在<<攝論>>的系統上,真諦釋的世親釋對「界」的解釋是不合<<攝論>>的原意。這倒是符合署名真諦譯的<<大乘起信論>>之「阿梨耶識」。「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覺義與不覺義,能攝一切法。(大32; p。576b; L。8。)
〔60〕:大31; p。149b; L。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