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当代文学史 >

第11章

世界当代文学史-第11章

小说: 世界当代文学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她德国移民的父亲去世,使她幼年失怙所致。被遗弃感、负疚感,厌弃 

自我,种种阴郁的精绪缠绕着她,从中学起她就开始过量服药,精神状况每 

况愈下,在大学数次自杀未遂。同著名诗人特德·休斯失败的婚姻和婚后紧 

张不安的生活,终于将她推向了绝路:她扑倒在煤气炉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写作教师洛威尔在给她的诗集作的序中说:“我感觉到她的羞怯和 


… Page 46…

才性,但从未想到过她后来令人震惊的成功的结果。” 

     普拉斯自身的生活就是一种激情奔涌的燃烧,这激情的火焰成就了她那 

无法模仿的诗,也炙干了她生命中最后一点润泽。在她笔下,月亮“像拖一 

种黑暗的罪恶一般拖着海洋”,“我”则是一株栖满了猛禽的榆树,或者是 

由钩子、假牙、“橡皮乳房和一个橡皮胯部”组成的自动装置,“我那张平 

凡的脸,漂亮得如同奸商的亚麻布,”年纪轻轻,却总想像猫那样死去,“死 

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但是死并非终局, 

因为: 

     从灰烬里, 

     我披着红发升起, 

     我吞吃活人就像呼吸空气。 

     诗中的“我”有无法遏止的狂热的情欲,有着沥血的心灵创伤,强烈的 

破坏欲甚至弑父冲动。她辗转挣扎在受虐的痛苦体验中,同时又津津有味地 

咀嚼毁人并自毁的狂喜。作者描写的是失控的生活,但却能将其置于情感的 

节奏中,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 

     在普拉斯看来,生命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是因为它可以从中沥出诗的 

汁液,生命即是诗,诗即是生命,生命为诗而存在。因此对生命可以尽情榨 

取,甚至对死亡的体验也可预演,死亡在普拉斯的诗中进行过那么多次预演, 

以至当它真的发生时,已变得无足轻重了,因为生命的精神内核早已脱离躯 

体,化为诗行而汇入永恒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安妮·塞克斯顿(1928~1974)身上,这位当代著 

名的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在诗名如日中天的时候自杀身 

死。她的诗集是连篇累牍的自我揭露:她的精神崩溃状态;她与周围世界, 

包括同父母、丈夫、孩子的紧张关系;她厌弃现世、试图结束生命,又总希 

望在生活的废墟中发现一线生机,她不甘心撒手而去,但终究撒手而去。她 

自称她的本质是:“一个喜欢完全不是女人的女人”,“一个喜欢被人误解 

的女人”,“一个不喜欢羞耻而死的女人”(《她的本质》),她本人“生 

下来就和罪恶打交道,生下来就在忏悔罪过。” (《对贪婪的仁慈》)她也 

曾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候: 

     啊 

     那时我从金色的皮肤里升起来 

     我撕破这圣诗 

     我扔掉这些衣服 

     你解开缰绳 

     任感情的野马奔驰 

     我解开纽扣, 

     骨骼,混乱, 

     新英格兰名信片 

     一月之夜十点钟, 

     我们长得像麦苗一样旺盛, 

     一亩又一亩的金子, 

     我们收获了, 

     我们收获了。 

     但是在自我的世界里越是奔放不羁,在外部世界中就愈是走投无路,在 


… Page 47…

与梦魇般的内心现实对峙、碰撞中产生了火花般灿烂的诗章,也耗尽了她的 

生命。 

     “自白派”诗以其无所顾忌的心灵裸露,对生命的充分投入和独特体验 

而享誉诗坛。但“自白派”侧重展示内心世界的恶化过程,因而它所提供给 

人的极为真实的人生体验便显得涵盖面过小,在艺术表现上,“自白派”将 

疯狂性与创造性混为一谈,使非理性与无序性成为标志之一,这也使它得不 

到广泛的认可。 



                      4。“神话”制造者纳博科夫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1899。4。23~1977。7。2)称得上美国当代文坛的 

一位奇人,他的多才多艺与风格独特的小说曾倾倒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托 

马斯·品钦就曾是他虔诚的学生,萨特对他的作品击节赞赏,西方评论家认 

为他是福克纳、乔伊斯以来最有独创性的作家,是“当代小说之王”。 

     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祖父是司法部长,外曾祖是皇 

家医学院首任院长,父亲是法官,又是狄更斯专家,这使纳博科夫得以受到 

良好的家庭熏陶和学校教育。他能用俄、英、法数国文字写作,并且是蝴蝶 

研究专家,1942至1948年曾在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任研究员,发表过 

多篇有关鳞翅目昆虫的研究论文。 

     纳博科夫在文学上往往有些出人意料的见解,比如他认为阅读作品不应 

囫囵吞下,而应拿来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这样,那些风 

味独特的碎块就会在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形成整体。他的创作方式很特别: 

不是一气呵成,而是零零碎碎写在卡片上,然后再像整理扑克牌一样布局成 

篇。案头总有一部 《韦氏大辞典》,随时从中撷取冷僻古奥的词汇,因此他 

的作品往往如迷宫,纤毫毕现的细部雕琢与云雾缭绕、峰回路转的叙述交织 

在一起,往往一读再读而不得要领,不过一旦茅塞顿开,便觉得风光旖旎, 

意蕴隽永。 

     从191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至1938年流亡至巴黎,他用俄语写了数百首 

诗,近10部剧,50余篇短篇小说,9部长篇小说。1939年起用英文写作, 

主要是长篇小说,同时做了英、俄、法几个语种间的翻译工作,其中 1964 

年出版的英译的普希金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正文仅228页,注释却达 

1700余页。这个奇特的构想引发他的灵感,于是创作了一部更为奇特的作品 

—— 《微暗的火》,一般称它为小说,但又完全不同于通常的小说:前一部 

分是999行诗,占全书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是详尽的注释与索引,读者 

通过参阅注释来理解诗,从而清理出故事情节。 

     纳博科夫最著名的作品除《微暗的火》之外,还有《罗丽塔》(1955)、 

 《普宁》(1957)、《阿达》(1969)、《透明物体》(1972)和《瞧那些 

小丑》 (1974)等,早期的俄文小说也很有特色。《玛丽》(1926)写一个 

流亡者得知另一流亡者将要迎接的妻子就是他曾热恋的女友,便将此人灌 

醉,自己去了车站,但在火车将到之时他离开了,因为年光流逝,走出车厢 

的已不可能是他早年的恋人了;《防御》写一位棋手耽恋棋道,终至将棋局 

与人事混为一谈;《斩首的邀请》中布满超现实的情境:脱衣脱去了肩胛骨, 

出门把胡子和头发落在室内,人甚至可以弃躯壳而去等等。但作者1954年以 

前的作品均未引起注意,直到《罗丽塔》面世,整个欧美文坛才大吃一惊。 


… Page 48…

        《罗丽塔》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亨伯特—亨伯特的中年男子 

  爱上了一位年仅12岁的小姑娘罗丽塔,为此而娶了她的母亲戴格瑞特。在亨 

  伯特试图除去戴格瑞特这个障碍时,她却自己死了。亨伯特于是带上罗丽塔 

  漫游美国各地,在途中住宿的一个汽车旅馆里,他达到了获得罗丽塔的目的。 

  罗丽塔后来随另一男子出走,亨伯特追踪而至,杀了那个男子。亨伯特依旧 

  爱着已“衰老”而怀孕的罗丽塔,但他却因杀人罪而被处以极刑。 

        《罗丽塔》透过一个成熟男人的眼光和感觉,极其细腻而热情洋溢地展 

  现了一个天真、率直、不谙人事而又含苞欲放的美丽少女的动人风采,并通 

  过这位不再年轻的男子对豆蔻年华的女子的玩赏与享用和他不可避免的悲剧 

  结局,沉痛哀悼一去不返,无法追回的青春,并为徒劳地挣扎的享伯特发出 

  一声沉重的叹息。 

       对罗丽塔的描写,无论是如诗如梦的画面还是充满动感,生意盎然的场 

  景,处处显现出这位蝴蝶专家敏锐的感受力,精确的观察力和非凡的鉴赏力, 

  那纹理清晰、斑斓绚丽,蝴蝶鳞翅般的色彩,那一颦一笑之间,转瞬即逝难 

  以言表的娇媚,那稚气未尽又煞有介事的清纯,唯有纳博科夫可写照传神。 

       小说出版后论者蜂起,誉之者认为是堪与《尤利西斯》媲美的伟大作品, 

  毁之者认为淫秽变态,纳博科夫本人则以为自己的作品行文雅洁、寄意遥深。 

  小说的另一个题目就是:一个纯洁的鳏夫的自白。有人读过之后得出结论说 

  小说写的是“古老的欧洲诱奸年轻的美国”,有人认为是“年轻的美国诱奸 

  古老的欧洲”,有人认为小说象征纳博科夫“与传奇小说间的亲昵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谜一样的小说还会引发无数的推测。 

        《普宁》也是引起广泛关注的小说。它写一个流亡的俄国昆虫学家在美 

  国一所大学任教的生活。孤独、寂寞、离愁别绪被机智诙谐地表现出来。作 

  者仍在书中制谜,比如叙述者的面目就扑朔迷离,不得其详,如同他在《罗 

  丽塔》的前言与后记中所做的一样。 

        《微暗的火》被女作家玛丽·麦卡锡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书中对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及来生现实,生存意义,时空虚实,艺术与现 

  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阿达,或热情:一部家族史》是一位耄耋之年的俄裔哲学教授对早年 

  一段恋情的回忆,其中堆积着大量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方面的知识,混杂 

  着法、德、俄、荷数种语言,是一部知识密集型小说。《瞧那些小丑》则是 

  作者对自己一生创作的戏谑性总结。 

       纳博科夫有时会以其晦涩和掉书袋而为人诟病,但他的作品超越简单的 

  悲喜剧形式而趋向复杂的讽喻,将往昔与现实,梦幻和事实,诗歌和散文, 

  浪漫的激情与精确的写实巧妙地溶为一体,是无可争议的具有创造气质的艺 

  术家。他一直认为“好小说都是好神话”,文学不必复制现实,因为现实很 

  难确定:“分明你们坐在这里,却可能只是我的幻觉;而我也许只是你的一 

             ① 

  个恶梦。”真实只存在于虚构之中,只有神话能使人对现实有所领悟,因为 

  它所提供的是一种更高级的现实。 



                          5。灿烂的紫色——黑人文学 



① 《洛丽塔》,于晓丹译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 年版。 


… Page 49…

     黑人占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他们是美国各民族中唯一从境外贩卖而来 

的,从奴隶到法律上的自由人,再到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一员,黑人经历 

了荆棘丛生、崎岖凶险的道路。废除蓄奴制,反对隔离法,甘地式非暴力抵 

抗,小石城血案,黑豹党叱咤风云,马丁·路德·金遇害,这些事件已成为 

美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当初的Negro,今日的“非洲美 

国人”在争取平等权利、维护民族尊严的同时,也显示了他们非凡的文学天 

赋,有一批人已经进入美国一流作家的行列。比如拉尔夫·埃利森 

 (1914~ ),詹姆斯·亚瑟·鲍德温(1924~ )和托妮·莫里斯(1931~ )。 

     埃利森只写过一部小说 《看不见的人》(1952),但这部小说精湛的技 

巧和它对世界景象的权威性描写却使它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至80年代,它已 

被公认为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小说主人公是个没有给出姓名的年轻黑人,他一开始就自我介绍是个“隐 

身人”(看不见的人),然后以详尽的叙述展示他的人生历程。隐身人本是 

个规矩的青年,由于作了题为“谦恭是进步的根本”的演讲而获得上大学的 

机会,却因为带校董参观黑人区而被校长逐出校门。他流浪到北方,见到一 

对黑人夫妇受辱,激于义愤发表了一通演讲,被“兄弟会”的革命者看中, 

受雇做了职业演说家,他很快发现这些革命者心术不正,接着是纽约街头狂 

暴的种族骚乱,在一群白人暴徒的追击下,他终于彻底幻灭,弃绝尘世生活, 

躲进地下室,成了“隐身人”。 

     隐身人作过种种努力,都为的是能被社会“看见”,但终于发现这是徒 

劳的,也是无意义的。他已不屑于与这个社会为伍,于是将自己沉没到地下 

世界,在那里安上1369只灯泡,让它大放光明。他将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并在这里获得生存自由。 

     埃利森的叙事才能突出表现出詹姆斯所注重的那一点:把人类世界的直 

接印象表现出来。嬉皮士泼辣的言谈、民族主义分子歇斯底里的煽动,哈莱 

姆区喧嚣的市声,看破红尘者脸上冰冷的嘲讽,黑人社会的人情世态等等, 

都写得极准确而有力,使读者恍若置身于黑人经验的全部具体实际中。 

     鲍德温的作品体裁多样,数量巨大,超过以前所有黑人作家,散文和小 

说都有很高声誉。散文集有《土生子札记》(1955)、《没有人知道我的名 

字》(1961)、《下一次将是烈火》(1963)、《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留存》 

 (1972)和《魔鬼找到工作》(1976)等。其中描写个人经历和感受,表现 

黑人苦难生活和愤怒情绪的篇章最能打动人心。1962年底,《下一次将是烈 

火》中的重头文章“来自我脑中某处的信”发表后,在美国社会各阶层引起 

强烈反响。鲍德温在文中痛陈黑人的苦难与愤懑,指出,假如美国还有救的 

话,那么拯救者即是美国黑人;假如美国社会依旧将黑人置于屈辱的地位, 

那么黑人公开宣告:下一次将是烈火。 

      《到高山上宣布》是鲍德温最出色的小说。它将加布里埃尔一家的经历 

压缩在两天之内,以此概括整个美国黑人群体的苦难与奋斗史。鲍德温少年 

时曾有过三年教会生活,宗教的影响给他的作品也打上了很深的印记,这部 

小说名称就来自黑人圣诞赞美歌:“到高山上去宣布,耶稣基督已经诞生。” 

结尾处加布里埃尔的儿子约翰从皈依基督教中找到了自我,书中几乎所有人 

物的名字都出自圣经,洪水、烈火、地狱、魔鬼等意象和各种圣经典故俯拾 

即是。在《下一次将是烈火》中他也指出:没有音乐比得上教堂音乐,没有 

戏剧比得上教堂的场面。音乐性也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之一,手鼓声与踏足声, 


… Page 50…

  信徒的祈祷声,赞美歌声伴随着罪人的痛苦呻吟声,构成雄浑、层次丰富的 

  和声,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这种情境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莫瑞森是 70年代独领风骚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 

   (1969)写一个黑人女孩日夜祈求、终于获得一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