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走出华为 >

第20章

走出华为-第20章

小说: 走出华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1章 家长余风:人性缺位的华为(1)
            汤圣平 
             

              1。 怀念最多的爱
              ? 我要恢复“家长作风”中“家长”的本意,起码“家长作风”有50%是可取的
              ? 
“人性”是个综合的概念,发高薪就是尊重“人性”的一个表现。因此,我这里所说的“人性缺位”是特指一种细节的人性关怀,是狭义的“人性”

              ? 忽然就想起了爱情,人一生可能会经历不同的爱情,但是最令你难以忘怀的,肯定是给你细节上爱意最多的那一个
              我实在不忍心把华为说成是“家长作风”,于是拼凑了个“家长余风”,如此我更心安一些。并且我要多写一页纸好给它诠释,否则心里还是不安。
              家长是什么?是父母啊,父母不好吗?
              只是中国人过多地接受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一提到家长与孩子就想起贾政之于宝玉,皇帝之于太子,家长作风意味着服从、暴力、牺牲。且不要说过去,家长也是为子女长远计,只是色厉内荏而已,如果把视角转到现代家庭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是不是立刻会温情脉脉起来?
              一个企业如果能做到企业如家长就好了,就怕企业领导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好大喜功、不思进取、中饱私囊,不把员工的利益当成是头等大事。当今中国,有几个企业能真正把员工看成是自己的子女?又有几个企业够资格能称为家长啊!
              人们现在所说的家长作风仅说了其一,家长作风就是霸王作风,没有一点的爱意,却把最重要的一面给忘了。但我知道,就汉语的演变而言,“家长作风”已经被专有化了,已经被异化成“长”,而没有“家”了。我要恢复“家长作风”中“家长”的本意,起码“家长作风”有50%是可取的。
              华为之所以有资格称自己是家长,是因为它给了员工很多别的企业无法办到的东西:物质上的回报、个人成长的宽松环境等等。
              媒体给华为动辄就扣“家长作风”的帽子,我知道媒体的用意,他们只想说、只说了一半。其中有些是事实,有些却是企业的法则。在企业中,企业与员工事实上是不平等的,这个不平等是社会的运作法则,而不是个人的肆意侵占,因为企业里有层级,有指挥,有服从,不能轻描淡写地用“军事化管理”、“家长作风”来总结。它是企业运转的需要,甚至可以简单到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要先救儿童和女人一样,此时的男人们还能在现场大谈特谈人人平等吗?
              “人性”是个综合的概念,发高薪就是尊重“人性”的一个表现。因此,我这里所说的“人性缺位”是特指一种细节的人性关怀,是狭义的“人性”。如果让我来评价,华为是一个慈爱的家长,但借着家长名头做了些稍显过头的事情。。
              子曰: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酒饭很容易,但对他们真心的和颜悦色就很难了。如果换位一下,那么华为更多地是做了前者,对后者的考虑和做法似乎就少了一些。
              忽然就想起了爱情,人一生可能会经历不同的爱情,但最令你难以忘怀的,肯定是给你细节上爱意最多的那一个。
          
            第31章 家长余风:人性缺位的华为(2)
            汤圣平 
             

              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程序的不公正往往最容易让人怀疑你结果的不公正,虽然你的结果实际上是很公正的
              ? 据说网球运动被认为是个高雅、奢侈的消费,起码我在杭办就听到过这样的官方解释

              ? 嘿,请你吃了饭,你就把那件事抓紧给我办了吧。人们大概还不喜欢这种把交换表面化的人吧
              ? 华为都是年轻人,他们都会面临建设自己的家园的问题。作为高素质的人才……这种选择就会更加迫切,更加坚决
              ? 我觉得,把没有号准新经济投资脉搏的损失迁怒到劳动者的工资过高上,实在有失公允
              ■ “(含同居)”
              你可能看不大明白吧,华为人看到后肯定会会心一笑。这是华为内部文件上的一个词汇,华为在要求员工申报夫妻同在一个公司的名单及简况时,会在“夫妻双方”边上加上“(含同居)”。
              华为不提倡夫妻同在一个公司,如果是夫妻同在一个公司的要申报,如果不离职也不强迫,股票按照低的一方来配给。不提倡夫妻俩同在一个公司,有它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同在一个部门的,夫妻俩可能会影响工作。
              因此,让同在华为的夫妻进行申报,我觉得有它的合理性。而且我知道,华为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员工申报同居来确定夫妻关系是有它的隐情的,因为深圳同居在一起的很多,华为内部肯定也有不少同居的,甚至有少数人为了能拿到两份股票,暂且不结婚的都有。华为的做法看似出于不得已,甚至还有些合情合理。但是现在不是讨论对于华为的利益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审视华为的思维方式呢?法律并没有规定所有的同居就是夫妻,和谁同居,是一个人的个人隐私,如果不是非法同居,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坦白。华为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员工告诉公司自己隐私就更值得商榷了。
              ■ 给员工一个理由:股权证明和结算凭证
              华为的股权是没有证明的,也就是说,员工手里没有自己权益的证明。虽然还没有出现过公司不兑现员工股权的纠纷,但这种君子协定的做法总让人心中没底。我们开玩笑说,如果华为的数据库出现问题了怎么办?我真不知道华为是如何敢保证、如何能做到信息的绝对安全?
              华为的离职也是,结算人员不给你结算清单,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感受一样,是懵懵懂懂拿到最后结算收入的,要知道里面包括股票、工资、各类补助、押金,林林总总,离职人员根本无法把里面的数字全部理清楚———几十万、几百万是常见的数目。
              前文谈到,华为的财务系统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出具一个结算的明细,华为很多表格的规范已经到了繁琐的地步,可就是没有简单的结算清单,说多少就是多少。华为有自己的银行声讯系统,查询是可以用的,但是不能作为凭证吧?
              凭良心说,根据我几年下来的感受,华为没有存心借此暗算员工利益的想法。但是,有没有错呢?
              有。我在结算中就明显感到我的房补漏了4个月,计3600元,电话打过去,果然没给。当然,工作人员马上就改正过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说,我不知道其他的还有没有错,因为我只能大概地估算一下,反正觉得华为给了我不少,而且也很快,差不多就行了。可是,就华为层面来讲,“差不多”绝不是企业管理的态度。
              我只知道,程序的不公正往往最容易让人怀疑你结果的不公正,虽然你结果实际上是很公正的。
              “华为老员工状告华为案”的案由不就在于此吗?
              ■ JETTA、TENNIS和GATES
              有人说华为是“农民”,华为人真的也像农民。具有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好事,但生活依照农民的标准就不一定是好事了。人的本质都是好虚荣的,是追求更高尚生活的。而且,高尚的生活也不能等同于奢侈的生活,虽然或多或少都要与物质和时间有关。千万富翁的李一男1997年买了辆JETTA,我不相信他不想买更好的车,有钱买辆BMW也不算太招摇吧?不过呢,买辆法拉利就值得商榷了。
              华为这几年私家车比着买,一方面可以看出人性的自然面貌,另外也说明事物不能太压抑,顺其自然反而使压力会得到轻松的舒解。
              在华为有专门的生活协调委员会,简称“生协”,就是组织员工各项业余文化活动的机构。里面有各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协会,唯独没有网球(TENNIS)协会,据说网球运动被认为是个高雅、奢侈的消费,起码我在杭办就听到过这样的官方解释。
              华为的足球水平较高,于是足协请求能踢深圳的业余联赛。结果遭到高层的批评:踢联赛可以,先辞职。
              2000年华为市场吃紧时,任正非认为“生协”把后方搞得歌舞升平,索性就把“生协”给解散了,“生协”的领导也被派到前线催款去了。
              华为的物质装备已经“月球化”了,可华为的很多办公地点不铺宽带(NOTES办公系统是通过DDN专线走的),要知道华为做的就是这个,相信运营商们肯定也盯着华为的这块肥肉,因为华为的网络太大了。
              华为不提倡员工上班时上网,我觉得本也无可厚非,上班就上班,上网的确也浪费时间,还有不少人上班就打网络游戏。华为不仅不提倡,华为还专门派“检查团”从深圳飞往全国各地检查员工的计算机,除了保密的需要外,还有几条颇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1) 
            不能自装任何游戏,连WINDOWS的自带游戏都不能有。建议盖茨(GATES)下次专门给华为设计一个“YP”版本,并且“YP”中嵌入《华为公司基本法》,每次开机前都蹦出来一条。
              (2) 只能用WINDOWS的自带墙纸,其他任何墙纸都要删除。
              (3) 所有的图片、小说、段子,反正一切一切和工作无关的文件统统删掉。
              检查前的一两天里,办公室内好不热闹,同志们纷纷把心爱的东西转移阵地。“检查官”为这事在办事处呆了好几天。最可气的是,他只是抽查,大多数机器并没有染指,让很多人虚惊一场。但也有些人就惨了,没来得及把资料倒到其他盘上,几年来的苦心收藏毁于一旦。
              检查完之后呢?同志们依然恢复了以前的生活,工作似乎也没有更加匆忙,倒出去的东西又再倒回来。图片照样下载,游戏照样打。
              ■ 硅谷夜未眠
              华为近几年经常通过报道硅谷工程师以及其他方面的“痛苦生活”来“鞭策”员工,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不眠的硅谷》,下面是本文开篇的一段:
              不眠的硅谷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很难看到有人在外面闲逛;也很难看到有人在午夜之前就上床睡觉。当然,我们不是在谈论夜间活动的“吸血鬼”,而是在说硅谷自己的“夜游神”。这些编程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企业家及项目经理坚守“睡着了,你就会失败”的信条。凭着远大的理想,借助大杯大杯的咖啡,他们会坐在发出融融光线的显示屏前一直工作到凌晨四、五点钟,有时甚至到六点,而不是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这就是参与超越时区的国际市场的代价。每天都有新的起点,不断狂热地开发着“因特网”技术。
              (摘自《华为网上学校》同名文章)
              这是不是事实?我相信是事实,人应不应该有这种精神?应该。可是,问题应该这么来看:
              注意方式和频度。要不要如此勤奋工作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不眠的硅谷》可以作为个人的励志篇,这篇文章在网上也传播甚广。员工不勤奋,可以用制度来约束,淘汰他们也是华为的权力。退一步说,作为雇主的华为,可以用适当的方式、一定频度的教育来让员工勤奋工作;但不能变成生硬的要求和教化,不能频繁地在自己的刊物上登载类似的文章,还要求大家像学文件一样学习。不是说法律和什么规定不允许你做,而是这么做不“地道”、“不明智”。有人请你吃个饭,然后他就理直气壮地说,嘿,请你吃了饭,你就把那件事抓紧给我办了吧。人们大概还不喜欢这种把交换表面化的人吧?
              勤奋工作,惬意生活。这些美国人的工作场面肯定是事实,但绝不至于天天如此。再退一步,华为可以频繁地把这类文章让大家来学习,但是你也要时不时地宣传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吧!华为人都有同感:在华为的“媒体”上很难见到类似“惬意”的文字。
              华为啊,你有没有让人有足够的时间来休假?有没有通过更丰富的激励手段足以调动起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没有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和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有没有让人们过上稳定的、惬意的美满生活?
              两条腿才能走路啊。这恐怕是华为需要弥补的一课。
              ■ 家在半路
              在我所见到的国内外公司中,华为是坚持非本地化最彻底的公司。华为的做法是绝大多数员工由深圳统一招聘、录用、培训,然后根据回避原则分配到全国各地的驻外机构。虽然这两年有淡化的迹象,但可以肯定,90%以上的驻外员工都是由深圳派驻出去的。
              不可否认,一个企业需要有人在异地工作甚至在国外工作,任何一个全球化的企业都需要在全公司的经营区域来配置人才,有的企业也在招聘新员工前向他们表明自己外派员工的原则:如果不接受外派,你的培训和提拔的机会将因此减少(见后面一篇有关万科和王石的例子)。但华为不仅是外派员工这么简单,它又把外派连升了3级:
              (1) 人多。华为的驻外机构除了秘书等少数行政人员外,其他几乎全是非本地的员工,非驻外机构员工调往异地也是司空见惯。
              (2) 
            彻底。一般来说,外不外派是相对于总部所在地而言,而华为的外派呢,是工作地和你的家乡也要回避,华为的员工多为应届毕业生,回避了本部,回避了家乡就等于离乡背井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3) 
            频繁。陌生是相对的,外地也可以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嘛。但华为让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不了太久,一般两年左右,刚刚在一个地方呆熟了,华为就把你调走。有时你不得不走,无论华为自己还是传递给员工的思维习惯,时间久了就代表你沉淀了,谁不想混点名堂出来啊!怎么办?过完一两年还没有提升的话,最好再换个地方(有的员工在当地结婚了,却不敢声张)。频繁调动的也不是全部,可大家知道,人对地域是需要适应的,比如杭州是公认的“天堂”,但就有人不喜欢,一些条件差点的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关键是,华为随机调动人的做法给员工造成了一种“浮萍”的心态,即使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他也没有太多冲动去经营工作之外的人际关系等生活资源。这样,终究还是“寓居”,终究有一天他要去寻找自己的家园。
              遗憾的是,华为还在继续讨论本地化效率高还是非本地化效率高,我说有点把方向弄偏了。即使就算效率高了,华为也不能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