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 >

第21章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工业,难;发展农业,也不容易。惟有旅游来得快,此时不抓住“三峡旅游热”大力投入,更待何时?

        问题在于:巨大的投入,是否能在蓄水以前收得回来;

        问题还在于:把气力用在“白扔”的建筑上,是否有利于本地尔后的经济发展。

        假若把有限的投资用于水库淹没区以上的开发呢?同样是花钱还得叫车子在山道上转圈儿,那么,可不可以从规划设计之初,就把“铁索桥”和新公路有意识地“升高”——升到淹没线以上呢?

        也许,钱要花得多些。

        但,这样的“多”,较之将来的“搬”甚至“重新开始”,岂不相对“少”或“省”了吗?

        但愿我是多虑和胡扯。

        但愿那座桥和新公路,确实是建在淹没线以上的位置!

        ●建房,沿江刮起攀比风

        无论是乘上水船从北岸观看秭归、巫山、奉节、忠县、云阳、丰都、万县市或搭下水船在南岸观看涪陵、巴东、茅坪……在濒江的古老建筑里,在红牌高悬的水位线下,映入你眼帘的新厂新楼蔚为壮观。

        我在上面把巫山、奉节县城的“目睹”告诉大家,并不是说巫山、奉节两地的“建房热”比别处更甚。恰恰相反,他们那儿的新建筑远没有涪陵市的新建筑气派,更没有秭归县茅坪镇的抢地建宅的前仆后继的“紧迫”和“危机”氛围。

        涪陵市乃地区所在地,有几幢甚至几十幢漂亮的楼房本无可厚非。象港务局客运站、银行、宾馆之类,建得气魄点、别致点,难道不好吗?如今全国各地都喜欢“过节”嘛,搞“文化搭台、经留唱戏”这样的活动,房子太陈旧了,如何“引资招商”?

        问题是:你建的港务局客运站就在江边,不久的将来便会被江水吞噬掉的。

        湖北秭归县境内的茅坪人,则是“集体、个人一起上”,既不想“引资招商”,也不考虑长远发展。建房搭棚,绝大部分选在淹没区内,给你造成的印象,象是要与三峡工程争时间、抢速度!

        ——你建,我为什么不建?

        ——你抢,我凭什么不抢?

        ——你建得高,我比你更高!

        ——你修得大,我比你更大!

        一个字:攀。都知道这儿要淹,却拼命在这儿私搭滥盖,难道不怕“赊本”么?

        这就很复杂了:建房的人难道个个都是傻子,都情愿把钱白白地往水里扔?

        按规定:淹房,淹田淹树,国家是要赔偿损失的。可国家的规定也讲得明白:凡1985年以后在淹没线以下地区建筑的新房和新开垦的田地及苗木,一律不计损失。

        “不计损失”?好轻巧。

        那么多的城市都在淹没区内建了新房、盖了工厂,钱花出去了,就一句“不计损失”,可能吗?俗语有云:“法不责众”。那么多地方的既得利益因你国家的工程而“受害”,你国家能坐视不管?说得丑点,农民有农民的“自卫”本领:我不搬,国家能柰我何?

        地方政府也有绝招:拖延搬迁的时间以影响国家工程之大局,又能奈我者何?

        说穿了,新房旧屋只要一沾淹字,就该索赔;

        新房建了,新厂盖了,新田新地种了柑桔种上树,总会产生效益:淹没前,新旅馆有收入,新厂有产出,新田新地上总要长出东西,眼前有利可图;到淹时……到淹时再说呗:人家要赔,我也要赔;人家少要,我也“照葫芦画瓢”;人家万一发扬风格,我不也一样可以发扬风格吗?反正钱这玩艺儿姓“共”姓“公”……“公家人”并在乎这些。

        农民则会发生骚乱:轻者赖着不走,严重了,可能会聚众闹事……

        写到这里,我想真诚地喊一句:“亲爱的同胞,同舟共济克服困难建三峡吧,少盘算些”小九九“好么?”

        因为:“乘人之危”非君子也;

        还因为:“借题发挥”和“投机取巧”,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峡工程的设计者们,从50年代便足迹遍踏整个库区,自愿抛洒热血,岁月将青丝染成白发而苦苦追求,图的是什么?

        国务院三经办领导下的各移民机构,踏破铁鞋而苦口婆心规劝人民不要在淹没区内折腾建房,又为谁呀?

        三峡工程乃利国利民之大业也,那400亿元巨额移民投资将遍洒整个库区的山水之间,宛如甘露,滋润大地干涸的心田;加之佐以“开发性移民”新政策,库区的经济发展振兴在望,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指日可待。我们何不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尽其全力,振奋精神,拼命一搏呢?

        把有限的财力用于高起点的开发上,既使未必成功,也无怨无悔;

        把有限的精力用在长远规划上,作为地区领导干部,人民会感激你的!

        ——紧急刹车吧,淹没区不欢迎头脑发热者闯入!

        ——红牌高悬,当心你的乌纱帽!?




  欢迎您访问流行小说网popbook
        16年前,中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大自然搏斗,在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创造了大江截流的举世奇观。

        今年汛后,三峡工程亦将实施大江截流。江,还是这条江;人还是这些人。所不同的是,三峡在葛洲坝上游,葛洲坝水库抬高了水位20多米,三峡大江截流围堰净高度相应增加20多米,成为名副其实的深水围堰(悬堤)了。

        屈指算来,三峡工程自准备工程至今,已整整5个年头了。在整个工程17年工期内,头5年应该是一个阶段。换句话说,前5年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今秋实现大江截流作铺垫。大江截流是结束第一阶段工程,进入第二阶段施工的重要标志,是个里程碑。

        早在1995年11月初,李鹏总理就曾指出:“完成了大江截流,全国人民对这一工程,就会更加有信心。三峡工程现在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为1997年胜利完成大江截流而奋斗。”

        总理的号召化作万名圆梦大军只争朝夕的行动——

        长江委:不夜的院子

        座落在武汉市解放大道1155号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是三峡工程设计单位。自50年代开始,该单位即着手进行三峡工程的勘查和科研设计工作,这里的老中青3代科技工作者,与三峡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林一山、李镇南、文伏波、洪庆余、曹乐安、魏廷王争等第一、二代领导人和总工程师,为推动三峡工程上马呕心沥血,第三代领导人黎安田、王家柱、郑守仁等喜逢盛世,站在前人肩膀上,带领万余名科技工作者枕戈待旦,为库区移民及城镇迁建规划,为宏伟的三峡工程夜以继日地绘制蓝图。

        多少年来,长江委大院“灯光不熄,人员不散,雄心不变。”从长江委总工程师调任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的王家柱,是当年葛洲坝工程设计主持人和三峡工程设计负责人,谈起“娘家”说起三峡工程长达40年的争论,感慨万千。他告诉我: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议案的当天,长委大院有史以来破例鸣放了惊天动地的鞭炮;许多人哭着来到丈夫或妻子灵前,诉说心灵的喜悦,告慰亲人说,你的心血没有白流……

        走访长江委科学院、勘测设计院、库区处……记者惊讶地了解到一个事实:自1993年起,这里许许多多的科研和设计人员,至今没休过星期天。非但如此,不少的科研项目是连轴转式的不可以中断,许多人在此也就天所谓白天和黑夜了。

        王家柱深情地回顾着过往的艰难岁月,如数家珍地向我这个外行讲述三峡工程将要创造的世界之最,并不无得意地炫耀长江委的科研和设计实力。他说:长江委的科研基地是一流水准,汉口有个神奇的“九万方”,是三峡工程库区各种流态和河流段的泥沙模型试验场,规模宏大;位于西陵峡口南津关附近的前坪,是长江委的前方科研基地,自1995年初开始,即已着手进行大江截流预演,现已完成1:100的导截流模型,1:100的枢纽模型、1:80的大江截流模型、1:40的截流段断面模型、1:150的两坝间日调节模型和1:40的三峡五级永久船闸模型等一大批国内最大的截流研究模型。王家柱自称,前坪试验场堪与美国垦务局试验场媲美。

        王家柱是三峡总公司分管技术工作的老总,对今秋的大江截流信心十足。他介绍说:三峡作为一个庞大的世界级工程,科学试验必须走在前头。试验场现正着手三峡二期施工通航连接段整治试验,同时进行截流程序、过程、抛投料、通航等课题的试验。要确保大江截流万无一失,我们打算对已作过试验的航闸、航道、隔流堤、明渠等项目,再作一次更细致的试验。

        面对王家柱,面对试验场,面对三峡工地,我总算完完全全懂得了当年周恩来总理说过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涵义。

        临时船闸:竖起“倒记时”牌

        凡有幸到三峡工地参观游览的人,没有不登坛子岭和参观

        “185平台”下正在施工的临时船闸的。登坛子岭,可将如火如荼的壮观场面尽收眼底:“185平台”是个名副其实“窗口”,用眸子作镜,你可摄下永生难忘的临时船闸建设“大特写”。

        居高临下,壁立如削的花岗岩体“高边坡”除了令你赏心悦目,还有什么感受?全长1664米,宽40米的临时船闸通道是肉体与岩体粘合的产物,你没觉察出三峡建设者的非凡创造力么?

        按照三峡工程形象进度要求,临时船闸及升船机项目的施工必须与右岸导流明渠工程相衔接,确保今秋大江截流后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不断航。今年5月1日,导流明渠破堰进水,长江改道已成现实;7月1日,导流明渠试航成功。汛期过后,二期围堰上下游戗堤将向江心延伸,导流明渠便要正式承担通航使命。自大江截流到明年7月汛前,总共只有8个月时间,大江围堰必须抢筑到洪汛期挡水高程,任务十分繁重。而在此期间,倘若上游来水不超过2万秒立米,往来大小船只可从导流明渠顺利通过。但假如长江枯水季节出现丰水流量(如1986年秋,枯水期上游流量较长时间维持在

        2。4万秒立米左右),过往船只则必须借助临时船闸出入三峡坝区了。

        令人欣喜的是,当年的葛洲坝建设者挺进三峡,在临时船闸这块阵地上,又一次刷新全国水电施工记录,使形象进度日新月异,中央领导和有关专家担忧的“截流控制性工程”以其骄人的业绩,耸成“185平台”下的独特风景!

        今年8月,记者驻足工地时高兴地看到,位于临时船闸下游的亚洲最大的载重桥——覃家沱大桥已经合龙(它是大江截流左岸运送物料的必经之路),长长的临时船闸岩体深槽甬道基本形成,巍峨的船闸提升楼下,上下闸首,硕大的人字门已经吊装焊接就位,庞杂的地下输水网络系统业已建成……

        说心里话,临时船闸及升船机工地的施工场面并不使我激动,常跑工地,这里的施工进度已在意料之中。真正令我眼热动情的是这里竖着的一块牌子——大江截流倒计时标识。那上面日期的跳动,紧连着建设者心脏和脉搏的跳动。它,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和广大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啊!

        预进占:排兵布阵有雄师

        为了弄懂大江截流的施工环节及相关技术问题,记者几经周折,终于“缠”住了三峡总公司主管前方施工的副老总贺恭。这位在云南水电战线声名显赫的战将,既无大腹便便的福像,亦非人高马大的帅哥。才53岁,已是两鬓斑白,银发早染了。高高的前额下,双眉紧锁,心中似有解不完的“疙瘩”。好在高耸的鼻梁旁蕴着两片湖,湖面涨潮时,充满机智的话便会快速地从嘴里溢出,这是活的思想,是蕴育工程形象进度滋长的“润滑剂”,当然,有时也是促人奋进的“催化剂”。

        贺恭最不喜欢属下口罗嗦和说话办事没有条理。一见面,他就让我陷入“湖”里,我三言两语赶紧提出疑问请他解答。他点燃香烟,沉思片刻,冲我淡淡一笑:

        “长江主河床宽度知道不?1000多米哩。所谓大江截流,就是要从上下游两岸包抄,两岸夹击,在主河槽形成长达2000多米的深水围堰。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左右两岸均构筑戗堤,以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方式向江面填料进占。预进占的时机我们选在汛期到来之前,上下游围堰填筑到一定位置就停下来,在江面预留下约460米宽的口子,技术上称作口门,使其过流通航维安全度汛。汛期过后呢,口门就逐渐缩小到280米、220米、170米直至130米,这130米就是龙口。我们要能堵住这个龙口,才能说大江截流获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现在,我们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堵住这个龙口作准备,总而言之一句话:决战决胜,奋力一搏!”

        坚定的神态和有力的手势,瞬间在记者的相机里定格。贺恭的话,演绎成1996年冬季二期围堰高强度水下平抛垫底和上下游四个戗堤预进占的果敢行动:

        1996年9月25日,曾经腰斩长江的水电雄师——葛洲坝集团公司以4。7亿元标价赢得实施三峡大江截流的决战资格。

        11月22日,大江截流二期上游围堰右接头预进占拉开序幕;

        11月27日,二期围堰左接头上游预进占开工;

        12月6日,世界水电建设史上前无古人的深水抛填筑坝科研项目付诸实施,技术上称“平抛垫底”。它是二期土石围堰截流戗堤安全进占顺利合龙的保障措施。工程施工水陆并进,在距上游戗提航标180米,面积4万平方米,抛投最大水深60米;下游沿围堰轴线长300米,顺流向宽62。5米,面积2。49万平方米,抛投最大水深45米。总填筑量为63。66万立方米,将在1997年1月上旬完成抛投实验,提交实验报告。1997年10月中旬抛填至40米高程,施工结束。12月13日23时,16年前的大江截流场景在三峡重现,英雄的葛洲坝人抖擞精神,在夜幕下的上游左岸堤头实施二期围堰高强度抛投实战演习:

        投入首轮抛投作业的,是整齐排列装满风化砂石的巨型自卸卡车群。一声令下,探照灯照耀下的大卡车群宛若矩阵,轰鸣着集团军似地整体推进至预定地点,有节奏地缓缓地升起车斗,将石料倾泻下来,然后,哼着轻快的歌儿,鱼贯驶向取料场;紧接着,巨型推土机群并排参战,须臾间将大卡车留在戗堤上的石料推入江中,然后也哼着轻快的歌儿,暂时退出阵地……第二回合、第三回合、第四回合……如此循环往复,交替作业,直至次日23日演习结束。3个台班共抛投物料23377立方米,计1836车次,平均每小时75车次、抛填物料近1000立方米。

        尤为可贵的是,14日下午3时,葛洲坝集团三峡指挥部为了使演习接近汛后决战强度和达到技术要求,主动请缨同时在左右两岸上下游四个工作面全线出击。四个作业面四种物料区内车水马龙,呈现出虎啸雷呜的冬三峡奇观。在主持者的精心组织下,其最高抛投强度达到设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