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

第3章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3章

小说: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咒,或礼拜诸佛菩萨,这的确是很好的瑞相。

    但是五祖弘忍,却把这些境界,要我们习禅的人,当成妄想境。他说当这些境界的出现或变化时,应该“但知摄心莫着,并皆是空,”应当立即收起你的攀缘心,不能把念头执著、沉迷于这些境界中,且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幻觉,都是空的。他还举了四句经证:“十方国上,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也即是:十方诸佛国土,及十方的一切凡夫世界,不外乎是唯心所现,心外既然无物、无法、无境界,尚有什么善恶境界可取可着的呢?

    为什么有虚幻?乃因心理出现了意识。这意识可分为二种:一是使我们的心在造种种因,而产生反应的意识;另一种是心在想像,而产生的反应。

    由此可知弘忍的修行方法,是从“观”入手,而所得的种种反应,不管是身相或是心相,都认为是虚妄的。这才能获得禅的智慧,也就是解脱的境界。

    四、六祖惠能的禅修方法

    六祖的修行,是没有方法的方法,只以某种方式表现,可能以故事来表达,也有以理论来表现。

    惠能自五祖弘忍处得了衣钵,传承禅法后,立即受五祖指示而逃往岭南,五祖的其他弟子们觊觎衣钵久矣,因此立刻去追赶,其中有陈惠明者,原为四品将军,头一个追上了惠能。惠能便将衣钵放在石上,隐身入草莽中。惠明提不动,乃呼唤云:“我为法来,不为衣钵来。”惠能自草丛中出,对惠明说:“你既为法来,若依我所说,即可得法;请先屏息诸缘,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此时,找找你的本来真面目何在。”所谓本来真面目,就是佛性、真如、悟境、菩提、无我的自在、解脱的境域。

    这位将军果依惠能所说去行,却发现他遍寻不着他所要找的。也可以说,他丢了所有的东西(我执),也得到他所要找的悟境了。

    最最要紧的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能丢掉自我的烦恼。惠明丢了善与恶的种种分别执著,也就是在放下自我判断、自我中心的价值之时,便能见到本来真面目。这方法很简单,不须打坐,不须修行,就能得到智慧。因此很多人喜欢这种六祖所教的修行方法。唯想找到入门,也不简单。

《禅的世界》第一部分 禅修方法的演变(2)

    《六祖坛经》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如果得了真智慧,你就已经在定中。所谓定,就是心不动;所谓慧,就是心中无物,却仍旧能对内外境界观照分明。事实上,心中什么都没有,就是真正的定;若能如实反映万物,便是真正的慧。

    综合六祖的禅修法门,只有三个名词,就是“无念”、“无住”、“无相”。也可以说整部《六祖坛经》的精华,用这三个名词,就可以概括了。

    所谓“无念”,就是面对内外善恶境界之时,心中不起一丝波动。外境是我们身外的环境;内境是心内的意识活动,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记忆、想像。如果我们的心,能不受外境和内境所动,这时心中虽然还有反应活动,但已不起烦恼念头,这便是智慧的现前。

    “无住”这名词,原出自《金刚经》。六祖惠能之所以开悟,就是听到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句。“住”是执著之意,因为人在尚未解脱之时,心便执著于自我中心及自我价值的判断。解脱后的人,心就没有自己一定要坚持的立场了,只有随顺因缘境界本身的事实而作适如其分的因应。也就是说,开悟后的人,或已得解脱慧的人,他虽不给自己一个定点、定位、定向,却能为了利益众生而活用无穷,所以他绝不等于石头、枯木。

    若从“无念”、“无住”的智者立场,来看这世界的任何现象,无一不是虚妄、不实、幻有的,所以下面另外还有一个名词,叫作“无相”。

    只有真正亲自经验到世界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没有自我中心所衍生的麻烦。

    所谓“无相”,即是《金刚经》所示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寿者”就是生命的现象。这四种相中,前三者是“我”的空间现象,最后一种是“我”的时间过程。也就是说,若能超越时间、空间的现象,众生的“自我”,便成为空,那才是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悟境。悟什么?即是证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能解脱自我作茧式的尘劳网,也才能真正的发现原来无一处、无一时不是诸佛的自由世界。

    不管我们有没有成佛,到了此时,我们已没办法否定自己是佛,也没办法拒绝自己是佛。可惜在未到无相现前之时,仍不知道自己是佛。故六祖惠能教我们:用“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便能无念,就能发现众生即是佛。《华严经》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境界,仅在一念之间,便能体验。

    六祖的这种方法,就是顿悟法门,随时随地,只要做到“不思善、不思恶”,即能“无念”、“无住”、“无相”,便能体验到六祖大师所说的境界。

    五、六祖惠能以后的禅修方法

    六祖惠能之后的二百五十年中,禅机盛行,从惠能弟子群,到第四传赵州、黄檗、鸿山,第五传临济、仰山、德山等,皆用这种顿悟法门,令许多人开悟。所谓禅机,便是禅师们灵活运用棒喝、竖拂、扬眉、张目、示圆相、反诘语等手段,应机而使弟子放下我执,进入悟境。但是后来的人,就没办法不用某种固定的方法而开悟了。故而有参“公案”、看“话头”的方法出现。这些公案的发生,便是禅机的故事,但在禅机盛行时代,无人重复来用它们,故不必参公案,嗣后有人重复追询那些开悟的案例而开悟,即是形成参公案的方法了。

    我们从禅门的文献知道,最早将禅的公案编辑成册的,是在公元第十及十一世纪,那便是汾阳的《先贤一百则》,使用集子内的故事来发疑问:“为什么祖师们如此这般一番,就开悟了?”这样不断地反复问下去,就叫作参公案。

    六、南泉斩猫的公案

    最有名的公案,是百丈的弟子南泉普愿,有一天自外返回寺院,看到东西两班寺僧正在争论,为的是抢夺一只猫。南泉问明缘由,即欲以刀将猫斩成两半平分。他举刀说:“如果没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或答不对,我就要斩猫;若有人回答对了,就不杀猫了。”结果没有人回应,因此南泉将猫斩了!

    这时南泉的弟子赵州从谂,自外回来,就问和尚为何杀猫?南泉告以经过情形,这弟子赵州,一言不发,便脱下鞋子放在头顶走了。南泉叹道:“你若早来,猫儿就得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南泉与他的弟子赵州知道。当时没有人知道,后来的人也不知道。如果你想不断地追问你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故事?”反复地盯住这个问题发问,就叫作“参公案”。

    公案本身有它的原因,但无一定的意义,故不能解释它,称为不可思议。如果你以常人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它,那你就永远也开不了悟喽!所以说参公案不是猜测揣摩,不是用头脑推敲思索,不能用常识及佛学的知识来解释它。

    我在日本时,跟一位日本禅师伴铁牛老师打禅七,当时我已修得博士学位,就听说有高度知识的人很难开悟。事实上,不是知识有碍开悟,只是参公案时,要摆下一切知识、学问,只用方法去参,而非以逻辑推理,或知识学问来解释它。

    七、如何参公案

    我教人用这方法时,常以皮球为喻。球里面是什么?要问:“究竟它里面是什么?”不可以用刀剖开,不得以棰子打破它,只是不断地问:“这里面是什么?”发问的目的,是在使你的头脑中所有的主见、思维、念头,无暇旁用,一路问下去,你的自我执著就消失了,你的智慧就会出现了。

    所以参公案不是解释它。许多人为解释公案,而出了很多书,那都只是在解释,而非在参,与悟境是不相干的。

    公案可以解释吗?可以的,但是对于禅修的功能而言,没有作用,何况公案也有定式,拿定式来套,就可以分析解释得清清楚楚。

    公案是否每个人立即都可用,而且一开始即可用得上力?不是。尤其心里散漫混乱的人,更不可以用这方法,用了也等于念公案,倒不如数息或念佛的好。

    八、长芦禅师的《坐禅仪》

    到了公元十二世纪,中国有位叫作长芦宗颐的禅师,写了一篇《坐禅仪》,日本的道元禅师,依据它写了一篇《普劝坐禅仪》,以静坐为入手,而达到禅悟境界的方法。

    长芦禅师首先勉励禅修者要起大悲愿心,修行的目的,不为自己独求解脱,是为济度众生而精修三昧。如果仅为自求利益,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就不得开悟,不得解脱,因为自私心态,阻碍了开悟的道路。所以他说,唯有如此,方能“放舍诸像,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

    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是主观的;站在主观的立场,则永远在迷中。因为在有得失、有利害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放下身体、观念、环境,一切都是以我为主。有自我的判断便是不客观的,也与无漏的智慧不相应。

    舍去自我,并非否定自我,乃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全部,而须放弃局限于偏狭范围的自我。好像有人为了保留住在小房间内的执著,而不愿走出房门,那他怎么可能得到户外更大的空间呢?

    我们现在介绍长芦禅师的打坐方法:要“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欲坐禅时,于闲静处”,坐上舒适厚软的坐垫,衣服要宽,腰带宜松。能盘腿最好,至少单盘。右掌叠在左掌之下,两手拇指互相接触,然后把手放在腿上,就不要再去管你的手了,此时肩膀放松。

    现在检查一下你的姿势及身体状况,不要太紧张了,坐姿要端正,不可左倾右侧,前弓后仰。要头顶向上,下巴内收,两唇轻拢,牙齿轻扣,舌尖顶着上龈颚处,眼微睁,视线自然落在正前方一尺外地面的某一点,就这样坐下去。身相既定,即调呼吸;气息既调,然后放松小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自成一片”。

    光注意呼吸在鼻端出入,就如平常一样的自然;不快,也不要太慢,每分钟大约十四至十六次呼吸为平常,即是正常,然后专心地数着呼吸,不数也没有关系,但要保持着没有杂乱的念头。牢牢守住如六祖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原则。如果念头起来了,让它去,不管它。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妄念就越来越少,少至没有了。

    依照如上介绍的禅修方法打坐,才是正确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能有老师面授。

    (一九九○年四月十九日讲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麦迪逊校园,王怡今整理)

《禅的世界》第一部分 禅是什么(1)

    禅是什么?

    正确地回答: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

    因为,凡是有形的、存在的,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生理的、心理的,只要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追求的、可以依靠的、可以想像的,都不是禅的本身。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不可思议”。任何可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表达、说明的,都仅是一种现象,而非禅的内容。禅,既非物质现象,亦非心理活动,仅可勉为其难地说它是一种心法、一种普遍的事实。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

    禅,起源于印度,原系一种定的修行与修行经验。传到中国,演化成为一个代号,代表着能在生活中活用的,既非如此的,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可以称它是“无”,亦可名其为“空”。既然是“无”,既然是“空”,就不该是通过见、闻、觉、知来接触感受的现象了。

    中国禅的功能,在其能使人于修行之后,达到“开悟见性”的目的。佛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许多人都希望悟佛知见,见到佛性。何谓“佛性”?就是空相、空性。相,指一切有形的,可用思维或五官接触到的现象,包括我们的生理、心理,以及身心以外的世间所包含的一切物理现象;性,则是不变的本质、一切现象的根本。佛性不是有形的存在,亦非可被描述的任何现象,但其存在于一切现象之中的任何一点。因其没有定相,故以空为相;没有定性,故以空为性。

    这些理论,既“空”又“无”,听来似乎落于消极,其实不然,如果真是消极的话,我不该在此与诸位结此法缘,也不应挑灯埋首地著述不辍,更不会孜孜不倦地奔波于东西两半球弘法利生,也不致有逾百次的演讲,风尘仆仆于全美各大学府。因为相空性空,故慈悲与智慧跟一切众生不能分割。

    二、进阶修行达到空无境地

    如果仅仅谈空、论无、说佛性,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便会脱节,沦于空谈,不切实际。因此,还得借助于层次的说明,由每个人现在的情况,一步步地进阶,达到开悟见性的境地。因此,我们接着以层次的分析来理解禅法。

    首先,我们以修行的层次来分析由“有”至“空”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层次是尚未修行禅法,包括没有接触过禅法,或已知禅法而尚未开始修行的人。

    第二个层次是正在修行禅法,但尚未开悟见性的人。

    第三个层次是已经修行禅法,且已开悟见性的人。

    现在不说第一层次,但举第二及第三层次的例子如下:

    《六祖坛经》里有两个众所皆知的偈子,第一个是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外一个偈子是六祖惠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的偈子,意指我们的心就像明镜台一样,身则如菩提树一般,我们应常以“持戒”清净我们的身体,以“修定”清洁我们的心念,才能使身心不受染污,而得清净。身心清净,即得解脱。所以,在没开悟前,必须持戒、修定,常常地拂拭、清理身心。这是一个正在修行,而且是很努力地修行的人所见的层次。因此,五祖看了,便令门人焚香礼敬,照着修行,免堕恶道,得大利益。

    六祖惠能的偈子,则已见“空性”,故否定了菩提树、明镜台等身心的存在。既没有像菩提树的身,也没有像明镜台的心,那用功又用到哪儿去呢?根本不须洗啊、擦啊、持戒啊修定的。既然是“空”的,就是无罣无碍,哪儿来的尘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脱,也是悟后见性的境界。

    三、念头的起灭即是我

    禅宗论“无”,常引生误会;事实上,就众生而言,“无”的实证,是从“有”起修的。因此,我们接着将以“我”为题,分成三个段落来介绍说明禅法由“有”到“无”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小我”。

    不论是西方人也好,是东方人也好,若离开了“我”便无事可谈了,人都是以有我为基础的,无法骤然接受无我的观念。可是,究竟什么是我?就是自私。中国有句谚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自私,根本不能生存。所以,有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