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

第6章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6章

小说: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禅的世界》第二部分 智慧与福报(2)

    四、来去自在

    外在环境中的自我,也是时刻在改变的。譬如,昨天你看到一位女孩,觉得她长得实在难看,今天和她深谈之后,发现她的心地善良,个性温柔,虽然外貌稍微差一点,但是心地很美,当你有这种思想的时候,对这位女孩的观感,马上就改变过来。所以,自我观念的改变,会影响你对外在价值的判断;也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会因为你的自我而改变。如果内心能够平静,自然也能看得清外在的环境,遇到事情就不会那般地执著。

    若能放下自我,便是得大自在,便能来去自如。这都是内心的境界。也就是说,若要我来,来了很好;若要我去,去也不错,这叫来去自在。并不是说你要到哪里,就去了哪里;你要来这儿,就来了这儿。曾有一位禅师,身体虽然被关在牢里,心里却相当自在,旁人问他:“您在牢里做些什么呀?”他回答说:“我在遍游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禅师不但在牢里身心自由,放出牢去当然也会觉得很好,这叫来去自如。能有这样的功夫,便是智慧的表现。这种智慧,就是不要把原来不是我而妄想当成我。一个人如果能把自我放得下,不仅是智慧,也有大福报。智慧不见逆境,福报不遇困扰。

    爱和恨,看来相反,实是一体的两面,好像手掌和手背,当你看到手掌的时候,你看不到手背,事实上手掌和手背是连在一起的。爱和恨本是一体,贪和瞋也是同性。佛经中以慈悲代替清净的爱,慈悲是无条件地付出,一般人的爱则是亲疏不等的关怀。慈悲是纯客观的爱,爱是出于自我的慈悲。

    以前我在大觉寺的时候,有一些美国青年来跟我学打坐,他们多半是大学生或大学教授,有几次我们发动大家到庄严寺去开荒,大伙儿做完工作以后,我对他们说:“真不好意思,让大家辛苦了。”他们说:“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所以很快乐!”这种喜做义工的观念、风气很好,不过喜欢本身和布施供养是不太一样的,喜欢是为了自我,布施供养是为了大众。

    五、智者与菩萨

    人都因为种种的自我而起烦恼,像现在各位坐在这里听经,听完以后如果觉得有道理,请问:“是谁认为有道理?”是诸位的“我”。同样的,如果听了不满意,请问:“这又是谁不满意?”仍然是诸位的“我”。事实上各位并不一定要完全相信我的话,自己还可以保留一点自己。“保留自己”是很重要的,但这保留自己的又是谁?还是诸位的“我”。

    智慧一定要从自我开脱而得,不要作茧自缚。少一点福报,缺一点物质,还不要紧;如果没有智慧,多了烦恼,就不合算了。因此,有钱可能有福,也极可能无福;没钱可能无福,也很可能有福,差别是在于有没有智慧。有钱又有智慧,知道如何善于赚钱、善于用钱,这种人是福慧双全。

    曾有一位有钱的太太,在她丈夫去世之后,便把所有的财产均分给了子女,在她想来,儿孙都是她的,将来都会孝顺。但到后来,她的晚景凄凉,钱在身边的时候,钱是她的,儿女也是她的;一旦把钱分给了儿女,儿女和钱,都不属于她的了。所以,有一位有福报又有智慧的老人告诉我:“老人应当有四要,第一要有老健康,第二要有老伴,第三要有老本,第四要有老友。”我告诉他:“最重要的还要有老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可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收放自如的快乐人生。像那位老太太把子女当成是自己的,把钱分给了子女,子女的钱自然也就等于是自己的了。事实上这位老太太的想法不错,只是因缘的变化出乎意料。子女与老本,都不是绝对可信,如果有了智慧,那才可靠,没有智慧就没有福报。这也就是为什么财布施的功德,不如法布施的功德之原因所在了。

    以此可知,没有钱的人只要有智慧,就会有福报,没有钱而有智慧,仍可活得很自在,仍会到处有人缘。有些人,越穷越可恶,让人看了就讨厌,那就是因为他们既不知求智慧,也不想培福报。有些人,外在虽然穷,内心很知足,安贫乐道,陶然自得,这是人间的智者了。有些人,不论有钱没钱,自知福薄慧浅,便来惜福培福,供养布施,奉献他人,结果便成了自利利人、悲智双运的菩萨行者。

    六、培养福报

    当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我只租赁一间四个半榻榻米的房间,觉得已够用。我有一位同学租的是十三个榻榻米大小的公寓,他却经常在我面前叫穷、叫苦,叹住处局促不自在。我告诉他:“我的房子才四个半榻榻米,我住起来非常舒适自在,你的已经比我的大多了!”他说:“因为你是和尚啊!”这就是说一个不知足的人,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自觉有福报;同样的,有的人,虽住在深宅大院、高贵的华屋,也不会觉得自在满足。

    以智慧来生活,以智慧来用钱,就会让你享受到惜福的快乐、培福的满足。以智慧来用钱,就能以少数钱做伟大的事,救多数的人。以智慧来处理金钱,便能使小钱变成大钱,用钱滚钱,不断地增加,成为大富长者。培福等于赚钱,布施功德犹如把无形的财产不断地存入银行,到最后你不仅成了银行的股东,也成了银行的老板,整间银行都是属于你的。没有智慧,便不会用钱,越用越少,福报也越来越小。福报就是拥有,而不是损耗。

    福报像水,你我就像水面的船。福多水涨船自高,容易行驶;福少水低船搁浅,寸步难行。有智慧的人,不论有钱没钱,都能处处惜福,时时培福,所以有福;无智慧者,人在福中,仍不知福,一味损福,所以无福。别说未来的因果,纵在眼前,也不感觉到幸福,那便等于无福。

    培福当从惜福做起,如同我们吃青菜时,往往会把外叶和根部丢弃,专挑中间最嫩的菜叶来吃;事实上,菜叶可以吃,外叶、菜梗、菜根也可以吃,把这些丢掉了等于是暴殄天物。

    但是,培福不是为了享福,否则也是不智。例如,过去曾有位很穷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来生得好果报,又无身外的长物可以布施,就把衣服脱光,坐在草丛里喂蚊子,终其一生,不知道结了多少蚊子的缘,培植了多少福报。待老僧死后,由于他修苦行的福报,转生为人,即成了一国之君,做了国王,嗜吃鸭舌,每餐一碗。有一天皇宫门前来了一位僧人求见国王,僧人出示一样东西,问国王想不想看,国王当然想看,僧人即运用神通,让国王看看他自己的前生,国王才知道自己的前生是一位出家人,以及自己喂蚊子的经过情形,而那些蚊子有的变成了人,大部分变成了鸭子。鸭子一队队地来到王宫的御厨,一碗一碗的鸭舌上了国王的餐桌,到最后稀稀疏疏,已经没有几只了。这位老和尚就对国王说:“大王啊,剩下来的鸭子只有这几只了,吃完时,你的福报享尽,也当准备后事了!”国王看了、听了,十分害怕,从此再也不敢吃鸭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位国王起先是培福的,到最后他把自己培植起来的福,通通享受掉了!因此我们在培福之后要知借福,惜福才有福,培福是增福。

    七、广种福田

    把自己的福报给他人分享,才能生息,利息越多,福也跟着越大,因此培福以后要惜福,惜福之时要种福。广种福田,培福得福。

    福田有两种分类:

    (一)三福田:1功德福田,是指佛、法、僧的三宝。2报恩福田,是指父母、师长。3贫苦福田,是指病人、穷人、困苦之人。

    (二)八福田:1佛,2圣人,3和尚,4戒师,5僧,6父,7母,8病人。

    种福田就像我们以有限的种子,种到田里,而得到更多更多的收获,所以,没福的人要种福培福,有福的人要惜福增福,使得福德越来越大,最后达到福智圆满的程度,便是成佛。希望诸位能用智慧来培养自己的福报,用福报来培养自己的智慧。祝愿大家,早日成佛。

    (一九九二年讲于纽约台湾会馆,傅丽卿整理)

《禅的世界》第二部分 禅——自我的提升(1)

    佛法讲无我,但是众生皆有“我”。佛在经中,也处处以“我”自称,如“我如来”、“我世尊”等等,代表着佛也有我。不过,凡夫的“我”是烦恼的执著,佛的“我”是对救度众生而言的假名施设。

    《阿含经》中有“四念处观”,是要我们: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凡夫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无常为常,无我为我;佛则说这是四种颠倒,是烦恼生死的根源。但到《大涅槃经》中通过解脱慧的观点,又以常、乐、我、净为大涅槃所具的四德。

    一、成佛之后的假名“我”

    就基础佛法而言,是讲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因为身体的诸根常流不净,故说“不净”;心有所受,毕竟皆“苦”;一切心念,刹那生灭,故说“无常”;身心既是无常,一切诸法,即非真有,故说“无我”。

    常言人生有四大赏心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从佛法的角度看,世间的乐,并非究竟的乐,因其皆属无常,故称为“坏苦”。

    不净,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境不净:因为是国土危脆。

    (二)身不净:因为是血肉之躯。

    (三)心不净:因为有烦恼无明。

    身、心及世界皆不净,亦即涵盖了物质及精神的整体世界,都不是清净的,所以生命的事实,便是苦报的现象。然而,《大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所说的“常乐我净”,不是凡夫的身心世界,而是解脱的涅槃妙心。至于佛陀自称的“我”,乃是假名的我,不是自我中心执著的我;那个假名的“我”,是代表着智慧及慈悲。

    智慧有两种作用,一是自解脱,二是解脱他。度众生虽用智慧,但必由慈悲而生,当在度众生时,慈悲与智慧必须同时出现,没有智慧的慈悲是会有问题的。

    佛的“我”,代表着智慧及慈悲,有真慈悲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者一定会有大慈悲,两者不可或缺,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有二翼,所以佛的另一个尊称是“两足箅”,即是福慧具足。修福是慈悲,修慧是智慧,智慧及慈悲究竟圆满后,仍在广度众生,就须使用“我”了。

    二、六道众生·唯人成佛

    要怎样才能成佛呢?佛是由凡夫开始修行而后成就的。凡夫的范围共有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傍生)、饿鬼、地狱,或省略其中的阿修罗而称“五趣”。六道中,只有人类可以修行佛道,其他的五道众生,除了是菩萨的化现,均非修学佛法的道器。而人类可修的有三等:1大乘的菩萨行,2声闻缘觉的二乘行,3凡夫的人天行。

    菩萨的等级很多,有凡夫菩萨、贤位菩萨、圣位菩萨等。佛的十种称号之一是“应供”,意即阿罗汉,释迦牟尼佛便是究竟阿罗汉,也是究竟菩萨。而圣位菩萨,有初地以上至十地以前的菩萨;尚有十地以上补处佛位的菩萨,例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

    三、发大愿心·起惭愧心

    要成佛,必须先通过菩萨的阶位,而欲到达菩萨的阶段,必须先发无上菩提心,即是发大愿心;例如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一切菩萨至少皆发四弘誓愿。《金刚经》中提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为了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如《华严经·净行品》中所言:“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也是发的大菩提心。

    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发愿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广度众生的坚固愿心。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一切菩萨个别发愿是“别愿”,尚须具备四弘誓愿,则是共同的“通愿”。

    我时常在禅七中教导参加禅修者们,应效法释迦牟尼佛那般地发弘誓愿。当佛陀未证道以前,在一棵毕钵罗树下,用草铺成一个座位,平稳地坐下来,然后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结果呢?因为释迦世尊坐在那棵树下而成了佛,亲证了无上菩提,所以后来称它为“菩提树”,意即正觉之树。那个用草铺成的座位便称为“金刚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坚固的大誓愿心。然而,当我勉励禅众们,坐稳以后也发“若不开悟,绝不起座”的愿心时,却绝少有人敢如此说。不得已退而求其次说:“引磐声尚未响前,腿和身体不许随意乱动,心里也不期盼引磬的美妙声音早点响起。”发这种愿的人比较多,但也不能持续很久,大概可维持几炷香的时间。可是当打坐的时间一直延长下去,所得的结果是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后唯有放弃所发的誓愿一途,别无选择。有位禅众说:“师父,这种愿等于没有发,我每发一次愿便欺骗自己一次,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实践自己的誓愿,既然无法如愿而行,倒不如放弃算了!”我说:“不行,你破了自己所发的愿,应生起惭愧的心,惭愧自己对不起自己,因为自己没有遵守自己所发的誓愿;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发这种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要度化众生而积众功德资粮。就因为自己障深业重,所以没有办法精动地修行,因此说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更是对不起佛菩萨。凡是能生起惭愧心的,下炷香可能会坐得好一点。”

    四、自负责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发了愿而未能实行,须生起惭愧心。凡有惭愧心生起,便会自勉自励而不易懈怠。生起惭愧心的同时,起恶念、做坏事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如果惭愧心生不起来,则先修忏悔行。忏悔有三种方式:1向己忏悔(责心忏),2对佛菩萨像前忏悔,3对知语的人忏悔。从戒律上来讲,最轻的过失用责心忏悔,重的则要对人忏悔。对人忏也依情节轻重而分对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众的忏悔,借人及公众的约束力,来帮助自己的精进和清净。

    没有惭愧心的人,应该经常反省,若未对己、对人负责任,则须忏悔。唯有自动自发的忏悔,才能与惭愧心相应;若是受人指摘、告发而不得不忏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惭愧心了。

    一个修行人,首先须对自己负责任,既已发心成佛,便要发愿度众生,若发了愿而未负责任,应生惭愧心,惭愧心生不起,则要忏悔。若能以忏悔与惭愧心相应,此愿便会逐渐成长。

    不是仅发一次愿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惭愧心、天天修忏悔行、天天发大愿心,但到了八地菩萨的果位,悲智自然运作,便不需要再发愿。凡夫以业力而受生死苦报;菩萨以愿力而入生死救度众生。以业力入生死者,如进监狱受刑,是被动而没有自由的;以愿力入生死者,则如到监狱弘法,是出于主动,能够自由出入的。以愿力入生死者是菩萨,而以业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说菩萨以愿力入生死是出入自由,以业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出入之可能?是的,只要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