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地名分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部分
… Page 2…
九州的由来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民歌、民谣中常有九州之说,
那么九州到底指哪些地方呢?据《禹贡》记载,夏朝时的九州是冀州、兖州、
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周官》记载,西周时,多
了幽州、并州,而少了徐州、梁州,还是九州。可见,九州之说是春秋战国
以前的行政区划,这种古代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用九州来代表中国疆域。
其实,自秦以后,中国的行政区划多有变动,秦初设郡县,汉朝实行郡国并
置。南北朝时,州的数字大增,合计有208州。唐宋时,全国行政区划是道。
从元朝以后实行行省制,道、省辖范围内,有些城市名继续称州。在我国的
30个省 (区、市)中,称州的城市名,省会一级的就有广州、福州、杭州、
郑州、兰州,其他市、县称州的就更多了。不过现在的州,除了自治州以外,
不再是行政区划,而是城市名称的组成部分了。
… Page 3…
省的由来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如唐代设有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
内侍6省。“省”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是从元代开始,至今已有700多年
的历史。忽必烈统一中国以后,以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皇帝之下的最高行
政机构),再把全国分成15个路,每路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
处或中书省行署),通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
称为省。明代朱元璋沿用元朝制度,把全国分成12省1直隶。燕王迁都北京
后,改为2直隶13省,后又增到22省。民国年间全国是28省。
… Page 4…
县的由来
县是行政区划单位,由地区、省、自治州或市领导。何以设县?溯其源,
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国为有利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往往在新兼并的
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春
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
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战国时期,
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
… Page 5…
乡的由来
乡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基层行政单位。《周礼·大司徒》“五洲为乡”的
记载,为我国乡制起源。从齐国的情况来看,一乡管辖2000到3000户不等,
乡是县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秦汉时期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有亭长,乡有三老,有秩、啬
夫、游微等乡官,佐县令治理乡事。到唐代,因为人口增多,经济进一步发
展,遂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置里正,乡置耆老,一乡管辖人户500
左右。其后的宋、元、明、清各代,皆沿袭效仿,不废乡的设置,只是在辖
治范围和管理人户的多寡上略有变化。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乡”一直是最基层的地方政权机构。它的主要
职能是检招户口,收授田地,征敛赋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乡”这一历史悠久的基层政权机构作了保留。
… Page 6…
村的由来
“村”字是常见的地名通名用字,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
古今“村”的概念差别很大,经史中无“村”字。但宋代以前不少文学
作品和史书可见到“村”字,如晋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就有“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再早一点,《三国志·魏书郑浑传》:“入魏界,村落
整齐如一。”但那时很可能把“村”写作“邨”。宋代祥符中又以形声创造
了“村”字(见《广韵》)。
“村”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其概念也随着变化。“邨”字的
原始意义应是城外任何大小的居民点。现在称为村的居民点必定是有一定规
模。乡村和城市的区别,习惯上一般应以经济来源和多数居民所从事的产业
而定。多数居民从事农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是乡村的主要标志。就目
前来说,“村”又有经济单位和行政单位的概念,如一个村民委员会,就是
一个经济单位,也是一个行政单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村”的
概念也会不断更新,并会出现新的含义。
… Page 7…
胡同的由来
小的街巷,在东北和华北都叫胡同。据明朝末年出版的《正字通》说:
“街也,今京师巷道叫‘衚衕’”。“衚衕”乃“胡同”的异体字。《马可·波
罗列记》中有“浩特儿”一词,明朝光榜知《宛署杂记》里说:“元人呼街
巷为胡同”,均可为佐证:早在元代即有“胡同”一词了。
据考,“胡同”一词来源于女真族的“霍通”一词。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蒙古语和女真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语调和
语音都很接近,女真语叫“霍通”、“火瞳”,都指“聚族而居”的意思。
后来,汉族人把“火瞳”译为“胡同”,写法简化了,成为汉字化的外来语
词了。
… Page 8…
带“卫”地名的由来
翻开比较早的我国地图,可以在沿海一带找到不少带有“卫”字的地名。
如上海的“金山卫”、浙江的“观海卫”、山东的“威海卫”、辽宁的“前
卫”等,就连边疆西藏也有“卫藏”这一地名。
“卫”在明初是军队编制名。凡沿海险要地段都设“卫”扼守。“卫”
约有560人,由都司率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全
国设“卫” 490多处。
后来,“卫”就演化进了地名里面。
… Page 9…
东北名称的由来
“东北”二字作为专用名词来概指辽宁、吉林、黑龙江,是近代的事。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燕国以辽河为界,在东北设置辽东、辽西两
郡。直到清代,东北仍被称为辽东,清初,改沈阳为盛京,东北统称为盛京
省。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划为奉天(辽宁)、吉林、
黑龙江三省,东北开始称为东三省。1921年,当时的北洋军阀张作霖“督办
东北屯垦边防事宜”,他的奉军便改称为“东北军”。1923年4月,东北大
学在沈阳成立。从此,报刊上对“东北”名称的使用逐渐增多,并成为人们
的习惯称呼。
… Page 10…
满州名称的由来
“满州”是由族名转变为地名的。据史料记载:明朝中期,定居在吉林
东部婆猪江(今浑江)地区的建州女真部落,经常受到来自松花江中游以下
至黑龙江流域东濒海一带女真忽刺温部落的侵扰,再加上“朝鲜国军马抢杀,
不得安稳。”1438年,建州卫部指挥命事李满住,率部族众人西退,“移住
灶突山东浑河上”。不久,清太祖努尔哈赤五世祖也率所属部族300余户退
至浑河支流苏子河一带,与李满住部合居在一起。尔后,努尔哈赤崛起,统
一了女真族各部。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大金国(后金国),以“满
住”作为尊号,自号“满州”大汗。满州一词又可叫满住、满珠、曼珠、文
殊,读音没有固定的字。清天聪九年(1635年),太宗皇太极把女真人改称
满州人。满州便成了民族的名称。辛亥革命后,人们将“满州族”通称为“满
族”;因东北三省是满族兴业之地,又因汉语“州”字有地名之意,用来假
借,便把东北称为满州,成为地名。
… Page 11…
天府之国名称的由来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府”在古文里有“聚”
和“藏”的意思,以后人们把聚藏财富的地方也称作“府”。
早在秦、汉以前,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国(简称巴、
蜀),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形险恶,被誉为“天府”,在古人的心目
中,这就是“天聚”、“天赐”的意思。用“天府”二字喻巴、蜀,初见于
史书《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对秦惠王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
中之利”,“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此所谓天府”。
… Page 12…
北京名称的由来
北京城从诞生到今天,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北京最早的名字叫做蓟。早在2000多年以前,蓟城就见于文字记载。在
唐朝的时候,蓟城又叫幽州。
离现在1000多年的时候,契丹人建立了辽朝,他们占领了幽州城,在这
儿建立陪都,把蓟城改称南京,又称为燕京。
1153年,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强大起来,建立了金朝,金朝正式在蓟城
建都,改名叫中都。中都城是北京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这时候开始,
北京就成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建都的地方。
元朝建立了版图辽阔的大帝国。并且把它的都城从蒙古高原迁到北京,
在这里重新营建了一座气势雄伟的城市,它的名字叫做大都城,我们今天的
北京城实际上就是在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经过100年,元朝被朱
元璋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明朝定都在今天的南京城,元大都在明朝初年改名
叫做北平。公元1403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他把首
都从南京迁到这里,把北平改为北京。从这时起,北京这个名称才正式出现。
国民党统治时期一度把北京改为北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伟大祖
国的首都又恢复了“北京”这个富有历史传统的名字。
… Page 13…
上海名称的由来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从古至今,上海的发展与贸易有着密切
的联系。大约从宋代开始,随着商贸的日益兴盛,上海一跃成为“东南名城”,
尤其在清道光年间更是“商贾云集”、“城内外无隙地”。
不过,上海名称的出现和上海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并不是很久以前,
在唐代它仅仅是华亭县的一部分。关于上海名称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
种说法是取自 《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这句话;另一种说法认
为由于当时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有一
点可以肯定的是,宋代开始设置上海镇,而且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现在北宋郏
亶之的《水利书》中。至元代改称上海县,1928年设置上海特别市,两年后
改称上海市,一直到现在。上海还简称沪。
… Page 14…
天津名称的由来
1000年以前,天津只是一个很小的村镇码头,发展的基点叫“直沽寨”。
元朝以后,直沽寨“舟车攸会,聚落始繁”。1316年取“海滨渡津”之意,
改称“海津镇”,同时有“津门”、“津沽”、“沽上”的别称。
天津这个名字始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棣和惠帝争夺皇位,曾在
这里渡河南下,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取“天子的津渡”之意,才把海津镇改
为“天津”。以后这里一直派重兵保卫着,所以又叫天津卫。
… Page 15…
黑龙江省名称的由来
黑龙江省是以大河来命名的。因为它境内有条黑龙江,故名之。历史上,
黑龙江省曾先后被称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新中国成立初期,
曾设黑龙江和松江两省,1954年两省合并,正式称为黑龙江省。
… Page 16…
吉林省名称的由来
吉林省的名字是因为在它境内有个吉林市而得来。“吉林”,是满族的
语言,意思是“沿着什么地方”。吉林省内有条江,叫第二松花江。“吉林”
指的就是“沿着第二松花江”。
… Page 17…
辽宁省名称的由来
辽宁省的“辽”指的是辽河流域,“宁”就是希望辽河安宁别泛滥,因
而得名辽宁。清初,在辽宁设盛京。清末 (公元1907年)改盛京为奉天省。
1929年,张学良将军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并一直沿用至今。
… Page 18…
山东省名称的由来
山东由于位于太行山东面而得名。山东作为行政区是从北宋开始的。因
为它的位置在当时京都开封的东面,所以又被称为京东。金朝的时候,都城
设在了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所以就把京东改名为山东了。明朝初年改
称山东省,一直到现在。
… Page 19…
河北省名称的由来
河北省的“河”字,指的是黄河。河北省地处黄河下游以北,古冀州地,
简称冀。春秋时期属于燕、晋等国,唐代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划为
河北道,元代属中书省,明代直隶京师,清代称直隶省,1928年改称河北省。
… Page 20…
河南省名称的由来
河南省简称豫,取地处黄河以南之意。唐代将黄河之南、淮河以北的地
区划归河南道管辖。元代称河南行中书省,明代称河南布政司,清代称河南
省。
… Page 21…
陕西省名称的由来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因位于陕陌(今河南省陕县西南)以西而得名。唐
朝设陕西节度使,宋为陕西路,元代设陕西行中书省,明代改称陕西省。
… Page 22…
甘肃省名称的由来
甘肃省简称陇或甘,是以古代甘州 (今张掖县)和肃州(今酒泉市)二
府的首字组合得名。古为陇西地,春秋时代属于秦国和西戎,元代属陕西和
甘肃行中书省,明代属陕西省,清代起单独设置甘肃省。
… Page 23…
贵州省名称的由来
贵州省简称黔。唐代曾设矩州,后来当地人民不喜欢用循规蹈矩的“矩”
字作地名,于是逐渐写成贵州。元初分属云南、四川、湖广三个行中书省,
明代设贵州布政司,清代始称贵州省。
… Page 24…
湖南省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