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嗣纪要-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因起居不时,冲寒冒暑,动其胎者,宜《金匮》当归散加减。
因于寒者,加葱白、苏叶、生姜。
因于暑者,加黄连、人参、知母。
如因修方动土,移徙堆垛,触犯日月胎神,以致不安者,宜服前安胎散,更请道高者,于胎神所占之方,作符使禳之。
如因母疾病,气衰血少,不能护养其胎,以致不安者,宜十圣散主之,即十全大补汤加减也:人参 白术 熟地黄 砂仁炒 黄芪各五分 炙草 川芎 归身 白芍炒,各一钱 川续断八分水煎服。上,以上胎动不安者,诸症如有腹痛下血者,各随就本方,加阿胶、艾叶。
妊娠聚积附:鬼胎
妊娠聚积附:鬼胎
凡七论三方。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妇人身重,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王太仆云:故有坚大瘕,痛甚不堪,则治以破积愈痛之药,是谓不救必死,尽死救之,盖存其大也,虽服毒不死也,上无殒言母必全,下无殒言子亦不死也。
又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河间云:药之性味,本以治疾,诚能处以中庸,与疾适当,且如半而止之,亦何疑于攻治哉?
《要略》云: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去皮尖,炒 芍药各等分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如不止,加至三丸,温水下。
《脉经》云:设令宫中人,若寡妇无夫,曾夜梦寐,交通邪气,或怀久作瘕,急当治下。斩鬼丹,治妇人鬼胎如抱瓮:吴茱萸 川乌头 白姜蚕炒 秦艽 柴胡 巴戟去心 巴豆不去油 芫花各一两。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蜜酒吞,取去恶物,即愈。寸口脉洪而涩,洪则为气,涩则为血,气动丹田,其形即温,涩在于下,胎冷若冰,阳气活胎,阴气必凝,故必阴阳,其下必僵,假令阳经,畜血若杯(阴为死血,阳为畜血)。
问:妇人双胎,其一独死,其一独生,医其生,下其死者,其病则愈。然后竟免躯,何脉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卫气平和,荣气缓舒,阳施阴化,精盛有余,阴阳俱盛,故知双胎。今少阴微紧,血则浊凝,经养不周,胎则偏大,少腹冷满,膝膑疼痛,腰重起难,此为血理。若不早去,害母失胎,宜芎归汤:川芎 当归各等分。为末,每服三五钱,加苏叶数茎,酒水合煎。死者即下,生者即安。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
凡三论五方二案。
恶阻者,谓有娠而恶心,阻其饮食也。按《内经》精化于气,气伤于味。注云:精肉内结,郁为秽腐,攻胃则五味居然不得入也。女人身重,精化百日,皆伤于味也。其斯恶阻之谓欤。
妊娠平日喜怒忧思,七情气滞,以致中脘伏痰留饮。有娠之后,经血既闭。饮血相搏,气不宣通,遂使心下愦闷,头旋眼花,四肢倦怠,恶闻食气,喜啖咸酸,多卧少起,甚则吐逆,不自胜持。调治之法,顺气理痰,自然安矣。肥人是痰,瘦人是热。
密斋云:妊娠恶阻者,乃怀孕之常病,不须服药。惟平日脾胃虚弱,饮食少者,必呕吐大甚,饮食不入者,恐伤胃气,有害胎元,必须治之。然治此者,必用半夏,半夏有动胎之性,须制用,炒过无妨。
如肥人恶阻,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 川芎 细辛减半 人参各一钱 白茯苓 半夏姜制 归身 陈皮各二钱 干姜炮五分 炙甘草一钱分作二服,生姜五片,煎服。又方:加味二陈汤,一名小茯苓汤:陈皮 白茯苓各四钱半 半夏姜制,三钱 白术二钱四分 炙草一钱咀,分作二服,水二盏,姜五片,乌梅一个,煎八分服。瘦人恶阻,宜人参橘皮汤主之一名竹茹汤,一名参补饮:橘皮 茯苓各二钱 人参 麦冬 白术 厚朴姜制 炙草各一钱 竹茹鸡子大一团水碗半,姜五片,煎服。又方:用白术二两 条芩一两 砂仁炒,五钱为末,神曲糊丸,白汤下。如呕吐不已者,恐伤胃气,宜钱氏异功散加藿香主之:白术 陈皮 茯苓各一钱 藿香叶 人参 砂仁各五分 炙草三分水盏半,姜五片,煎服,或神曲为丸服,尤炒。
一妇孕两月,呕吐头眩,医以参、术、川芎、陈皮、茯苓服之愈重,脉弦,左为甚,此恶阻病,必怒气所激,问之果然。肝气既逆,又挟胎气,参术之补,大非所宜,以茯苓汤、抑青丸二十四丸,五服稍安。脉略弦,口苦干,食即口酸,嗜其膈间,滞气未尽行,以川芎、陈皮、栀子、生姜、茯苓煎汤下抑青丸。愈后两手脉平和,而右甚弱,此时肝气既平,可用参术以防之,服一月而胎不堕,此丹溪治例也。
徽州商人吴俨妻汪氏,年三十余,末子二岁,正食乳,经水未行。一日因与夫争言激怒,得呕逆病,食入随吐,凡所食物,鼻中即和其食臭。请过二医,俱用反胃之药,治之不效。请予治之,其脉左三部沉实搏手,右三部脉平。予曰:此有孕脉也,当生二男。汪曰:我生过三子,皆三岁而后娠,今小儿方二岁,经又未动,不是娠也。只因与我官人讲口,便有此病。予曰:身自有娠,且不知之,况医人乎?宜其服药而不效。盖怒伤肝,肝传心,诸臭皆属于心,心传脾,故随所食之物,即作其物、气一出也。呕逆食臭,皆肝心二脏之火炎上之象也,以黄芩一两,黄连、白术、陈皮、香附(童便炒黑)、白茯苓各五钱,砂仁(炒)二钱。共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五十丸,白汤下,未五日而安,后生双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