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南美的辉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

第13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南美的辉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稿翻过11页去,开始翻译和他本人有关的那几首诗。就像望着一面会说话的镜子,他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又跳过几页去,竭力想弄清楚自己的死亡日期和死亡情况。可是还没有译到最后一行,他就明白自己已经不能跨出房间半步了,因为按照羊皮纸手稿的预言,就在奥雷良诺·布恩蒂亚破译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孔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这样,小说从将来的预言到遥远的过去又回到将来的现实,构成封闭的总体结构 (大圆圈),一切孤独的形态、含义便都在其中了。

  与这种封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结构协调一致的是佩涅罗佩式的反复营造和时钟似的周而复始。就说后者吧,布恩蒂亚的子孙接二连三地降生,统统被赋予了一成不变的名字,男性的是奥雷良诺和阿卡蒂奥,女性的是阿玛兰塔和雷麦黛丝。在漫长的家族史中,同样的名字不断重复,使得乌苏拉作出了她觉得确切的结论:“所有奥雷良诺都很孤僻,但有敏锐的头脑;而所有阿卡蒂奥都有胆量,但冲动的结果必是毁灭。”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祖孙不仅名字相同、外貌相似,而且连秉性、命运、语言都如出一辙。这般始终轮回、前后呼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局面,同匆匆时间、变迁世界适成多么强烈的反差。

  而《百年孤独》的二十章(其实是二十部分)难道不正与阿兹台克太阳历和玛雅二十进位相对应,预示着拉丁美洲甚至世界历史这个大轮子将周而复始抑或一个“与之抗衡的乌托邦”(新的一轮)的到来?然而无论如何,“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将会获得并永远享受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加西亚·马尔克斯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受奖仪式上的演说:

  《拉丁美洲的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运动

  鉴于新时期中国文坛产生了一个被称为“寻根”的思潮和一批像韩少功(“寻根”这一概念,在中国,便是有韩少功最先提出的)、扎西达娃、莫言、夏明、张承志、叶蔚林、郑万隆、蔡测海、郑义等等那样一群“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似有必要对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所从出的主要源头之一的拉丁美洲文化寻根运动稍加阐述。

  拉丁美洲的文化寻根运动生发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标志着十九世纪独立革命后拉丁美洲人民的又一次觉醒。

  谁都知道,美洲曾经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世界。印第安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令同时代欧洲人折服的古代美洲文明。然而,在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法殖民统治时期,这一古老文明惨遭蹂躏,甚至被完全淹没。就文学而言,丰富的古印第安神话传说作为一个整体,不仅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难以再造的艺术典模,而且表现了古代印第安人认识世界、征服自然的方式。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征服,神也就消失了”。在今天,神话被看作是一种难以取代的文学遗产,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感发作用。马克思曾经强调,古代希腊神话“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它们“不只是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所以在欧洲,古希腊神话对后世文学、艺术甚至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都是极为深广、持续的。从荷马时代到乔伊斯的二十世纪,无数艺术巨匠从神话汲取营养,产生灵感。在我国,神话和古代文化对于后来的文学艺术,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还是造型艺术也都有深远的、广泛的和持久的影响。然而,在美洲,在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时期,古印第安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神话传说被当作“异端邪说”,受到普遍禁忌和摧残。后来的黑人文化就更是如此。从巴罗克主义到新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拉丁美洲作家大都以继承西方文学遗产、追随西方文学流派和模仿西方文学技巧为荣,对古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则不屑一顾。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虽已从欧洲宗主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却仍然不能顺利地发展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帝国主义对它的控制、掠夺和渗透从未停止。在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的拉丁美洲,占统治地位的仍是西方文化。

  二十世纪初,美帝国主义加紧向拉丁美洲扩张,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02年3月,古巴被迫接受美国的“普拉特修正案”,同意给予美国为建立储炼站和海军基地所需要的领土。同年11月,美国夺取了在中美洲地峡单独开凿运河的特权后,公然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使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190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对门罗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宣称美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又是拉丁美洲的恩主,有权干涉它的事务。1905年,美国逼迫多米尼加沦为它的附属国并接管它的海关和财政。1906年,美国借口古巴动乱,出师哈瓦那并将其长期占领。1907年,美国策动尼加拉瓜政变并派兵干预。1912年,美国总统塔夫脱继承罗斯福的“大棒政策”,公开宣布拉丁美洲为美国的“狩猎场”,开始对拉丁美洲实行更加肆无忌惮的控制和掠夺。1914年,美国海军占领墨西哥最大的港口城市维拉克鲁斯并派兵镇压墨西哥农民起义。二十年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掀起“香蕉热”、“土豆热”、“咖啡热”的旋风,洗劫了整个拉丁美洲。三十年代,美国的石油钻井又在拉丁美洲四处开花……凡此种种,足见于至今流传的一句名言:“可怜拉美,离上帝太远,离魔鬼太近!”

  共同的遭遇导致了“拉丁美洲意识”的产生,它发展了博利瓦尔的“南美大统一”思想,使拉丁美洲人民在反帝反霸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外御其侮。

  四十年代席卷拉丁美洲的“寻找民族特性”的文化寻根运动便是“拉丁美洲意识”在文化领域的表现。当时,夸乌特莫克、图帕克·阿马鲁等土著英雄成了拉丁美洲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的事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产生了巨大的威力。不言而喻,使拉丁美洲文化根本上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印第安人及其创造在现实斗争中具有特殊意义。这也是当时产生土著主义运动的主要原因。在印第安人集居的墨西哥、秘鲁和中美洲,一些旨在维护土著利益、宏扬土著文化的协会、中心相继成立。1939年,墨西哥教育家巴斯康塞罗斯提出了轰动一时的“第四种族”(或“宇宙种族”)说,对拉丁美洲的混血文化大加褒扬。1940年,墨西哥民族民主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拉萨罗·卡德纳斯总统在实行石油国有化和限制外国资本的同时,主持召开了第一届美洲土著主义大会,并创立了第一个国家级土著主义中心,以便更好地协调和促进土著主义运动。

  在文学方面,围绕土著主义问题,出现了两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一是土著主义文学的发展,二是古印第安文学的发掘。随着古印第安文学的发掘和土著主义文学的发展,拉丁美洲民族特性中被忽视或轻视的土著成分第一次受到正视与重视。就连那些一贯自以为血统纯净的白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严肃的、不可移易的事实:拉丁美洲的文化混杂。这就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赖以产生的文化历史渊源。也正是因为这一文化历史渊源,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才如此充满了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谴责,表现了专制制度重压下拉丁美洲各色人等的反抗情绪、批判精神甚而悲凉心境、绝望心理;在暴露现实社会愚昧、落后、贫穷和孤独的同时,流露出了对土著民族及其文化的欣赏与阐扬。

  中国是古老的文明之邦,是“四大发明”的故乡,以往我们沾沾自喜乃至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理也多出于此,久而久之,先人的创造成了我们的包袱并最终被我们拿来作闭关自守和停滞不前时解嘲的东西。可是,当懵懵懂懂、浑浑噩噩中醒来发现我们民族心理和现实的另一面:愚昧、落后、贫穷时,人们便自然地感到了文化传统的重负和同西方的差距。这或许就是中国“寻根”作家们在沉痛反思民族历史、奋力开凿“文化岩层”时何以如此痛感传统给民族带来的灾难、如此渴求用新的(主要是现代西方文明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传统的真正原因。因而,“寻根”作家们极力想表现的也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消极的传统。“这种基于现实的和文化的心理欲求,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一拍即合。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当作家们有了心理和现实的积累之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介绍,成了 ‘寻根’作家的创作突发口和契机。他们在魔幻现实主义那里看到了适于表现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方法。1984年之后,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孟繁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

  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大不同是,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姑妄称之)在表现现实环境的愚昧、落后 (充满原始神话色彩)时,大都对民族文化传统持批判态度 (至少在作品中是如此)。这一点恰好说明了中华民族和拉丁美洲各民族之间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心理、现实状态:前者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外来的东西太少,民族传统的负担太重;而后者之所以原始是由于外来的影响太大,民族传统的份量太小。

  勿庸讳言,我国是最晚感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热”的国家,然而后来居上,我国创作界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颇具特点并且取得了成果。这里的原因,除了前面所说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所包含的适合于表现我们民族文化、心理和现实的方法之外,还在于拉美和我国有许多相同相通相似之处,而拉美作家的成功以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流变中的显著地位增强了中国作家借鉴别人和最终走向世界的自信心,因为拉丁美洲作家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是可以攀登世界文化高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