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0年,任天知、陈大悲等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第一个职
业剧团进化团,采用幕表制,在南京、芜湖、汉口等地先后演出了《血蓑衣》、
《东亚风云》、《血泪碑》等剧目。辛亥革命爆发后,进化团成员积极投身
于光复上海的武装斗争,上海光复后,他们又在上海、扬州、镇江、宁波等
地上演了《共和万岁》、《黄金赤血》,为辛亥革命作了有力的宣传。此后,
话剧进入兴旺扩展期,以上海为中心,天津、北京、南京、武汉三镇以及其
他大中城市都出现过各种形态的新剧团体,演出了一批宣传革命、反对封建
的优秀剧目,积极配合了当时的政治斗争。
新剧引进、移植的准备是不足的,但新剧家们借用这种形式进行宣传鼓
动,唤醒民心,适应时代潮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从话剧在中国的兴
起可给我们这样两点启迪:其一,中国话剧的萌生,是外来文化浸润、推动
的结果。移植的渠道有二:直接从西方输入和间接从日本输入。由于受地理
位置、文化传统、人员交往的制约,早期中国话剧受日本新派剧的影响更大
一些。而日本的新派剧又是在西方文化的促动下发生变革而产生的,故中国
早期话剧是通过日本间接接受西方戏剧的影响而萌生的。其二,如同油画、
芭蕾舞、交响乐等外来艺术形式一样,话剧的引进、移植到中国,有一个历
史发展过程,它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那些具有初
步民主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寻找到了这种新的文艺武器,为当时的政治服务
所使然。而要让外来的话剧在中国生根、开花、不能简单地因袭、模仿,全
盘照搬,食洋不化,而应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借鉴,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即根据本民族的历史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加以改造、融合,也就是
走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才有广阔的前景。中国早期话剧的实践和话剧发
① 欧阳予倩:《回忆春柳》,《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第159 页。
② 欧阳予倩:《谈文明戏》,《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第179 页。
… Page 94…
展的整个曲折、艰难历程,都具体、真切地说明了这一点。
… Page 95…
八、中国戏曲和曲艺
在辛亥革命前的70余年间,中国独树一帜的民族戏剧文化——戏曲,和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说唱艺术——曲艺,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
不断革新,呈现了与以往戏曲和曲艺迥然相异的历史风貌和时代特点。这主
要表现为:昆曲的衰微和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大戏的形成和发展;一批新兴
地方小戏在各地相继出现;少数民族戏曲的繁荣;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相适
应的戏曲改良活动的开展和失败;曲艺的发展及其向现代曲艺的转化。下面
分别进行论述。
1。昆曲的衰微和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大戏的形成和发展
明末清初,经历过社会大动乱的一些有见识的士大夫和文人,亲眼看到
明末统治者的腐败,又对满清统治者不肯屈服,而借用戏曲的形式抒发胸怀,
创造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如李玉的 《清忠谱》、《麒麟阁》,洪昇的《长生
殿》,孔尚任的 《桃花扇》等,使昆曲一度呈现出极盛的局面。但到乾隆以
后,昆曲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咸丰、同治以后,昆曲基本上就退出了戏曲舞
台。昆曲衰落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它逐渐脱离人民群众、脱离现实
生活。清朝统治者对文化思想以及戏曲的控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采用
恩威并施的政策,即一方面怀柔利诱,使士大夫和文人死心踏地为清王朝服
务;另一方面,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查禁具有进步思想的戏曲,对
那些被诬为“诲淫”、“诲盗”、“有伤风化”的戏曲作者和表演者施以严
刑峻法。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一批毒害人民的剧目纷纷出现。如当时清朝
统治者利用旧有传奇和杂剧改编或编演的《忠义璇图》、《升平宝筏》、《劝
善金科》、《鼎峙春秋》、《表忠记》等。这些剧目是由最高统治者组织一
些御用文人所编创的,其目的除用来点缀升平,祝颂喜庆,满足统治者的声
色娱乐之外,更主要的是用来麻痹人民的斗志,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统治。
还有,统治者对昆曲艺术创作制定所谓《钦定曲谱》之类,让作者、制曲者,
率以旧式为法,也导致了昆曲艺术形式走向凝固,这也是昆曲衰微的原因之
一。
在昆曲衰微的同时,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大戏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各种戏曲声腔广泛流布、不断繁衍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戏曲剧种逐渐
走向成熟,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汉剧、湘剧、川剧、粤剧、闽剧等。它
们地域性特点更加鲜明和稳定,艺术组织更趋完善和统一,表演技巧日趋完
美和成熟,都于晚清先后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和定型化了的地方大戏。而汇
合徽、汉二调并集其他声腔之长、于清宣宗道光后期 (1840—1850年之间)
才形成的京剧却后来居上,其发展速度、规模和成就尤为突出。百余年来,
京剧遍及全国,已成为在我国传统戏曲中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
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最深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大戏剧种。
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形式,经历了孕育、
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的孕育,是从徽班进京带来二簧腔开始的。清
初,京师梨园最为盛行的是昆腔和京腔。到了乾隆年间,这一情况发生了变
化,各地方戏曲借着为乾隆和皇太后祝寿之名,竞相进京献艺。因剧种繁多,
… Page 96…
为正名起见,将各剧种分成“雅”、“花”两部——昆曲为“雅部”,昆曲
以外的所有地方戏为“花部”,又称“乱弹”。乾隆四十四年(1779),秦
腔演员魏长生自川入都,以 《滚楼》一剧名震京师,压倒了昆腔和京腔,乾
隆四十七年(1782),清朝统治者以魏长生的表演“亵词秽语”、“无非科
诨诲淫之状”而下令禁演,秦腔受到压抑。乾隆五十五年 (1790)秋,为庆
祝高宗(弘历)80寿诞,各地有名的戏班均被征召晋京演戏庆祝。浙江盐务
大臣伍拉纳征集了在南方久享盛名的“三庆徽班”(系由在扬州的安徽籍盐
商江鹤亭组织)由名旦高郎亭率领入都进行祝寿演出。这是徽班第一次进京。
三庆班进京后,博采众长,从京秦二腔和其他兄弟剧种吸收营养,艺术日趋
成熟。后秦腔禁演,一些演员被迫脱离秦腔而投入徽班以谋生计,形成徽秦
合流的局面。尔后,继三庆班接踵而来的徽班有四喜、春台、和春班,合三
庆班世称“四大徽班”。当时京师梨园大多为徽班所掌握。正如《梦华琐簿》
所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
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两班,相杂适均矣。”徽班占据
北京主要的戏曲舞台,这是后来徽班所演戏曲逐渐发展成为京剧的关键所
在。
清宣宗道光年间,汉调 (又称楚调)艺人陆续进京搭徽班演唱,见于记
载的有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龙德云、童德善等。汉调以唱西皮
为主,兼唱二簧,汉调演员来京搭徽班演戏,也就促进了徽汉合流,使徽班
逐渐朝着以演皮簧戏的方向发展,为京剧的正式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徽汉二腔合流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大约于道光后期,即 1840至
1850年之间,京师梨园又出现了一番新的气象,即领班的主要演员的行当有
所改变,由以前的旦角为主转变以生角为主。当时有名的三庆、四喜、春台、
和春、嵩祝、新兴、金钰、大景和各班,其主要演员均由旦角一变而为生角,
演出剧目亦随之改为以老生为主,大都是唱功戏或唱做并重的戏。由于角色
的变化,徽班所唱声腔,也由过去的诸腔杂奏转为以西皮、二簧为主,也就
是被称为“新声”的“皮簧戏”。在唱念语音上,除保留某些楚音外,主要
用北京语音演唱。此时皮簧戏的唱腔表演已很有特色,不仅出现了二簧反调
和西皮反调,而且各种板式也日益完备,较之前期徽班演出的皮簧有明显的
发展和丰富。当时,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被誉为“老生三杰”,形成了
徽派、京派和汉派,鼎足而立,争胜舞台,故有“三鼎甲”之称。
程长庚 (1811—1880),名椿,一名闻澣,字玉珊(又作玉山),安徽
潜山人。成名后寓四箴堂,故又有“四箴堂”之称。自幼入徽班坐科,工皮
簧老生,对十行角色——生、旦、净、末、丑、副、外、杂、武、流都能演
出。长期主持三庆班并任头牌演员,咸丰、同治年间兼任精忠庙第一任庙首,
直至逝世,是第一个以徽剧演员总管京师梨园的领袖人物,人们称赞他为“伶
圣”和“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他演戏极为认真,善于兼收并蓄,艺术上
融徽调、汉调、秦腔、昆腔于一炉,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他的
嗓音宏亮、浑厚,字正腔圆,乱弹唱乙字调,穿石裂云,余音绕梁,“真有
①
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之概”;“高亢之中,又别具沉雄之致。
①
视他伶之徒唱高调,听之索然无韵者,殆有霄壤之殊。” 当时北京有“乱弹
① 天涛:《梨园旧话》。
① 天涛:《梨园旧话》。
… Page 97…
②
巨擘属长庚,字谱昆山鉴别精”的诗句赞誉他。陈澹然《异伶传》记载他演
《文昭关》一剧,有“长庚忽出为伍胥,冠剑雄豪,音节慷慨,奇侠之气,
千载若神。座客数百人,皆大惊起立,狂叫动天”的赞词,可见他艺术造诣
的高深。作为掌班,他治理有方,班规严整,并能以身作则,曾为维护本班
全体利益,坚拒由其单独在堂会演出而负枷不屈,故在当时戏曲界威望很高。
他还热心培养后辈,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芳均得其教益。晚年创办四箴堂
科班,培养出了陈德霖、钱金福、张淇林等著名京剧演员。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号子英,北京人。自幼爱好戏曲,
常以票友身份在和春班客串演出,后“下海”先后成为和春班、四喜班的主
演和主持。张二奎生得英姿伟岸,气度不凡,举止庄重,“嗓音宏亮,行腔
③
不喜曲折,而字字坚实,颠簸不破” ,最适合扮演帝王之类的“王帽戏”。
相传他演《打金枝》出场唱“景阳钟三响把王催”的“催”字,破口而出,
声震屋瓦,时人以诗咏赞:“春台一句‘把王催’,三庆长庚也皱眉。怜他
四喜余三胜,《捉放》完时饶《碰碑》。”他演出的代表剧目有《打金枝》、
《四郎探母》、《大登殿》、《金水桥》、《五雷阵》等。
余三胜 (1802—1866),原名开龙,字起云。春台班头牌老生。在演唱
上他将徽调、汉调相融合,又吸收了昆曲、梆子的长处,并将青衣小腔揉进
老生唱腔之中,创造出一种旋律丰富,抑扬婉转的“花腔”。在唱念语音上,
将“湖广韵”揉进北京音,念白清晰动听,促进了京剧语言风格的形成。以
后,谭鑫培学余的唱法,加以发扬光大,开创了京剧的新局面。
京剧在道光末年初步形成后,中经咸丰、同治两朝的进一步发展,到光
绪年间已达到鼎盛时期,进入到成熟阶段。当然,这和北京社会的相对安定
和清代统治者的偏好、提倡有着密切的关系。咸丰十年 (1860),英法联军
攻陷北京,文宗 (咸丰)避祸热河(今承德市),传旨昇平署内外人等随至
行在;同年11月,又征召民间艺人若干到热河当差。光绪九年(1883),为
预办皇太后五旬寿诞,再次召征民籍艺人入宫,除应承演戏外,并传授太监
剧艺。其后每年挑选人数例有增加,及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慈禧逝世,
宫中民籍教习已达89人,几乎将当时北京的所有名角网罗殆尽,可见清代最
高统治者对京剧喜爱所达到的程度。
这一时期,演出团体增多,演出活动频繁,仅北京市内就有京剧职业戏
班50余家;随着戏班增多和演出活动的兴盛,推动了营业性戏园的发展,当
时北京九门繁华地区戏园遍布,不下40余处;此时,社会各阶层民众对京剧
几乎达到“满城争看”的程度,拥有大量观众和业余爱好者,票友的活动场
所和团体——票房也随之增多;京剧轰动京师后,全国各地纷纷邀请京班前
去演出,使京剧迅速向外地流布,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京剧演员艺术日趋完
美,名角辈出,有些著名演员除在“私寓”演出外,还出现许多培养演员的
科班。以上各点,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京剧已经走向成熟阶段。
光绪初年,画家沈容圃为他所喜爱的京戏演员作了一幅写生画,名为《同
光名伶十三绝》。这十三人是:老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武
生谭鑫培,小生徐小香,旦角时小福、梅巧玲、余紫云、朱莲芬,老旦郝兰
曲,丑角刘赶三、杨鸣五。这不过是部分地反映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极盛
② 艺兰室主人:《都门竹枝词》。
③ 见《清代声色志》。
… Page 98…
时期著名演员的阵营,其中还有一些是道光、咸丰年间就已成名的老一代演
员。此外,未列上名的还有名冠一时的胡喜禄、王九龄、郑秀兰、黄三雄、
徐宝成、钱宝峰、刘永春以及老生汪桂芬、孙菊仙、张三元;武生俞菊生、
黄月山、杨隆寿、姚增禄;旦角常子和、田际云、余玉琴、陈德霖、王瑶卿;
净角何桂山、黄润甫、金秀山、穆凤山;老旦熊连喜、谢宝云、龚云甫;丑
角罗百岁、王长林、肖长华等。其中最杰出的是被称为“老生后三杰”或“小
三鼎”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谭鑫培(1847—1917),本名金福,又名望重,湖北江夏(今武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