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世界近代后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里,欧洲正处于封建主义由衰败走向
最后崩溃、资本主义由发生、发展走向兴盛的重要历史阶段,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欧洲,
工业革命先后在各国节节取得胜利,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
建筑和工艺在生产组织、制作方式、型制样式、风格特征以及人们的审美观
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和
工艺相继兴起和衰落,总的趋势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那些沦为殖
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土著民族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
遭受严重摧残,“殖民式”的建筑和工艺相应兴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亚、新西兰等欧洲殖民主义者建立的新政权,在建筑、工艺的样式和风格上,
深受当时欧洲建筑和工艺思潮、风格的影响。在中国,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
和工艺美术,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传统的建筑艺术和工
艺美术逐渐走向衰微,现代的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正在兴起。而太平天国的
工艺美术,在中国近代工艺史上写下了光辉了一页。
1。欧洲建筑艺术的兴替和嬗变
肇始于 18世纪下半叶的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
革,从而导致了近代的建筑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筑艺术的型制、风
格等都发生了嬗变。机器大工业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进程,使得一些国家
出现了一些影响建筑艺术发展的新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建筑物日益商品化,房
屋建造急剧增长,建筑的类型日渐增多,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日趋复杂。在
建筑史上长期占有突出地位的帝王宫殿、陵墓和宗教建筑退居次要地位,而
生产性、实用性的各类建筑,如工厂、仓库、铁路、住宅、医院、博物馆、
办公用房、商业服务建筑等,愈来愈占据重要地位。建筑型制和风格变化迅
速,传统的定型建筑法式已难以满足上述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了。
其二,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器械。铁、钢、
水泥和机制砖瓦的逐渐应用于建筑物,取代了过去长期使用的土、木、砂、
石、砖、瓦等天然或手工制备的材料,建筑的性能更为优异,从而使各类建
筑发生了质的变化。先进建筑器械的使用,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
动工效,而且还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加速了建筑进度,使各类建筑物的功
能要求得以实现。
其三,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和掌握房屋结
构的内在规律,从而能够改进原有的结构形式,有目的地创造出优良的新型
结构,如用钢铁制作内柱、梁枋、屋架和穹顶等,以及出现纯钢铁结构和钢
筋混凝土结构等。1851年在英国伦敦所建的水晶宫和建于60年代的法国巴
黎国家图书馆,就是体现这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的典型。
其四,建筑业的生产经营逐步转入资本主义的经济轨道,大量建筑成了
企业家手中的固定资产或商品,或是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由企业家承建政
府、团体的大型建筑物,资本的所有者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资在
建筑活动中取得最大的利润。这一准则在建筑观念、建筑设计和建筑美学等
… Page 36…
方面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出来。与此相关联,专业建筑师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商品经济的竞争法则渗入到了建筑师的职业活动中。
19世纪建筑领域出现的这些变化,无论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在建筑史
上都是空前的。上述新因素带来了一系列矛盾,最根本的是在建筑功能上如
何解决形式和内容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建筑师们对此进行了殚思极虑的探
索,力图找到一种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克服这一矛盾,以实现建筑功能的
要求。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与当时欧洲的文艺思潮相呼应,程度不同
地将建筑的新内容屈从于旧的形式,于是产生了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
主义建筑这些流派;二是利用先进的工业化生产,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探求
新的建筑结构形式,现代建筑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初露端倪,到19世纪下半
叶和20世纪初,发展成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等流派。
(1)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它与发生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
30—40年代的欧洲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古典复兴建筑的
特点是: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崇尚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认为古希腊、
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
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考古发掘取得的成绩,古希腊、
罗马建筑艺术珍品的大量出土,为这种建筑思潮和流派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
土壤。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
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而对一般住宅、学校影响不大。
在18世纪欧洲建筑中,就出现了模仿古希腊神殿和古罗马穹窿式的建筑
模式,如由英国建筑师霍拉克·沃尔波尔设计、建于1748—1777年间的英格
兰草莓山庄和由法国建筑师吉尔曼·苏弗勒特设计、建于1757—1790年间的
巴黎蒙帕尔纳斯先贤寺。进入19世纪一直到30—40年代,古典复兴建筑成
了欧洲建筑的主流。在英国,古典复兴建筑有建于1812—1822年间的伦敦摄
政公园中半圆形廊柱、建于 1823—1847年间的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在德
国,有建于1818—1821年间的柏林宫廷剧院和建于1824—1828年间的阿尔
塔斯博物馆;法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的中心,
如由彼埃尔·维隆设计、建于1806—1843年间的巴黎马德兰教堂,而被称为
古典复兴建筑宏伟巨构的,则是屹立于巴黎“星形广场”的雄狮凯旋门。
雄狮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战胜俄奥联军、炫耀自己的军功,于
1806年下令修建的。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缀止。波旁王朝被推
翻后又重新复工,1836年落成。凯旋门位于巴黎市中轴线香谢丽舍大街的西
北端,“星形广场”(又称“明星广场”,现易名为戴高乐广场)的中央,
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凯歌——古典复兴“帝国风格”的代表作。凯旋门用
石材建造,呈长方形,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门,
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门墩上东面共有四幅浮雕,再现了法国
军队同欧洲联军作战的壮丽场面。其中,浪漫主义雕塑大师吕德创作的《马
赛曲》 (又名《出征》)最为有名。券洞边缘和两侧,檐口的上下都刻有浮
雕和精致的花纹,内壁刻有拿破仑用以宣扬其战功的96个胜利战役的浮雕,
以及跟随他转战南北的386个将领的名字。凯旋门的地下为一座无名烈士
墓,里面埋葬着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烈士们,凯旋门的上部是个
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反映拿破仑一世的事迹的文献资料。该凯旋门是建筑师
… Page 37…
夏尔格兰设计的,形式模仿古罗马康士坦丁凯旋门而加以简化,只有正中一
个券洞,而尺度却大了一倍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凯旋门。
(2)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主张从艺术家的理想和激情出发,按照应
当有的样式去表现生活。这种思潮在建筑领域则表现为用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与古典复兴建筑相抗衡,追求超凡脱俗和异国情调。如前所述,古典复兴建
筑多采用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样式,与之相应,浪漫主义建筑则采用中世纪、
特别是哥特式建筑样式。然而,必须看到,二者并非只是一种历史建筑模式
的单纯重复或模仿,而是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而带有各自新的特点。由于
浪漫主义建筑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样式,所以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可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
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这时的一些建筑中出现了中
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英国建筑家詹姆斯·怀亚特为
文学家维尼亚姆·贝库费托建筑的豪华邸宅和约翰·纳什在西尔兹贝尼郊外
完成的建筑,是先浪漫主义比较有影响和作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
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二阶段,已经成了当时欧洲建筑的主流。英国建筑史家帕
瑞克·纽金斯所著的《世界建筑艺术史》中提到:“18、19世纪欧洲流行的
一种浪漫主义把中国的一切东西当作时髦,在建筑艺术上,表现为建筑物的
大而不当,内部设极大的花园、室塔和桥,但做得都很粗糙。同时,出现一
种 ‘中国古玩’(工艺品)热潮,在住宅内部,从墙面优雅的装饰、家具到
瓷器,其图式都源自中国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工艺品。……当时欧洲各国
①
的住宅都以设中国式房间为时髦。”这主要表现在先浪漫主义建筑上,但在
后来的浪漫主义建筑中也多少有所反映。
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成就主要反映在绘画和雕塑中,而在建筑艺术上,
比起绘画和雕塑来,就大为逊色了。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
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欧洲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来
说,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在法国流行较晚,而在意大利以及其他欧洲国
家则不大流行。法国的浪漫主义建筑有提奥多尔·巴牛在40年设计建造的
圣·库罗乔尔托教堂和维奥列·透克设计的一些建筑。德国的浪漫主义建筑
兴起较早,似乎也要比法国兴盛一些,但只不过是以伦敦英国国会大厦为蓝
本的一些教堂和市政厅等,在艺术上没有什么民族特色。浪漫主义建筑发源
较早而又取得较大成绩的是英国,伦敦圣吉尔斯教堂和曼彻斯特市政厅都是
浪漫主义建筑的重要作品。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国会大厦建于最强大的维多利亚时代,位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西
岸一个近于梯形的地段上,又称新威斯特敏斯特宫,以区别于1834年焚毁的
旧宫。1836年,古典复兴建筑师巴雷爵士受命设计,1840年动工,60年代
在其子小巴雷主持下完成。在建造过程中,英国女王为了对抗勃兴的社会主
义运动和唯物主义思想,提倡哥特复兴,下令将它修改成晚期哥特教堂式,
浪漫主义建筑师普金被任命为巴雷的助手,负责将这幢建筑装饰成哥特式风
格。大厦的平面基本上是古典的格栅式,主体部分沿南北方向成平行的三肢
① '英' 帕瑞克·纽金斯著,顾孟潮、张伯平译:《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年版,第
309 页。
… Page 38…
展开,其间分段相联形成许多内院。主要厅堂均布置在中间,在纵横两个轴
线的交点上设八角形的中央大厅,其南侧是上院,北侧是下院。两院都有大
量的附属房间,包括办公楼、餐厅、图书馆、休息室等。由于结构合理,布
局明确,很好地解决了开会、办公、举行各种典礼仪式等方面的需要。大厦
主立面朝向泰晤士河,长267米。立面右侧突出部分为下院议长官邸。后面
钟楼高96米,大钟钟面直径7米,朝向四方。上部著名的大本杰明钟(俗称
“大本钟”)重26吨。中部尖塔高91米。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体量最大,
高102米。四角小尖塔向外突出,直接自地面升起,宏伟挺拔,为立面最引
人注目之处。塔南花园沿泰晤士河畔延伸,草坪上竖立了罗丹所作的《加莱
义民》青铜群像雕塑。整个建筑占地3。5公顷,有上千个厅堂房间,百来个
楼梯,走廊总长达11公里。大厦全用灰色石块建造,采取传统的拱券结构方
法,用独特建筑语言成功地表现了民族自豪感这一宏大主题。建筑艺术史家
称它具有古典式的内涵和哥特式的外衣,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却在同一建筑
中统一,公认它是浪漫主义建筑最典型的代表作。
(3)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继古典复兴建筑和浪漫主义建筑之后,于19世纪上半叶
到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需求。到19世纪,交通的
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这些都有助
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这就出现了
古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欧洲一些城
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折衷主义建筑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因袭、模仿以往
的建筑模式,不过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是把多种样式
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或自由灵活地组合成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
求固定的法式,对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也不甚重视,只讲求比例的均
衡,注意纯形式美。折衷主义建筑思潮和流派的主导方面就是唯美主义。总
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仍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
和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折衷主义建筑在19世纪中叶以法国
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折衷主义的大本营,所以,这种建筑潮
流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在欧洲一些国家都曾出现过,较为重要的有奥地利的维
也纳歌剧院、法国巴黎的圣心教堂、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意大利在罗马修
建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法院等。而最典型的代表作,
则是法国的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位于巴黎市区内环干道边的一个菱形地段上,建筑主立面正
对同名的广场和大街。它在城市中的位置是根据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的城
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早在1820年,人们就有在巴黎建一新剧院的想法。直到
1860年,才正式搞了设计竞赛,共收到方案171个,最后查理·加尼埃的设
计被评判人一致同意选中,1861年开工建造,中间因普法战争和巴黎起义停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