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人所谓真理,只是主观上的执以为真,为避免陷于主观的执着,最好
329 如来
…
330 远离烦恼得自在
是不明示自己的立场,而用四句法(譬如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来判断问题。
4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外道六师之一,释尊时代,居于中印度,为婆罗门
教中极具势力之一派。据长阿含经所载,此外道主张断灭论,否认因缘
果报、善恶祸福、过去未来。唯物论者,认为人除了肉体外,没有精神
存在。
5 迦罗拘陀迦栴延: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一切众生之罪福,悉为自在天所
作,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自在天瞋,则众生苦恼。将一切罪福归于
自在天之主宰,人不可言有罪福。
6 尼揵陀若提子: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教祖,开悟后被尊称为“大雄”。
认为人因欲望而造诸业,以致轮回受苦,所以主张修苦行、守戒以克内
心贪欲,并严禁杀生。为裸形外道(意为:内离烦恼系缚,外离衣服缚)。
7 慢根:原本作“慢过”,我慢的过患。依印顺本改。
'38' 身苦心不苦
如实知已,于色不生爱乐,不见我、我所,
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
得不恐怖、障阂、顾念、结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331 身苦心不苦
…
332 远离烦恼得自在
'经文' 印顺本阴相应一七五、大正本一0七、佛光版一0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婆祇国设首婆罗山鹿野深林中。
尔时,有那拘罗长者,百二十岁,年耆根熟,羸劣苦病,而欲觐见世尊及
先所宗重知识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年衰
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励,觐见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识比丘。唯愿世尊为我说法,
令我长夜安乐!”
尔时,世尊告那拘罗长者:“善哉!长者!汝实年老根熟,羸劣苦患,而能
自力觐见如来并余宗重知识比丘。长者!当知于苦患身,常当修学不苦患身。”
尔时,世尊为那拘罗长者,示教、照喜,默然而住。
那拘罗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时,尊者舍利弗,去世尊不远,坐一树下。那拘罗长者往诣尊者舍利弗所,
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汝今诸根和悦,貌色鲜明,
于世尊所,得闻深法耶?”
那拘罗长者白舍利弗:“今日世尊为我说法,示教、照喜,以甘露法,灌我
身心,是故我今诸根和悦,颜貌鲜明。”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世尊为汝说何等法,示教、照喜,甘露润泽?”
那拘罗长者白舍利弗:“我向诣世尊所,白世尊言:我年衰老,羸劣苦患,
自力而来,觐见世尊及所宗重知识比丘。佛告我言;善哉!长者!汝实衰老,
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诣我及见先所宗重比丘。汝今于此苦患之身,常当修学不
苦患身。世尊为我说如是法,示教、照喜,甘露润泽。”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汝向何不重问世尊:云何苦患身、苦患心?云何苦
患身、不苦患心?”
长者答言;“我以是义故,来诣尊者,唯愿为我略说法要!”
尊者舍利弗语长者言;“善哉!长者!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愚痴无闻凡
333 身苦心不苦
…
334 远离烦恼得自在
夫,于色集、色灭、色患、色味、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言
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摄受。彼色若坏、若异,心识随转,恼苦生;恼苦生已,
恐怖、障阂、顾念、忧苦、结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心
苦患。”
“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
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
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阂、顾念、结恋。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那拘罗长者得法眼净。尔时,那拘罗长者见法,得
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心得无畏。从座起,整衣
服,恭敬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已超、已度。我今归依佛、法、僧宝,为优
婆塞,证知我!我今尽寿归依三宝。”
尔时,那拘罗长者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婆祇国、设首婆罗山、鹿野深林中。
那时,有一位名为那拘罗的长者,高龄一百二十岁,年老体衰,病痛缠身,
希望觐见世尊及平常所敬重的知识比丘。他来到了佛陀的住所,向佛陀行最敬
礼之后,于一旁坐下,禀告佛陀:“世尊!我年老体衰,病痛缠身,我勉励自己
前来觐见世尊及所敬重的知识比丘。希望世尊为我说法,让我永久得到平安喜
乐!”
那时,世尊告诉那拘罗长者:“很好!长者!你实在已经年老体衰,病痛缠
身,而能自力前来觐见如来及所敬重的知识比丘。长者!应当知道透过这苦患
的五阴身,常常修行、学习到能超越苦患的如来法身。”
那时,世尊为那拘罗长者作了这样的教诲、照喜,就不再说话了。
335 身苦心不苦
…
336 远离烦恼得自在
那拘罗长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欢喜随喜,向佛行礼后便离去了。
那时,尊者舍利弗,在距离世尊不远的地方,坐在一棵树下。那拘罗长者
前去拜访舍利弗,叩首礼足后,在一旁坐下。彼时,尊者舍利弗问长者:“你现
在诸根祥和喜悦,容貌色泽鲜明,是否在世尊那里听闻到深妙的法义?”
那拘罗长者禀告舍利弗:“今天世导为我说法,示教、照喜,用清净的法义
灌溉我的身心,所以我现在诸根和悦,颜貌鲜明。”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世尊为你说了什么法,让你有这样的法喜,好像得到
甘露的润泽?”
那拘罗长者禀告舍利弗:“我去拜见世尊,禀告世尊说:我年老体衰,病痛
缠身,自力前来觐见世尊及我敬重的知识比丘。佛陀告诉我说:很好!长者!
你实在是年老体衰,病痛缠身,而能自力来拜见我及所敬重的知识比丘。你现
在应当透过这苦患的五阴身,常常修行、学习到能超越苦患的如来法身。世尊
为我说了这样的法义,让我充满法喜,得到信心,舍离了五阴重担,就好像得
到甘露的润泽,身心清凉、喜悦。”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你何不再问世尊:什么是身苦患、心也苦患?什么是
身苦患、心不苦患?”
长者回答:“我就是为此来拜见尊者,希望你简略地为我说明法的重点!”
尊者舍利弗告诉长者:“很好,长者!你现在仔细听,我来为你说法。愚痴
无闻凡夫,对于色聚集的原因、色灭除的状态、色的恼患、色的滋味、色的出
离,都不如实知。因为不如实知,所以对色有贪爱,认为色是我、是我的,进
而在色的现象中去抓取,心就在色的现象中被系着了。一旦色败坏、变易,心
就随着生起各种恼苦;有了恼苦,恐怖、障碍、顾念、结使爱恋随之而来。对
于受、想、行、识的现象,也是这样。这种情形,就是身苦患、心也苦患。”
“什么是身苦患、心不苦患呢?多闻圣弟子,对于色聚集的原因、色灭除
的状态、色的恼患、色的滋味、色的出离,都如实知。如实知后,对于色的现
象不会产生贪爱,不会认为色是我、是我的。一旦色有所变易,心也不会随转
337 身苦心不苦
…
338 远离烦恼得自在
而产生恼苦;恼苦不生,心便无恐怖、障碍、顾念、结使爱恋。受、想、行、
识的现象,也是这样。这种情形,就是身苦患、心不随之苦患。”
尊者舍利弗说此法时,那拘罗长者当下觉知了五受阴的集、灭、味、患、
离,知其本质都是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灭除我慢得法眼净。那时,
那拘罗长者见法、得法、知法、入法流,超越了所有的疑惑,不是其他任何外
力的缘故,而是因为于正法心生确信,于法无畏、心不动摇。从座位中起身,
整理好衣服,恭敬合掌,禀告舍利弗:“我已经超越了,我已经得度了。我从今
日起,归依佛(以通达至完全觉醒的境界)、归依法(依住于正法中修持解脱之
道)、归依僧(向身、口、意行清净无染的僧人学习),成为在家的修行人,请
为我见证!我从今日起,至此业报身尽,当清净心意识,向佛、法、僧三宝的
境界迈进。”
那时,那拘罗长者听闻了尊者舍利弗的说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39' 当断不善法
以受持善法,现法乐住,
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于善处,
是故世尊赞叹、教人受诸善法,
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
339 当断不善法
…
340 远离烦恼得自在
'经文' 印顺本阴相应一七六、大正本一0八、佛光版一一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释氏天现聚落。
尔时,有西方众多比丘,欲还西方安居,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种种示教、照喜已,时,西方众多比丘
从座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西方众多比丘,欲还西方安居,今请奉辞!”
佛告西方比丘:“汝辞舍利弗未?”
答言:“未辞?”
佛告西方诸比丘:“舍利弗淳修梵行,汝当奉辞,能令汝等以义饶益,长夜
安乐!”时,西方诸比丘,辞退欲去。
时,尊者舍利弗,去佛不远,坐一坚固树下。西方诸比丘,往诣尊者舍利弗
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舍利弗言:“我等欲还西方安居,故来奉辞。”
舍利弗言:“汝等辞世尊未?”
答言:“已辞。”
舍利弗言:“汝等还西方,处处异国,种种异众,必当问汝。汝等今于世尊
所,闻善说法,当善受、善持、善观、善入,足能为彼具足宣说,不毁佛耶?不
令彼众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彼诸比丘白舍利弗:“我等为闻法,故来诣尊者,唯1愿尊者具为我说,哀
愍故!”
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阎浮提人聪明利根,若刹利、若婆罗门、若长者、
若沙门,必当问汝:汝彼大师云何说法?以何教教2?汝当答言:大师唯说调伏
欲贪,以此教教。”
“当复问汝:于何法中调伏欲贪?当复答言: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
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
“彼当复问:欲贪有何过患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受、想、行、识调伏
341 当断不善法
…
342 远离烦恼得自在
欲贪?汝复应答言:若于色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者,彼色
若变、若异,则生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见欲贪有如是过故,
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
“彼复当问;见断欲贪有何福利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
识调伏欲贪?当复答言:若于色断欲、断贪、断念、断爱、断渴,彼色若变、若
异,不起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诸尊!若受诸不善法因缘故,今得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
身坏命终,生于善处者,世尊终不说言当断诸不善法,亦不教人于佛法中修诸梵
行,得尽苦边。以受诸不善法因缘故,今现法苦住、障碍、热恼,身坏命终,堕
恶道中,是故世尊说言当断不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
“若受诸善法因缘,现法苦住、障碍、热恼,身坏命终,堕恶道中者,世尊
终不说受持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以受持善法,现法
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于善处,是故世尊赞叹、教人受
诸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西方诸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诸比丘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释氏天现聚落。
那时,有从西方来学法的许多比丘,要回去西方安居。行前拜访世尊,向世
尊叩头礼足后,于一旁坐下。那时,世尊为他们说法,开示教导法义、照明众生
的烦恼幽暗而生法喜。种种开示教导、照明产生法喜之后,那些西方比丘从座位
起身,合掌禀告佛陀说:“世尊!我们这些西方比丘想要回去西方安居,现在就
向您恭敬道辞!”
343 当断不善法
…
344 远离烦恼得自在
佛陀告诉西方诸比丘:“你们向舍利弗道辞了吗?”
答言:“尚未道辞。”
佛陀告诉西方诸比丘:“舍利弗潜心修行清净的身、口、意行,你们应当去
向他恭敬道辞,他能以法义利益你们,令你们长久安乐!”彼时,西方诸比丘,
拜别佛陀,去向舍利弗请辞。
当时,尊者舍利弗,坐在离佛陀不远的一棵坚固的树下。西方诸比丘前往拜
见,向尊者舍利弗叩头礼足后,退坐一面,禀告尊者舍利弗说:“我们要回去西
方安居,所以来向您恭敬道辞。”
舍利弗说:“你们向世尊道辞了吗?”
答言:“已经道辞了。”
舍利弗说:“你们回到西方,那里各个国度、各种族群的人,一定会问你们
一些问题。你们今在世尊这里所听闻到的善法,应当要好好受持、好好奉行、好
好观察、好好修行以入法流。你们已堪为他们完整的开演法义,而不毁佛陀之教
法吗?不会因为无法回答他们的疑难质问,而左支右绌,陷入负面的处境之中?”
诸比丘禀告舍利弗:“我们为闻法,而来拜见尊者。请尊者慈悲,为我们完
整解说。”
尊者舍利弗告诉诸比丘:“聪明利根的世间人,像王族官员、宗教贵族、工
商领袖、出家众等,他们一定会问你:世尊如何说法?以什么教示教导?你应当
回答:世尊只说要调伏欲贪。以此教示来教导我们。”
“他们应当会再追问:世尊说要调伏欲贪,是在什么现象中调伏欲贪呢?你
们应当回答:世尊只说于色、受、想、行、识五受阴现象中,调伏欲贪,不抓取、
不染着。我师尊如此说法。”
“他们应当会再追问:欲贪有什么过患,令世尊说于色、受、想、行、识的
五受阴现象中,要调伏欲贪?你应当回答:如果不能断除对于无常色的欲望、贪
想、爱取、顾念、渴求,心随色转,一旦那色的现象产生变化,就会因抓取不着
而生起忧悲恼苦。受、想、行、识的现象,也是这样。因为知见到欲贪会产生这
345 当断不善法
…
346 远离烦恼得自在
样的过患,所以对于五受阴的现象,就必须调伏欲贪,不抓取、不染着。”
“他们应当会再追问:见证到离断欲贪有什么利益,令世尊说于色、受、想、
行、识的五受阴现象中,要调伏欲贪?你们应当回答:如果对于无常色的现象,
能够离断欲望、贪想、顾念、爱取、渴求,心不随转,一旦那色的现象产生变化,
心也不动摇,忧悲恼苦自然不起。受、想、行、识的现象,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