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自我推销麻辣烫 >

第13章

自我推销麻辣烫-第13章

小说: 自我推销麻辣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篇名为《论男子汉》的演讲;一开始;演讲者的话似乎跟一般的谦辞没什么两样;颇有离题之嫌。因为;他一口气就洋洋洒洒叙说了四个“为难”之处——我一点也不明白主办者的意图何在;这使我感到为难;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今天;我是第一次来到你们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人容易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况且;刚才前面的几位同学又作了精彩的演讲;热烈的掌声可以作证;这给我增加了压力;算是我遇到的第三个困难。不巧得很;我本想凭手中这么一张卡片作一次演讲;却忘了戴眼镜了;想把它放在桌上偷偷地看几眼也不成了;这就是我的第四个困难。乍一看;这开场白颇有些饶舌的味道;岂料到;那演讲者讲罢“第四个为难”之后;话锋突然一转;便进入自己早已拟定的题目了——但是;我并不胆怯;相反;我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既然我站到了这个讲台上来;我就必定能够鼓起勇气;竭尽全力;让自己体面地走下台去!因为;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演讲题目——《论男子汉》!    
    这样《论男子汉》特有的“勇气”之题目;便同一开始的“胆怯”与“为难”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巧妙、;贴切而又风趣盎然;听来令人解颐。这样的入题;不是做到了“辞明义见”和“曲径通幽”的完美统一了吗?    
    二、;辞约而旨达    
    破题要确而奇演讲中;入题并不等于破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入题只是引导进入设定的题目或论点的方式;而破题则是提纲挈领地进入各个论据或阐述的要点之中。这就好比说;它们二者一个是树冠;一个是树冠下的主枝。破题的意义在于;可以决定“主干”的发展方向;让听众对自己的演讲能初见端倪;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见;破题对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自己的思路走;是关乎演讲成败的又一重要环节。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CNN记者企图以婚姻来类比中国的和平统一问题;朱总理则直接反击:“你讲的这个例子很风趣;但是跟我的讲话风马牛不相及……你讲的这个例子是《婚姻法》规定的;它是不合法的;我讲的是《国际法》;是合法的。”    
    大致说来;要做到破题的明确与出奇的有机结合;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立一定句并加以强调;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或“标志语符”;以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    
    《论男子汉》的演说中;作者为了论述“男子汉”最突出的特征——勇气;故意使用了“勇”的对立物;即一个“难”字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当然;这个标志字符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且听他是如何表述的——刘晓庆说;做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尤其难。我说;做男人难;做一个男子汉尤其难也!但男同胞们是欢迎这个“难”的;正因为其难;才富于挑战;才能显示勇气和力量;因此令人神往。    
    二是用语义的转折、;对立等手法来制造“波澜”以实现破题的目的;并给人以警醒、;新颖的意境和感受。    
    道格拉斯在《谴责奴隶制的演说》中;入题时使用了提问的方式:“为什么今天邀我在这儿发言?我和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接下去他没直接指出“废奴”这个主旨;而聪明地选择了“国庆”;以及和这个与全体美利坚公民欢乐气氛相反的心情的词儿——“凄凉”来破题;一开始就引起了听众的同情。他在叙述了国庆意义后这样说道——但是;情况并非如此;我是怀着一种与你们截然不同的凄凉心情来谈及国庆的。我并不置身于欢庆的行列;你们巍然独立只是更显露出我们之间难以度量的差距。    
    三是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破题;以期给听众以随和而亲切、;警醒又奇特的感觉。    
    丘吉尔在担任首相时发表的就职演说就用了两处设问来加以论述;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为破题而设立的标志语了。他说——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管一切代价……也要赢得胜利。    
    当然;破题的方式还有不少;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尽量简约、;明确的言语标志符号去吸引听众;以便朝自己拟定的方向去理解、;接受自己阐述的内容。    
    三、;辞真而意深。    
    点题要新而深所谓点题;即点明主旨。跟入题和破题不同的是;这里所谓的点题;主要指的是最能点明演说目的、;主旨的那些话;即通常所说的“警句”、;“文眼”之类;而且;这种点题的句子;其位置也可不拘一格;可前可后;也可在中间;关键是要有新意;要有底蕴;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情趣的融会贯通;给人以隽永、;深刻且耐人寻味的印象。这里;提供几种点题的形式;从中我们不难得到某些有益的启迪。    
    一是用感情色彩浓烈的语词来点题;以期引起听众的内心的共鸣。    
    这种共鸣的实现;也是符合演讲的第一人称语言角度的特性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说;为了点明题旨以增强感染力;就反复“描述”了“我梦想有一天”的情景;每一个情景就是一个镜头;连续组成主观与客观相融为一体的连续不断的“画面群”;既强烈地渲染主题;实际上也是一种颇为艺术的点题方法。    
    二是使用点出主旨的警句;以期留下难以磨灭的余响和值得咀嚼的东西。    
    警句得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将情感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倒序、;排比等多种加强论证的言语力度和感染力的手段与方法;也是有可能留下警句名言的。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开头并没多少新意;更不用说警句了。但快结束时;他连续使用了两个重复的呼告语;使那警句立即凸现了出来;不仅新意盎然;而且颇有深刻寓意;仿佛黄钟轰鸣;余音不绝于耳——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三是艺术地运用熟语;以期听众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    
    熟语;包括成语、;民谣之类;通俗易懂;人们耳熟能详。对此;切不可视之为下里巴人而妄加轻视与贬低。如果演说时;我们对此能艺术地加以改造和利用并糅进其他修辞手段加以强化;也有可能赋以新意并铸成警句;从而给人以艺术享受与心灵震动。    
    朱镕基在当选为总理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段讲话就颇有感染力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其实;推究起来;也大都不过是一些熟语罢了;可是;由于将它们导入连续的排比句式之中;再辅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因此;既点出了题旨;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又因其强烈的节奏感和陈中见新的造句手法;而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排山倒海的言语张力和气势——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部分 锦心绣口 左右逢源 第7章 学会演讲的艺术 (4)匠心独运开场白

    一场演讲能否成功;开场白是关键。    
    但是文章开头最难写;演讲的开场白也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如果演讲一开始听众就对开场白不感兴趣;注意力就会分散;后面的言论再精彩也会黯然失色。    
    听众对平淡普通的论调都会置若罔闻。只有匠心独运的开场白;才能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立即活跃场上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听众的注意力。    
    在1991年的“金话筒之夜”的文艺晚会上;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走台来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随着这个成功的开场白;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一般来说;开场白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即景生题巧过渡    
    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讲;会给人生硬突兀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去;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演讲之中。可以谈会场布置;谈当时天气;谈此时心情;谈某个与会者形象……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伊始;朱镕基总理就幽默风趣地向记者说:“今天是我担任总理以来第三次举行记者招待会;我借此机会向新闻界的各位新老朋友表示我的衷心的问候;而且我祝大家今天好运;能够被点中发问。”    
    这个开场白不仅活跃了全场气氛;也使总理和记者更贴近更融洽了。    
    再举一个外国的例子。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峻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    
    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    
    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泪水盈眶。    
    即景生题不是故意绕圈子;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否则会冲淡主题;也使听众感到倦怠和不耐烦。演讲者必须心中有数;还应注意点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第二;顺水推舟讲故事    
    如果在演讲的开始;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会引起听众的莫大兴趣。但这个故事必须要短小;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而且一定能够与演讲的主题联系起来。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一草一木;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他这样开的头:    
    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但是却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第三;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为了激发起听众的强烈兴趣;可以使用悬念手法。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奇效。    
    制造悬念不是故弄玄虚;既不能频频使用;也不能悬而不解。在适当的时候应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使前后内容互相照应;结构浑然一体。    
    有时候;不可以直接用揭示演讲主题的访求来制造悬念;让大家对这个题目产生兴趣。美国快递公司主席詹姆斯·鲁宾逊三世在短短的15秒钟内便把他的演讲目的陈述给听众: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谢谢大家给予我这个露面机会。美国广告联盟是美国传播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美国传播工业还面临许多问题;而重担则落在大家的肩上。我今天演讲的目的便是就这些问题及它们呈现出的挑战谈谈我的看法。    
    一、;开场白要抓住听众。    
    演讲开场白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听众。只有发人之未发;用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引出话题;造成“一言既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会立即震撼听众;使他们急不可耐地听下去;这样就能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演讲时获取听众兴趣的方式;随着演讲的题材、;听众和场景的不同而改变;一般可以运用事例、;轶闻、;经历、;反诘、;引言、;幽默等手段达此目的;有时甚至可以自嘲开路;幽默搭桥。    
    比如说;在开场白里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了与听众间的距离。    
    在第四次作代会上;萧军应邀上台发表演讲;他的第一句开场白就是:“我叫萧军;是一个出土文物。”    
    这句话包含了多少复杂感情:有辛酸;有无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语表达;形式异常简洁;内蕴尤其丰富!    
    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话音刚落;听众大笑。    
    胡适先生的开场白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可谓一石三鸟。    
    


第二部分 锦心绣口 左右逢源 第7章 学会演讲的艺术 (5)升华演讲的主题

    任何演讲都应有鲜明的主题;这个主题最能体现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品位;使演讲具有深刻感人的艺术魅力。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正确的做法是在运用典型充分的材料表达演讲主题时;及时对材料的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于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激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将听众的思维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的主题得以升华。    
    在演讲实践中;一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技巧来升华演讲的主题:    
    一,由点及面的扩展    
    演讲中的事实材料是灵活多样的;诸如一次亲身经历,一个小故事,一段人物描写;甚至人物的片言只语等等;这些虽是个别的却是很典型的材料;往往就能成为升华演讲主题的“点”。由对“这一个”事实的叙述推及包含“这一类”的全部或部分事实内涵的概括;就是由点及面的扩展演讲主题的技巧。    
    例如;傅缨的演讲《铭记国耻;把握今天》中的一段话:    
    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群中。    
    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并使那音量越来越大;那旋律越来越强!    
    演讲者以吉鸿昌的爱国行为做基点;然后高屋建瓴;联想到千千万万个爱国者的精神;用“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正是他们”的提示语;通过三层铺排推进;概括出一代代爱国者的崇高情怀;使单一的事例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得到扩展、;升华。演讲时就能燃起听众爱国的情感之火;产生一定的感召力。    
    二、;由表及里的深化    
    有些蕴含着深层意义的事实材料;不经点破;听众也许理解不透演讲者所要表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