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郎咸平文字全集 >

第79章

郎咸平文字全集-第79章

小说: 郎咸平文字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没有钱,那么农村子弟通过教育考到一流的学府,这是唯一他脱贫致富的机会,最后这么一点机会你都毫无理由的剥夺。此外,我在任何常常都拿这个作为例子来讨论。
        当然我讲这个例子前,我想讲讲英国的,我想让各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情怀,美国国营企业所以美国不适合。英国有很多国营企业,在撒切尔夫人时代他们一样进入股改,他们第一部曲,就是国营企业在国有股股权价格不变的情况之下,由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第二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改革好的国营企业,才能够进行股改,各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股改本身牵涉到中央信用的问题,坏公司进股改的话,股民不赚钱所比较的就是政府,那么,政府的信用在股市来讲是绝对重要,但是就美国股市而言的话,是不可言喻的。因此政府信用不容被破坏,这是英国股改至高无尚的信用。英国政府进行股改是把国有股权卖给谁?各位思考一下,他不是卖给个别的人,而是卖给大众持股,卖给社会大众,大家理解为什么吗?因为任何国企改革本身,都牵涉到政府权利,那要看如何取代。那么英国呢,政府权利的真空,是由谁来取代的?他通过上司,由全国老百姓来取代权利,这就对了,各位知道这是什么思维吗?这是真正以民为本的思维,而这种好的国营企业上市,将改革的利益归于谁?归于全体老百姓,这就是英国成功的股改,这种股改跟我们的股改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当然我们的股改你比我还清楚,我在这里不必细说。
        可是我要告诉各位,英国的股改所显示出来的意义不是股改本身,也包括国企改革,但是改革利益给予全体老百姓,这就是股改至高无上、不容挑战的原则。那么我们国家的改革,在很多方面是有着惊人的成就,但是改革的思维必须做调整,改革的非常简单,那就是一切的改革必须以全民利益为主导,如果做不到这种改革必然造成社会的更加一步的不和谐,我们今天中国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经济势头发展的问题,中央政府整个执政的方针只要立刻解决老百姓痛恨的问题,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些问题也就是国内和谐化的最高指导方针。
        那么当然今天除了谈我心目中的国家政策之外,最后几分钟我想再切换一个话题,谈什么呢?谈信托责任的问题。那么从2004年下半年一直到现在,我到各地循环演讲,我从来不忘记什么叫信托责任,我认为要使得我国未来更和谐的发展,信托责任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责任,所谓的资本主义,他的信托责任是不可忽视的。很多报道说我只关心国营企业,这个话是不对的,我说关心的是民营企业,可是清楚的告诉各位,这一群会践踏国有资产的经理人,将来一定会践踏民营资产,你不信?很可能明天他就把你客户带跑掉了,所以我们谈产权改革本身,不是事一个简单的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哪一个效率的问题?而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就是你到底有没有一个信托责任,我想请问全国的企业老总,你们哪一个认为你们比托儿更重要?当时的市值300亿美金,20年之后达到50千亿美金。我请问你他走了以后带走什么,是带走他该拿的薪水以及一些股票而已,你有这么大的贡献你为什么不把整个公司拿走呢?因为他很清楚,他做好是应该的,我们国企改革不是这样看问题,我们认为做不好是应该的,为什么呢?都是国家民族的错,是体制的错,做好就该收归己有,这就是我国的职业经理人。
        说到我们有的公司经营破产。那么我跟你讲,我们就拿美国作对比,我们就拿邪恶的帝国主义作对比。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在同样的月份破产,他们请了一个经理人的,他根本不忍心拿钱,因为他对不起中小股东,他一年拿一块钱,第三年重组完成,重新上市,他的功劳不比任何中国国企老总伟大吗?结果克莱斯勒成为今天世界的著名品牌,我想请问在座各位这家公司谁的呢?你发现全部都是中小股民的,他只拿他该拿的钱走人,这是他对公民的信托责任,因为美国比我们应清楚,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不是你的错,甚至在一件事情上,美国政府甚至提出考虑减免遗产税,各位理不理解,美国企业怎么看这个问题,那么我来问各位耳熟能详的企业家,一个是比尔…盖茨,他们登广告指出,我们不能接受政府的决议,我的地位在不劳而获,会使得年轻人会失去公平竞争机会,各位看一下,这是美国帝国主义的资本企业家,他们是真正的资本家,他们想的是国家民族,他们想的是公民的利益。所以你认为美国经济如此富强,我告诉你,我这只是表面的看法,美国这个所谓资本主义,他说展现出来的就是我刚才讲的,对人、对中小股民、对国家民族是什么,就是信托责任,那么这种信托责任,什么时候在中国生过?我们什么时候这样要求过国企老总?没有。
        最后什么叫做国企改革,就是我一再告诉各位的那就是我们的理论,我们家庭很脏,请一个保姆来整理,这就是国企改革,到最后利益归于少数人,改革成本由全社会负担,这种错误的改革误导着这最近这几年的经济发展。那么像这种误导的错误思维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改进。
        那么最后我演讲完之前,我想再讲一个故事。我们看一看,别的国家的人在怎么想问题?你想想看,美国总统可以对全国演说,讲一句我们会说的话,那就是不要忘国家给你做了什么,你给国家做了什么,我想用这句问我们的国企老总。谢谢各位。

       
      外资是如何通过蒙牛威胁伊利的?


       2005…04…20
      内地三家最大生产商中,蒙牛和伊利双方的掌舵人却是恩怨纠缠,难分难解。蒙牛创办人为牛根生。创办蒙牛之前,牛根生任职伊利长达15 年(1983…1997 
      ),期间曾出任伊利董事会之执行董事及生产经营副总裁,为伊利第二把手。 

      两强相争

          据悉,1998 年因被郑俊怀排挤,送去北京学习,远离伊利管理核心,牛根生因此毅然离开伊利。离开伊利之后,牛根生于1999 年8 月18 
      日卷土重来,创办蒙牛乳业,担任董事长及总裁,与伊利交锋。 

          创办初期,蒙牛市场占有率远不及伊利,在蒙牛创办后第三年(即2001 年),伊利的全年乳制品零售总额为27。02 
      亿元(人民币?下同),而蒙牛只有7。24 亿元,为伊利当时的两成七。但是,2002 年却是一个转折点。 

          2002 年10 月蒙牛获得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外资入股,筹得资金2;600 万美元,一年后外资又以可换股债券形式,再次注资3;500 
      万美元。获得巨额资金后,蒙牛发展神速,2002年及2003 年营业额分别录得131% 及144% 
      升幅。2002年其市场占有率已达伊利的四成二,2003 年更达六成半,估计至2004年伊利的营业额为86。88 亿元,蒙牛则跳升至69。46 
      亿元,直逼伊利营业额的八成,威胁伊利乳业市场龙头地位,而且蒙牛的资本投资额更在2003 年首次超越伊利,意味蒙牛扩张持续。蒙牛其后在2004 年6 
      月在香港市场成功上市。 

      外资催谷

          蒙牛的急速发展与增长,其实与外资有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外资在2002 
      年首轮投资中曾订下投资条件,要求蒙牛一年内达到一个双方设定的增长目标,否则牛根生便有可能要拱手相让蒙牛控制权予外资,可幸蒙牛管理层在2003 
      年已达到目标,税后盈利有2。3 亿元,暂时保住了蒙牛的控制权。 

          但外资在2004 年蒙牛上市前又与牛根生协议新的增长目标,据外界流传,增长目标为2004 年至2006 年的盈利复合年增长率50% 
      ,即是说蒙牛在2006 年的税后盈利要不少于7。8 亿元,以此计算年销售额要有138 亿元! 

          
      如果蒙牛不能达到协议的增长目标,蒙牛管理层便须让予外资可观的蒙牛股份甚至最终控制权。要获取如此快速的盈利增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单靠内部增长难以达成,最快速的方法还是
      对外收购。 

      力求壮大

          蒙牛有足够财力进行收购吗? 根据蒙牛2004 年招股书中列举2002 年年结的财务数据,蒙牛有现金15。5 亿元,长期负债为0。9 
      亿元,净资产值有3。7 亿元,长期负债率为0。24% 
      。现金虽然不算十分充裕,但负债率低,可以透过增加借贷进行收购。那么,蒙牛有甚么合适的收购目标呢? 
      环顾中国乳业市场,其余三间最大的生产商为光明乳业、三元集团及伊利。 

          1。 光明乳业光明乳业的2002 年年底市值为40 亿元,营业额为50 亿元,年增长率为43% ,税后盈利有2。3 亿元,年增长率为39% 
      ,增长率甚为理想。然而,光明乳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头两大股东为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及上实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各占31% 
      股份,要成功收购,需要两大股东中至少一个肯全数相让股份。要达到这个目的很叉易。 

          2。 三元集团三元集团的2002 年营业额为11 亿元,年增长率为11% ,税后盈利有0。6 亿元,年增长率十分偏低,只有3% 
      ,而股权更为集中,第一大股东北京控股已占股份72% ,根本不用考虑。 

          3。 伊利伊利的2002 年营业额为40 亿元,年增长率为48% ,税后盈利有1。4亿元,年增长率19% 
      ,颇为合理。而更重要的是伊利的股权十分分散,最大股东呼和浩特市财政局亦只持有14。33% 的股份,其余股东持股量都在5% 以下。伊利2002 
      年底的市值大约有30 亿元。以收购20% 股权计,只需6 亿元资金便可控制伊利,收购难度是三家乳品企业中最小的。 

      牛吞之心

          
      况且,牛根生是被郑俊怀放逐出伊利的,心结难解,早有牛吞伊利之心。牛根生曾公开说:「蒙牛与伊利迟早会走到一起。」足以显示牛根生并不隐瞒收购伊利的意图。 


          1999 年8 月18 日,牛根生创立蒙牛乳业,对伊利的中国乳业市场地位构成严重威胁。自从蒙牛创立之后,伊利的股价由约20 
      元大幅下滑后,股价一直停滞不前,大部分时间徘徊在8 元至14 元之间。伊利的股价自1996 年3 月13 
      日上市后一直跑赢大市,但是当蒙牛创立后,伊利股价则跑输大市指数。由此可反映市场投资者忧虑蒙牛对伊利的威胁。 

          由2002 年起,蒙牛受外资注入资金,先后获投资共6;100 
      万美元。无可置疑,如果蒙牛收购伊利成功,郑俊怀及其伊利管理层,极有可能将会被逐离伊利,「下岗」另谋生计。(伊利MBO 之二) 

      '本文在我指导下,由孔焯豪、陈仪恩、张慕贞、梁绍铭、彭景新、孙美绿和甄光俭完成。郎咸平'

        UID20675 帖子3883 精华0 积分24514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8…8…13 查看详细资料TOP 点击返回【极视财经网】

      Bob 
      管理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7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6 16:26  只看该作者 
      中兴通讯为何成功


       2005。12。4    
      本文是在郎咸平教授的指导下,由林凡、梁兆丰、莫颂淇、黄尹珊和吴颖茵所完
         
         
      中兴通讯与巨龙通信、大唐电信及深圳华为,共同被称为“巨大中华”,是中国通讯业企业的代名词。如今,中兴、华为跑出,成为国内通讯业中的老大,而巨龙和大唐则远被抛离。在通讯设备制造业这样一个高科技行业,竞争大、淘汰快,在国内不断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而来自国外的大厂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又为中国厂商带来巨大压力,中兴通讯则突围而出,利润节节上升,到今天已由一间300万元成立的小公司成长为每年收入17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个中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我们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侧向整合(包括渗透、融合、整合),风险管理策略优越以及业务全球化,是其成功的重点。
        
        ● 中兴的背景介绍
        
         
      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520间重点企业之一。1985年公司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12月9日,中兴通讯H股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中兴通讯已把业务伸展到多个层面,它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信设备及服务提供商之一,拥有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手机)三大产品系列(图1),并涉足国际电信运营业务。
        
         无线产品: 
      中兴的业务非常多元化。首先,无线产品领域主要包括交换及接入产品以及网络铺设(移动通讯)服务。中兴不仅提供CDMA、GSM及小灵通全网解决方案,更在联通CDMA三期招标中,获得超过300万线市场容量的订单,主设备也进入了联通15个省分公司市场。在联通CDMA开始建网至今,中兴是惟一拥有全套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基站、交换系统的中国厂商。另外,小灵通设备覆盖广东、天津、湖南、江苏、山西、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总体市场占有率达40%,亦是全球主流GSM设备供货商之一。在国内3。5GHz宽频无线接入市场中,中兴通讯市场份额第一。而在WCDMA、CDMA2000领域,中兴通讯均已具备为全球运营商提供成熟商用化系统的能力,按计划,TD…SCDMA也能于2004年年底推出商用产品。
        
         网络产品: 
      有线领域主要涉及光通讯。近年中兴宽频资料产品异军突起,ADSL设备大规模服务于上海、北京、武汉、南京、深圳、西安等大城市,国内运行超过500万线。公司软交换产品已步入国际前沿,并在国内主要运营商市场获得正式商用。高端光网络市场连续获得中国电信西北环、新疆联通全区网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骨干DWDM传输网,光传输产品全年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终端产品:手机代表了公司经营领域的拓展。中兴通讯手机研发立足于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核心软件、硬件电路、核心芯片、整机设计集成等全套自主技术,是目前国内惟一提供GSM、CDMA、小灵通三大系列产品的手机生产企业。2003年,GSM、CDMA、小灵通三大类合同销售额已占到公司总合同销售额的20%以上。
        
         
      中兴通讯是中国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IPv6路由器平台、国家信息示范网(3Tnet)等多项863重大专项课题,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总额的10%以上。
        
        一、侧向整合
        
         基于整合的“技术研发影响”、“利润影响”和“内部营运影响”,对中兴通讯侧向整合的分析,将分“渗透”、“融合”与“整合”三部分论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