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医必背 >

第24章

中医必背-第24章

小说: 中医必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18。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19。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20。(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
21。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
十、病机学
1。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2。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33。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34。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35。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十一、经络针灸 
  1。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9。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10。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11。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12。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十三、辨证要点 
1。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18。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19。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2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
21。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22。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23。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
24。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
25。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
26。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27。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28。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29。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30。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
31。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
32。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明〕李榳《医学入门》 )
33。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
34。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明〕李榳《医学入门》 )
35。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36。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