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医必背 >

第25章

中医必背-第25章

小说: 中医必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5。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36。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37。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清〕程杏轩《医述》 )
38。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燮溲钇涞鞔铮潞推健#ā端匚省ぶ琳嬉舐邸罚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
  48。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 )
 49。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50。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51。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52。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
53。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
54。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55。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
56。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57。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58。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 癥瘕类》)
59。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
60。积血聚气。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
61。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62。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63。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64。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65。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清〕宝辉《医医小草》)
66。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 
67。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68。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69。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清〕叶天士)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8。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9。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10。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11。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6。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十七。中医锦句120条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内侵膻中则为厥。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治。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原。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煽火炽,而志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泄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阳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秘精神乃制。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