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460-类证活人书 >

第1章

460-类证活人书-第1章

小说: 460-类证活人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类证活人书
作者:朱肱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127年  



属性:伤寒诸家方论不一。独伊芳尹仲景之书。犹六经也。其余诸子百家。时有一得。要之不可为法。又 
况邪说妄意。世业名家。规利虽浓。因果历然。特以伊芳尹汤液。仲景经络。常人难晓。士大夫又以艺 
成而下。耻而不读。往往仓卒之际。束手待尽。卒归之于命而已。世人知读此书者亦鲜。纵欲读之。 
又不晓其义。况又有好用凉药者。如附子硫黄。则笑而不喜用。虽隆冬使人饮冷、服三黄丸之类。有 
好用热药者。如大黄、芒硝。则畏而不敢使。虽盛暑劝人炙 、服金液丹之类。非不知罪福。偏见曲 
说。所趣者然也。阳根于阴。阴本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是故春时气温。当将理 
以凉。夏月盛热。当食以寒。君子扶阴气以养阳之时也。世人以为阴气在内。反抑以热药。而成疟痢、 
脱血者多矣。秋时气凉。当将息以温。冬时严寒。当食以热。君子扶阳气以养阴之时也。世人以阳气 
在内。乃抑以凉药。而成吐痢、腹痛者多矣。伐本逆根。岂知天地之刚柔。阴阳之逆顺。求其不夭横 
也难矣。偶有病家。曾留意方书。稍别阴阳。知其热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阳病。知其冷证。则 
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阴病。往往随手全活。若病家素不晓者。道听泛请。委而听之。近世士人。如高 
若讷、林亿、孙奇、庞安常。皆 于此。未必章句之徒不诮且骇也。仆因闲居。作为此书。虽未能 
尽窥伊芳尹之万一。庶使天下之大。人无夭伐。老不哭幼。士大夫易晓而喜读。渐浸积习。人人尊生。 
岂曰小补之哉。仲尼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学人不以为鄙。然后知余用意在此而不在彼。 
x大观元年正月日。前进士朱肱序。x 
仆乙未秋。以罪去国。明年。就领宫祠以归。过方城。见同年范内翰云活人书详矣。比百问十倍。 
然证与方分为数卷。仓卒难检耳。及至濉阳。又见王先生活人书。京师、京都、湖南、福建、两浙、 
凡五处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错误颇多。遂取缮本重为参详。改一百余处。命工于杭州太隐坊镂板。 
作中字印行。庶几缓急易以检阅。然方术之士。能以此本游诸聚落。悉为改证。使人读诵。广说流布。 
不为俗医妄投药耳。其为功德。获福无量。 
x政和八年季夏朔。x 
x朝奉郎提点洞霄宫朱肱重校证。x 



属性:余顷在三茅。见无求子伤寒百问。披而读之。不知无求子何人也。爱其书。想其人。非居幽而志 
广、形愁而思远者。不能作也。惠民忧国。不见施设。游戏艺文。以阅岁月者之所作乎。逃世匿 。 
抗心绝虑。灌园荒丘。卖药都市者之所作乎。颠倒五行。推移八卦。积功累行。以就丹灶者之所作乎。 
不然。则穷理博物。触类多能。东方朔者耶。浩歌散发。采掇方技。皇甫谧者耶。周流人间。卫生救 
物。封君达者耶。前非古人。后无作者。则所谓无求子者。余不得而知也。三茅三年。挟册抵掌。未 
尝停手。所借以全活者。不知其几人也。惜其论证多而说脉少。治男子详而妇人略。铢两讹舛。升掬 
不明。标目混淆。语言不通俗。往往闾阎有不能晓者。此余之所以夙夕歉然者也。今秋游武林。邂逅 
致政朱奉议。泛家入境。相遇于西湖之丛林。因论方士。奉议公乃称贾谊云。古之人不在朝廷之上。 
必居医卜之中。故严君平隐于卜。韩伯休隐于医。然卜占吉凶。医有因果。不精于医。宁隐于卜。班 
固所谓有病不治得中医。盖慎之也。古人治伤寒有法。治杂病有方。葛稚川作肘后。孙真人作千金。 
陶隐居作集验。元晏先生作甲乙。率着方书。其论伤寒活法者。长沙太守一人而已。华陀指张长沙伤 
寒论为活人书。昔人又以金匮玉函名之。其重于世如此。然其言雅奥。非精于经络。不可晓会。顷因 
投闲。设为对问。补苴缀缉。仅成滚动条。因出以相示。然后知昔之所见百问。乃奉议公 
所作也。因乞其缮本。校其详略。而伤寒百问。十得五六。前日之所谓歉然者。悉完且备。书作于己 
巳。成于戊子。增为二十卷。厘为七册。计九万一千三百六十八字。得此书者。虽在崎岖僻陋之邦。 
道途仓卒之际。据病可以识证。因证可以得方。如执左契。易如反掌。遂使天下伤寒。无横夭之人。 
其为饶益不可思议。昔枢密使高若讷、作伤寒纂类。翰林学士沈括、作别次伤寒。直秘阁胡勉、作伤 
寒类例。殿中丞孙兆、作伤寒脉诀。蕲水道人庞安常、作伤寒卒病论。虽互相发明。难于检阅。比之 
此书。天地辽落。张长沙。南阳人也。其言虽详。其法难知。奉议公祖述其说。神而明之。以遗惠天 
下后世。 
x余因揭其名为南阳活人书云。x 
x大观五年正月日叙。x 
x青词x 
窃以神农尝药。伊芳尹论方。证顺阴阳。虽克求于民瘼。时无疫疠。盖有赖于神休。瞻彼 穹。哀 
此黎庶。伏念(臣)浪游东土。空阅流光。蔑闻经国之谋。端议济人之术。冥冥长夜。怜横死之无辜。断 
断穷年。矧余生之多病。自朝及夕。考古验今。首尾几二十一年。前后仅九万余字。焦心皓首。编笔 
青编。原其微功。实自潜 。属成书之将上。爰奏牍以先天。恭即兰场。四陈醮席。冀九清之降鉴。 
祈万宇于康宁。仰获证明。庶传永久。(臣)无任恳祷之至。 
x进表x 
(臣)闻钟山非矫。幽人蹑 于深林。衡岳虽遥。志士献书于北阙。盖行藏之有数。非狂狷所能 
知。(中谢)伏念 
(臣)出自 屋之微。尝奉大廷之对。昔为冗吏。今作闲人。乃因三余。着成百问。上稽伊芳尹汤液之 
论。下述长沙经络之文。诠次无差。搜罗殆尽。从微至着。盖不可加。亘古及今。实未曾有。载在简 
册。图之丹青。思欲胶口而不传。大惧利己而无益。恐先朝露。虚弃寸阴。学古入官。既无裨于国论。 
博施济众。庶或广于仁风。伏惟皇帝陛下。经纬之文。出自天纵。纪纲之治。成于日跻。疆宇开拓于 
版图。弦歌洋溢乎天下。 神内景。属意生民。收拾人材。凡片善寸长。皆有所用。勤恤民隐。虽沉 
垂老。各安其居。玉烛亘天以流离。朱草填廷而委积。湛恩滂沛。温韶下宁。致兹丘园一介之愚。 
亦效涓埃万分之助。蒇明大道。敷奏弥文。杨雄所怀以既章。蔡泽没齿而无憾。重惟道途修阻。巾笈 
护持。未免客嘲。焉令鬼泣。顾因果之有在。兹俯仰而不惭。傥合宸衷。自 与议。特羁縻于丹灶。 
徙景仰乎公车。谨遣男遗直 (臣)所撰书一函八册。共二十卷。躬诣检院。投进以闻。委有观采。 
伏乞宣付国子监印造颁行。如(臣)学植浅陋。违戾于经。即乞委官参详。然后布之天下。以福群生。 
(臣)无任干天冒圣。激切屏营。之至。政和元年正月一日。奉议郎致仕(臣)朱肱谨上。 
x谢启x 
命出于中。恩归有自。艺成而下。唯济世可以无嫌。禄在其中。苟为贫有何不可。如肱者瞿聃遮 
眼。医卜藏身。十载投闲。怜桑麻之已长。一朝就列。愧松菊以难存。方将穿墨池以灌园。安丹灶而 
息火。扫除伎俩。淘汰因缘。不虞汤液之言。偶合春秋之法。道俗交庆。鱼鸟亦惊。龙光祗荷于殊恩。 
陶冶实资于大化。此盖伏遇太师相公。无心造物。有意为民。以人物升沉为深忧。以世谛俯仰为可愧。 
苟有一得。不问其他。致兹流 
落之余。亦在使令之数。敢不激昂晚节。 策下愚。稽首倾心。岂特平日之师仰。断臂抉目。盖将投 
老以根据归。 


卷第一
属性:此一卷论经络。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 
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又况伤寒看外证为多。未诊先问。最为有准。 
孙真人云。问而知之。别病浅深。名为巧医。病家云。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 
也。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 
阳经也。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引饮恶寒。或口燥舌 
干。则知病在少阴经也。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然后切脉以辩其在表在里。若虚若实。以汗 
下之。古人所以云问而知之为中工。切而知之为下工。若经隧支络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证。 
岂知坐授明堂。藏室金兰者耶。 

卷第一
经络图
属性:r足太阳经pt51a1。bmpr 
x风府穴∶两旁各一从此分为四道x 
x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x 
x ∶ 谓膝后曲脚之中委中穴也x 
足太阳膀胱之经。(肾与膀胱为合。故足少阴与足太阳为表里)从目内 上头连于风府。分为 
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 
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 
(灵枢经云。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 
出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 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从廉下合 中。以下贯 内。出外踝之后。 
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r足阳明经pt51a2。bmpr 
x大迎穴∶在曲颔前一寸一分骨陷中动脉又以口下当两肩者得之是x 
x承浆穴∶在唇下陷者中是x 
x人迎穴∶在结喉旁一寸五分动脉应手者是x 
x缺盆穴∶一名天盖在肩下横骨陷者中是x 
x胃∶重二斤十四两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为水谷之海x 
x脾∶络脾x 
x伏兔穴∶在膝上六寸起内是一云是膝盖上七寸是x 
x髀关穴∶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是x 
x气冲穴∶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又云在阴毛两旁x 
x下膝∶三寸者正白三里穴而下也三里穴在膝下三寸是x 
足阳明胃之经。(脾与胃为合。故足太阴与足阳明为表里)从鼻起挟于鼻。络于目。下咽分为 
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盖诸阳在表。阳明主肌肉。络于鼻。故病患身热目疼鼻干不 
得卧。其脉尺寸俱长者。知阳明经受病也。 
(灵枢经云。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 
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 
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 
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以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r足少阳经pt51a3。bmpr 
x气冲穴∶在阴毛两旁动脉应手x 
x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x 
足少阳胆之经。(肝与胆为合。故足厥阴与足少阳为表里)起目外 。络于耳。遂分为四道。 
下缺盆。循于胁并正别脉六道上下主经营百节流气三部。故病患胸胁痛而耳聋。(黄帝针经曰。邪在 
肝则两胁痛。又曰。胆胀者胁下痛。口中苦。善太息)或口苦咽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脉尺寸俱 
弦者。知少阳经受病也。 
(灵枢经云。足经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 
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下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 
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入髀 
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中。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之廉下。外辅骨之前。 
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出小趾次趾之端。其支别者。从跗上。入大趾。循岐骨 
内出其端) 
r足太阴经pt51a4。bmpr 
x舌本∶舌本者舌根也x 
x咽门∶重十两为胃之系x 
x胃∶络胃x 
x脾∶重二斤三两象马蹄内色胃脘象土形也经络之气交归于中以营运真灵之气意之舍也x 
x上循膝∶股内前廉x 
足太阴脾之经。为三阴之首。其脉布于脾胃。络于嗌喉。故病患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细者。知 
太阴经受病也。 
灵枢经云。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示 
兖切)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r足少阴经pt51a5。bmpr 
x肾脏∶有二形如红豆相并而曲附于膂筋外有脂裹里白表黑主藏精。x 
足少阴肾之经。其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别行者。入跟中。上至股内后廉。贯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系舌本。伤寒热气入于脏。流于少阴之经。少阴主肾。肾恶燥。故 
渴而引饮。又经发汗吐下以后。脏腑空虚。津液枯竭。肾有余热亦渴。故病患口燥舌干而渴。其脉尺 
寸俱沉者。知少阴经受病也。 
灵枢经云。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 
上(时兖切)内。出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 
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r足厥阴经pt51a6。bmpr 
x上 ∶内廉。x 
x循足跗∶上廉。x 
x巅∶顶上曰巅。x 
x颃颡者:悬雍两旁肉也又灵枢经曰颃颡者分气之泄。x 
x肝∶重四斤四两有七布叶一叶小如木甲拆之象也各有支络脉进中以宦发阳和之气魏之宫也x 
足厥阴肝之经。厥者。尽也。灵枢曰。亥为左足之厥阴。戌为右足之厥阴。两阴俱尽。故曰厥阴。 
夫阴尽为晦。阴出为朔。厥阴者。以阴尽为义也。其脉循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脉弗营则筋急。筋急 
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缩。凡病患烦满而囊缩。其尺寸俱微缓者。知厥阴经受病也。 
(灵枢经云。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 
阴之后。上 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 
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 
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 
x(一)问伤寒一二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尺寸脉俱浮。x 
此足太阳膀胱经受病也。(仲景云。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 
宜桂枝汤。(正一)轻者。只与柴胡桂枝汤(正方三十一)太阳病头痛发热无汗恶寒。宜麻黄汤。 
(正二十)轻者只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正二)麻黄汤桂枝汤。二者均为解散。正分阴阳。不可不慎 
也。仲景所谓无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得服麻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今人才见身热头痛。便发汗。 
不知汗孔闭而用麻黄。汗孔疏而用桂枝。伤寒伤风。其治不同。古人有汗者当解肌。无汗者可发汗。 
x(二)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