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 >

第19章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第19章

小说: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x猪苓散方x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欲得水者。少少与之。令胃中和则愈。若小 
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不可与。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盖呕吐 
犹汗之走津液。膈上犹表也。何用药不同。盖二方以邪内连下焦。故不用泽泻、 
滑石、阿胶、猪苓之味淡。从膈上肺部渗其积饮。又防水入停腹。白术和中益津。 
使水精四布。去故就新。奚必味多。但用之得其当尔。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x四逆汤方x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衍义〕谷入于胃。长养于阳。脉道乃行。今胃不安于谷。以致呕。故其气不充于脉。 
则脉弱。下焦虚。则小便自利。迫阳于表则微热。经脉虚则寒厥。夫阳者。一身之 
主。内外三焦虚寒如此。诚难治矣。苟有可回之意。必以四逆回阳却阴也。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衍义〕伤寒论。出太阳证。又出厥阴证。小柴胡汤。本少阳半表半里药也。何为太 
阳厥阴亦治之。盖太阳传里而未尽入。厥阴受传而未尽受。二者俱在半表半 
里之间。故呕而发热。病同方亦同也。自此而言。病之半表半里。岂独伤寒有哉。 
故更集要略。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x大半夏汤方x 
半夏(二升洗)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分温再服。 
〔衍义〕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 
款。为胃脘痈。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 
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扬水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 
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x大黄甘草汤方x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论曰。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盖胃强则与脾阴相绝。绝则无转运之机。故食入即 
吐也。用大黄泻大热。甘草和中耳。 
王宇泰先生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 
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以甚。故禁之。 
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x茯苓泽泻汤方x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去滓。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衍义〕胃反吐。津液竭而渴矣。斯欲饮水以润之。更无小便不利。而用此汤何哉。 
盖阳绝者。水虽入而不散于脉。何以滋润表寒解其燥郁乎。惟茯苓之淡行其 
上。泽泻之咸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和其中。桂枝、生姜之辛通其气。用布水精 
于诸经。开阳存阴。而洽荣卫也。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x文蛤汤方x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衍义〕是汤即大青龙去桂枝盖文蛤也。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受。此证初无外 
邪而用之何哉。夫天地之气。人之饮食之气。分之虽殊。合之总属风寒湿热之 
气化耳。足太阳膀胱。本寒水之经也。先因胃热而吐。用竭其津。遂渴欲饮水。饮 
多则水气内凝。其寒外应。而腠理闭矣。故将文蛤散水寒。麻黄、杏仁开腠理。利 
肺气。甘草、姜、枣发荣卫。石膏解肌表内外之郁热也。而又谓主微风脉紧头痛 
者何。盖风热循膀胱。上入巅。覆其清阳。则为头痛。而肾邪亦从而泛溢。故同一主治也。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x半夏干姜散方x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衍义〕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于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用半 
夏干姜之辛热。温中燥湿。浆水之寒。收而行之。以下其逆。则其病自愈矣。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x生姜半夏汤方x 
生姜汁(一升) 半夏(半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 
〔衍义〕夫阳受气于胸中。布气息为呼吸。胸中心肺之分。清气之道也。阴邪闭之。 
则阻其呼吸往来。令气或促或搏或逆。有似喘呕与哕也。且心舍神者也。聚饮 
停痰。则神不宁。故彻心愦愦然无奈也。用半夏之辛温燥其湿饮。生姜之辛热 
散寒折逆。则阳得以布。气得以调。斯病可愈耳。○按此方与小半夏汤相同。而 
取意少别。小半夏汤宣阳明之气上达。故用半夏为君。生姜为佐。半夏汤通阳 
明之经。故用姜汁为君。半夏为佐。取其行于经络。故用汁也。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x橘皮汤方x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x橘皮竹茹汤方x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中焦者。脾胃也。土虚则在下之木得以乘之。而谷气因之不宣。变为哕逆。 
用橘皮理中气而升降之。人参、甘草。补土之不足。生姜、大枣。宣发谷气。更散其 
逆。竹茹性凉。得金之正。用之以降胆木之风热耳。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衍义〕六腑主表为阳。五脏主里为阴。阳为卫。阴为荣。六腑绝。卫先不行于外。故 
手足寒。阳主升、在息为呼。外绝则气上出。出而不返。则下绝。下绝则筋急。故脚 
蜷缩也。五脏绝。荣先不行于内。则阴气去。大便属阴。故下利不禁。甚则血离于外。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衍义〕仲景伤寒论厥阴证中注云。沉为在里。弦为拘急。里气不足主下重。脉大 
则病进。为利未止。脉弱数者。邪气微而阳气复。为欲自止。虽发热。正由阳胜。非 
邪逆也。成注如此。然弱阴不敌所回之阳。发热甚者。亦必治之。但不死而已。恐 
亦不宜大热。内经曰。下利发热者死。虽然。不惟厥阴。少阴下利亦然。伤寒论谓 
脉紧下利。脉暴微。手足温。利自愈。又谓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是皆 
少阴下利者说也。非滞下之利。滞下则多热。若更发热。必难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衍义〕手足诸阳之本。十二经脉之所由起也。论曰。脉者血之府。气主煦之。血主 
濡之。是气司脉之动息。血充脉之形体也。血不自至。必气以运之。气即阳也。火 
也。若阴寒之气盛。则阳火之气衰。不能布散通于经脉。津液亦不行。聚而下利。 
所以脉无而手足冷矣。若残阳尚根于中。未竭于脏者。则以艾灸接引孤宿之 
火。布散经脉。手足温则生。其阳已绝于脏。止息呼吸之息。用艾灸之。无根之阳。 
反从艾火上炎。奔迫为喘而脱矣。故死。夫趺阳胃脉。土也。少阴肾脉。水也。负者。 
克也。若少阴受负于趺阳。是后天之阳尚存。阴寒犹可回也。仲景谓下利脉不 
出者属少阴。灸少阴穴。此虽不言所灸之处。系厥阴证中。则必当灸厥阴之穴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衍义〕此条亦在厥阴证中。以上条发热下利观之。若同而异。以脉弱数为阳复 
而阳胜。惟言不死耳。此脉独弱。乃阴退阳复。在表作微热。在里作渴。终不与热 
甚更胜者同。故曰自愈。虽然。病在乎审察毫厘。不惟热有微甚。渴亦不可一途 
论也。如少阴伤寒五六日。自利而渴。小便白者。则为肾虚。引水自救。病之变端。岂一言可尽乎。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衍义〕厥阴证中。注谓下利阴证也。脉数阳病也。阴病见阳脉者生。微热汗出。阴气得通也。 
虽然。本经亦自有阴阳退复之义。何也。内经曰。厥阴之下。中见少阴厥阴者。两阴交尽而阳乃复。 
阴是其本。阳是其标。从本则寒。从标则热。所以厥阴不治标本。从乎中治。此下利者。是其本之 
阴寒过也。微热是其标之阳火复也。复则内之阴邪。从而之表。发热汗出而散。散则标本和。 
不治自愈。设脉紧。为 
寒胜。故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衍义〕仲景少阴证中下利便脓血者。悉属虚寒。以桃花汤主治。留聚者刺之。此 
厥阴圊脓血者何。盖为脉数而有热也。少阴桃花主者。脉必不数也。此数非先 
有热。初因阴盛而后阳复胜之。故数。脉数而渴。令自愈。以阳复而可退其阴寒 
也。更不瘥。则是复之过。更胜其阴。逐阳热而圊脓血也。非若上条微热而渴。脉 
弱者。脉弱则热不甚。不甚则不能更胜。惟与阴和而已。脉数下利又不止。故成协热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衍义〕此脉初不弦。后乃弦。故曰脉反弦。弦者。必轻虚。春脉也。见少阳之气升发 
矣。阳气久为阴寒所覆。下陷聚液成利。一旦得升发之。攻其阴邪。从而之表。发 
汗而散。故利自愈。与上条脉数微热汗出不同。其自表而解之义则同也。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衍义〕下利气者。气与邪俱下也。由气不化。以致水谷不分。并于下焦而成利。然 
阴前通则阳气行。气行则水谷分而利止矣。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衍义〕此证伤寒厥阴篇中云。寸以候阳。尺以候阴。阳为气。阴为血。下利本属阴寒之病。当脉沉。今反寸脉浮 
数。 
则是阳盛于上。而下不与阴和。阴血也。血不得与气和。则不荣经。不藏于肝。则散入肠胃。故尺脉涩。血积为脓也。 
须用利而出之。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衍义〕成注下利者。属胃虚也。胃为津液之府。发汗亡液。故胃愈虚。必胀满。固也。 
何仲景不叙阳明太阳病中。而叙于厥阴证。盖有说焉。清谷非飧泄欤。内经曰。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即苍天之气。自肝木而生。少阳主生气者也。其 
气当升发于上。若反入于下。则谷气升转不得举矣。故食入则完出。清阳下陷。即少阳伏于厥阴之 
中。今不从厥阴起其少阳。乃反攻无辜之表。强发胃中谷气之津液。故虚其胃而作胀满也。 
〔补辩〕厥阴下利。与竟下利有别。何以名厥阴。以邪传是经耳。经何以下利。以厥 
阴经虽非藏。由里行。故厥阴必下利也。厥阴下利。有本经现证。何谓不叙于太 
阳阳明病中。如二阳经亦有下利。此为协热。乃先救里之说在。何先生亦昧此。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 
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衍义〕成注。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也。病患以 
下虚渐厥。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气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以余观之。 
仲景叙六经形证。未尝不由表而入里。岂可便以身微热为表邪未解乎。宁知 
不因邪入厥阴也。厥阴气化为里寒。格阳于外而然也。里寒则下利清谷。必微 
厥。阳格于外。则身微热。格于上则面赤。故曰面戴阳而下虚。下虚者。为下无阳 
也。然阳欲复。必深入与阴争。阴虽不得拒格。然犹散走发其阳。而阳不得宣通。 
怫热神昏。故为郁冒。郁冒然后阳胜。而阴出为汗矣。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衍义〕亦在厥阴证中。脉者气血之候。下利脉绝。不惟无阳。亦且无阴。气血养神 
者也。气血亡。其脉亦绝。 时复还。手足温。此可见气血暂息耳。故生。脉不还。则 
亡矣。故死。所谓生者非不治自生。救其气血。止其利也。如前条无脉而厥。灸之 
者。亦是治之而生。又少阴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以通脉四逆治。利止脉不出。 
加人参补正。以救其亡血。病有二经之异。然厥而无脉则一。此证利止。手足温。脉还。始可治。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衍义〕出厥阴证中。盖内有虚寒。故下利腹胀满。表邪未解。故身体疼痛。以下利 
为重。先治其里。后治其表者。若伤寒论。太阳证。以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 
痛者。当先以四逆治其里。清便自调。然后以桂枝救其表。即此意。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衍义〕伤寒论。坚作硬。注曰。下利脉当微。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下利三部脉平。 
此非和平之平。气下泄矣。或有宿食寒热结于中焦。故硬则邪甚也。宜大承气下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行义〕成注。脉迟者。食干物得之。滑者谷气实。脾胃不消水谷。以致下利者。与大 
承气去宿食。利自止矣。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衍义〕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证也。以下利而反见滑脉者。当有所去也。上章以内 
实而阻经气。故兼迟。此乃滑动而欲去。故惟见滑。然皆有形之实证。故并用大承气。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衍义〕因四时之气所感而为积者。必有所合之脏蓄之。病下利已。去不尽。非其时。则所 
感之脏气不旺。故积伏而不动。再遇其时。则乘旺而动。动则下利自作。肠胃病积聚不尽。故当下之。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衍义〕伤寒论。凡谵语燥屎。悉在阳明。此独出厥阴病。成注谵语燥屎为胃实。下 
利为肠虚。不言厥阴之由何也。尝考阳明证无下利论。惟与少阳合病者有之。 
少阳木克土而下利也。若自利。则为阳陷下。必死。然则伤寒以阳明无下利者。 
阳明乃两阳合明属热。其手经更属之燥金。经主合。于是燥热易于闭结。津液 
易于耗竭。更遇邪热入腑。热甚为谵语。燥甚为屎结。故阳明无下利病也。今下 
利多出厥阴者。乃两阴交尽之极而复升。如邪热传入于阴。屈而未得伸者。遂 
从其阴降而为下利矣。故下利证多少阴厥阴也。盖阳明燥金屈其木。不得升。 
遂为厥阴下利之证。厥阴尽而变升者。又是苍天之气清净。清气贵乎发越。内 
经清气在下。则飧泄也。在伤寒邪热所传言之。阳明无下利证。若经气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