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戒律学纲要(选录) >

第4章

戒律学纲要(选录)-第4章

小说: 戒律学纲要(选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的,因为,以前散失的律书,日本多还保存著哩!今后,当有一番新的弘律的
气象出现了,但愿真能出现这一弘律气象。


第五节 弘扬戒律的困难

  弘扬戒律,我们虽希望它能够出现新的气象,然从历史上看,却是不太乐观
的;因为,一部中国佛教史,关於弘扬戒律的记载,在比例上的分量是那样的轻。

  我们检讨一下,戒律既为佛法的根本,为什么在中国的佛教圈中,对它不感
兴趣?本来,戒律之在佛教,亦如法律之在国家,一个国家,如果废弃法律的效
用,这一国家的社会,将会发生不堪想像的恐怖与黑暗;佛教如无戒律的维系,
佛子的堕落与僧团的腐败,也是意料中事。中国佛教虽不如律而行,仍能延续至
今者,因为佛教的经论之中,处处都有戒律的强调,比如《大智度论》、《瑜伽
师地论》、《大涅盘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遗教经》
等等。所以中国佛教虽不严於律制的遵守,但却没有违背戒律的重要原则,这是
值得庆幸的事。但也正因中国佛教未能确切的如律而行,所以中国佛教的状态,
也在每况愈下之中。本来,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依法不依人的,只要依照律制而行,
佛法自可历久常新。然在中国的佛教,历代以来,往往是依人不依法的,如能出
现几位大祖师,大家都向祖师看齐,以祖师作为佛教的中心,向祖师团结,佛教
便兴;如果数十年乃至数百年间,没有一个祖师出现,佛教也就跟著衰微下去!
佛教本以佛法为中心,中国的佛教,却以祖师为重心,所以佛教史上的局面,总
是起落盛衰不定,无法求得永久的平稳。

  我们如要挽救这一缺失,唯有从建立戒律制度上著手,但是中国佛教的环境
及其背景,对於弘扬戒律,却有太多的困难,过去如此,今后还是如此,现在分
析如下:

  (一)律本太多,综合不易:传来中国的戒律,共有四律五论之多,其中各
部广律的制戒因缘以及戒相条文,相差不了多少,但其律论对於条文的解释,各
彰本部的宗义,互异的就多了;有的要求很严,有的要求颇轻,如果逐部看了之
后,即使自以为是,也无法肯定已经是到什么程度。因此,南山道宣律师,没有
见过新译《有部》的律文,他的好多观点是相左於新译《有部律》的。《有部律》
虽后出,但以义净三藏留学印度二十多年,遍考当时的印度律制,并作《寄归传》
以用说明,他的观点可能要比南山较为正确,唯其如今若以《有部》而谤南山,
又觉得尚有未可。再如明末清初的藕益、见月诸师,因其未能遍获南山以下的唐
宋律著,虽然宗依南山,仍然未能尽合南山的观点。今人如要治律弘律,首先必
须冲破此一难关。

  (二)戒相繁复,不易明记:大家知道,佛法之中,以唯识宗的名相最多,
最难一一明记,殊不知律宗也有如此的困难存在。大家只知道戒律最少的是五条
——五戒,最多的是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但此仅是条文而已,正像一个
仅仅熟背宪法条文的人,并不即能成为宪法学专家。因为差不多在每一条的戒相
之中,都有开、遮、持、犯的分别;同时,开、遮、持、犯、各各亦皆有轻重等
级;同样犯一条戒,由於动机、方法、结果等的不同,犯罪的轻重,及忏罪的方
式,也随著不同。戒律的条文固然是戒,凡不在条文中而仍违反了佛法原则的,
也都算是犯戒。犯的是什么戒?应当怎么办?这些都该了如指掌,始得称为通晓
戒律,尤其是一个比丘,不以知晓比丘戒的犯相轻重及忏悔方式就算了事,还应
通晓大小乘的一切戒律,才算是明白戒律。所以研究戒律,首先必须付出耐心和
苦心,从枯燥的戒相名目之中,培养出持戒的精神与弘戒的悲愿来。

  (三)学戒弘戒,必须持戒:一个学戒弘戒的人,虽然不必事事如律而行,
最少该是个戒律的忠实信徒,他虽未必持律谨严,至少是个响往著如律而行的人。
否则他的弘律事业,也就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了。

  学禅的可以不拘小节,学律的事事都得谨慎。学教讲经的法师,可以大座说
法,可以广收徒众,可以名利双收;持戒弘戒的律师,没有大规模的僧团,讲戒
不必登大座,或有大丛林下,却又未必欢迎你去讲戒,学戒持戒的人,绝对不敢
滥收徒众,否则即是犯戒。因此,若要立志弘戒,必须先要准备甘於寂莫。当然,
如能弘戒成功,影响所及,风吹草偃之时,这些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但是身
为一个弘戒的人,他的生活必定要比一般比丘更为刻苦,他的资身用物,不敢过
好,也不敢过多,否则便是犯戒。是以,如想发心弘戒,首先要有不怕吃苦的精
神。

  (四)中国环境,不崇律制:因为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南宋以来,根本丧失
了崇尚律制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在这不崇尚律制的环境下去弘扬戒律将会有很大
的障碍,因为多数人不崇尚律制,也就讨厌崇尚律制的人,唯恐会以律制的理由
去约束他们或抨击他们,使得他们无法安心,我曾听人说过,因为弘一大师弘律,
所以很多地方就不太欢迎他,甚至有人把他看成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而不
自知,反把非怪物者当成了怪物。试问出家的比丘,不过比丘的生活,不以为怪,
反将一个过比丘生活的比丘,看成怪物,岂不怪得出奇!但是,无论如何说法,
在此不崇尚律制的环境中,固有弘扬戒律的自由,也有反对弘扬戒律的自由!不
便明谤,却不能取消他人不予合作的自由!是故明末的藕益弘戒,数讲数停,最
多的听众,也不出十余人;近代的弘一弘戒,起初数度不如愿,后来即以“不立
名目,不收经费,不集多众,不定地址”为其弘律的方案。

  (五)律文刻板,时代变更:戒律的条文是死的,社会的演变是活的。要以
死板板的条文,硬生生地加在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佛弟子头上,实在是一件困难的
事,也是一件不合理的事。但在佛陀入灭之后,迦叶尊者曾经提出这样的原则:
“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不得有违。”(大正二二·一九一中)因此,
历代的许多大德,都不敢赋戒律予灵活适应的生命,而以印度人的观念来规范中
国人,以隋唐时代的观念来规范现代人,宁可让戒律废弃一边,也不愿使其作时
代潮流的适应。所以很多人以为持戒乃是迂腐落伍的行为。事实上,如果真的全
部遵照条文而行,确也有一些问题。因为《五分律》卷二十二中有如此的说明:
“佛言:(中略)虽是我所制,而於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
而於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大正二二·一五三上)可知佛的戒律,并
不刻板,只要不违背律制的原则,即可随方应用,自也可以随著时代的潮流而应
用,唯其如何随方随时应用者,必须熟习戒律之后,方可灵活圆融,方可不违律
制的原则。时代有新旧,律制的精神则是历久而常新的,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
因噎废食。但此却是弘扬戒律的一大暗礁!

  以上五点,都是戒律不弘的主要因素,可是我们不能因了困难,因了障碍,
便将弘扬戒律的任务停顿下来。有了困难,便应找出困难的原因所在,既然找出
了困难的原因所在,就该设法解决,当克服的克服,当疏导的疏导,以期群策群
力,弘扬戒律。


第六节 培养学律的风气

  要想今后的中国佛教,有稳定性,有组织体,有团结力,必须积极於律制的
推行;要想中国的僧团,有统一性,有制裁权,有活动力,必须推行律制的教育;
要想佛教徒们,层层相因,彼此节制,保持身心的清净,达於离欲之境,必须教
育大家,使得人人受戒学戒并且持戒。

  弘扬戒律的工作,立基於大家的受戒学戒与持戒之上。不先受戒,则不能学
戒;若不学戒持戒,也就无戒可弘。所以佛制规定,新出家的比丘,最初五夏,
必先依止学律;若不能够知解戒律的持犯轻重,便不得离师,更不许为人之师。

  目前,要想学律,困难还是很多的,除了没有理想的道场供人学习,也没有
充分的律书供人阅读,有许多的律疏律钞,多在 字续藏之中,因为国内没有
翻印 字续藏,也未能使那些律书单印流通,要想借阅也是不太容易办到。

(案: 续藏,已於一九七一年台港佛界合作翻印完毕)

  根据弘一大师的意见,认为能将他所编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及道宣
律师的《四分律含注戒本》与《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共三部书研究完毕,
便可了知一个律学的大纲。但那仅仅是《四分律》而已,其他各部,仍然无从了
解。

  因此,我总觉得,我们还缺少了一部戒律学的入门书藉,所谓入门书藉,那
该是一般性的,通俗性的,同时也应该是时代性的与实用性的;这是我写本书的
动机。可惜,我的才浅力绌,尤其我也不是能将戒律精神从我的生活中全部表达
出来的人,写来总是力不从心;何况我所读的律典,也是极其有限。所以,本书
虽然名为《戒律学纲要》,实则,仅是我在两年多中学习戒律的一点心得而已。
戒律学纲要

第二篇 信佛学佛的开始(归依三宝)     


第一章 三宝及归依

第一节 为何要归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归依过的;因为,归依了三宝
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归的仪式。虽然
未曾归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

  所以,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归依?这种观念,粗听似有道
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
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
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从小学经中学而至大学,最初进小学,要先
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
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
要信佛,应从归依三宝著手,归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
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第,
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归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
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归依三宝为根本。归依三宝既是入佛信
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归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
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归依三宝之外,其余的不论人、天、
神、鬼、畜,只要发心归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
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小学就读。如要再进一
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捡择了。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轻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
佛之道,所以不必归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
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於佛的弟子们
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
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归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
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之中流出,但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
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归依三宝,等同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
国人,跑到中国居住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其原有国籍的登记,便自称为他是中国
的国民,他或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他终究不是中国人,他可以尽其中国国
民的义务,但终不能享受中国国民的权益。同样的,一个不受归依而又自称是佛
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分上的印证。这不是
多余的执著,乃是必须的手续。故在佛经中说,世人虽然行善,终不能消除先世
的恶业,若能受了三归依戒,便能消除先世的恶业。

  受归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归依时,不仅口中念著,
身体拜著,心里还得想著。主要还是在於心的领受——纳受三归戒体,戒体须由
已先受了归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
证,所以三归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归依的庄严性
和重要性了。

  如说,不受三归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
信佛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
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
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宝,何不归依三宝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归依三宝,他
们唯恐归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归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著观望的
态度,他们把归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
不敢贸然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免造成终身的痛苦!
其实,归依三宝,男女间的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两回事。比如,我们要
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
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与所长,老师也是承受於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
百千年的经验於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
是学了一种技艺之后,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期间,感到与自己的
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转学;学成之后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
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於归依三宝,也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
佛法,应从归依三宝著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
佛理,那是打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归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
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归依三宝,并自归依开始,一
直走向成佛之道,但如由於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
归依之后,是许可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难得的是出离佛门之
后,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著,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因此,我要奉劝一切的世人,都来归依三宝,无论你已信了佛教,或者准备
来信佛教,或者站在佛教的门外观望,乃至你已是一个其他宗教的信徒。不妨请
你暂时放下你的成见或原有的信仰,试著来归依三宝,你将必能得到实益,并也
不会失去你的自由。如真的归依三宝之后,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则是不会退出三
宝之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