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蒙难集 1106-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与所有妇女的命运紧 紧相连。在斗争中寻出路、求学问、找真理,终生保持着非凡的毅力和勇气,继续 向数学高峰攀登、挺进。
苏菲娅获得这么高的成就,科学家们为推荐她而到外奔走, 但是旧社会毕竟是旧社会,处处、事事对妇女“关门”。苏菲娅在国外依然无法找 到一个合适的工作。1875年,她抱着以自己的学识为科学事业献身的愿望回到祖国, 然而,她的一切愿望成了泡影。俄国还是同她离国前一样地黑暗,妇女仍然不能上 大学,更没有教大学的资格。苏菲娅四处奔波,到处碰壁,同样也找不到一个合适 的工作。俄国科学院院士、19世纪的大数学家车比雪夫(1821-1894)十分同情苏 菲娅的处境,积极请求大学当局安排她任教,当局一口拒绝。更无理的是,连她报 考俄罗斯学位的权利也被剥夺,使她无法立足。苏菲娅与研究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只好暂别丈夫和女儿再到柏林去。她有比家庭欢乐更高的追求,离别的情思没有 缠住她前进的脚步,似水的柔情没有动摇她献峰身事业的决心。骨肉分离,孤身在 外,她根据维尔斯特拉斯的建议,研究光线在晶体中的折射问题。在1883年奥德赛 科学大会上,她是唯一的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做报告的女科学家。命运偏偏与她作对, 当年春天,她的丈夫因面临破产而自杀了,苏菲娅听到这不幸的消息,肝肠摧裂。 她把自己关起整整四天不吃不喝,第五天昏迷过去。不幸的遭遇,激起苏菲娅向命 运搏斗,第六天苏菲娅醒后又顽强地工作,用演算数学公式来解除心中的忧愁,用 专心研究来摆脱心中的悲痛,非凡的毅力是常人所无法理解也难以办到的。这一年, 她又在第七届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报告了新的研究成果。同时11月,在维 尔斯特拉斯的学生、瑞典数学家米达。列弗勒帮助下,经过一番周折,苏菲娅才担 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讲师。可是,当地报纸公然对她攻击:“一个女人当教授是有 害和不愉快的现象甚至,可以说那种人是一个怪物”。仅仅因为她是女人,囿 于习俗和偏见,她遭受着比男人更多的挫折与不幸。然而,苏菲娅无所畏惧,同男 人一样地走上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讲坛,以生动的讲课,赢得学生们的欢迎,铁一事 实击败了那种“男人样样胜过女人”的偏见,使妇女大大扬眉吐气。
斯德哥尔摩大 学数学系主任米达。列弗勒十分常识苏菲娅的才华。一直推荐她为正式教授,可是 阻力重重,一直拖了5年,等到苏菲娅完成了仅有少数男人能看懂的伟大研究后, 才获批准。那是1888年圣诞节,苏菲娅对刚体旋转问题做了杰出的贡献,巴黎科学 院授予她的奖金从3000法郎提高到5000法郎。她是第一个跨进科学院大门的女子。 过去,大数学家欧拉只研究刚体内质量中心是固定的,不考虑外力,这是描述地球 运动的;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研究刚体的固定点和重心都在对称轴上,这是描述陀 螺运动的;然而,苏菲娅的论文推广了维尔斯特拉斯的思想在超椭圆积分方面解决 了质心不在刚体轴上的难题。斯德哥尔摩大学最后才正式授予她教授职位。
苏菲娅 在瑞典任期满了,一心想回到祖国工作,但是,沙皇科学院却给她一个假仁假义的 回答:“柯瓦列夫斯卡娅在俄国不能获得像她现在斯德哥尔摩那样的荣誉和地位”。 “柯瓦列夫斯卡娅和她的女儿等待不到妇女能在俄罗斯任教授职务的时代”。对这 种答复苏菲娅不会感到奇怪,沙皇政府一贯歧视妇女。苏菲娅只能在国外继续任职。 1891年2月10日苏菲娅患肺炎病与世长辞了,终年41岁。她盛年去世是数学界的损 失,短暂的一生她发表十篇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杰出论文,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许 多科学家十分惋惜,纷纷悼念赞颂她。
为了研究数学,苏菲娅经大焦虑、忧愁、痛苦、不幸的一生,她奋勇进击、磨 炼意志、锻炼成才,这对一位妇女来说尤其可贵,是值得今人借鉴的。苏菲娅冒着 风险、顶着压力、付出代价、做出牺牲建立数学新理论。她所建立的数学新概念、 新定理、新理论和新分支都浸透了数学家奋斗的心血。数学每前进一步往往会遇到 种种阻力,许多数学家为科学真理曾付出巨大代价,我们今天学习数学要加倍努力, 继续探索没有穷尽的科学真理。现在,我们的祖国就像春天解冻以后松软了的土地, 大批幼苗破土而出,到处充满生机。可是,困难、阻力和挫折还是有的,我们的青 年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为民族富强而学习、奋斗,为振兴中华,为为类文明做出 更大的贡献。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扫校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章 三百多年的沉冤
——被反动教会迫害的大科学家伽利略
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这个问题曾在古希腊人中引起激烈的争论。以托 勒玫(C。Ptolemaeus,约90-168)为代表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宇宙 中心。这种学说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在天文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直到1543年,才 被哥白尼(Npernicus,1473-1543)的日心说所动摇。但由于日心说与圣经 不符,一开始便受到教会的反对,被斥为异端邪说。1600年,天文学家布鲁诺(G。 Bruno,1548-1600)被教会活活烧死,罪名就是他拥护哥白尼,竟敢说地球不是 宇宙的中心。下面将会看到,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也是著名科学家伽利略(G。 Galiei,1564-1642)受迫害、被监禁的主要原因。
新发现
科学是扼杀不了的。布鲁诺遇难后不到十年,伽利略就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打 开发通向近代天文学的大门。他把这精巧的仪器指向天空,观测到许多人们用肉眼 看不到的现象。例如,他发现了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打破了“天体是理想球形” 的观点;发现了太阳上黑子的移动,从而推测太阳自转;还发现了金星的变相和木 星的四个卫星。他兴奋地意识到,这些新发现都是对日心说的有力支持。他把自己 的想法,写信告诉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Kepler,1571-1630),得到开普 勒的热情支持。不过,为了能须利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教会的迫害,伽利略比布 鲁诺谨慎多了。他努力同宗教界建立联系,结交了一些教会朋友。由于他的物理学 和天文学上的许多重要发明,也一度赢得教会的尊重。
伽利略以为这样做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开始在通信中毫不掩饰地支持哥白尼 学说。他那新颖的观点和生动的文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但昔日与伽利略为友 的教会人士,这时却站到了他的对面,纷纷用圣经来攻击他。这些人不曾用望远镜 看一下天空,却公然否认伽利略看到的事实。而缺乏科学知识的广大群众,大多相 信太阳绕地球转。面对这些,伽利略的内心是矛盾的。他坚信科学事实,又怕受到 迫害。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他心情沉痛地说:“如今这些事(指天文发现)在我 眼前,就像用手摸着一般的确实。但与其苟顺私情拥护它们,而和上级长官作对, 毋宁闭上我们的眼睛为妙”。但是,绚丽多姿的自然界强烈地吸引着他,追求真理 的精神使他很快改变了这种“闭上眼睛”的态度,他又冒着风险前进了。他的文章 措词委婉,却是明确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这种行动激怒了教会,罗马教廷决定对伽 利略进行制裁。
1616年的审讯
1616年2月19日,审查部的神学顾问们开始审查以下两个命题:一、太阳固定 于宇宙中心;二、地球有自转和绕日分转两种运动。24日,神学士开批判总会,所 得结论是:这两个命题都是“谬论”,“于理不通”,而且“和圣经字义并教父学 士等的注疏,多有抵触,确属异端之说”。判文下有11位神学士签字。
2月25日,教皇保禄五世亲自下令给柏拉弥诺主教:把伽利略召来,告诉他及 早反省,并饬令他不得宣传、拥护和讨论比类问题,否则就科以监禁。第二天,在 森严的宗教裁判所审讯室中,伽利略被迫表示服从教会,并否认了地球的运动。3 月5日,禁书部(即书籍审查部)便受教皇之命发表禁书令,把包括伽种略有关著 作在内的一切拥护地动说的书籍列入禁书名单,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自然也在 禁书之列。禁书部对伽利略的判词是这样写的:“地动说既属荒谬又和圣经相悖, 可能危害公众信仰……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哥白尼学说”。
为什么教会反对“地动说”呢?有人说他们是在实行“愚民政策”。其实,那 样未免把他们的智慧提得过高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是相信太阳绕地球转的。按照圣 经,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居住的地球理应是宇宙的中心。以圣经为精神支柱的 教会,怎能容许别人宣传离经叛道的学说呢?
由于伽利略表示“悔过”,又考虑到他在社会上的威望,教会便把他释放了。 教皇和主教们为他们的“胜利”,洋洋得意,似乎靠他们一声令下,就停止了地球 的转动。
一部杰作
从宗教裁判所出来的伽利略,感到“万念俱灰”。被爱放弃自己拥护的学说, 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回到家乡佛罗化萨以后,他只好在实验室里悄悄地做实验,而 不敢把所发现的东西公之于众,更不敢讲地球的运动了。但是,他在实验中一次次 激动人心的成果,重新燃起了他希望之火;朋友们同仇敌忾的呼声,鼓起了他宣传 科学的勇气。1623年,他终于发表了一本总结自己实验成果的著作《实验集》。这 本书一出版,便博得了不少好评。由于此书不涉及哥白尼学说,也避免了与圣经抵 触的词句,因此得到教会的认可。伽利略暗自庆幸,次年亲赴罗马,不仅结交了一 些教廷大员,还拜访了新教皇伍尔邦八世。这位教皇,过去曾是伽利略的朋友, 1629年还作过一首十九节的拉丁短诗,歌颂伽利略的天文发现。他初登教皇宝座, 便接受了伽利略《实验集》的晋献,赠给他锦标一面和金、银奖章各一玫。
由于和教会人士的关系好转,伽利略认为可以比较大胆地进行科学研究了。他 回家以后,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但是,他没有 忘记1616年的审讯,那时他曾宣布放弃哥白尼学说。现在条件好些了,还要不要宣 传自己的正确观点呢?怎样才能避免教会的迫害呢?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一 种巧妙的方法来宣传哥白尼学说。他写了一本《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以三 人对话的形式讨论托勒玫的地心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哪个正确的问题。其中一人代 表托勒玫,一个代表哥白尼,还有一个旁观者,对前两人的讨论作出判断,他实际 是代表伽利略明显支持哥白尼学说的,但从字面上看不出伽利略本人站在哪一边。 这本书花了3年时间,于1629年完成了初稿。
1630年5月,伽利略带着《对话》再赴罗马,请求教会准许付印。负责书籍审 查的黎加尔地主教(Riccardi)看了伽利略的稿件,认为他未顾及1616年断案, 于是命他前后加些序跋,言明所谓哥白尼学说,仅系一种假设,所收集的一切反对 托勒玫学说的证理,并非在于指出它的错误,只不过是一种反诘性设通信班而己。 伽利略照办了,序言的开头,他用一种维护教会的口气写道:“几年前,为了排除 当代的危险倾向,罗马(教会)颁布了一道有益世道人心的敕令,及时地禁止了人 们谈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动说。有些人公然无耻声称,这道敕令的颁布并未经过对 问题的公平考察,而是出于知识不够而引起的激情。还可以听到一些埋怨说,对天 文观察完全外行的法官不应当以草率的禁令来束缚理性的思维”。实际上,他所指 责的那些言论,正是他自己的正确观点,但他却装着反对的样子,接着写道:“听 到这类吹毛求疵的傲慢言语时,我的热情再也抑制不住了。由于我充分理解这一慎 重的决定,我决心作为对这一庄严真理的一个见证人而公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这样看来,他写书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澄清事实真相,以维护教会的名誉。当伍尔邦 八世知道伽利略要印行新书时,便向他的秘书强包理主教(Ciampoli)探询一切, 秘书回答请他放心,说一切都在按法定程度进行。教皇以为伽利略已“改过”,并 未阅读他的稿件就允许刊印了,而且还召见了他。
伽利略回到佛罗伦萨以后,经过一些不大的波折,《对话》便于1632年刊行问 世了。书中有佛罗伦萨审查员的许可证,还有黎加尔地主教的批文。这些不懂天文 的主教们,并未察觉伽利略的真实意图。
其实,《对话》决不是像序言所说的那样。为了维护教会的,它实际上是和教 会宣传的地心说针锋相对。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论证哥白尼学说,应付对方的各种 设难。例如有人说,若金星绕日而行,就该有月球一样的变相,但并没人见到它的 盈亏啊!伽利略说,利用在文望远镜,就可以清楚地见到金星的变相。他还以木星 为例,绘图解释行星的逆行、顺行和留,以此说明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绕日而行。 另外,人们很难相信地球这么大的球会自己转动,但通过书中列举的太阳自转的事 实,读者自然会想,既然庞大的太阳还能自转,比之渺小异常的地球为什么不能自 转呢?书中还利用木星的4个卫星的发现来支持哥白尼学说。他描述说:这些卫星 的形状的改变如同我们看见月亮形状的改变一样,因此,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带着月亮,就像木星带着它的卫星一样。
《对话》一书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形式活泼、语言生动,堪称科学史 上的一部杰作。它一出版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人们通过两种宇宙观的比较,更 加信服哥白尼学说。这时,教会的神学家们把书拿来仔细察看,这才明白也伽利略 的真实目的。他们极为冒火,后悔当初不该准许这本书出版。教皇伍尔邦八世认为 自己受了伽利略的欺骗,更是恼羞成怒,早把过去和伽利略间的友情忘得一干二净 了。正在这时,有人到教皇那里诬告伽利略通过书中的人物辛普利邱(Simplicio, 代表托勒玫)侮辱教皇。这对盛怒的教皇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他和主教们一致 认为,伽利略在1616年受罚后,重新犯罪,必须严加惩处。
1633年的审讯
1632年8月,黎加尔地主教向印刷局发出紧急通知,停售伽利略的《对话》, 同时把这部书送交神学会审查。审查结果是:伽利略虽用了一些含蓄而模棱的语言, 但毕竟冒犯了1616年接受的命令,因为书中把地动说当作事实而非假定,并多方证 明它。不久,伽利略便接到传令,要他在10月底以前到罗马受审。年近七旬、体弱 多病的伽利略请求在佛罗伦萨受审,但教皇坚决不准,11月19日再次发出传令。这 时,伽利略身体更差了,医生如实写了证明书:“伽利略生病在床。他可能到不了 罗马,就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伽利略的一些朋友也到教皇那里求情,希望能开恩 免除他的罗马之行。但教皇竟不管伽利略的死活,命令道:若伽利略再不来罗马, 就“依被告提审不到的常规,拘捕前来!”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