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鸳梦醒来 >

第1章

鸳梦醒来-第1章

小说: 鸳梦醒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鸳梦醒来…佛家超越爱海情波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



     爱从哪里来
  在美籍俄罗斯现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浪子的历程》中,情场老手、放荡浪子汤姆·雷克维尔轻松地回答了一群妓女在魔鬼授意下的嘲弄性盘问,但当最后被问及什么是爱时,却顿然哑口无言:
  幽灵:
  最后一个问题:爱是……
  雷克维尔(旁白);
  爱
  这宝贵的词像一块灼热的炭,它使我难以启齿,使我的灵魂恐惧。
  幽灵:
  不回答?我的学者答不出来?
  雷克维尔(激烈地):
  是的
  我无可奉告。
  这里所讲的爱,是指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的那种恋情。雷克维尔虽然经常被爱并欣然以爱回报,但他却回答不出爱是什么。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在我们的生活中:谁没有爱过或被爱过,谁没有堕大过情网,谁没有耳闻目睹过形形色色的恋情事件,然而谁又说得清爱是什么?就连那些最富激情和体验的浪漫诗人,在咏颂爱情时,也只能用华丽的词藻堆砌似是而非的形容,或对爱情的外在表现作出优美的比喻。请看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致橡树》中对爱情的表达: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里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得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云霞、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从这首曾经广为流传的爱情诗中,我们可以体察到作者对爱情所持的价值倾向和追求态度,但对作者所持此种爱情态度的依据,即爱情究竟是什么,我们从那大量的象征和比喻中还是看不出来。可见爱情是什么的问题,确实非平常人所容易回答。以致《情爱论》一书的作者瓦西列夫在提到爱情时,也只能从表现特征上将爱情表述为〃像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电弧一样在男女之间产生的那种精神和肉体的强烈倾慕之情。〃但这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关于爱情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追根究底的问题,它询问的是爱情的本质,也即爱情产生的动因,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对这样一个深奥问题的回答,只有那些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们才能冒险一试。但可惜他们的解释,本身就是悬殊甚远。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诸神谱系》里讲到,最早有四位神祗从混沌的深渊中诞生,金发的爱神埃罗斯就是其中的一位,其他三位分别是混浊之神、大地之神、死神。爱神的名字象征着宇宙被分开的各个部分的动机、意向和结合,天地万物都是在他的参与下发生的,他拉起生命之箭,射穿了地面的“冷漠的胸膛”,于是〃褐色的地表便覆满了一片膏腴的葱绿〃;他向一对泥制男女的鼻孔里吹进了一股气,给他们带来了〃生命之息,他用他的金箭射中谁的胸腾,谁就会堕人爱河。这是从神创论的角度来解释爱情的起源和动力。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则从人们对整体性的渴望来解释爱的产生动力和性质。他引述一个古代神话来支持他的观点:在人类之初地球上生活着三种性别的人,即男性、女性、阴阳人。这三种人最初都是球形的,每人有四只手、四条腿,在颈项上长着两个同样的脸和一个能够转向背面的头。他们骄傲而有力量,他们攻击神灵,被打败了,本来要被灭绝,但由于宙斯的仁慈,为了人类继续对神崇拜和祭祀,他允许人类继续生存下去。不过为了杜绝人将来再造反的可能性,他通过把球形的人从中剖成两半来削弱他们的力量,并且警告说,如果他们再敢傲慢无礼的话,就将把他们再一分为二,让他们只有一条腿跳来跳去。
  人类的球形祖先本来是不存在爱的,只有在人被截成两年以后才有了爱,因为每一半想念被分开的另一半。无论什么时候,当这一半碰到另一午时,他们就紧紧拥抱想要再快到一起,谁也不能使他们分开。他们为了不再分离,甚至不去寻找食物,人类就这样渐渐地饿死了。宙斯于是起了慈悲心,他把人的生殖器移到前面,便男女可以借交媾来产生新的后代。而先前生殖不是通过男女交媾发生的,而是〃排在土里,就像蚱蜢那样〃,因此,阿里斯托芬说:爱本身〃只是对整体的欲望和追求的简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借传奇人物苏格拉底之日对阿里斯托芬的观点进行了否定,他说:〃爱并不是对于另一半或全体的欲望,除非另一半或全体恰好是善。因为人们宁愿砍去手足,如果他们觉得这些都分是坏的话。〃因此,如果爱仅仅是对好的一半或好的全体的欲望的话,爱的推动力就是一种对善而不是对完整的渴望了。所以柏拉图说:〃爱是一种想永久地拥有善的欲望。〃
  美国现代自然主义哲学家桑塔雅那在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对爱情和爱情的产生作了进一步理想主义的解释。他认为,所有配称之为爱的,都必须有一个理想的目标,爱人们各自在对方中寻求〃一种本质上是永恒和无限的理想形式的体现〃。例如,如果一个男人爱上一位金发女郎,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心灵被完善的金发美人的理想俘虏。这位男子真正爱的正是这个理想的目标,而不是这位〃未修饰和偶然的女性。〃桑塔亚那认为,理想化的对象是通过人的想象来创造的;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爱。想象不仅创造了人的理想,而且能够把被受者放到理想之下。因此,爱情产生于想象,爱就是一种对本来只是一个自然对象的理想化,就是一种对不可企及的理想目标的想象的追求。
  与众不同的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以人的自恋心理来解释爱的产生和爱的本质。〃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婴儿阶段,都有一种天生的自恋倾向,这是婴儿作为一个生物试图继续活着的生命功能。婴儿需要被满足,需要被保护和照顾,而婴儿也总是获得满足和受到保护与照顾,这无疑促进了婴儿在成长期的自恋倾向并发展为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弗洛伊德说,人的第一个异性恋爱对象是自己的母亲,但动机仍然是自恋,因为母亲最能满足他被保护的需要。但是当儿童自我中心意识进一步发展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碰到种种障碍,外部世界以教育和社会规范的形式迫使儿童放弃他的自恋。儿童慢慢认识到他在这个世界上是不那么重要的,父母、老师和其他人都要求他改变他原来的自己而服从某种外界要求。当儿童便自己认同于外在的要求时,他就建立起了一种〃理想的自我。即他应当成为什么样人的概念。〃虽然理想自我的建立是源自对环境压力的屈服,但是一旦理想的自我由外部强加转为内在化时,人就可以用它来给自己提供一种新的自恋的爱,即通过实现理想来实现自我,在理想的爱人那里找回自我,通过爱的〃对象的回应来满足自我被爱的欲望。因此弗洛伊德总结说,所有的爱都可归之于一种被爱的欲望,对于别人的所有兴趣都只是满足自爱的一种间接手段。
  以上几种思想大家们对爱情产生的动因和爱情本质的表述虽然显得有点抽象深奥,但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也还是对寻常男女恋情心理体验和表现状况的概括
  其一,被爱神金箭射中而发生的神秘爱情,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讲的那种连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怎么会产生或何时产生的那种爱情。这种爱情的理性成份最少,爱者仿佛是不由自主、身不由己地就开始爱了,或是某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悄然发现某个人的影子挤进心里挥之不去,或是一次偶然的邂逅,就电石相击般迸发出倾心迷恋的火花。现实中常可见到这样一些姑娘:她们平时桀骜不驯,经常嘲弄男性,一副没一个看得上的架势。但某一天,你会发现她们突然变了,不是在上班时间情意绵绵、软语生香地不停打电话,就是心烦意乱地盼下班,要不就是如火如茶地狂热追求起某男来。这些情感的变化都不是她们自己所能讲清楚的,因而最好的解释自然就是被爱神的金箭射中了。
  其二,阿里斯托芬将爱情的产生归纳为人对整体性和完整性的渴望,其实是基于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即人类是划分成男性和女性的,男女两性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功能,而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必须通过两性结合的方式和功能互补的方式才能实现,在这种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内在作用下,与异性缺乏交往,没有获得异性关注和关怀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而无法排遣的寂寞孤独和空虚感。如一首歌所唱的:
  不知道为了什么,
  忧愁围绕着我。
  我每天都在祈祷,
  快赶走爱的寂寞。
  这种孤独寂寞后面,隐藏的是男女之间相互吸引、相互渴望的既是本能的又是社会的心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常说,男人离不开女人,女人离不开男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只有男女结合,阴阳互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而没有结婚或缺乏爱情生活的男人女人,则被视为不完整的人。男女都是这样,在尚未找到自己的爱情对象之前,在青春初萌的年纪。他们就会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和渴望,产生性孤独感,而当到了社会认同的该恋爱结婚的年龄还处于性孤独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心慌。这种两性之间所产生的强烈结合倾向不被解释成对整体性和完整性的渴望又解释成什么呢?不用回归初始状态的神话来象征又该如何诠释呢?
  其二,柏拉图所谓爱是对善的渴望,应该是对现实生活中这样一种两性心理的概括,即找一个好人。平时笔者与一些朋友摆谈,当谈及婚姻爱情这方面的话题时,常可听到这样一些话语:〃找一个好人〃、〃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他(她)是一个好人”、〃他(她)心好,对我挺不错的。〃在这些有关两性关系和情感的话语里,不包含强烈的恋情冲动,不包含热烈的倾慕思念,也缺少滚烫的生理吸引,有的只是冷静平和的对善的接纳。当然,这只是在婚姻范围内那些极普通的人对两性关系所产生的体验和所持的态度。而在婚姻范围之外,在那些内心世界很丰富的人之间,对善的渴望就形成某种共同精神倾向的交流,感情上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情心维护的遥遥思慕,不带任何的占有欲。而柏拉图以渴望善为内核的爱情理想正是不带肉欲的精神恋爱。不过:这种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程度如何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
  其四,桑塔亚那所表述的爱情是通过想象对某一对象的理想化,说穿了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口头禅:〃情人眼里出西施。〃凡是经历过爱情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我们对爱情都有一种理想主义倾向,当我们最初爱上某一对象时,开始通常是被对象的某一特征所吸引,但由于彼此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特别是在单相思的情况下,我们便往往是在观念上不断塑造我们的对象,在想象中使其愈来愈美,愈来愈好,愈来愈接近于我们心目中固有的关于某类异性的理想。而我们对该对象的思慕也因此而愈来愈强烈和难于克制,认为该对象就是我们的唯一,甚至愿意为之做出很大的牺牲。而其实,被我们朝思暮想,热烈爱恋的对象很可能本身是个极普通、极平淡、甚至极庸俗的人,但在被我们的想象所包装和理想所滋润的一段特定的时期里,该对象就是我们眼里和心中的西施。而当我们与对象有不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或分别多年,在我们的思想情感有所变化之后再次相逢,才会发现对方原来不过如此。
  其五,弗洛伊德揭示的爱情中所蕴含的自恋心理,在现实两性关系和爱情表现中非常普遍,人们在选择和寻找自己的爱慕对象时,往往要在心中掂量彼此是否相配,衡量自己是否配得上对方,这里面就包含着对自己的某种肯定或否定。生活中不少自我感觉良好的男女青年,都把找到一个满意的对象视为自我实现的一种证明,通过爱的回应证明自己的风度、气质、形象、才华、地位、名声等等。因此,当一个众所公认的优秀异性接受了自己的追求,便欣喜万分,感觉得天高地洞,自己高大了不少。而一旦自己的追求被拒绝,便悲观绝望,深感耻辱,愤愤不平,总想弄清自己哪点配不上对方。个别极端者因为想不通,不是心灰意冷,丧失自信自残自伤,就是丧失理性,恶意报复,以挽回所谓的面子。这些爱情表现的实质正是自恋。不希望回报的爱是极少的,除非他太不看重自己。当一个人发出第一封倾吐衷肠的情书后,必然便是在焦虑、揣揣不安和强烈期盼中度过未获回音之前的时光,因为这关系到他的命运,他的荣辱。人们常说,恋爱就是两性间的征服与反征服。有不少人就专以征服异性为乐,征服的对象愈优秀,难度愈大,自我实现的快感也就愈强。笔者就常听到一些人吹嘘自己在情场上如何得意,当他们在吹嘘自己的战果时,也就是在刻意炫耀和抬高自己。而对被征服者究竟存有多少爱意和真情,却实在说不出来。这是自恋心理在两性中的庸俗化。
  依笔者的想法,以上大思想家们对爱从哪里来和什么是爱的回答已经近乎完善,包容了几乎所有的爱情心理和现象,然而以佛家的眼光衡量则未必然,佛家以更深刻的智慧,对爱的产生动因和实质作出了发人深省的剖析——



  人生颠倒是情痴
  从古希腊神话到弗洛伊德,各种对爱的起源和爱的本质的阐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即其一是心理学式的,都是在对两性爱情心理体验基础上所作的某种概括;其二是精神式的,即回避了肉欲。因而爱情在这些视野内无疑是真实优美,不可或离的,即使是悲剧式的爱情也是如此。而佛家审视两性之爱的立足点,却是社会和人生的苦难,是对两性之爱所产生的现实结果的感悟。这是社会学式的,因而在对爱的起源和爱的本质上便直捣人心人性的非理性之处。
  按佛家对生命内容展开所作的十二因缘论解释,生命活动产生的起点和动因是无明,是对世界和人生真象的愚痴无知。在此基础上,经行、识、色、处、触、受各生理和心理器官发育的各种阶段,便产生了贪爱,贪爱的内容中便包含了两性之爱。因此,世人所谓爱情,便是由无明所启动,经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对异性的欲望。这就是佛家对爱从哪里来及爱的实质的透视。从爱产生于无明,爱是一种欲望或意欲这两个命题着眼,则被世人视为至珍的爱情必然是虚幻的,它所带来的必然是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祸患。在佛家看来,〃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人的执爱和贪欲,正是造成人生痛苦和社会苦难的两大直接原因。佛家所指人生八苫中,爱别离、求不得、正取蕴、怨憎会诸苦,都包含着两性之爱的痛苦。
  既然爱情是虚幻的,爱情的结果是痛苦,那么人们向往爱情,追求爱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