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

第12章

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12章

小说: 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重视道德教育的“及早实践”,提出必须在儿童很小时就重视对他们的道 

  德教育,并要重视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而反对让儿童死记 

  道德规则与口头教训。他提出了“榜样”作用在德育方法中的重要地位,他 

  在谈到培养礼仪问题时向家长们提出:“你对于你的儿子,尽管尽量去作关 

  于礼仪的谈话,但是他的伴侣是个什么样子,他的仪态就会是什么样子。”① 

  他主张把好、坏榜样都放在儿童面前,让他们实地去识别美与丑,善与恶; 

  他指出:榜样所起到的吸引或阻止儿童去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 

  大而深刻。他甚至认为:利用榜样进行教育,不仅应在儿童年幼时使用,只 

  要他们还在别人的教导之下,任何时候都应继续使用。 

       在德育方法上,洛克还反对体罚,认为体罚只能培养儿童的奴性、拗性 

  和怯懦的精神。如果儿童因避免皮肉受苦而趋向于规矩,那也并不就是养成 

  他的德性了。不过,他又提出:在万不得已时,在儿童表现出特殊的“自我 

  观念”而一味反抗时,也可以施行体罚,目的是用受了体罚后的感到“耻辱” 

  的这种心情来制裁他的不道德行为。 

       在洛克的德育理论中也包含灌输宗教思想的内容。他反对一般经院主义 

  式的神学教育。但却主张让儿童了解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力量,是世界的创造 

  者,人只能从上帝获得一切“善”的思想与信念。他要求儿童从幼小时就应 

  每天用平易、简朴和适当的方式祷告上帝,以逐步形成他们的宗教观。不过, 

  他坚决反对,让儿童具有神灵鬼怪的印象和观念,以致会产生畏惧的心理。 

  总的说来,洛克是要用“上帝”的概念和形象作为对儿童思想、行为进行约 

  束的一种规范。尽管他所理想的上帝形象与封建社会时期旧教教会所宣传的 

  有很大不同,但仍然反映出他世界观中的唯心主义成分。 

       总的说来,洛克的德育理论的阶级性是明显的,是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敏 



① 《教育漫话》,第123 页。 

② 同上书,第125 页。 

③ 同上书,第127 页。 

① 《教育漫话》,第129 页。 


… Page 51…

  锐反映。但他在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见解中,又都含有合理的因素, 

  尤其是在德育方法上的一些主张,有许多是切实可行,在教育史上也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第三论智育 

         《教育漫话》的后半部,着重论述了智育问题。 

        洛克既然要求绅士是有才干的,是善于处理世务的人,因此就必须使他 

  们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并使其聪明、智慧和本领都得到发展。他把智 

  育放在次于德育的地位。认为,读书、写字和学问也是必需的,但并不是主 

  要的。他说:“我想如果有人不知道把一个有德行的、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 

  比一个大学者更有无限可贵,你也会觉得他是一个大傻瓜的。”“学问是应 

                                                                                  ① 

  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由此可 

  见洛克关于智育的基本主张是:首先,把道德放在知识之上,认为绅士最首 

  要的品质应该是德行。因而把贵族教育的道德礼仪等训练,看得比传授科学 

  知识还要高。指出,如果不能在儿童的行为与心灵上排除不良与邪恶的习惯, 

  那么,文学、科学以及教育上的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其次,把掌握知识与 

  发展智慧割裂开来,首先重视智力理性的发展与训练,然后才是读书、写字 

  和学问。他在1706年所写的《关于理解的指导》一书中,就明确提出智育的 

  主要任务“并不是使年轻人在任何一门科学知识上达到完善的程度,而是发 

  展他的智力,使他在需要时能够很好地学习所要学的学科。因此,他说:他 

  重视儿童理解力的发展,不是使青年们掌握知识的宝藏。而是发展他们的思 

  维与思维的自由。总之,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心的活动与能力,而不是 

                         ① 

  扩大心的所有物。”洛克这种把强调智力发展与掌握知识割开的观点是不科 

  学的,后来在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中所出现的“形式教育目的”(着重发展智 

  力)与“实质教育目的”(着重掌握知识)之争,正是受了洛克这种思想的 

  影响。再次,在论述知识教育时,依据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要求,主张学习 

   “有用”的、能“获取个人幸福”的知识,而反对把学习古典语文作为重要 

  学科。为了适应将来社会交往、置备财产、选择职业等各种资产阶级生活的 

  要求,洛克为青年绅士选列了范围相当广泛的各科知识,例如:阅读、写字、 

  图画、语言、文法、外国语、地理、历史、自然哲学、几何、算术、伦理学、 

  年代学、天文学、法律、速记等等。此外,也要学习骑马、跳舞、击剑等知 

  识与技巧。洛克在他那个年代就提出如此广泛的知识教育的范围,这在智育 

  理论发展史上是有重要进步意义的,也反映出在文艺复兴以后,资产阶级重 

  视占有知识的普遍要求。但是,洛克在论述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性时,都是 

  以当时上层人物的生活与经营事业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他以为读、写、算等 

                                       ② 

  知识是“种种经商处世的本领”,尤其在多数商业上、各种生活中都有极大 

  的用处;学习文法是为了说话得体,切合文法,否则,就“很不合于一个绅 

               ③ 

  士的身份”;“历史是持重与公民知识的主宰,是绅士和事业家应该研究的;” 

  ④                                                                                   ⑤ 

    学习伦理学是为了使青年们养成一种“爱好名誉而不爱满足自己欲望”的 



① 《教育漫话》,第133 页。 

① 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90 页。 

② 《教育漫话》,第143 页。 

③ 同上书,第152 页。 

④ 同上书,第163 页。 


… Page 52…

  习惯;青年能够学好民法,“他就可以出而问世,很有把握得到职业,到处 

  受到重视了”,而且作为一个未来的绅士,不论处在什么地位,他必须懂得 

                                                                         ① 

  法律,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从一个保安官一直到总长”,都需要法律;学 

                                                                                             ② 

  习跳舞可以培养绅士“终生终世具有一种优雅的动作”和“一种丈夫气概”; 

                                                              ③ 

  而击剑与骑马被认为是一个绅士的教养所必备的 ;学习商业算学,则能帮助 

                                       ④ 

  一个绅士“保持原有的财富”,等等。可见,洛克把学习各种知识的目的都 

  集中在如何更有效地把资产阶级青年子弟培养成为合乎要求的绅士,从而发 

  展为国家未来的主宰。 

        在论述知识教育的内容时,洛克作为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提出了让青 

  年学习木工、园艺、农业等技艺,并且指出,这看起来似乎与培养绅士的教 

  育目的是不相容的。但是,必须有这种技艺学习。当然,洛克决不是从劳动 

  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学习内容的,他把它看作是促进健康,进行消遣娱乐 

  活动的一种过程。此外,洛克也说到了让儿童去做一些体力劳动,但这仍不 

  是从正面的劳动教育出发,仍然是利用它作为防止儿童在学习中“偷懒”的 

  一种惩罚手段。他说:儿童不好好读书,就让他去做“有点难做,有点可羞” 

                                                                             ⑤ 

  的体力工作,这样他就会“回到书本”而“肯去用功读书了”。他公开写道: 

   “(儿童)读书越是有恒,这种劳动就越可以减少,最后,到了他们闲荡不 

                                                                           ⑥ 

  肯读书的毛病完全治好了的时候,它就可以完全取消了。”足见在洛克的绅 

  士教育中,体力劳动只不过是一种从消极方面督促读书的办法而已。 

        洛克在论述各科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详尽而具体地论述了教与学的原则 

  和方法,而且因为贯彻了唯物主义的主张,其中许多见解是有实际意义的。 

        例如:他强调要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儿童热爱求知的习惯。指出,教师的 

  职责不是要把世上可知的东西全教给学生,而是着重于培养他们要爱好知 

  识、尊重知识,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求取知识。因此,他要求教学中应当诱导 

  儿童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发问与主动地探索、求知,不要强迫他们学习,更 

  不要靠教鞭的威吓,而要利用在学习中可以得到的快乐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他把锻炼法应用于智育过程,非常重视对事物的实地观察,以及通过现 

  实的事物现象与活动感受取得的各种知识。因而,在洛克那里,各科知识并 

  不是或并不全是通过各种书本教材来学习,而主要是通过各种有关的实际活 

  动来求得实际知识。如:通过地球仪与地图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实际的计数 

  活动学习算术;通过了解本国历史、古代法律以及当前的国家宪法来学习法 

  律知识等等。对年纪幼小的学生,要注重寓学习于游戏之中,要注意让他们 

  读有插图的、能引起兴味的书籍等。 

        此外,洛克提出旅行对培养绅士的重要作用。他说:“我承认到国外去 

                                 ① 

  旅行是有很大利益的。”他认为好处有二:一则可以更多地与人接触,通过 



⑤ 同上书,第165 页。 

① 《教育漫活》,第165 页。 

② 同上书,第178 页。 

③ 同上书,第180 页。 

④ 同上书,第187 页。 

⑤ 同上书,第114 页。 

⑥ 同上书,第114 页。 

① 《教育漫话》,第188 页。 


… Page 53…

对各种各样人的了解,从而在智慧与持重上获得长进;二则在旅行中可以多 

多获得各种知识,特别对学习语文、外国语方面有更多的益处。但他认为, 

出国旅行的年龄不要太大,最好在7岁到16岁之间,即在他容易接受陪同他 

的导师教导的时候,或者年岁较长,无需导师的时候。洛克之所以重视旅行 

的教育作用,是由英国那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当时英国统治阶级子弟作 

为宗主国主人后代,是有条件到殖民地或其它国家去生活,活动的。 

     总之,洛克在教育方法上提出的一系列主张与见解在当时说来,是有进 

步性的,是对经院主义教育那种脱离实际、扼杀儿童主动思维和不重视培养 

儿童求知方法的教学的一种否定。 

     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在西方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资 

产阶级各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虽然,它只是为英 

国资产阶级——贵族统治者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反映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但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却提出许多重要的、反映了一定教育实际的教育理论与带 

有规律性的结论。基于对教育的剖析,他第一次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智、德、 

体诸育内容与方法作了细微的,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论述,这也是有一定实 

践和理论价值的。 



     (2)洛克在 《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中的教育思想 

     英国从17世纪末,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无产者的残酷剥削,建立了“贸易、 

殖民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并推行吸收贫民参加工业劳动, 

以便从他们身上剥夺更大利润的问题。而给贫民子女以一点教育,则是培养 

劳动力队伍,实现高额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述中提到的莎夫茨别利伯爵 

曾担任过这一委员会的首领,洛克也极力支持该委员会的工作。1696年,委 

员会任命了包括洛克在内的6个委员,全都是贵族与重要的官僚人物。同年, 

正式把委员会命名为“促进英王国贸易及殖民地事物改善委员会”。1697年, 

委员会颁布《国内贫民救济法》,其中包括了设立纺织学校的计划,并且附 

录了由洛克拟定的《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它集中地表达了资产阶级对贫 

民子弟的消极态度。 

     洛克提出的虽是劳动学校的计划,但这个“学校”的主要作用与目的仅 

仅在于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压榨、剥夺贫民及其子女的血汗。它主要内容说 

穿了就是一纸剥夺劳动人民的血淋淋的计划。《计划》认为,劳动人民子女 

给社会造成一种负担,社会不能“白白养活”他们,按法律规定,应在每个 

教区设立劳动学校,强迫所有领取救济金的贫民把3—14岁以下不能当正式 

童工的子女送入这所学校。这样做,第一,可使男女成年工人腾出照料子女 

的时间,“有更多的自由从事工作”,实质上是使工人能更多地为工厂主创 

造利润;第二,儿童进入劳动学校后,靠他们自己的劳动维持学校的支出, 

教区在开办学校时所花的费用很快便能从儿童的“全部劳动时间的总收入 

中”得到“补偿而有余”。可见,劳动教育实际成为教区剥削儿童劳动力的 

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第三,儿童进入这所学校,父母就不得再领取救济金, 

这样教区每年可从每个孩子身上少付给工人60英镑的补助金,使教区的花费 

大大减少。第四,儿童被收拢起来,既可以不让他们饿死,又利于对他们的 

管理与控制,可以减少社会的混乱状况,这对维持维护统治者的政权有莫大 

好处。 

      《计划》提出,劳动学校中教师的薪金,一律从贫民税收中支付。那么, 


… Page 54…

这种“劳动学校”的教育因素又表现在何处呢?《计划》指出,劳动学校一 

般都附设于羊毛工厂,成为工厂的一种劳 动部门,儿童是他们的重要的劳动 

力量。他们在这里可以学习劳动。其次,学校里的所有儿童跟着教师“每星 

期日到教堂去作礼拜,对儿童灌输宗教意识。”再有,地方上的手工匠人可 

以通过契约从劳动学校中觅雇学徒,在学徒期间不给儿童任何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