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大乘无量寿经解+ >

第50章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50章

小说: 大乘无量寿经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上段更广明菩萨真实功德。
  「因缘」《魏译》作「因力,缘力」。《净影疏》曰:「因力缘力,为第一门。起修所依。过去所修一切善行,能生今善,名为因力。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名为缘力。」望西云:「宿世善根谓之因力。亲近知识谓之缘力。因缘和合能起行故。」上两说相同。但《会疏》稍异于是。疏曰:「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贯十方三世,令众魔大慑怖故。缘力者,广求知识,大聚诸善。此缘有转凡入圣大威力故。」
  两说文异而实无违。净影以过去之善为今之因,《会疏》则以今之菩提心为成佛之因。实则若无过去多生善行,则不能发起今日之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则无成佛之因,故两说可互补。此两说中,《会疏》于本经较亲。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本经之宗也。「愿力」者,净影云:「起行之愿,名为愿力。」望西云:「求菩提心,谓之愿力。」又《会疏》曰:「愿力者,四弘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综上三说,以四弘誓愿庄严国土,成就众生,志求本有之菩提心;并随愿起行,是名愿力。有愿而无行,是名虚愿,则无力矣。如是因缘和合,复具愿力,则自然「出生善根」。「善根」者,罗什大师曰:「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又《毗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是故善能生妙果,并复生余善,故名善根。《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菩提正道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亲因。因者,种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种子,故名「善根」。又《大悲经》曰:「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故知善根是亲因。从因得果,果具种子,复作胜因。如是辗转,善根无尽。是故菩萨具足如下种种妙德。
  「摧伏一切魔军」。「摧伏」指破除与降伏。「魔」者,(见前注)。又《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难作对。魔之军众称为魔军。「尊重奉事诸佛」,本经第四十一品,谓往生边地者,「于莲华中,不得出现」,「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故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见佛与事佛也。今诸菩萨能奉事诸佛,正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为世明灯」。「明灯」喻菩萨智慧,照破众生迷暗,令众生开解正道。《净影疏》云:「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此处物字即指众生也。自具智慧,故如灯。灯光照射,能显众色,喻令众生开发信解。故云「为世明灯」。又《会疏》曰:「照世间迷暗,故云为世灯明。」盖谓菩萨能照破世间痴迷与昏暗,故如明灯也。「福田」。「田」者田地,以生长为义。于具德者造福,则得福报。种福得福果,是名种福田。应供之人,名为福田。《探玄记》曰:「生我福故,名福田。」又《优婆塞戒经》明三福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供养此上三者,均能生福,故皆名福田。今经云「最胜福田」,表诸菩萨于种种福田中,最为殊胜故。《净影疏》云:「能生物善,名胜福田。」以能令众生,出生善根,故名为胜福田。因从善根复可生长无量诸福之果与善因也。至于「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两句,应与下文「殊胜吉祥,堪受供养」作一气读,其义自见。「殊胜吉祥」,文殊大士圣号之涵义也。文殊即文殊师利。文殊可译为胜、妙、第一。师利可译为德、吉祥等。《大日经》称文殊为妙吉祥。文殊表根本智,乃七佛之师,故殊胜吉祥。今极乐诸菩萨,具文殊大士之智德,了了见自性。故为最胜福田,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又「赫奕」,「赫」者明也,「奕」者盛也。「雄猛」者,《法华经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世尊断尽一切烦恼,大雄不怯,勇猛精进,故曰雄猛。《净影疏》云:「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无畏」者,于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惧之德。又《大乘义章》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于化度众生,无有怯懦之心,名为无畏也。「相好」卅二相、八十随形好也。故知「赫奕」者,表菩萨威光明盛也。「欢喜」表内心自在,形容和悦也。「雄猛无畏」则既表菩萨之实德,勇猛精进,说法无畏。复显仪容,威神无比,大雄不怯。至于「相好」则专指身色。下曰:「功德辩才」,表菩萨具种种其它功德,与种种无碍之辩才。「具足庄严」则为总结以上之赞语。如来以福德智慧庄严其身。此诸菩萨具足智福之庄严,超逾一切世间。此乃极赞菩萨之真实功德,至为希有也。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三、诸佛共赞,表诸佛为作证明,同声称赞,正显大士德深。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不生不灭」者,如《涅桨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又《维摩经》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小乘依有余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趋于偏空。大乘则从空入假,于有为之事相上,显不生不灭之理。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故能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日涉万缘,一心空寂。乃能于布施、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而仍安住于不生不灭诸三昧中,不失定意。「行遍道场」,于道场正行,无所缺少也。「远二乘境」者,唯依一乘法,究竟彼岸也。又《十住毗婆沙论》曰:「若随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若随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随二乘地,则为大怖畏。」是故菩萨「远二乘境」。
  「阿难」下,世尊总结极乐菩萨,真实功德,说不能尽。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本品明极乐世界,寿乐无极。首显彼土会众殊胜,劝谕亲近。继明国土微妙,劝谕往生。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上段双标彼国圣众及刹土,劝谕往生。
  「佛告弥勒」,盖从此品起,弥勒菩萨最为当机。阿难次之。第四十六品,佛告弥勒:「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付嘱汝等,作大守护。」故知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必尊佛咐嘱,宣演本经。
  「微妙安乐清净」者,《会疏》曰:「庄严超绝,故云微妙。无有苦恼,故云安乐。无漏相,实相相故,故云清净。」盖谓极乐一切事相,皆是无漏之妙相。又实相无相无不相,故所显一切皆实相。因极乐所现之相是无漏相,实相相,故云清净也。末二句《净影疏》曰:「何不力励为善求生,名“力为善”。“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又《会疏》曰:「“何不”二字,激劝之辞,即通二义。善有二种:一、称名念佛,是名善本。二、广行诸善,回向得生。念通二种:念谓能念,道谓所念。道亦有二:一、弥陀本愿,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二、三乘所证道,无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虽互二义,正在初义。」
  《净影疏》以为善求生,释「力为善」。以自然往生,为「念自然」。其言简要。其意以行善功德回向净土,力求往生,名为「力为善」。此说甚好。下云:自然往生,为「念道之自然」,则所言过简。《会疏》胜之。直指称名念佛,为善之根本,是乃正行也。「广行众善,回向得生」,亦是「为善」,是乃助行也。正助并举,主次分明,是《会疏》之长也。至于「道之自然」则《会疏》更胜。疏举二义:一、以他力直超为自然。二、以无为无作为自然。而以初义为主。此说极好。盖净宗之妙,正如《要解》所云:「从事持达理持。」但当老实念去,则「无为无作」等等,自然在其中矣。
  以上二疏之说均专就《魏译》,(「念道之自然」以前之文句,独见《魏译》),但汉吴两译于此下更有大段经文,广述彼土菩萨功德与刹土之自然最胜。本经采入,会成此品。于是本品经中于「念道之自然」下,八见「自然」二字,如「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可证「自然」二字,实具要义。此「自然」二字,非外道所谓无因之自然。盖法尔如是,名为自然也。盖「自」者自性。「然」者,《楞严经》中「清净本然」。可见自然实含自性本然之义。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实相。如是「念道之自然」即持名念佛。亦即念实相。如《弥陀要解》曰:「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是故《会疏》以无为无作为道之自然。复以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为自然,并指为道中之正旨。与《要解》之说,辞异而旨同。依信愿持名,他力大道,即得往生极乐。持名即是念实相。一超直入妙庄严路。如是之道,法尔自然。
  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
  上文显极乐会众殊胜功德。「出入供养」,见汉吴两译,原文中尚有「俱相随飞行,翻辈出入,供养无极。」盖指极乐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等也。其飞行十方,普兴供养,是修福也。「观经行道」,是修慧也。彼土圣众,于此福慧二种庄严,悉皆「喜乐」而愿「久习」。下云「才猛」者,即《法藏因地品》中「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之义。才能勇猛者,因智慧故,故「才猛智慧」意即慧根猛利,才能超世也。「心不中回」,「回」者退也。「中回」者中途退转也。所以退转者,信念不坚,遇缘则退矣。极乐圣众,智慧猛利,断疑生信,坚固不动,如金刚山,故「心不中回」一往直前也。「意无懈时」。「懈」者怠也。懈怠之因,愿不深故。愿不深切,行持无力。故时勤时懈,常自放逸。但极乐圣众,深达至理,信深愿切,故勇猛精进无有懈时也。「迟缓」,「迟」者,迟徐、安徐之义。「缓」者,宽缓之义。故「迟缓」者即安闲沉稳而不紧张急燥也。「驶急」。「驶」者疾速。「急」者紧急、急速。「外若迟缓,内独驶急」者,指其表现于外者,宽缓安闲,浑若无事。但其内心则精进不已,念念相继,心心无间,不令刹那失照,故云「内独驶急」。「容容」者和同之义,不立异也。如后汉《左雄传》曰:「容容多厚福。」今经「容容虚空」,指圣众之心和同于虚空。虚空无边际,故自心无边际。虚空无一物,故自心亦无物。虚空以空无故,森罗万象十方刹土依空而生。虚空建立万物,故自心亦建立万物。「无一物」故不落有边。「容万物」则不落空边。无一物而容万物,双照空有;容万物而无一物,则空有俱泯,从容中道。故云「适得其中」。「适」者指洽合,「得」者指契会,「中」者指中道。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即生心,生心即无住,中道义也。「中表相应」。「中」者内心也,「表」者表现于外者也。菩萨心契中道,得于中而形于外,故表里一如,自然相应,不必安排造作,而「自然严整」也。
  「自然严整」直至「无有忧思」为一大段。其中菩萨种种妙德,皆因「适得其中」,而自然成就。「严整」者,严肃整齐,指圣众之威仪,「检敛端直」即「严整」之内容。「检」者检束,不使分散。「敛」者收敛。故「检敛」即经中「耳目口鼻皆当自端」。收听摄视,外绝诸缘之意。又「端」者端正。「直」者,不曲,正直之义。故「端直」者外指身仪之端庄,内指心意之正直。是乃身心俱端也。「身心洁净,无有爱贪」。盖以契会中道,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照破客尘,自然离爱,无有贪染。身心自然洁净。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安」者,具静、定、止、宁、乐、善,无所求为诸义。「定」者,决定、坚定,无有动摇变易也。彼土圣众所发誓愿,自然坚定,无有忽增、忽减、忽过、忽缺之失。如经云「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正是「志愿安定,无增缺减」之范例。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和」者,具调、谐、温、顺、平、睦、合、同、乐、相应诸义。「正」者,从一,止于一也。具是、中、常、止、行无倾邪、方直不曲诸义。极乐圣众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倾」者斜也,侧也,倾覆也。「邪」者,邪恶与邪外也。彼土圣众不为倾斜所误者,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也。「约」者,约束也。「令」者,命令、法律、教令之义。「蹉」者失足也,跌也。「跌」者跌倒也。「绳墨」者,指木工操作时,以墨绳弹画之黑线,匠人依线施以斧锯,不敢有毫厘之差。极乐圣众遵行经中教言,若匠人之于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于蹉跌,不为倾邪所误。本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于此同旨。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世之行人,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也。
  「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第一句,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第二句,旷者空旷。其心空广无有妄念。第三句,信心坚定,智慧明了,于世无虑,于法无疑,故无有忧虑之思。若约净宗,则「旷无他念」者,万缘放下也。「咸为道慕」者,一念单提也。「无有忧思」者,当念即是也。一声佛号,万虑齐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罄然独存,何喜何忧。故云「无有忧思」。
  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
  「自然」二字,亦贯全段。乃因「适得其中」而自然如是。「自然无为」者,不因造作,自然安住于无为法中,此真无为。若因造作,则是有为矣。「虚空」者,指心如太空,开广无际,离垢无染,不受一尘。「无立」者,指一法不立。「淡安」者,「淡」者,淡泊。「安」者,宁静。又「淡安」为水流平满之貌。《文选宋玉赋》云:「溃淡安而并入。」水波相继,相似相续,此喻心离断常。平满喻平等圆满。「无欲」,欲者,《大乘义章》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又曰:「于缘欲受,称欲。」又《俱舍论》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据此,则经中「舍诸爱着」与「亦无希求、不希求想」等,均「无欲」也。此上三句,显「实际理谛,不受一尘」。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故续云「作得善愿,尽心求索」等。正显事理无碍、圆融自在之妙义。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