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章奉命要中国驻外代表通知各该国政府,说它们驻北京的代表都平安无
事。7月19日,总理衙门再次表示愿意武装护送外国使节去天津,但是外国
人觉得总理衙门不能确保安全,所以宁可留在使馆等待援救。在这短暂的缓
和时期(7月14—26日),总理衙门向使馆送去了生活供应品,攻击也暂时
停止了。
可是,当反动的李秉衡于7月26日到达北京时,开战和消灭洋人的政
策又被肯定下来。五位敢于劝告议和的高级官员被处死,袁世凯慨叹说,大
局已告“无望”。
外国增援部队于7月末到达大沽,但是由于互相猜忌和意见分歧,一直
拖延到8月4日才向北京进发。这支联军有8,000名日本人,4,800名俄
国人,3,000名英国人,2,100名美国人,800名法国人,58名奥地利人
和53名意大利人;他们彻底打败了拳民和清政府军,并于8月14日到达北
京,解救了被围困的各国公使馆。这些使馆坚守了将近两个月,这主要应感
① 参见萧一山:《清代通史》,第4 册第2203 页。
… Page 113…
谢北洋大臣荣禄,他不敢违抗太后的命令,却只对使馆区作了一次虚张声势
而非实心实意的攻击。
正当联军前进之际,太后、皇帝和一小部分侍从已逃出了北京。清帝曾
想留下来谈判解决,但是太后强迫他一起同行。经过长途的艰苦流亡之后,
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了。席卷华北、内蒙古和满洲,并使231名
外国人和成千上万中国教徒丧命的这场义和团灾难这时终于结束了。
和平解决
为了收拾义和团暴乱以后的局面,李鸿章应召去进行和谈。在此以前,
即1900年6月18日,朝廷即已召他进京,但是太后对拳民的庇护使他惶惧,
所以迟迟未从广州启程。7月8日他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他
曾从1870至1895年任过这两个职务),只是到了此时,他才乘船前往上海。
①7月21日到达上海时,他对北京的形势完全失去了信心,拒绝北上。8月7
日,朝廷任命他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外国进行谈判,但李鸿章仍对北京之行犹
豫不决,因为他认为,朝廷是不会同意那些他认为实现和平所必需的措施
的,这些措施就是镇压拳民和保护在北京的外国人。
李鸿章稍感宽慰的是,列强并未与中国宣战,只是为了镇压叛乱才派了
远征军。此外,这时俄国提出把它的军队和居民撤到天津以便准备谈判,而
且为了不让其他国家提出过分的要求,它在会议上定下了比较温和的调子,
李鸿章这才同意北上。他要求委派庆亲王和荣禄与他一起去进行谈判,当朝
廷同意照办后,他便在俄国人的保护下北上,9月18日抵达天津。当列强声
明荣禄因参加过攻击使馆的行动而不能被接受为谈判者时,李鸿章便请求让
荣禄去西安。李鸿章希望荣禄(他在11月11日参加了军机处)将能遏制端
王和刚毅当时仍然强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联军代表们提出,在“朝廷还都”以前——意即在
“皇帝重掌朝政”以前——拒绝开始谈判。他们希望利用此要求作为手段来
满足他们所提出的其他要求。然而,太后拒绝了,因为她担心会把不能接受
的条款强加于她;她还指出,只有在和平解决之后,朝廷才会还都北京。东
南各省的督抚此时企图把联军的注意转到惩罚犯罪的大臣们的问题上来。他
们对清廷施加压力,要求它惩办九名赞助义和团的大臣、巡抚毓贤和董福祥
将军。朝廷勉强地同意惩罚这些大臣,但未对董将军审判。列强坚持必须惩
办董福祥,而刘坤一和袁世凯则迫使荣禄采取行动,他们强调明智的政治家
“皆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尤不爱一人以救
① 他这样做,并没有听从英国人强烈要求他留在广州的劝告。L。K。杨:《1895—1902 年英国的对华政策》,
第175 页。
… Page 114…
国 别 两 数 占总数的百分比
俄 国 130;371;120 29。00
德 国 90;070;515 20。00
法 国 70;878;240 15。75
英 国 50;620;545 1l。25
日 本 34;793;100 7。70
美 国 32;939;055 7。30
意 大 利 26;617;005 5。90
比 利 时 8;484;345 1。90
奥 地 利 4;003;920 0。90
其 他 1;222;155 0。30
①
万民”。 1900年12月3日,清廷态度终于缓和了。当追究罪责时,却没有
提到慈禧太后和荣禄这两名主要罪犯。
在北京,联军的谈判者内部很难磋商出一致的条件来。德国要求予以严
厉惩治,德皇甚至扬言要踏平北京。他的目的是要“让中国人再不敢对德国
②
人侧目而视”。 由于克林德的被杀,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伯爵被任命为在
中国的联军总司令。英国支持德国以图遏制俄国,而俄国正在讨好中国,它
希望把乘骚乱之机占据的满洲割让给它。日本不甘落后,也想巴结中国人;
法国声明它对中国没有什么企图,而美国发表了有关门户开放政策的第二个
照会,支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的完整”。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之后,在1900
年12月24日公布了一项有十二条款的联合照会,照会在1901年1月16日
被清廷勉强接受下来。最后的解决办法包括下列主要各点:
(1)惩办罪犯。联军最初要求定十二名官员死罪,包括庄王、端王、
刚毅、毓贤、李秉衡、徐桐和董福祥将军。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
端王充军新疆,终身监禁;毓贤即行正法。董将军被革职;刚毅、徐桐和李
秉衡已死,均追夺原官。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
119名。
(2)赔款:赔款六千七百五十万英镑,合银四亿五千万两,在三十九
年内偿清,年利四厘,并以海关、厘金、地方关卡税收及盐务税作保证。为
了帮助筹措赔款,现行关税应予提高,而且对在此以前的免税货物征税。赔
款的分配如上表。①
① 谭春霖: 《拳乱》,第139、141 页。
②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卷3 第309 页。
① 实际上,赔款数目远远超过了联军所蒙受的损失。美国人私下提出的实际要求只为二百万美元,此数已
于1905 年付清。1908 年,美国政府退还中国10。785,286 美元;同时保留二百万美元作为以后机动之用,
而于1924 年,把其余赔款也放弃了。退还的款项由华盛顿当局指定用作留美中国学生的教育费用。为了预
备这些学生留学美国,在北京建立了清华学校 (即后来的清华大学),该校聘用了许多美国教师。随后其
… Page 115…
(3)其他重要条款:
(一)派代表团赴德国和日本道歉。
(二)各国设置常驻卫队以保卫使馆。
(三)拆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与沿海之间的其他炮台。
(四)两年以内不得输入武器。
(五)北京至沿海的关键地点驻扎外国军队。
(六)在拳民曾经肆虐过的四十五城镇,停止考试五年。
这些内容具载于十二款的 《辛丑各国和约》和十九件附件中,并由李鸿
章、庆亲王和十一国代表于1901年9月7日签署。联军部队于9月17日撤
出北京,但清廷直到1902年1月7日才还都北京。
俄国在满洲
议定和平并未解决俄国人占据满洲的问题。在镇压“骚乱者”和恢复秩
序的借口下,二十万俄国军队全面侵入满洲; 1900年7月23日占瑷珲,8
月30日占齐齐哈尔,10月1日占领沈阳(清代的陪都盛京)。辽东半岛的
俄国军事长官、海军上将阿列克塞也夫强迫盛京将军曾祺签署一项“临时协
定”,实际上攫取了中国人在满洲的统治权。清廷拒绝承认此项协定,它坚
持曾祺无签约权。后来双方在圣彼得堡开始谈判,并于1901年2月16日,
由俄国人建议缔结一项有十二款的条约以代替阿列克塞也夫…曾祺协定,它
名义上把满洲归还中国,但实际上,俄国军队在“保路兵”的掩饰下把占领
满洲合法化了。协定规定,未经俄国人同意,中国人不得向满洲运送武器或
授予任何人在该地兴建铁路和开矿的特权。它规定中国担负占领费和赔偿中
东铁路的损失,并允许俄国建筑一条由中东线直达长城的铁路。
俄国人的行动引起其他列强的忧虑。日本驻北京公使警告庆亲王说,对
俄国占领满洲作出的任何让步都将导致对中国的瓜分。英国和德国告诫清
廷,要求它在与联军在北京达成总的协定之前不得与俄国单独缔约;美国、
奥地利和意大利力促中国反对俄国的要求。可是,维特伯爵此时威胁说,拒
绝此建议将导致俄国人吞并满洲。清廷由于几位大员的意见相互抵牾而进退
维谷。李鸿章的亲俄倾向此时表现得明显起来,他建议签约以避免与俄国的
关系发生危险的破裂,而张之洞和刘坤一则坚决反对这个条约。
清廷因这些互相对立的意见和各种国际压力而左右为难,始终不能作出
决断。但是,由于中国驻伦敦和柏林的公使,尤其是驻东京的公使再三提出
反对缔约的劝告(驻日公使强调指出,在英国与日本的联合反对下俄国不敢
他国家也纷纷豁免了赔款:英国在1922 年;俄国在1924 年;法国在1925 年;意大利在1925 和1933 年;
比利时在1928 年;荷兰在1933 年。许多中国学者把退还庚乱赔款之举视为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
这显然是一个需要重新探索的问题。
… Page 116…
在满洲采取行动)之后,清廷终于在3月23日拒绝了俄国的条约。面临国
际上的反对,俄国人没有直接采取行动,仅发表声明说,他们虽然很愿意撤
出满洲,但是国际政治的现实不允许他们立即这样做。李鸿章仍然主张,通
过直接谈判与俄国单独解决,并打算给予俄国在满洲的某些特许权以换取它
撤军,但维特伯爵拒绝了他的建议。在遭到这样的拒绝以后,又老又弱和羞
惭交加的李鸿章,突于1901年11月7日死去,终年78岁。
李鸿章的工作由庆亲王和军机大臣王文韶接办。由于国际局势不利于俄
国,它终于在1902年4月4日与中国签约,答允分三个阶段(每阶段相隔
六个月)从满洲撤军。至于中国方面,它同意保护俄国控制的中东铁路。第
一批撤军按期执行,但到1903年4月该撤第二批俄军时,俄国人又玩弄花
招,把军队伪装成“保路兵”而没有撤离。此外,他们还要求取得一些新的
垄断权,并重新占领了已撤出的城市沈阳和牛庄,这便为对日战争播下了火
种。
义和团暴乱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是由反动的满洲朝廷、保守的官员和绅士以及愚昧迷信的百
姓的联合力量发展起来的。它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非理性的
爆发,本身具有爱国主义的因素。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历史学家都认
为它是一次原始形式的、爱国的农民起义,它具有正确的动机,但采取的方
法却是错误的。
义和团暴乱及其最后的解决有这样一些意义重大的后果:
(1)联军之占领北京和俄国之进犯满洲加剧了国际对抗,使各国担心
它们之间会相互发生冲突,从而最后结束各国在中国经济机会均等的局面。
国际间普遍出现了一种愿望,即宁愿缓和紧张局势和维持中国现状。1900年
7月3日美国发表第二个“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目的即在力图“保持中
国的领土和行政权的完整,并维护在中华帝国全境实行贸易均沾原则”。接
着,英国与德国于10月16日签订了一项协定(其他列强被要求支持),规
定署约国不得攫取中国的领土。帝国主义活动的这种对峙局面使清帝国免于
立即被瓜分,但是它的国际地位却下降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2)《辛丑各国和约》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武器输入被禁止,
大沽及其他炮台被拆毁,外国在使馆区内驻扎军队,外国有权从北京到沿海
派驻军队:所有这一切都损害了中国的自卫力量。有关中国国内许多地方暂
停科举考试的条款,则是对中国内政的公然干涉。
(3)四亿五千万两赔款加上利息,如要全部付清,总数达982,283,
150两,比原数多出一倍以上。由于支付必须用外国货币,尤其在银价猛跌
的那几年,中国在折算中又遭受额外的损失。这样大量资本的外流即使不致
使中国的经济完全不能增长,也使它受到了抑制。
… Page 117…
(4)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们从此组成一个有力的外交使团,有时其作用
超过了满洲朝廷而成为太上皇政府。
(5)义和团的野蛮行径使世界认为中国不是文明国家,而外国列强的
残暴表现却造成了一种不可战胜和高人一等的形象,因此损害了中国人的自
信和自尊心。中国人对外国人原来抱有的轻蔑和敌视态度,现在往往一变而
为恐惧和奉承的态度。
(6)尽管清廷为了苟延残喘,企图在实现立宪政治方面作一些三心二
意的改革,但是,许多中国人看到满族的力量在崩溃,便转而向往革命。孙
中山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的活动日益得到同情和支持。随着革命脉搏的加
速,他的形象也从一名大逆不道的叛乱者一变而为一个爱国的革命家,从而
在1911年最终促使满洲王朝覆灭。
… Page 118…
英日联盟的影响与俄日战争
联盟的超源
俄国人占领满洲及它所带来的一切严重国际后果,必须从更广泛的欧洲
强权政治的背景来加以考察。在刚刚进入本世纪时,随着英国执行“光荣的
孤立”政策,欧洲在三国同盟(德、奥匈和意大利)和俄法同盟之间保持着
一种不稳定的均势。由于这两大阵营之间的竞争造成紧张状态,以及害怕这
两个防御性同盟会联合成一个大陆联盟来反对英国,于是强国之间形成了僵
持局面,这种形势促使它们把注意力指向亚洲和非洲。从这种观点看,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