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局面,这种形势促使它们把注意力指向亚洲和非洲。从这种观点看,俄国
侵占满洲并不仅仅是侵犯中国主权的一个孤立事件,而且是对现存国际秩序
的严重破坏。尤其是日本,它关心自己在朝鲜和满洲的地位,而美国则担心
中国门户开放的前途。英国感到它在北京的影响和在长城以南的地位受到了
威胁。另一方面,法国支持俄国前进,德国也暗中鼓励俄国向东扩张,以使
俄国的注意力从欧洲转移出去。显然,一个国际关系的新世纪展现于世,从
而使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方结盟得以形成。
英国处在十字路口。它的“光荣的孤立”政策使它找不到盟友,布尔战
争又牵制了二十五万名英国士兵达两年半之久(1899年 10月—1902年5
月),这暴露出英国防御力量的薄弱和它的孤立政策的危险。为了保护它的
帝国和保存它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英国被迫放弃孤立政策,拼命寻找同盟
者。最初它选了德国。伦敦曾希望1900年10月的英德协定(它曾保证维持
中国现状)会阻止俄国向满洲推进,但德国后来把满洲排除在协定之外,此
举显然是为了避免开罪俄国。英国再三企图与德国结盟而未获成功,这便迫
使伦敦另找新的同盟者。法国因它在法俄同盟中的地位而不可能追随英国;
美国则坚持传统的“不介入同盟”的政策,而且它刚打过西班牙战争,所以
它无心在海外进行冒险活动去保卫“门户开放”政策。这样一来,日本就成
了唯一可能的新同盟者,而且更吸引人的是它的海军力量和人所共知的仇俄
情绪。
1901年,根据英国海军部计算,“中国海域”上的俄法联合海军力量,
在战舰数量上以九比四超过英国,但英国若与日本结盟便会使它在战舰数量
上以十一比九占上风,而在巡洋舰方面也占有优势:这就无需从它的欧洲舰
队调来舰只了。除军事考虑之外,英国人还关切俄国人可能通过他们控制满
洲来支配北京,关切俄国的经济影响(通过比利时的资金兴建京汉铁路)渗
入长江流域——这里却是传统的英国的利益范围!再有一点使人不安的是,
俄国在西藏活动的加强导致达赖喇嘛在1901—1902年派遣了两个使团前往
①
俄国。如果不加制止,俄国人的南进可能威胁印度的安全。因此传统的恐
① 刘彦: 《中国外交史》,李方晨增订,第268—269 页。
… Page 119…
惧心理又再次闪现,英国人觉得当务之急是与日本人结成联盟以阻止俄国人
前进并维持英国在亚洲的优势。英国是个辽阔的帝国,孤立于欧洲政治之
外,现在又面临着俄国人的新威胁,所以它是舍此别无其他办法了。为了阻
止日本与俄国可能达成将会严重危害英国在亚洲利益的任何协定,英国与日
本驻伦敦公使的谈判进行得很快。
至于日本,自从1895年三国干涉以来,它对俄国一直抱有强烈的敌对
情绪。与英国这个最重要的西方大国结盟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这将
顿时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意味着它作为一个大国的时代的来临,而且可以
用这作为对付俄国的一面有效的盾牌。由首相桂太郎 (山县有朋的一位门
生)、外相加藤高明及其继任小村寿太郎、驻英国公使林董领导的一个强有
力的集团坚决赞成这一行动方针,而他们又有政界元老山县、西乡从道和
松方正义的支持。但是,颇有影响的前首相和政界元老伊藤博文则怀疑英国
在抛弃传统孤立政策方面的诚意,并害怕日英结盟会使日本在对俄作战中充
当先锋(他认为这对他的国家来说是力难胜任的)。所以他宁愿与俄国修好,
因为朝鲜与满洲的问题主要关系到日本与俄国,并不涉及英国。他的论点得
到另一位元老井上馨的同情,但是山县和他的军事集团认为,与俄国修好只
能是暂时之策,而势所必然的是日本必须为争夺在朝鲜和满洲的霸权而与它
作战。不用说,日本领导层在外交事务中的对立观点是与国内政治的倾轧有
关的:伊藤想阻止军界支配国家事务,军界则不愿让伊藤有机会重新秉政。
由于伊藤反对内阁的立场,所以桂太郎讨厌伊藤。桂太郎急于除掉他的
政敌,而在1901年10月恰好出现了这个机会:当时上值耶鲁大学二百周年
校庆,伊藤应邀前去接受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事毕之后,伊藤在井上的鼓励
下,前往欧洲企图以私人身分访问俄国,倡议谈判。在伊藤出国时,桂太郎
命令林董在伦敦尽快进行结盟谈判。当伊藤到达巴黎时,林董也带了结盟草
约露面了。伊藤十分沮丧,甚至想回国;但最后还是决定按计划前往俄国。
他要求林董在伦敦的活动稍事拖延。但他在柏林时接到东京传来的消息,说
结盟的谈判已进展得使日本无后退余地。但伊藤没有畏缩,仍继续他的俄国
旅行。到达俄国后,他提议: (1)互相保证朝鲜的独立;(2)双方约定,
不得出于战略目的使用自己的领土反对对方; (3)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有
权自由行动,日本则承认俄国在满洲拥有最高利益。俄国政府不愿接受这些
条件。它不同意日本可在朝鲜自由行动,但却坚持俄国在满洲及中国其他地
①
方有行动的自由。伊藤离开俄国时并未达成协议,但他仍未放弃日俄修好
的思想。他在回国途中在柏林打电报给东京,再次警告说英国不可靠,并建
议在进一步与俄国谈判之前应对盟约签署再事拖延。然而,内阁无意冒险丧
失与英国确有把握的结盟去换取与俄国和解的不可靠的机会。1901年12月
① 陈复光:《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第331 页。
… Page 120…
在枢密院的建议下,天皇批准了英日联盟。伊藤很得体地接受了这一决定,
但竭力主张不要利用这个联盟对抗俄国,而要用它对俄国施加压力,以便达
成以“满韩交换”的原则为基础的协定:日本同意俄国在满洲的支配地位,
与此相对应,俄国则承认日本支配朝鲜。简言之,这就是“满韩交换”。
1902年1月30日,英日盟约正式签订。在前言中,缔约双方要求通过
维护中国与朝鲜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一切国家在此两国机会均等,来维持
东亚的现状和全面和平。缔约国声明,在满洲和朝鲜受到外国侵略或国内骚
乱的威胁时,它们应采取必要手段以保护双方在此两国之利益。它们保证,
如果一方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事,另一方要保持中立,并同意用它们的影响阻
止其他列强加入战争;但如果其他某一国家加入反对一缔约国的战争,另一
缔约国应给予援助。这样一来,日本便可以放手对俄国作战;如果法国要插
手援助俄国,英国就要援助日本。
英日联盟的影响
俄国和法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扩大俄法同盟的范围,使之适用于东亚,
但这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行动。美国同情日本。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认为日
本是门户开放和中国领土完整的一个保卫者,甚至把日本完全控制朝鲜看作
①
是符合东亚和平的最大利益。他认为中国人软弱无能,头脑不清醒,易被
强者欺凌,日本人则是东方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的象征。“要说中国人和日
①
本人是同种,是多么荒唐可笑啊!” 罗斯福总统指望日本来阻止俄国人在
满洲的扩张,并且满意地看到它的地位因与英国的联合而加强了。
中国的反应是宽慰、羞辱和恐惧,真是百感交集。最初是感到宽慰,因
为联盟直接反对俄国,有利于维护中国和朝鲜。接着是感到羞辱,因为由外
国人约定来保证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是把它和朝鲜等量齐观,并且突出
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的命运并非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它的那些
所谓保护人的手中。最后是感到恐惧,因为害怕日本会最后取代俄国而成为
在满洲的主要帝国主义者。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这两位政界元
老的1902年2月16日的联名奏疏表达了这种又宽慰又焦虑的心情,他们奏
报说:由于俄国人在满洲的活动已经引起日本和英国的不满,这才促使它们
结成联盟,因此,“近日英日联盟,专为东三省事”。可是,他们又告诫说:
“我能从彼(指英、日)力持,即与三省有益。若堕俄计,日英权利必损,
②
必取偿于我。”两天以后,张之洞在给刘坤一和直隶总督袁世凯的电报中,
对英日同盟的真实意向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当提到它第一款中关于英国和日
① 詹森:《日本与中国:1894—1972 年从战争到和平的时期》,第79—82 页。
① 亨特:《边防和门户开放:1895—1911 年中美关系中的满洲》,第78、81 页。
② 《清季外交史料》,卷152 第10—12 页。
… Page 121…
本宣称要对中国和朝鲜国内的骚乱进行干涉时,他对“骚乱”二字之所指提
出了疑问。这是否意味着象日本在东学党之乱中在朝鲜的所作所为那样,它
们也能随意派军队到中国来?他很痛心地声称:“至赖人保全,清韩并列,
令人痛心。国势微弱至此,更无可说矣。”③
袁世凯在分析该同盟时甚至更加强调了这一点。据他所奏,在东方没有
一个国家的陆军出日本之右,在西方没有一个国家的海军胜过英国。这两个
国家的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强国集团,它不仅影响东亚的均势,也影响整个
世界;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它们自己的民族利益,并不是真心想
维护中国和朝鲜。袁世凯问道:难道英国和日本真会付出很大代价来为中国
的利益尽力?因此中国不要期待英日同盟会带来任何好处。相反,只要中国
一放松警惕,该同盟就会给中国带来麻烦。所以他冷静地告诫人们说:“然
欲保全本国疆土而仰望于别国联盟之余力,则一国之耻,孰有过于此者!”
面对此耻辱,袁世凯敦请朝廷立即进行制度改革,加速训练军队,开发资源
和创办近代教育,以加强国力。①
在中国官员中普遍存在绝望情绪,因为国家对于这种形势完全无能为
力。很清楚,如果英日同盟导致日俄之间的谅解,中国将是受害者;但如果
导致战争,中国领土将成为战场,中国也就要听凭胜利者摆布。还有一种日
②
渐增长的恐惧,就是害怕日本的兴起会成为对中国主要的威胁。张之洞发
③
现日本人越来越傲慢,用尽了“口蜜腹剑”的心机。他看穿了英日同盟中
关于“门户开放”的虚伪性,所以非常关切日本人的最终目的。但他仍然认
④
为日本的为害比俄国为轻,因为中国应“以结近援御远患为归宿。”
英国曾希望该同盟会稳住日本,使它对俄国既不是太好战,也不是太迁
就,以便减少战争的可能性。它并不反对日俄两国达成协定,但是它应随时
被告知谈判的内容,而且协定不得侵犯英日同盟规定的条款。日本政府相
信,与俄国订约比战争更为可取,但军界人物却不相信有签订任何持久的协
定的可能,他们害怕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中东铁路完成之后,俄国在东方的
军事力量会稳步增强。
在俄国,1902年11月至1903年4月期间举行了一系列会议,仔细地研
讨了东亚的政策。财政大臣维特遭到以沙皇心腹贝佐布拉佐夫为首的有影响
的集团的攻击,因为维特没有适当地预防中国的敌意或外国的干涉,便要在
满洲贸然兴建耗资巨大的铁路。贝佐布拉佐夫集团在北朝鲜取得一项森林采
伐特许权,他们建议利用这项特权来营利和为战略目的服务,即利用它作为
③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178 第15 页。
① 王延熙和王树敏合编:《皇清道咸同光奏议》,1968 年台北重印版,卷16 第18 页。
② 李国祁:《张之洞的外交政策》,第323—326 页。
③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180 第35 页。
④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85 第21 页。
… Page 122…
军事盾牌去防止日本人渗入南满。维特在沙皇面前很快失去了影响,他的和
平渗入满洲的政策也被抛弃。沙皇决定俄国应利用森林采伐特许权,并停止
将军队撤出满洲,直到中国接受新条件时为止。为了把满洲变成一个“黄色
①
俄国”, 圣彼得堡决定要求中国同意:不把满洲的土地割让或租借给任何
其他强国;未经与俄国协商,也不得开放任何新地区进行对外贸易或作为外
国领事馆驻地;除俄国人外,不得雇用其他外国人在满洲担任行政职务;华
俄道胜银行得在牛庄继续收取关税税款;俄国居民应保有他们在满洲已取得
的一切权利。
1903年4月18日,这些要求被提交给中国政府,中国政府立即通报有
关各外国。在英、日、美主张拒绝这些要求的鼓励下,中国政府通知圣彼得
堡,在俄国军队根据1902年4月的协定全部撤出满洲以前,不可能商讨任
何新的条件。俄国在9月份提出的一套经过修改的条件也被拒绝了;而且在
1903年10月8日(这一天原定为俄国从满洲撤军的最后日期),中国与美
国和日本分别订立了《通商行船续约》,开放沈阳、安东和大东沟给外国人
贸易和作居留地。为了对直接驳回他们要求的行动进行报复,俄国人重新占
领了沈阳。前此在1903年8月,沙皇建立了一个远东总督管辖区,畀以战
争和外交全权,就象把这些权限给予1845年建立的高加索总督区那样,这
样他就把满洲视作高加索那样的被并吞的领土了。①
与此同时,日本已开始与俄国进行谈判。它所提出的总条款如下:(1)
保持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2)在此两国中维持商业机会均等;
(3)彼此承认俄国和日本在满洲和朝鲜的既存的合法权利,彼此承认有派
遣军队保护这些利益和对付满洲和朝鲜内部骚乱的权利; (4)承认日本在
建议和帮助朝鲜实施内部改革方面有独占的权利。显然,此时日本已对满洲
摆出了一副干预者的架势了。
1903年7月28日俄国政府同意进行讨论,日本即于8月12日提出了建
议。在俄国于10月3日提出的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