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3俄罗斯 >

第4章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3俄罗斯-第4章

小说: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3俄罗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罗夫反唇相讥 



     杜罗夫是俄罗斯著名的马戏丑角演员。他表演技艺精湛,惟妙惟肖,有 

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常使观众捧腹大笑之余沉思良久。 

     有一次,杜罗夫在观摩演出,幕间休息时,一个傲慢的观众走到他面前, 

讥讽地问道:“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吗?” 

     杜罗夫瞧了瞧眼前的观众,知道他不怀好意,便不动声色地答道:“还 

好。” 

      “作为马戏班中的丑角,是不是必须生来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 

就会受到观众欢迎呢?”来人咄咄逼人,自以为杜罗夫会羞得无地自容或怒 

得暴跳如雷。 

      “确实如此。”不料杜罗夫竟然悠闲地说,“先生,真可惜啊!如果我 

能生一张像您那样的脸蛋儿的话,我准能拿到双倍薪水。” 

     这个傲慢的观众自讨个没趣。 


… Page 20…

                              苏沃洛夫讥权贵 



     苏沃洛夫14岁入伍,从下士开始,屡经战斗,多次负伤,无数次建立功 

勋,以后成为俄军的元帅。他从不以高贵的身份自炫,相反,他以自己举止 

嗜好都带有浓厚的军营气息,毫无宫廷生活的浊气而自豪。 

     一次,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在宫中举办盛大宴会。宴会豪华阔绰、奢侈 

无度。王公、大臣、将军、贵妇、小姐们一个个珠光宝气、矫柔造作,一派 

浮华虚假的气氛。苏沃洛夫也应邀参加。他看到这种挥金如土、过度糜烂的 

宫廷宴会,想到前线官兵的艰苦生活,感到极不谐调。同时他对眼前这些贵 

族大臣们矫造的举止也感到浑身不自在。他很想痛快淋漓地表达一下自己的 

情绪。 

     正巧这个时候,叶卡特琳娜发现了他。女皇立即来到这位劳苦功高的统 

帅面前,亲切地问他;“亲爱的英雄,你需要些什么样的款待?我会尽力满 

足你。” 

     苏沃洛夫故意硬生生地回答女皇:“我想来点烧酒。” 

     叶卡特琳娜万没料到苏沃洛夫说出这样的要求,宫廷宴上是没有这种低 

级的酒的。这个要求在一大群廷臣之前给她和她的宴会丢了面子。女皇忍着 

气,板着脸问苏沃洛夫:“你居然提出这种要求,你知道宫中侍女们听说后 

会把你当成什么样的人吗?” 

     苏沃洛夫自豪地回答女皇:“我想她们会觉得站在她们面前的是一个战 

士!” 

     随后,苏沃洛夫假借向女皇道歉,当着周围众多显宦名臣,一字一句地 

说:“很抱歉,陛下。我由于多年担任下级职务,现在已养成了心境纯洁而 

举止粗鲁的习惯,丝毫不懂得阔绰应酬的虚套。我一生都是过的战场生活, 

现在就要想习惯这些虚套,也来不及了。所以只好请女皇原谅。” 

     叶卡特琳娜和周围群臣听了,一个个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有不少人听 

了这番话不禁脸红耳赤。 


… Page 21…

                              苏沃洛夫训公子 



     苏沃洛夫身经百战,戎马一生。虽出身于贵族世家,但他极为推崇那些 

经过艰苦磨难,凭自己真才实学脱颖而出的人,而十分厌恶依仗家族权势、 

趾高气扬、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有一次,上级指定一个出身高贵的彼得堡纨绔子弟到苏沃洛夫部下服 

务。这位花花公子一到部队,就去找苏沃洛夫。他穿了套华贵的时装,浑身 

上下弥漫着一股香水味。见到苏沃洛夫,他还没说话就拿出一大包礼品送上 

作为见面礼,以期得到苏沃洛夫的好感。 

     苏沃洛夫一看见这种打扮、这种作风的阔少爷就非常不满。在他的心目 

中,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气派。军人真正有价值的见面礼是他模范的品行,而 

不是什么高级礼品。 

     苏沃洛夫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公子哥儿,让他懂得什么是军队,什么是军 

入,一个军人应该怎样做。 

     苏沃洛夫面带笑容请这位公子和他一起乘马驰骋。纨绔子弟非常欢喜, 

觉得自己已给苏沃洛夫留下了好印象,陪这个俄国名将骑马可是一件求之不 

得的事情。他连忙说:“我马上去换件衣服,立刻就过来。” 

     苏沃洛夫伸手拦住他:“你现在是在执行任务,哪里谈得上换衣服呢? 

上级要走的时候立即就得走。” 

     公子只好和苏沃洛夫走出去。两人上马,一直驰骋了许久许久。这位纨 

绔公子这下可倒了霉了,他那身质地华贵的丝衣服哪禁得住骑在马上撕磨? 

最后,他的裤子、袜子完全被撕成了碎片,皮肉也磨破了。 

     苏沃洛夫就这样狠狠教训了浮华做作的纨绔子弟。以后他规规矩矩地按 

照军队的条令办事,不敢再胡作非为了。 


… Page 22…

                              列宁狱中的智斗 



     1895年12月8日,列宁由于参加革命活动被沙俄当局逮捕,关押在彼 

得格勒监狱。但铁窗没能限制住列宁的革命斗争事业,他采取了许多办法, 

与狱外保持联系,继续领导着彼得格勒秘密革命组织“斗争协会”。 

     列宁被捕后,很想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同志也遭到了不幸。于是他从监狱 

里给一位朋友寄了一张书单子。书单上开列了许多书名,这些书名旁边都打 

上问号,似乎列宁是要表示,他拿不准自己凭记忆写的书名是否正确。监狱 

警察认真检查了信件,认为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允许发了出去。 

     其实,列宁开列的书名,都是他使用的暗号。他写书名,并不是要书, 

而是打听同志们的情况。列宁巧妙地利用书名来暗指他的同志们。为了避免 

由于开了这么多不同书籍而受到检查人员的怀疑,列宁特地在书单下面注上 

一句:“多种题材的书籍可以调剂单调寂寞的生活”。这样,警察们就再不 

多想别的了。 

     列宁使用的这些暗号,事先没有和狱外的人商量过,但同志们一看就明 

白了。列宁在问瓦涅也夫和西尔文时,打问号的书是柯斯托马罗夫的《混乱 

时期的英雄传》。因为这两个人的化名一个是“地雷”,一个是“烈火”。 

同志们就回答列宁说,《混乱时期的英雄传》图书馆只有第一卷,意思是“被 

捕的只是瓦涅也夫而没有西尔文”。 

     列宁利用拘留所允许运书的这个条件与狱外同志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列 

宁和他的同志们在送进和带出的书籍里,用不大看得出来的黑点或短线,标 

在字母下面,然后再将这些字母联系接起来组成词汇,这样,密信就产生了。 

     列宁在监狱里还写传单,起草秘密文件。列宁找不到密写工具,就用牛 

奶写字,然后在火上加热,把它的字显示出来。列宁把面包挖成一个墨水瓶 

状,将牛奶倒在里面,然后蘸着牛奶在一本准备毁掉的书里的字行中写字。 

     由于列宁创造了这些机智巧妙、多种多样的斗争方式,他被关押在彼得 

格勒监狱的14个月里,从没有同外界组织失去过联系,而他的秘密斗争,也 

从没被沙皇当局发现过。 


… Page 23…

                              列宁设计取签证 



     从1897年2月17日开始,从事革命活动而遭迫害的列宁被沙俄当局流 

放到西伯利亚。 

     在流放时,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搬到舒申斯克村居住。舒申斯 

克村的附近地区也流放着许多革命同志,列宁常常采取各种办法、以各种各 

样的借口去别的流放地,与那里的同志们会面、开会、商讨工作。 

     按沙俄政府的规定,政治犯如果离开自己的流放地去到别处,必须向当 

地县警察局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行动,而警察局有权予以拒绝。于是 

列宁采用了机智巧妙的斗争方法和警察局周旋。 

     一次,列宁想到捷辛斯克会见流放在那里的著名革命家克尔日札诺夫斯 

基,这事必须请示警察局。可是这个县警察局长非常严格,常以各种理由拒 

绝流放者离开当地。于是,列宁就给他写信,告诉他说捷辛斯克有一座山, 

很有地质研究价值,因此请求准许自己去一趟,研究研究这座山。列宁信中 

还请求让自己的妻子陪自己一同去考察。 

     列宁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因为他探听到县警察局长非常热衷于地质考 

察。 

     这一招果然有奇效,警察局长以为碰到了一个自己的同道,他二话没说, 

立即签发了许可证,而且特意派专差把许可证亲自送到列宁的手里。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何人遇到了与自己具有同一喜好的知 

音时,都会顿生好感,从而放松了警惕和防范。列宁正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 

投其所好,使警察局长不知不觉地失掉戒备,从而达到了目的。 


… Page 24…

                              列宁择路回祖国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的“二月革命”,统治俄国达300多 

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因躲避沙皇政府迫害而旅居瑞士的列宁从报纸上 

得知了这一消息,兴奋不已,他一面频频发出信件,为国内布尔什维克党组 

织进行策略指导,一面反复考虑回国路线与办法,恨不得立即飞回到正处于 

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的祖国去。 

     当时,列宁如果从中立国瑞士回俄国,必须通过由英国、法国军队控制 

的交通线。英、法深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积极反对俄国与英法结盟同德国作 

战,因此他们必然想尽一切办法阻挠列宁回国。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于 

是列宁想到,冒用中立国瑞典人的护照,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回俄国。但列 

宁不会讲瑞典话,要是装成哑巴,更容易被人怀疑。这个办法看来也行不通。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即通过德国回国。可是,与俄国处于战争状 

态的德国能够允许一个敌国的侨民过境吗? 

     就在这时,德国的革命同志给列宁带来信息,说德国有意让列宁经过德 

国回俄国。因为德国政府知道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坚决反对沙皇政府的战争 

政策,也反对“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战争。德国政府希望 

列宁回到俄国后搞乱俄国政局,使俄国从对德战争中抽出身来,以便减轻德 

国东线压力。显然,德国赞成让列宁过境是为了利用列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有些同志对此有顾虑,因为德国毕竟是敌对的帝国 

主义国家,列宁是否应与德国政府达成默契呢?列宁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机 

立断,决定将计就计,利用德国政府的心理,实现回国的计划。列宁认为, 

高明的革命者应该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抓住一切机 

会,利用各种条件,包括利用敌人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德国政府果然没有对列宁进行任何阻挠,列宁顺利地得到了德国签发的 

通行证。1917年3月27日,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同32位旅居瑞士的政治侨 

民一起离开瑞士,经过德国回到了俄国。 


… Page 25…

                             伟大诗人的辩才 



     一次,马雅科夫斯基在莫斯科综合技术博物馆演讲,他演讲得既尖锐、 

幽默、咄咄逼人,又春风得意、妙趣横生。整个会场不时响彻掌声和笑声。 

     然而,有人突然站起来喊道:“您讲的笑话听不懂!” 

      “您莫非是长颈鹿?!”马雅科夫斯基感叹道,“只有长颈鹿才可能星 

期一浸湿的脚,到星期六才感觉到呢!” 

      “我说马雅科夫斯基!”一位活跃的年轻人又跳了出来,“您怎么可以 

把我们大家当成白痴!” 

      “哎,您这是什么话?”诗人惊异地答道,“怎么是大家呢?我面前看 

到的只有一个人嘛……” 

      “马雅科夫斯基同志,我得提醒你!”一个矮胖子挤到主席台上嚷道, 

 “拿破仑有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不错,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他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和那 

个矮胖子。 

     众人哄地大笑。矮胖子知趣地溜走了。 

     接着,诗人回答了下面递上来的条子上的问题。 

      “马雅科夫斯基,您今晚得多少钱啊?” 

      “这与您有何相干?您反正是分文不掏的。我还不打算与任何人分哪!” 

      “您的诗大骇人听闻了。这些诗是短命的,明天就会完蛋。您本人也会 

被忘却,您不会成为不朽的人。” 

      “请您再过1000年,到那时我们再谈吧!” 

      “马雅科夫斯基,您为什么喜欢自夸?”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舍科斯皮尔经常劝我说:‘你要只讲自己的优点, 

缺点留给您的朋友去讲’。” 

      “这句话您在哈尔科夫已经讲过了!”一个人从他座上站起来喊道。 

      “看来,”诗人平静地说,“这个同志是来作证的。”诗人用目光扫视 

了一下大厅,又说道:“我真不知道,您到处在陪伴着我。” 

     又一张条子上来了,上写:“您说,有时应当把沾满‘尘土’的传统和 

习惯从自己身上洗掉,那么您既然需要洗脸,这就是说,您也是肮脏的了?” 

      “那么您不洗脸,您就自以为是干净的吗?”诗人答道。 

      “马雅科夫斯基,您为什么手上戴戒指?这对您很不合适。” 

      “照您说,我不应该戴在手上,而应该戴在鼻子上喽?!” 

      “马雅科夫斯基,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 

      “我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更不是鼠疫。” 

     马雅科夫斯基的这些答辩,如同游龙一般灵活,既有奇智也有力量,始 

终保持一股既幽默又咄咄逼人的气势。 


… Page 26…

                              马卡连柯教育法 



     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 

     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后,社会上有许多流浪的青少年,马卡连柯主动地担 

负起教育他们的任务。 

     他在主持高尔基教养院的时候,由于这些学生来源很复杂,经常有违反 

纪律的事发生。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有一个学生从食堂储藏室中偷去一只烧鸡,后来被人抓住了。马卡连柯 

把那个学生叫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想吃。”那个学生回答说。 

     于是马卡连柯把所有的学生集合起来,对那个偷鸡的学生说:“你既然 

想吃,就把鸡吃了吧!” 

     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个学生怎么也吃不下去,垂着头站着,请求宽恕, 

并表示今后决不再干这样的事情。 

     一个偷窃事件竟这样得到圆满处理。那个学生果然改掉了偷窃的恶习。 

同时也使大家受到了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