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a5的好人系列6极端自我就是王简体中文 >

第16章

a5的好人系列6极端自我就是王简体中文-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是在前言中,我提到那个问我买书还是吃饭重要的前辈,他当时还骂我看书看坏脑。因为他完全不看书,所以,其见地和思想仍是维持在十多二十年前的境界。
权谋法则
看书确实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见地,但前提条件是你已经有「自我」的骨干。
不「自我」的人可以看五十年书,最高境界仅止于书生之见。
我曾以我们《勾魂夺心洗脑催眠》中的成功五元素来给他选,他选的答案是「性格」,而选「性格」的人多为情绪导向。
情绪并无「好坏」之分,只有「有没有用」之分。你会利用情绪就是好,被情绪瘫痪思考就是坏。
老胡以他残缺的见地来看待其情绪,令他开始误用了「循环解释法」,把自己变成一种没效率的伟大。我们称这种没效率的伟大为「笨蛋药物」,而服食了这种「笨蛋药物」的人就会变成—烈士。
第四章 极端自我行者的冷血修炼
「笨蛋药物」—情绪自慰法
权谋者不能碰的恶习
我和陈在一起时会有很多话题:国际事务、管理员工的纵横长短之术、人性话题等,我们也谈未来的合作之种种可能性。我们就是这样无所不谈,但是碰到老胡就不一样了。
陈曾告诉我:「后期我见老胡时,老胡总是花去见面的三分之二时间在抱怨,抱怨当年台湾药厂怎样对不起他、抱怨某家国际名牌公司如何对不起他……So发庚what!就算他说的是事实又怎样?难道这表示老胡很伟大、很正义?」
陈认为是老胡不上进,他问我:「你有没有继续抱怨台湾药厂呢?当年我们一齐离开,现在我们虽非大富大贵,但做经理的做经理、做老板的做老板、做作家的做作家,老胡呢?还是不得志,这表示甚么?已经骂过两次就算了,何必与我一见面又骂台湾药厂呢?」
权谋法则
界限清晰的人,通常给人犯一次错的机会。因为对方可能真的是「意外」。不过,底线通常是两次。
陈好奇地问我:「你怎样忍受每次和他见面,然后他用三分之二时间,去抱怨十多年前的事?」
我也很好奇为甚么一个这么有手段的人,竟然有一个最浪费时间的恶习—「埋怨」。
我妈和女佣人的过节
我记得几年前,我们家请了一个缅甸女佣。不知是否前世有仇,我母亲和这女佣互相讨厌对方。她们彼此讨厌的程度,到了每天两小吵、三天一大吵。
我没写错!不是骂,而是吵。
骂是单向的,而吵则是双向的。换句话说,我妈是个很失败的主人,因为在骂仆人时,还会遭到反攻,对方会很生气的为自己辩护。
除了是个失败的主人,我妈也是个失败的老师。这个女佣在周末到我妹夫家工作时,妹夫家的女主人只教一次,女佣就很听话的照着做。不过,我妈则对她讲了很多次,她仍然是会犯错。
不吵架时,我妈也还是会和她的婆婆级朋友在电话上继续骂我们家的女佣。吐苦水、投诉、埋怨、咒骂等成了我妈的「课外活动」。
有天我终于忍不住。当老妈在电话上的「课外活动」完毕后,我就问她:「喂,你想解决这个问题吗?」
「吓?甚么?!」我妈还未从「课外活动」回过神来,不明白我的意思。
埋怨者的效率欲
我当时其实是想教她一些管人的手段,准备灌输她一些权谋式技巧。所以,我跟她讲:「你要学些方法来控制这个女佣吗?」
老妈说:「唉……你不明白,你知吗?她这个人……」
我说:「不……」我打断了她,再问一次:「老妈,你要学些方法来控制她吗?」
她随便点了点头,但却是一个很「不投入」的点头。
我接下来就跟她讲我之前准备好的「洗脑式管理」,但不到两分钟,我妈就打断我说:「你不明白,她这个人……」
基本上,她将我误当成其「课外活动」伙伴,以为我很想听她的埋怨和诉苦。现在,反而轮到我很「不投入」的点头,应酬式的听她讲完,再给她一个应酬式的答案:「如果真的没办法,就换另一个女佣啰。」
权谋法则
还放不下埋怨的人,没有任何意愿要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解决问题,下意识中也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
埋怨和生气的不同
若一个人尽全力而得到他要的成果,之后的他就不会埋怨以前的种种。很简单,我得到成功,正在享受着成果,哪有多余的精神去埋怨?
我会有赢的感觉和报了仇的快意,但绝不会埋怨。
但是,如果觉得自己尽了全力,又得不到成果,就会给自己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开始觉得自己已尽全力,于是便认了命。而认命后就是进入「接受」的心态,所以不会有甚么的埋怨。
第二种的解释是觉得不服气,甚至生气,认为大家都做得到,我不可能做不到。但这种人也不会有太多的埋怨,因为埋怨和生气这两种情绪表面上好像相同,但其实却是相冲的。
受害者和烈士
两者看起来都像是受害者,同样的也可能觉得被不公平的对待。不过,埋怨的人通常缺乏行动力,生气者却很可能有行动力。因为生气的人会视自己为受害者,但埋怨者则视自己为更伟大的「烈士」。
一般人以为生气容易失去理性,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若将生气处理得当,可以让人的思维更加清晰,不但不会扭曲人们的思维,凡陷入艰难的抉择时,生气往往可以变成有爆炸性的执行力与采取行动的能量,将不必要的「噪音」与干扰排除在外,做决定时反而会更加干净利落。(要明白甚么是「噪音」,可参阅李老师的《有钱人的偏方》。)
可是在弱者的情绪观中,「埋怨他人」和「自封烈士」是双生兄弟,埋怨是兄、烈士是弟,这两兄弟会前后夹攻的牢牢紧掐着一个人,弄得他头脑缺氧,不能再思考。
当「埋怨兄」为你制造了一个坏人出来时,你必然把自己封成受欺压的「烈士」。
自封烈士的后果
若你埋怨击败你的情敌是个口花花的男人。你一定会不屑的说:「哼!花言巧语!」然后,就会很执着的将自己封为一个「正直」的烈士,最后还会变得越来越闷、木讷。
如果你埋怨那些穿着性感的「狐狸精」,你必然会讲:「哼!水性杨花!」然后,就会很执着的把自己封为贞女烈士,视性感为恶、穿着尽量保守,又不打扮,最后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黄脸婆。
若你埋怨一个很会赚钱的坏人,你必然会很不屑的说:「哼!我不是为了钱。」这个下场你们自己去想想吧!
生气者会有行动力,因为他视自己为受害者,但埋怨者视自己为「烈士」,烈士的意思就是「壮烈牺牲」。
而烈士之所以要做烈士,就是因为他觉得其壮烈牺牲是伟大的。若壮烈牺牲之后,又再复活报仇,这就不再「烈」了。埋怨者在遇到障碍时,就是有这种「自封烈士」的欲望。
权谋法则
埋怨是消极的,但生气是积极的。
你的敌人若是习惯埋怨你的话,这个敌人是不成气候的。但如果你的敌人是「生气型」的,你就可要小心了,因为他可能会真的采取行动将你打下。
使人自封烈士的中国兵法
所以中国的兵法,在打到对方落花流水时,往往会「不小心」留下一条生路,让敌人暂时逃掉再趁胜追击,然后又好像是一个「不小心」让对方暂时又可以逃生。这一个策略如果运用得好,就是逐步的削减敌人士气的绝招,最后他们就会变成凄惨的烈士。
其中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烈士例子就是项羽,他被刘邦又打又放的,最后就开始进入烈士的情怀,而世人都记得他临自杀前一晚的那首《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试问,临死前还要来首「应节应mood」的歌,这不是烈士是甚么?
不过,如果你封掉所有的路,敌人被逼入死角时,可能就会真的「生气」,索性来个玉石俱焚的一战。这时你虽然可以赢,但自己军团的伤亡却也会增加。
古代的兵法若用得好,其实会是一个「双赢」的策略:我打下你的领土,得到我所要的资源;你觉得自己伟大的牺牲,成为烈士。
所以,项羽的最后一句说话是:「时不予我!」觉得老天对他不公。
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吗?
埋怨者的弱者「正义观」
埋怨者就像一个超速驾驶的人,平常都不骂人,直到被交通警捉个正着时,他才理直气壮的对交通警讲:「哼!抢劫谋杀大罪又不见你会捉?我们这些小错你却捉得这么凶?」
他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觉得警察捉他是不公平的,请问这种「骂」有意义吗?
对旁观者来说并无半点意义,但在埋怨者本身来看,他其实是运用着其「操控欲」,他操控不到外在的成果,所以他尝试操控自己内心的感受,让自己心中怨了那个人后,宣泄了怨气,再自封成伟大的烈士而得到心理上的平衡。
换句话说,烈士傻傻的觉得:「老天爷虽然不公道,没有判罪于你,但在我心目中,你已经被判为千古罪人。天没公道,但心有正义,公道自在人心。」
权谋法则
「公道自在人心」是无用烈士的阿Q精神。
弱者的奇怪报应系统
李老师有次到他那大富豪表哥的豪宅用餐,当时他的舅父也在。舅父曾做过保险业务员,但他是一个毫无手段、技巧、内涵的保险业务员,只因接了大富豪表哥的一份保单,而在短短一年内成为百万雄将。不过现实归现实,没手段的人不久就打回原形,舅父目前是个仅仅能够糊口的驾驶教官。
用餐后,李老师和舅父齐齐离开饭桌,此时、舅父开始对李老师讲:「别看你表哥这样好,他的后代会有报应的!」
事源是他知道大富豪很久以前做过高利贷,虽然人家已经成功的转型(即洗底),但他还是没有忘记此事。讲这种「会有报应的」言论,是很典型弱者讲出来让自己的心理暂时回复平衡的话。同样地,这也是很变态的一句话。
就算有报应,为甚么不他妈的报在当事人身上?
哈……难道我们看到李老师的舅父教人驾驶只能赚到一点点钱时,就对他讲:「那么说,你目前的环境不太好,就是因为你父母以前做过甚么亏心事,所以你才有报应?」
权谋法则
弱者极度希望这个世界是有报应的。
弱者所相信的「公道」是个很幼稚、很变态的报应系统:你不好,看你的孩子怎样死!
埋怨者只是为了发泄情绪,但他不可能认为自己其实是在发泄,他只是感受到自己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你身边若有这种人,请快快将他与「虚友」划上等号。
最没意义的伙伴
曾在课程中有人问过我们:「如果与他人合伙做生意的话,要找哪种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但其中我最关注的就是:这个人是否有埋怨的习惯。
商场、战场,甚至是人生的道场上,若要有效率的最基本条件是:双方遇到问题或挫折时,不能马上埋怨对方。
若然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要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一旦埋怨就浪费了时间,甚至埋怨自己都十分浪费时间。
权谋法则
埋怨人家很烦;埋怨自己很笨。
效率战场的游戏规则
我曾经有过一个很厉害的股东,他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他有见地又有手段,我到今天还是很佩服他。因为他是个有头脑的人,不过,有头脑并不表示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公司遇到问题时,他一定会先埋怨他人,这导致与他合作的人,关系都难以长期维持。
生意上的伙伴,若找个常怨家,就如同拥抱着仙人掌般痛苦。就算他平常不是个常怨家,只在公司出现问题时埋怨,也不是一个好伙伴。
注意,我们不是说你的伙伴犯错后你不能骂人,只不过骂人不是最重要的,解决问题才是大前提。
权谋法则
企业和职场是「效率」的战场,不是「谁对谁错」的战场,对错是上帝和法官的游戏。
特别是在越竞争的行业中,能够冷静的隔岸观火,才能够长期做下去。
埋怨老天爷的人
在各种埋怨中,最笨的就是埋怨自己,最烦的是埋怨他人,而最没用的是埋怨自己完全没法控制的东西,如天气、风水、一个人的生辰八字、金融海啸、经济风暴、政治变天等。
我还记得在早年的时候,曾与一位讲师朋友相约到一个地方见另一个人。当我们搭地铁到了某个站,就在路旁等出租车。等着的时候,天开始昏暗起来,同时隐隐约约感受到一两滴雨洒下来。我的朋友就担心地说:「惨啦!好像要下雨。」
我听了后没太大反应。过了不久,他又在重复「惨论」。但这次他有创意地不用「惨」字,他说:「死啦!就快要下雨……」
两次我都没有给任何反应,他才不继续讲「惨」和「死」。基本上,如果天要下雨,你再怎样讲「惨」和「死」都是没有用的。
我这个讲师朋友曾有位合作伙伴,这伙伴专门负责找酒店、召学生等事宜。曾经有一次,这伙伴只因为一件小到微不足道的事情,就被这个讲师朋友大骂一顿。
甚么都骂一顿的后果
原来在课程当天,会议室中的一盏灯,在课程进行当中「爆灭」(并非真的爆炸,而是灯泡中的钨丝「砰」一声的烧爆),这讲师就因此事而大动干戈的大骂他的伙伴。
其实,灯泡烧了是属于控制范围以外的意外,再怎样检查都不可能知道电灯泡何时会烧掉。若为了此事而动气的话,就是一个很不成熟的行为了。
(那么是否表示这情况不能够骂呢?其实做老板或上司绝对有权力找碴,以及在鸡蛋里挑骨头。不过要有策略的骂,如果没有策略而纯粹不断的鸡蛋里挑骨头,后果是你下属一定会怀恨在心,然后伺机报仇。我们在以后的作品中会讲到要人对你死心塌地的话,要会有策略的骂。)
就像我老妈,她只是会很不成熟的埋怨,没想过解决问题,长期跟女佣吵。女佣虽没在我们面前报仇,但有天我不小心看到一件让我担心的事。
那天,我妈如常在厨房中骂女佣,骂完她笨后就叫她站到一旁去,因为我妈要亲自出手。不过,当女佣经过我妈的后面时,她就作状挥拳头。
那天过后,我尽快的说服我妈马上换女佣,我不想女佣要报仇时,会将甚么害不死人的分泌物渗入我们的食物中。
后来报仇的命运,就在我那位讲师朋友身上被证实了。
埋怨者的命运
讲师朋友的伙伴,在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与他拆伙,然后与另一个讲师合作。其报仇手段是:当我这个朋友在一家酒店办课程时,对方就在同一家酒店办同一个课程,而且还在同一份报纸、同一天用同一个广告词。
后来,讲师朋友又跟另一人配合,用一些资金来入股。很幸运的在合作头三年中,他所赚到的钱终于让他拥有人生中的第一所房子,但他因为不明白「恩劳之分」(他只是开国有恩,建国无用),最后还是逃不掉要拆伙的命运。
在这两个过程中,他都在之后埋怨其合作伙伴。两次的经验都没让他醒悟过来,所以他到了今天还满怀不甘,常埋怨说这些人没有他哪会有今天的成就,他变成了「烈士」。
情绪自慰的恶性循环
很多人以为埋怨他人好像是人的天性,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同而已。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埋怨不是天性,而是从环境学回来的恶习。埋怨者想试图操控自己的内心感受,但其方向会害死自己。
埋怨是种会让人上瘾的毒品,每埋怨一次,你心中的那股「烈士情怀」的自我安慰情绪又加强了一点,你下次的烈士情怀「自慰」,就需要更大的份量了。
换句话说,你越「自慰」就越需要「自慰」。
就像狗嚼硬骨头,嚼到牙龈出血,牠还以为是那骨头的血腥味,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