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西夏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彼来迎,天与不图,后悔何及”②?
辽兴宗同意萧惠的意见。命萧惠主动对元昊发起进攻,元昊率军迎敌,
辽军不断增援,士气正盛。为了避其锋芒,元昊命令夏军向后撤退100
里,每退30 里便烧掉了那里的房屋和粮草,并一连退了3 次。辽军所到
之处,人无粮,马无草,无法再战。辽兴宗在此焦土政策的压力下被迫
答应许和。但元昊却乘辽军人疲马饥之时,纵兵突击萧惠大营。萧惠率
军应战,元昊败退,辽军乘胜追击。正当夏军处于危急之时,突然狂风
大作,飞尘蔽日,天昏地暗,辽军大乱,元昊率军乘机掩袭,萧惠军败,
自相践踏而死者不可胜计。元昊乘胜向驻扎在德胜寺南壁的辽军主力发
起进攻,辽军大败,俘掳辽国大臣数十人,驸马萧胡覩被活捉,兴宗狼
狈逃脱,其出征夏国随身携带的器服车骑成了元昊的战利品。
元昊在反败为胜的情况下,遣使同辽讲和。为了表示讲和的诚意,
对俘获的辽国驸马萧胡覩破例免其“劓鼻”①之刑。不久,在辽兴宗的请
② 《辽史》卷115,《西夏外纪》。
③ 《西夏书事》卷16。
① 《长编》卷155,庆历五年闰五月癸丑。
② 《辽史》卷93,《萧惠传》。
① 《西夏书事》卷7。
求下,“以胡覩来归”②,将他放回辽国。至于辽军战俘元昊将一部分用
于交换被扣留的夏国使臣,另一部分献给宋朝,显示西夏对辽的胜利。
但宋仁宗只接受元昊上表,拒绝接受所献辽俘。
由于这次战争双方的决战地点在河曲(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
史称河曲之战。
三、夏胜辽败的原因及其对辽的影响
河曲之战最终以夏胜辽败而结束,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由于双方指挥上的差异所造成。
元昊在敌强我弱,辽兵锋不可挡的形势下,先求和以示弱,接着以
退为进,实行清野焦土之策以挫其锋,然后乘其人困马乏、军心涣散之
机,全力出击,一战而胜。这种胸有成竹,随机应变,调动有方的指挥
艺术,与辽兴宗的胸无成竹、优柔寡断,调度无方,一味只知硬打硬拼
的打法,成了鲜明的对照。正如清人吴广成所指出:
“曩霄此举,直以待宋者待契丹矣。是时辽主以十万众直逼贺
兰,志吞平夏,而曩霄乞降以骄其师,退兵以示之弱,直待契丹士
困马疲,成功一战,而乘其全胜之势,即作请和之举,使契丹不得
不从。与前之款宋者若出一辙,岂非玩二国于股掌之上乎?然宋之
许和,尚有契丹为先容,若契丹之和,直自与和耳。其不竞更出宋
下矣。噫!”①
这虽未对比出两者指挥上的差异,但指出元昊因势利导,指挥灵活的艺
术却是很正确的。
第二,与夏军训练有素,实践经验较丰,辽军缺乏临战经验有关。
北宋大臣欧阳修指出:
“臣谓北敌昨所以败于元昊者,亦其久不用兵骤战而逢劲敌
尔”②。
元昊所统帅的夏军,因经过对宋战争的锻炼和洗礼,不仅士气旺盛,而
且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这对于久未参加战争锻炼缺乏临战经验的辽兵
来说,当然是“劲敌”。加上辽方指挥不当,其被“劲敌”战败,似乎
是很自然的事。
这场战争对辽国来说,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正如欧阳修所指出:
“(辽)累战累败,亡失人马,国内疮痍,诛敛山前,汉人怨
怒。往时北人杀汉人者罚,汉人杀北人者死。近闻反此二法,欲悦
汉人,汉人未能收其心,而北人亦以怒矣。又闻今春女真、渤海之
类,所在离叛攻劫,近才稍定”③。
这说明,第一,由于对夏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必然要加重人
民的负担。老百姓因诛敛无度对辽统治者极端不满,引起了汉人和北人
的怨怒;第二,激化了民族矛盾。由于在辽夏战争中诛敛无度,不仅引
起汉人的怨怒,而且还使在辽统治下的女真、渤海人,离心离德,“所
② 《辽史》卷115,《西夏外纪》。
① 《西夏书事》卷17。
② 《长编》卷156,庆历五年闰五月癸丑。
③ 《长编》卷156,庆历五年闰五月癸丑。
在离叛攻劫”①。
第五节 党项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原因
在元昊建立西夏国家之前,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即已存在。元昊称帝
建国后,这一矛盾日益发展激化起来。究其发展激化的原因,大体上有
以下几点:
第一,元昊遇事独断专行,破坏党项部落贵族的军事民主主义制度,
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
在元昊建立西夏国家前后,其社会生产关系虽然占主导地位的是封
建制,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着奴隶制,甚至原始社会的残余,史载:
“(元昊)每举兵,必率部长与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
鲜而食,各问所见,择取其长”②。
这说明元昊在称帝建国之前,遇事尚能与部落首领们商量,充分听取并
采纳他们的意见,仍然保存了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主义的制度。
随着西夏国家的建立,封建经济的确立和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元
昊开始独断专行,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听不进臣下和诸酋的意见。如公元
1038 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宋宝元元年)七月,元昊与诸族豪酋歃
血盟誓,相约分三道侵宋。在侵宋问题上,不允许诸酋给他提不同的意
见,“诸酋有谏者辄杀之”①。
第二,与元昊“多猜忌”、“峻诛杀”,杀戮太滥有关。史称:
“性凶鸷、猜忍”②。“曩霄用兵多诡计,其左右任事之臣,有
疑辄诛杀之??而国中数有叛者”③。
“元昊数诛诸部大人且尽??元昊所部有叛者,为元昊所诛”
④。
显然这种因“猜忌”“有疑”而任意诛杀,必然导致滥杀,对于统治阶
级内部矛盾的激化,起了加速的作用。
第三,元昊后期的生活腐化,沉湎酒色,不问政治,大权旁落。为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创造了条件。
二、统治集团内部的四次重大斗争
1。同卫慕氏的斗争
卫慕族是银州、夏州一带党项大族。早在元昊为太子时,其生母卫
慕氏被德明册封为皇后。元昊称帝建国后,也就很自然地被尊称为皇太
后。卫慕族首领山喜,野心勃勃,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以皇太后为靠
山,于公元1034 年(开运元年),密谋杀害元昊。机密泄露,“元昊沉
① 《长编》卷156,庆历五年闰五月癸丑。
②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① 《西夏书事》卷12。
② 《长编》卷111,明道元年十一月壬辰。
③ 《东都事略》卷129,《西夏》。
④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12。
山喜族于河,进鸩弑卫慕氏”⑤。即连他的母亲也用药酒毒死。当元昊打
算弑其母时,他的妃子卫慕氏(元昊表姐)责以大义,元昊不听。为了
斩尽杀绝,又杀死了他的妃子卫慕氏及其所生之子。说明元昊为了巩固
手中的权力,六亲不认。
2。同山遇惟亮的斗争
山遇名惟亮,弟惟永,从弟惟序,均为元昊心腹股肱之臣。惟亮、
惟永分掌左右厢兵,位高权重。公元1037 年(大庆二年)七月,当元昊
召集党项诸豪酋于贺兰山会盟,准备侵宋之时,惟亮从容进谏道:
“中国(指宋朝)地大兵多,关中富饶,环庆、鄜延据诸边险
要,若此数路城池尽修攻宋之备,我弓马之技无所施,牛羊之货无
所售,一、二年间必且坐困,不如安守藩臣,岁享赐遗之厚,国之
福也”①。
元昊听罢,心中恼怒,顿时产生了除掉他的念头。为了孤立山遇惟亮,
用高官厚禄威胁山遇惟序道:
“汝首山遇(惟亮)反,吾以山遇官爵与汝,不然俱灭族矣”②!
惟序不忍伤害手足,将元昊对他说的那番话全部给惟亮说了。惟亮走投
无路,决心投奔宋朝。惟亮派心腹持密信同宋金明巡检李士彬取得联系,
然后动员母亲一起奔宋。其母80 多岁,不愿同行,拖累惟亮,希望临行
时纵火烧死她。惟亮无法只得遵从母命,然后挥泪带着妻子野利罗罗、
儿子阿遇及亲属22 人,及随身携带珍宝、名马,急匆匆向宋金明寨而去。
当惟亮等人行至宋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地界时,保安知军朱吉,
立即将此消息禀告延州知州郭劝,郭劝疑惟亮降宋有诈,当惟亮到达延
州之后,不容惟亮分辩降宋原委,将他逮捕,由监押韩周率兵押送惟亮
等人回夏国。韩周与元昊取得联系,相约在宥州城外的镊移坡交还惟亮。
元昊命令将惟亮父子绑在山坡上,然后用乱箭射死。惟亮被害后,
在对宋问题上,无人再敢提反对意见,元昊也就更加为所欲为,很快称
帝建国了。
3。同野利兄弟的斗争
野利旺荣、野利遇乞是元昊野利后的兄长,是元昊又一心腹股肱重
臣。2 人分统明堂左厢与天都右厢之军。旺荣号称野利王、遇乞号称天都
王。2 人有谋略,善用兵,所统“山界”(指横山地区,因宋夏以横山为
界,故称山界)军队,战斗力很强,素以善战著称。元昊发动的三川口、
好水川之战所采用的诱敌深入,设伏以待的战略战术,就是出自野利兄
弟。宋朝边师对2 将恨之入骨,屡欲图谋去之而后快。他们为了达到此
目的曾经采用过如下对策:
第一,行刺。如陕西经略判官田况,希望朝廷不惜美官重贿“阴募
死士,陷胸碎首”①,以便去贼之手足。但此法因2 将防卫森严,一时难
以得手。
第二,招降。如鄜延经略使庞籍曾经两次派人招降野利旺荣,传递
⑤ 《西夏书事》卷11。
① 《西夏书事》卷12。
② 《长编》卷122,宝元元年九月。
① 《长编》卷132,庆历元年五月甲戊。
书信。史载:
“(庞籍)令知保安军刘拯为书,赂蕃部破丑使达旺荣,言旺
荣方总灵、夏兵,倘阴图内附,即当以西平茅土分册之。而泾原路
王沿、葛怀敏亦遣僧法淳持书及金宝以遗遇乞”②。
但旺荣不但不接受招降,反而将计就计,命令浪埋、赏乞、媚娘等3 人
到青涧城种世衡处诈降。当然,精明的种世衡不会轻易上当,同样识破
其诈降阴谋。
第三,用间。即采用挑拨离间元昊同2 将的关系。青涧种世衡物色
了一位行间人物。此人姓王,名崧,字光信,因出家为僧,人称王和尚。
王崧奉世衡之命,只身1 人来到野利旺荣住所,呈上世衡书信,从容对
旺荣道:
“浪埋等已至,朝廷知王有向汉心,命为夏州节度使,俸月钱
万缗,旌节至已,趣其归服”①
同时呈上枣子和龟,即喻以“早归”之意。旺荣得此书信,十分恐惧,
不敢隐瞒,立即报告元昊。元昊命将王崧囚于地牢,并开始“疑刚浪凌
(即旺荣)贰己”②。他暗中派遣心腹将领假为野利旺荣所遣,去见种世
衡。世衡没有立即召见使者,让被俘的夏国奸细辨认,证实他们为元昊
心腹将领。世衡将计就计,立即召见使者。故意在使者面前痛骂元昊,
盛赞野利旺荣降服朝廷,弃暗投明的义举。同时,厚赠使者,对使者道:
“为吾语若主,速决毋迟留也”③。使者将上述情况如实禀告元昊,元昊
不辨真伪,下令夺野利旺荣兵权,不久将他杀害,又将旺荣全家斩尽杀
绝。
种世衡用反间计,借元昊之手杀了野利旺荣之后,接着又精心策划,
进一步除掉野利遇乞。
野利遇乞驻天都山,与元昊乳母白姥不和。白姥怀恨遇乞,经常在
元昊面前蓄意中伤。她诬告遇乞巡边深入宋境不归,意在叛变投敌,元
昊因此将信将疑。种世衡探知该消息后,立即布下疑阵,在遇乞宝刀上
做文章。由于遇乞是元昊的心腹大将,屡立战功,元昊曾赐给宝刀一口。
种世衡以美官重赏收买党项人苏吃曩想方设法盗回宝刀。接着,世衡令
人散布谣言道:天都王野利遇乞被白姥诬陷死。他将要亲写祭文在边境
上祭吊。祭文“多述野利与天都相结有意,本朝惮其垂成”①。世衡将祭
文写在木板上。正当世衡派人在边境上焚烧纸钱,进行祭吊之时,被夏
国巡逻兵发现,并迅速赶到祭吊地方。宋人故意丢下祭文、祭具、银器、
宝刀等物,然后逃之夭夭。夏巡逻兵将这些遗物献给元昊,元昊大怒,
下令夺遇乞兵权,并赐自尽。
4。同没藏讹庞等人的斗争
没藏讹庞是野利遇乞之妻没藏氏的哥哥。野利遇乞被杀后,其妻逃
到三香家尼姑庵中为尼,元昊将她接回宫中与之私通,被宠妃野利氏发
② 《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二月。
①
② 《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二月。
③ 《嘉靖宁夏新志》卷6,《遗事杂志》。
① 《嘉靖宁夏新志》卷6,《遗事杂志》。
现,元昊命没藏氏搬到兴庆府的戒坛寺中,仍出家为尼,继续与元昊私
通幽会。元昊经常带她出猎。公元1047 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二月
六日,没藏氏于出猎途中生下一子。因其驻地营帐安扎在两岔河边,故
取名为宁令两岔。“宁令”为党项语欢喜之意。谅祚为两岔之谐音。毅
宗谅祚之名盖源于此。谅祚出生后,寄养于没藏讹庞家中,没藏讹庞也
因其妹没藏氏得宠被元昊提拔为国相。
在谅祚出生之前,元昊已立宁令哥为皇太子。宁令哥为元昊宠妃野
利氏所生,其相貌酷似元昊,元昊对他十分宠爱,立为太子后更是有恃
无恐,娇惯放纵。
宁令哥逐渐长大成人,元昊本打算为他娶党项大族没■皆山之女为
妻。但元昊见她貌美,自纳为妃,称为“新皇后”。宁令哥之母野利氏,
因失宠口出怨言,被元昊所废,打入冷宫,不准相见。这时的元昊只知
尽情享乐。他在天都山(宁夏固原县西北)修造雄伟壮丽的行宫,带着
没■氏在那里吃喝玩乐。又在兴庆府作避暑宫,面积长达数里,又在贺
兰山东侧造离宫,里面亭台楼阁高十余丈,“日与诸妃宴游其中”①。他
不愿过问军国大事。让国相讹庞去管理。
没藏讹庞见元昊迷恋酒色,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于是与其妹密谋
策划,除掉宁令哥,立谅祚为太子。他深知太子宁令哥有废母夺妻之恨,
从中挑唆宁令哥去刺杀元昊。他的如意算盘是,如果宁令哥刺杀元昊未
遂,元昊必然要杀宁令哥,如果刺杀得手,更可以弑君之罪捕杀宁令。
不管哪种结果,宁令都可除掉。然后再议立谅祚为太子,则便成为既合
理又合法的事了。
太子宁令哥经没藏讹庞的挑唆,决心刺杀元昊。他暗中联络野利族
人浪烈等,等候行刺时机的到来。
公元1048 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
元昊与诸妃整天饮酒作乐。深夜,当元昊酩酊大醉,被侍从扶入宫中就
寝之时,但见宁令哥手执利剑,怒气冲冲闯入宫来,对着元昊面部便刺,
元昊躲闪不及,被削去鼻子。宁令哥在慌乱中逃出,躲进没藏讹庞家中。
果然,没藏讹庞以弑君之罪捕获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一同处死。
元昊鼻子被削,又气又恼,因流血过多,到第二天便与世长辞。时
年46 岁。谥曰武烈皇帝,庙号景宗,墓号泰陵。
三、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实质和影响
通过对上述四次重大斗争的考察,使我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
点。
第一,事出有因。如元昊同卫慕氏的斗争,是因为山喜图谋不轨,
同山遇的斗争,是因为山遇反对元昊入寇宋朝方略,同讹庞等人的斗争
是为了争夺皇位的继承人。至于元昊同野利兄弟的斗争,也并非全是由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