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中国哲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善待死亡就成为哲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里,死者留给生者的伤痛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是,面临死亡如何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死亡的事实。孝在
这里便担当起了十分重要的职责。
以孝著称的曾子在临终之时想到了什么呢?他想到自己的生命本来无有,它
是父母所给予的。所以,尽管他已无力支配自己的身体,却仍要弟子帮助“启手
足”,看看自己的手,看看自己的足,在看到它们都完整无损之后,才觉得可以
问心无愧地离去。曾子一生恭行孝道,力求德行完美,其行为举止正如他所引用
的《诗经》的话,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确信自己能以全身
奉还给父母天地之后,他终于可以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从此可以免除任
何毁伤祸害了。
曾子迎接死亡的如释重负的心态,源于他对孔子孝道教育的深刻领悟。全身
而归本身就是孝的要求。《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
之始也。”凡为人父母,莫不以子女身体受损伤残为最为痛心疾首之事,故作为
孝子,他应做到的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不能使父母为此而伤心。身体的保全与否,
实际上已成为是否能尽孝的一块试金石,这或许可以说是儒家版的全身保真说。
曾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乐正子春下堂时扭伤了脚,伤愈后几个月不出门,面带忧
色,门人问他何故,他回答说:“我从曾子那里听说过孔子的教导,那就是:父
母把一个完整的身体交给我,我必须把这完整的身体返还给父母。不能伤身损形,
这才能叫做孝。可作为君子,我没走几步就忘了孝道,所以感到忧愁。”(《礼
记。祭义》)从这段话得出的教益,就是我身并非我私有,它是父母之“遗传”
也。
国家富强三部曲
/* 62 */第二部分国家富强三部曲
人总是要死的,生离死别是人生最为悲伤之事。当孔子最中意的学生颜渊去
世时,孔子哭得非常悲痛,以为这简直是老天爷要自己的命啊!所以,珍视生命
而善待死亡就成为哲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里,死者留给生者的伤痛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是,面临死亡如何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死亡的事实。孝在
这里便担当起了十分重要的职责。
以孝著称的曾子在临终之时想到了什么呢?他想到自己的生命本来无有,它
是父母所给予的。所以,尽管他已无力支配自己的身体,却仍要弟子帮助“启手
足”,看看自己的手,看看自己的足,在看到它们都完整无损之后,才觉得可以
问心无愧地离去。曾子一生恭行孝道,力求德行完美,其行为举止正如他所引用
的《诗经》的话,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确信自己能以全身
奉还给父母天地之后,他终于可以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从此可以免除任
何毁伤祸害了。
曾子迎接死亡的如释重负的心态,源于他对孔子孝道教育的深刻领悟。全身
而归本身就是孝的要求。《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
之始也。”凡为人父母,莫不以子女身体受损伤残为最为痛心疾首之事,故作为
孝子,他应做到的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不能使父母为此而伤心。身体的保全与否,
实际上已成为是否能尽孝的一块试金石,这或许可以说是儒家版的全身保真说。
曾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乐正子春下堂时扭伤了脚,伤愈后几个月不出门,面带忧
色,门人问他何故,他回答说:“我从曾子那里听说过孔子的教导,那就是:父
母把一个完整的身体交给我,我必须把这完整的身体返还给父母。不能伤身损形,
这才能叫做孝。可作为君子,我没走几步就忘了孝道,所以感到忧愁。”(《礼
记。祭义》)从这段话得出的教益,就是我身并非我私有,它是父母之“遗传”
也。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赶车。他们一路上看到卫地人口稠密,孔子满心高
兴,感慨地说:“卫国的人口好多啊!”孔子见卫国人口众多,兴奋不已,冉有
问道:“这么多的人口,然后怎么样才好?”冉有给马加了一鞭子。
孔子脸上的兴奋气仍在飞动,他随口答道:“人口众多,还要让百姓富足。”
孔子瞻望远方。田野里,农夫正在耕地,百灵鸟在蓝天里飞翔着鸣唱着,远处山
影绰约,河影跳动,几片白云悠悠地飘动着。
冉有也有些被老师高兴的情绪感染了,便又问了一声:“老百姓人口众多,
又挺富庶,富庶了又该如何?”冉有是打破沙锅了。孔子凝思片刻回答:“还要
教化他们。”冉有三问有知,心中豁然开朗,他释然地奋力加了一鞭子,车子飞
快地奔驰着,车辙清晰地延长着,伸向远方,消失在天边。
仁的教化以富庶的生活为基础,并且满足百姓的物质生活也是仁的基本内容。
“众”、“富”、“教”是孔子为政仁学的三部曲,一条主线是个人利益和社会
国家需要的有机统一。孔子的仁学教化是富于实际的,是生活化的哲学和生命的
智慧。
/* 63 */第二部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既以某诸侯国作为自己的“父母之邦”,同时
又自认为是以周天子为共主(虽然当时已有名无实)的中国(古称“诸夏”或
“华夏”)的一分子。孔子一生的言行表明,他不仅爱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还
热切希望保卫华夏族免受侵犯并统一已趋于分裂的中国。
孔子爱鲁国,他在夹谷之会上挫败了齐国侵鲁的阴谋。更值得提到的,是他
对于有功于整个中国和华夏族的管仲,给予极高的评价,一再用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来称颂管仲。
春秋初期,齐国大政治家管仲辅助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共同维护周天子
的共主地位,还救援燕、邢、卫等国,抗击北方的戎、狄族对中原华夏族的侵犯。
这些后来被概括为“尊王攘夷”的业绩,依照孔子的说法,起了匡正天下的作用,
使人民一直感受到好处;如果没有管仲,中原将受戎狄奴役,大家会被迫像戎狄
那样披着头发,穿起衣襟向左开的衣服来了。他的话是这样说的:“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没有)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又
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指不用武力来会合诸侯),管仲之力也。如其
仁(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如其仁!”后世的学者指出,作为孔子重要教材的《
春秋》,也贯穿了尊王攘夷的思想。
孔子向往天下大一统,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实现国家统一,是符合
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所谓“攘夷”,当然也有歧视非华夏族的因素,
但主要内容则在于抵御外侮、保卫华夏。这种热切希望统一全国、保卫华夏的爱
国主义精神,是完全值得表彰的。
/* 64 */第二部分孟母三迁,断织劝学
“孟母三迁”,说的是孟母择邻教子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
近。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坑掘土。孟子觉得很有意
思,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拿着小锹挖坑玩。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为好读书有学问
的人,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附近。集市上人
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炫耀着他们的商品。孟子天天在集市
上闲逛,对商人们的叫卖最感兴趣,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喊叫喧闹。这环境对
孩子更没有什么好影响了。于是,孟母又搬到学宫附近居住。学宫是国家兴办的
教育机构,聚集着很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在学宫气氛的熏陶下,孟子
也整天在家读书演礼。孟母选择了这个适宜教育孩子的环境,非常高兴,就定居
下来了。
“杀豚不欺子”,说的是孟母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有一次,邻
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
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
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
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断织劝学”,说的是孟母鼓励孟子刻苦读书的故事。孟子少年读书时,开
始很不用功,孟母很焦急。有一次,孟母正在织布,恰好孟子从学堂回来。孟母
问道:“你近来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有些洋洋自得地说:“还不是跟以前一样,
不好也不坏。”听了这话,孟母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一下就把刚刚织好
的布割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
的原因,连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跟织布一样,布
断了再也接不起来,学习不时时用功,常常温故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
从此以后,孟子就牢记母亲的话,起早贪黑,刻苦攻读。
/* 65 */第二部分严师出高徒
孟子给人的形象是自尊而凛然不可犯,有时不免令人望而生畏,这一点,从
师生关系上可以看出。在学生面前,他更多地呈现出严师的形象。
一次,孟子的学生乐正子到齐国,因为没有马上安顿好,未能当天去看孟子。
第二天乐正子去见孟子时,孟子很不高兴,劈头就说:“你也想到来看我吗?”
乐正子感到语气不对,也不知怎么回事,忙问:“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孟
子并不直接回答,转而问道:“你到齐国几天了?”乐正子老老实实地答道:
“昨天已到。”孟子听后便极为不快地说:“既如此,那么我刚才说那样的话又
有什么可怪?”乐正子这才明白孟子生气的原因是自己抵达齐国后没有立即去看
望他,于是赶紧解释,昨天没有及时到老师那里,是因为住所尚未落实好。孟子
一点也没有放松,继续责问:“你难道听说过,一定要住所找好了才来求见长辈
吗?”乐正子只好向孟子认错。在这段对话中,孟子的态度始终咄咄逼人,从中
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师道尊严的维护,显然压倒了对学生的宽厚和关心。确实,
就人格形象而言,孟子可敬的一面似乎超过了可亲的一面。
孟子在对待不同观点时,常常火药味很浓,其论战的态度往往妨碍了彼此的
理解与沟通;好辩表现在政治生活中,很容易变成强词夺理。在燕国是否可伐这
一问题上,孟子之辩,便有这种意味。齐国大臣沈同曾私下问孟子:“燕国内乱,
是否可以讨伐?”孟子回答:“可以。”原因是燕国之君子哙不该随便把君位让
给燕国之相子之。后来齐国果真讨伐燕国。当时有人问孟子:“先生曾劝齐国伐
燕国,是否有这回事?”孟子答道:“并无此事,当初沈同问我:”燕国可以征
讨齐国吗?‘我回答:“可以。’如果他再问我:”谁可以伐燕国?‘我就将回
答:“只有代表天意的人才可以伐燕国。’既如此,怎么能说我劝齐伐燕?”这
种辩解在逻辑上固然无懈可击,但却很难使人心悦诚服,它使孟子的哲学家形象
同时又带上了某种辩士的风格。
/* 66 */第二部分天人可以合一?
儒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天人合一。同时这也是中国古代很多贤人志士追
求的最高境界。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天人合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阐发。他的天人合
一思想主要包含两层基本的含义:
首先,天的基本规定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必然。所谓“莫之为而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如此的天命对人事居于主宰的地位,它虽不具有直接的
人格神的意味,“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但它的运作却往往是与人的
主观愿望、意志和行为相违的,这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当然,其最终
的目的仍是为了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而在人一方,只有最终屏除其主观的好恶情感而顺从于天,才能有资格担当起上
天的大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离娄上》)。
其次,则是陵园子天人合一观的更为根本的含义,即从心性角度发明天人,
把人对外在必然的关系转换为主观意识(心)向内体验仁义道德本性(性、天)
的关系,天人合一演变为人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体验。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
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他的本心或良心,
因内含仁、义、礼、智的道德本性,又称“仁义之心”;如此在心、性又被称之
为“天爵”或“天之所与我”的“大体”,故心、性、天实质上是同一的概念。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命题。因为万物的本性
同样由天所赋,而天性即在我心,只要向内体验到本性,也就与天、与万物之性
相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对人而言,再没
有比这更为快乐之事了,所以说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上)。孟子的心、
性、天合一观影响深远,后来儒家的心性哲学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思路。
孟子认为,人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本性,就能完全了解天。修养自己的心性,
就是侍奉天。这是儒学天人合一说的基础。
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是同类,所以可以互相感应。比如,天有四季,
人有四肢;天每年有360 天,人的骨骼有360 节;天是圆的,人的头也是圆的;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等等。因此,天是人的曾祖父。并且说道:按照类别来考察,
天与人是一类。这是天人合一说的正式提出。这样的天人合一说,又叫“天人相
副”,即人是天的副本,天是人的范型。
宋代,张载提出,天就是那广大的虚空,而虚空就是气,人是由气聚合而成
的,人的精神和本性是气中固有的存在,所以“天人一物”,即天和人是一样的
存在物,并且完整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二程则认为,人是由气聚合而
成,气中有理,理是气的主宰,这个理,就是天理,人的本性和心灵就是天理,
所以天和人本来就是一体,并没有分而为二,所以不必说什么“合”。这是更加
彻底的天人合一说。董仲舒主要从形体的外部结构上论述天和人的一致,宋代儒
者则主要从人的精神内容上论述天人合一或天人为一,天人一体。他们的共同点
是,人是天降生的,人的本性是天赋予的。所以,王夫之说周敦颐《太极图说》
所说的太极分化成阴阳,阴阳分化成五行,阴阳五行的精华聚合成为人,五行的
性质构成人的本性,是彻底弄清了天人合一的本源。
/* 67 */第二部分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这个是儒学关于正义和利益关系的理论。
孟子首先集中论述了这个问题,他劝告梁惠王不要追求怎样对自己有利,而
要追求仁义。因为作为君主而去追求利益,臣子和百姓就会照此办理,全国上下
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必然发生争夺,那样君主的地位就难以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