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哲学 >

第23章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23章

小说: 知道点中国哲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
勉,使之为善。”意思是说,人性虽然有善恶之分,但是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
这种“性可教而为善”的观点明显具有唯物辩证法的影子。

    其次,王充肯定了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影响。他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
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也就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王充把人性与环境的关系做了形象的比喻说明,充分强调环境在人成长发展
中的渍染影响作用。

    王充在充分肯定了环境、教育对人性的影响作用的同时,提出要通过法律手
段,运用政权的力量保障学校教育的实施。他说:“是故,王法不废学校之官,
不除狱里之吏,欲令凡众见礼义之教,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使‘丹朱’之
志,亦将要勉。”

    在这里,王充还提醒统治者,对百姓,既要通过教育提高其道德水平和文化
修养,又要加强法律的约束,只有“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才能收到治国化
民的社会效应,教育虽然能够“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但却不是万能的,社会
的稳定光靠教育是实现不了的,它必须配合法律的手段,通过政权的力量才能充
分地发挥作用,这一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它使王充没有陷入教育万能论中。

    /* 151 */ 第三部分:一步一鬼?

    王充首先假定,自有人类以来,不论是寿终正寝,还是中途夭亡,死去的人
数以亿万计;而现在活着的人,则远不如死去的人多。这一假定作为他论证的前
提,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因为活着的只有有限的几代人,而死去的却有无数代,
前者有限而后者几乎是无穷,当然死去的也就比活着的多。接着,王充进一步往
下推:如果人死为鬼,死去的亿万数人,就当变成亿万数的鬼,那必然的结果,
就是这鬼“满堂盈庭,填塞巷路”:“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这就是说,人
无处不撞着鬼。

    而且,传说人病危时常常看见鬼,那看见的也应该是成千上万的鬼,不仅仅
是一两个也。可是,回过头来看,典籍上记载的鬼,从先秦以来,也不过就那么
几个,并没有增加多少。这只能说明:人死为鬼的结论不能成立,反之应当相信
人死无鬼的结论。在这里,王充并没有直接反驳人死为鬼的论题为假,而是正相
反,先假定其为真,并由之导出荒谬的“一步一鬼”的推断,从而间接证明人死
不为鬼才是正确的结论,才是真的命题。

    王充反驳人死为鬼固然有多种方法,他也大量利用经验事实和当时科学的成
就,但正是这个“一步一鬼”的反诘最为充分地发挥了王充理论的威力,其反驳
的尖锐性,在当时差不多使有鬼论陷入了绝境。道理实际上也很简单,即持有鬼
论者无法说明,这千百年来无数的死人为什么就只有那么几个变做了鬼?为什么
前人人死变成鬼,后人人死不接着变成鬼?如果说只是被冤屈、枉杀者为鬼,那
自古以来被冤屈、枉杀者不在少数,为什么别人不能变成鬼,只有杜伯、庄子仪
等有限的几个人变成鬼?如此等等,持有鬼论者都是说明不了的。既然说明不了,
那也就没有办法,只能给无鬼论让开道路,尽管不情愿也罢。

    /* 152 */ 第三部分:鬼神迷信为什么会存在?

    王充极其深刻地指出,“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腐朽落后和愚昧无知,
是鬼神迷信得以存在的温床,也正是鬼神迷信肆虐的根本原因。他的这种正确的
见解,无疑还包含着对社会的鞭笞和对统治者的斥责。

    人死犹火灭而不能为鬼,那么人活着能否成为不死的神仙呢?王充指出,活
人可以“得道仙去”、“度世不死”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妄想。他列举当时广为
流传的近十种得道成仙的典型事例,逐一进行批驳。

    首先,他用无情的历史事实揭露了所谓“得道仙去”的谎言。针对淮南王学
道举家连同鸡犬一块升天的说法,王充指出,淮南王刘安是汉武帝时候的人,因
父亲刘长被流放死于途中,他怀恨在心,便召集一帮道士策划谋反,结果因事情
败露而自杀。这是“天下并闻,当时并见”的事,却有人说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其次,他用科学知识批判了“服食药物”、“辟谷不食”、“恬淡无欲”等
可以使人“度世不死”的谬论,指出,“吞药养性,能令人无病,不能寿之为仙”,
如果服药过度,反而会中毒。人不饮食,违背生理本能,肯定要挨饿,就像不穿
衣服要受冻一样,“冻饿之人,安能长寿”?“恬淡少欲”,人不如鸟兽草木,
鸟兽少欲,“亦老而死”,“草木无欲,寿不逾岁”。最后,他继承并发展了扬
雄、桓谭等人的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彻底否定了活人可
以成仙的迷信。他指出:“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
者必有始,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诸学仙术为不死之方,其必不成!”

    /* 153 */ 第三部分:如何培养出“鸿儒”?

    王充不满意儒家传统培养出来的所谓儒生。他认为两汉学校教育中所培养的
儒生在知识结构上是有严重缺陷的,他们的知识只限于五经章句,或知今不知古,
或知古不知今。这种人不可重用。

    王充主张首先培养博览古今的通才。“通人”是比儒生高一等的人才,他的
知识结构比较合理,他们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但却不能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运
用于社会实践,他们既缺乏理论思辨的能力,又缺乏实际的任事之才,他们的发
展前景也是十分有限的。

    “文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好学勤勉,博学强记”,知识渊博,掌古论今,
能把各种社会知识融汇贯通,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成为称职的行
政管理人才。

    “鸿儒”是“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他们是王充理想中的最高级的人才,
这种人才能够“兴论立说”,既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善于实践,他们
不受前人思想束缚,敢于创新。

    因此,王充提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文人”和“鸿儒”。

    至于如何培养出“文人”乃至“鸿儒”,王充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主张要
在教育内容上下功夫,即要构建“博览古今,众流百家之言”的教育内容的思想。

    自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来,儒家的《五经》
成为官学必读的,甚至是惟一的教材,对经书的注疏解说日趋繁杂,五经博士各
立门户,师法家法极严,学术空气令人窒息。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
一去不复返了,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和学术文化的发展。到王充生活的
东汉时期,对儒经典籍的注疏更杂入阴阳谶纬之说,使儒学“千疮百孔”,面目
全非,甚至许多有名望的学者也如法炮制,随波逐流。

    王充对这种“守信经文”的教学是持批评态度的。他指出这种教育培养出来
的学生是一些“所当知,然而不知”的庸碌无能之辈。甚至有的人连儒家经典中
的起码常识也不知晓,但却自恃才高,装腔作势。王充把那些儒生喻为“腹为饭
坑,肠为酒囊”的“死人之徒”。

    只有改变上述教育状况,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才能培养出才高智大的“文人”、
“鸿儒”。为此,王充提出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儒家经典,而应包括道、法、墨
等百家之言。也不应仅仅局限在治术之学,而应包括天文、历算、医学等自然科
学和实用技术;不应仅仅局限在“先王之教”,即对古代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包
括对当代知识的探究和掌握上。

    总之,王充提倡扩充教育内容,力主学者治学应该“博览古今,众流百家”
之言,他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德优”、“才大”,能够“治百族之乱”
的人才。

    /* 154 */ 第三部分:知识就是力量

    王充对学习问题的论述,有许多卓越的见解。

    首先,王充提出“知物由学,学之乃知”。王充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在
中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即“知
识就是力量”的光辉命题。

    由于王充已经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学问渊博者其力无穷,因此,他非常重
视为学求知,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意义的学习方法论。

    其次,王充主张“考之以心,效之以事”。也就是在上述前提下,进一步阐
述了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他指出知识来源于见闻,来源于经验。但是,感性的
经验只是学习的基础,只是进一步学习的起点,而不是学习的终结,因此,他在
重视从见闻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视思考加工,更重视理性思维,主张通过比
较、判断和推理,去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另外,王充提倡治学过程中要进行
独立思考,要存疑,要经过比较、分析、综合达到去伪存真。关于检验知识正确
与否的标准,王充提出了“效之以事”的主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第三,王充主张奋发进取,勤学不舍。知识的获得靠学习,学习必须有奋发
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王充曾以河水结冰,积土成山为例,说明
学习必须勤奋,必须靠日积月累之功。在学习过程中,王充强调意志努力,反对
一暴十寒。为了进一步强调意志努力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王充又以树木为例来阐
发道理。他说,枫树、桐树生长快,但木质不坚固;檀树生长虽慢,但其“材强
劲”。学习也是一样,“其进锐者退速”。要想有所造就,必须长期下踏实的、
艰苦的功夫。

    第四,王充主张立异创新,不因旧说。这是王充针对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提出
的见解。他反对固守先圣先贤学说,反对把它们奉为金科玉律,提倡创新精神和
勇敢无畏的批判态度,求真求实,立异创新。例如,针对抱残守缺,是古非今的
不良学风,王充指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圣人、贤人还是普通人,
就其品德才学而言,只不过是“才有深浅,无有古今,文有伪真,无有故新”,
因此,不应该“好褒古而毁今”,更不能说“古人贤于今人”。王充还以大量历
史事实为例,把汉王朝与西周王朝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汉朝优于西周,今胜昔,
今人贤于古人的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第五,王充提出要博达疏通,学为世用。他曾经以大海为例说明人的学习要
像大海汇合百川一样,兼收并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才高、智大,博达疏通,
才能担负起治国治学所重任的有用人才。王充在强调“博达疏通”的同时,明确
提出了“学为世用”的治学目的论。他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利民,著书
立说是为了服务社会。如果著书立说,兴学设教不能惩恶劝善,有益于国家、社
会,即使“文如锦绣,深如河汉”也毫无价值。

    /* 155 */ 第三部分:道教是如何产生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来源于古代的民间巫术和神仙方术,又将《老
子》、《庄子》加以附会引申,形成以长生成仙为根本宗旨的道教教义,随着相
应的宗教组织和活动的出现,道教便正式诞生了。

    道教的产生大体上与佛教的传入同时,它一开始就吸收儒、阴阳、谶讳和佛
教各家的成分,具有庞杂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约成书于安、顺之际,它
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将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过养性积德的
方法,包括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它崇拜的至上神
是“委气神人”,其下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它受儒家积
善余庆积、恶余殃的启发,提出“承负”说,谓先人之功过,积之既久,则延及
子孙,而有福祸之异。它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封建
太平理想。东汉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综合以往炼丹方术,并与《周易》、
黄老思想互相掺合,形成内外丹结合的学说,以人身为炉体,按照阴阳的变化,
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谓内丹。以药石炼制成丹,是谓外丹。
丹成可以养性延命,乃至不死成仙。该书被称为丹经王,对道教教义的发展产生
很大的影响。

    灵帝之世,政治腐败,危机四起,出现了民间道教的三股有组织的势力,与
朝廷对抗。三辅有骆曜,教民缅匿法。东方有张角,为太平道,道师持符祝,教
病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汉中有张脩,其道略与张角同,又设祭酒,主以《
老子》五千文,为病人作三官手书,使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号为五斗米师。后
来太平道发展到数十万人,连结八州,以三十六方为组织系统,声言“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举行了震撼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后虽遭镇压,
但汉王朝的统治根基已被动摇。张脩为五斗米道首领时也举行过起义。后来张鲁
袭杀张脩,夺其众,据汉中,自号师君,成为后期五斗米道的首领,此后五斗米
道变成张鲁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降曹操后,被拜为镇南将军,五斗米道得到宽
容被保存下来。张鲁的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以祭酒为官,有严密的组织,并
重视教义的建设。据考证,《老子想尔注》当系五斗米道的《老子》讲疏,宣扬
长生成仙说和忠孝仁义等封建道德,首次提出“太上老君”的神名和“道教”的
教名。它在《太平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道戒具体化,但反对内胎练形术与胎
息之法。五斗米道由于教义与地主阶级利益相一致而被允许继续合法流传,至南
北朝时以天师道的名义发展起来,成为全国性的宗教。

    /* 156 */ 第三部分:道教的“造神”历史

    造构神仙与编制谱系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和由纷杂无序到较有系统的演变过
程:

    汉魏两晋是道教神仙谱系的初创时期。其早期经典《太平经》既确定神仙、
真人为崇拜对象,将它们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
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此时的神仙谱系比较粗疏。这时期活动的主要道派
五斗米道,除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又造构了天、地、水三官,此外,则不见造构
他神。

    南北朝是道教大量造构神仙和进行初步整理的时期。寇谦之在改造北天师道
时,一方面借太上老君之名,自立“天师之位”,表示仍尊太上老君为该教教主,
另一方面,又另造新神,为其神权张目。

    造神最多者,是东晋中后期新出现的上清派和灵宝派,它们在南北朝时所撰
著的经书中,另辟蹊径,造构新的至上神,主要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
道君、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灵宝天尊等。次于尊神的新神,更是不胜枚举。据
记载,南北朝时所创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