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哲学 >

第34章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34章

小说: 知道点中国哲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
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
的分歧点。朱熹认为陆学太简易;陆九渊则认为朱学太支离。这次争论,就是哲
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争论的实质,都是为了互争正宗教主地位。但是,
这次“鹅湖之会”并没有解决他们两派学说之间的分歧,故以后还有更加激烈的
关于世界观问题的争论。尽管如此,“鹅湖之会”对当时学术界却有很大的影响
;鹅湖书院之所以能几百年来永留胜迹,誉满江南,正与朱、陆诸子的“鹅湖之
会”有关。

    /* 224 */ 第四部分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

    这就是中国哲学上著名的“尊德性,道问学”。意思是说,君子尊崇天赋的
道德本性,把向别人请教学问、增进知识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中庸》认为,
圣人之道是伟大的,它浩浩荡荡使万物生长发育,充满了天地。它非常繁荣昌盛,
有300 条原则、3000条规定,需要合适的人选才能够使它推行。所以说,假如不
是具有最高品德的人,道就不会凝聚在他的身上。所以君子要尊崇天赋的道德本
性,把增进学问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圣人之道能够凝
聚在自己身上。

    因此,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目的都是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后来成为两条不同的
治学道路。宋代陆九渊把尊德性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应把心中天赋的道德本性树
立起来,提出“先立乎其大者”;朱熹强调道问学,所以主张考察事物,以获得
知识。朱熹认为,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载于《大学》,是上古圣人的遗训,也
是儒者求学的开端。只有先考察事物,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了知识,才能明
辨是非,正确认识天理,按仁义的要求去做。陆九渊认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心就是天理。天理是个整体,不是可以分割成小块,让人一点一点得到的东西。
要懂就完全懂,要不懂就完全不懂。朱熹让人从考察事物出发,只能得到一些支
离破碎的知识,并不能懂得天理。这样做,只能败坏圣人之道。

    陆九渊和朱熹关于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分歧,是两条求学道路的分歧。

    /* 225 */ 第四部分赤子之心

    明代江西南城,有一少年名叫罗汝芳,他生于儒学世家,由母亲授读儒书。
稍长,喜读明代理学大家的《读书录》。

    18岁时,罗汝芳按照自己理解的孟子“不动心”之说,闭关临田寺,置水与
镜于几案之上,默坐澄心,修炼道德,不想久之生病,心火上升。既然病由书起,
亦当由书除。罗父便把王阳明的《传习录》传授给他,罗汝芳遂按书中所言去做,
心火渐除。26岁时,入省城参加乡试,偶过僧寺,见榜文称有“急救心火”者,
以为有名医,结果访得阳明后学颜均在寺中讲学。听其所讲,以为甚契己心,惊
叹“此真能救我心火”,从此,拜颜均为师。

    颜均系阳明后学,阳明初学朱熹的道学,后来经过几次彻悟,转向陆九渊的
心学。因陆九渊一再称自己的学说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所以,罗汝芳从颜
均处接受心学,受孟子的影响也自然较大。孟子有一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
诚子之心。”这句话对罗汝芳有很大的启发。他把“赤子之心”作为人的道德的
根据。“天初生我,只是个赤子。赤子之心,浑然天理”。在他看来,圣贤之学,
本之赤子之心以为根源,征之庶人之心以为日用。人的道德就能像“赤子之心”
一样,不学而能,浑然天成,不假藻饰。

    /* 226 */ 第四部分刨根问底

    陆九渊自幼喜欢刨根问底,冥思苦想。他在三四岁时,看到天地广阔,怎么
走也走不到边,心里非常跷蹊,于是便问他父亲:“爸爸,为什么天地那么大,
走到哪里才能穷尽呀?”他父亲答不上来,只好摇头苦笑。陆九渊得不到答案,
决不罢休,整天苦苦地思索。

    童年时代,陆九渊表现出不同一般小孩的气质,行动举止也不同凡响。所有
认识他的人都很佩服他。那时,他已经读了许多古书,尤其是孔孟的学说和二程
的著作。他读书不是过目能诵就算,而是通过对照类比,深思当中的微言大意。
有一回,他念完书后对人说:“怎么伊川先生(即程颐)的话同孔子、孟子的话
不一致呢?我看他们的言论多半有不正确的地方。”他读了《论语》,就觉得孔
子的话显得支离破碎,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后来,他依然每天坚持阅读古书,并且有很大的长进。有一次,他读到“宇
宙”二字时,别人跟他解释说:“四方上下就叫做‘宇’,古往今来就叫做‘宙
’。”咀嚼着别人的话,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种思想来:“宇宙的事就是我的
事,我的事就是宇宙的事!”陆九渊的这个思想在后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
他“他学”的思想体系。

    /* 227 */ 第四部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
曾任礼部左侍郎。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
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1510年升
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
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
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
“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
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
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功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
做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假如一个人不按仁义
礼智信原则去行,那么,他就是未知。因为心中的良知他没有得到,也就是他没
有认真思索。假如他认真思索,得到了良知,或者说他知道自己应该对父母行孝,
对君主尽忠,那么他就一定会行孝尽忠。如果他不行孝,不尽忠,就说明他没有
得到良知,也就是没有知。

    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辨,这在《中庸》里
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
“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
刚开始意念活动时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
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
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
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
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
“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
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
习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228 */ 第四部分心外无物

    陆九渊认为,人心虽然不过方寸之大,但心中之理发散开来却能充塞于整个
宇宙,故万物万理,无非也就是心中之理。由于理和心都可以看做是天地的本性,
故人与天之间也就沟通了起来。

    陆九渊在明朝中期遇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知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守仁。
一般人都以为天是无所不包的,天者无外也。可心学一派却认为天不过就是对心
的一种描述而已,王守仁说:“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即天”
之可能,是建立在王守仁的心本论哲学基础上的。

    与陆九渊一样,王守仁也特别强调理不外于人心。他认为,外心而求理,什
么也得不着。沿着这一思路,他进一步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据《传心录
下》记载,一天,王守仁与朋友到某地游玩,朋友指着山岩中的一株花树问王守
仁说:“你讲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像山岩上的这株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
我们的心有什么相干?”王守仁回答道:“你没有看到这株花树时,它与你的心
同样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而当你看到这株花树时,花树进入了你的视野,
花的颜色形状等等便与你的心发生感通,在心头显现。所以说它不在你的心外。”

    这则小故事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不过,如与前面所说的贯通起来,就可以发
现,王守仁的逻辑思路是:心中之理与宇宙万物之理相通、相同,是一个东西。
因而,明白了心中之理,也就明白了宇宙万物之理。明白了宇宙万物之理就在我
的心中,也就等于明白了万物不在我的心外。前面讲的那个故事,王守仁没有说
“你没有看到花树时,花树是不存在的”,而是说,“你没有看到花树时,它与
你的心同样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寂然不动”,意指没有感应,而没有
感应,不等于事物不存在。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对话中得到启示:

    王守仁问朋友说:“请你说说,什么是天地的心?”朋友回答道:“听说人
是天地的心”。王守仁问:“人心指的是什么?”朋友回答说:“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感叹道:“可知道充塞天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是受物我差异的迷
惑,把人心和天地之心给自行隔断了。其实我的灵明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
开了我的灵明,天地鬼神万物也就都没有了。”朋友追问:“天地鬼神万物,在
我们没有出生以前就存在在那里了,怎么说没有了我的灵明,就没有存在了呢?”
王守仁回答说:“你看那死了的人,他的精灵游散了,对他而言,天地万物又在
什么地方呢?”

    在这段对话中,王守仁指出死人没有了灵明,“他的”天地万物自然也就不
再存在,这与客观天地的真实存在不是同一个概念。即每一个人心中都活动着一
个他自己的天地万物。同样,当一个外在的事物没有进入我们的心灵视感之前,
它也只能与我们的心灵同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假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
所谓的天地,只能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天地,此心之外,没有“天地”可言。

    /* 229 */ 第四部分王守仁格竹

    王守仁本来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经过使他刻骨铭心的格竹子之
理实践的失败,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在记载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的《传习录》中,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
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
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
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
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
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
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
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

    王守仁通过对格竹子之理失败的经验的总结,认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中,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认识的目的是增进知
识。王守仁对朱熹的这种“格物致知”论非常不满,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
说。所谓“致良知”,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
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当然,对
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即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来说,它们之间没有原则性的区
别。

    同时,如果我们将朱熹与王守仁的观点加以对照分析,就会发现王守仁对朱
熹思想的理解是从他自己的意图出发,并不等于就是朱熹的原意。事实上,从认
识对象上讲,朱熹自己就讲过“炊沙岂能成饭”,并不赞成泛泛观察自然事物;
从认识方法上讲,朱熹是格物、致知并提,外在观察、内在推理并重,并不是只
向外格物;从认识目的上讲,朱熹是增进知识、提高境界并重,并且希望用增进
知识来帮助提高境界,并不是只注重增进知识。

    /* 230 */ 第四部分天理良心

    道学的天理,就其实质而言是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的宗法伦理道德,把它
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就是用它来制约、衡量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人们的思
想、行为,让人们通过对天理的正确认识,在与他人、社会、天地万物的关系之
中正确地定位,履行自己做人的本分,自觉遵守纲常名教的规定,做忠臣、孝子、
社会的良民。

    心学的代表人物是南宋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心学家们对道学家把天理
作为是非标准是认同的,但他们又进一步指出,所谓天理其实并不是外在的客观
必然,它就存在于现实的人心之中,天理也只有在人心之中才能够真正呈现。人
的本心、良心就是天理,也就是是非的标准,照着自己的良心去做,自然就是合
理的。据《陆九渊年谱》记载:陆九渊去看望正在富阳县当主簿的弟子杨简,杨
简刚处理完一桩诉讼案,就向陆九渊请教什么是本心。陆九渊说,刚才你断案时,
听完了双方的讼词之后,就知道谁是谁非了,你依据的是什么呢,还不就是你的
良心吗!王守仁也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传习录》下)人的思想、
行为的是非对错,不需要拿外在的规范、法则去衡量,人的良心自然会知道。

    道学讲天理,心学讲良心,这两种是非标准主要都是针对人类的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而言的,同纯粹的科学认知意义上的是非标准不一样,这是中国传统是
非标准论的特色所在。就天理、良心二者相比较,天理论侧重他律,良心论强调
自律,两者相辅相成,在中国近古社会影响极其深远。但把天理、良心作为是非
标准也有弊病。就天理而言,它本来是对自然规律、人伦关系的抽象,一旦被理
学家们尊奉为神圣不可改变的教条后,就容易走向僵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桎梏。
而良心论者把应然的至善的良心等同于实然的人心,这就等于把道德理想主义的
大厦建立在人类千差万别的情感欲望的地基上,很容易走向自然主义、非道德主
义和无是无非论。

    /* 231 */ 第四部分满街都是“圣人”

    一天,王守仁的学生王艮出游归来。王守仁问道:“你出游看见了些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