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九大阶层调查-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比没有学历的人对金钱财富的评价下降了4。1个百分点,但仍维持88。3%的高位;而对教育水平的评价尽管上升了3。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11。1%的低位,这个数字在所有文化程度评价中仅高于没有学历的人。该文化程度的人对生活方式的评价是所有文化程度中评价最高的,比例高达23。7%。
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人随着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水平的评价明显高于前两个文化程度的人,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0。8%和30。3%。由于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在文化档次上的接近性,他们除了在消费水平的评价上出入较大外,在家庭出身、职业、生活方式、住房、道德教育、其他和言行举止的评价上相当相似。另外,初中文化的人对权力的评价是所有文化程度中最高的(见表3…21),所占比例为69%。
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对权力的评价只有41。2%,是所有文化程度评价中最低的;与前面几个文化程度的人相比,它对道德修养评价最高,所占比例达18。5%。
大专文化程度的人的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教育水平的评价最高,所占比例为39。9%;二是对道德修养的评价最高,所占比例为22。3%。这些表明,该文化程度的人比较看重后致性因素。
本科文化程度的人的评价大体上维持大专文化程度评价的格局,明显不同的是本科文化程度的人对教育水平和道德修养的评价分别下降了7。7个和5。6个百分点,但对权力的评价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研究生及以上的人对金钱财富、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评价都很高,所占比例分别是89。%、77。6%和50。9%,这些数字是很靠前的;可能是因为自身文化程度已很高的缘故,它对教育水平的评价不高,所占比例仅有16。4%,只比没有学历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高一些。这个文化程度的人非常看重职业,所占比例为22%,是所有文化程度中最高的。
六 阶层角度的社会评价
国家及社会管理者阶层对金钱财富、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综合评价是最高的,三者所占的比例都高达83。1%。可能是该阶层本身文化程度较高的缘故,该阶层对文化程度要求反而不高,对教育水平的评价是最低的,所占比例仅为16。9%,仅次于个体户阶层。另外,该阶层对家庭出身、生活方式、消费水平、住房等外在因素评价最低,竟无一人表示认可,而对道德修养和言行举止这两个反映人素质的评价较高。
经理阶层是一个经济资源占优势的阶层,所以它对生活方式、消费水平、住房等因素评价较高,而对权力评价较低。经理本身也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希望这个职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它对职业的评价达到20。2%。
私营企业主是从本身的特点进行评价的。与经理阶层一样,私营企业主也是一个占有较多经济资源的阶层,是一个希望政府呵护和社会承认的职业,它对金钱财富的评价很高,所占比例为85。8%,对职业的评价是所有阶层中最高的;它有钱但无权,对权力的渴望,使该阶层对权力的评价是所有阶层中最高的,所占比例达72。1%;它有钱但自身的素质遭人们非议较多,所以该阶层格外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道德修养的评价也是所有阶层中最高的,所占比例达27。9%。
具有文化资源优势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教育水平的评价是所有阶层中最高的,所占比例达38。9%;它对权力较蔑视,对权力的评价是所有阶层中最低的;它对消费水平、住房等因素较为看淡。
办事人员阶层的评价较为全面和平衡。在金钱财富、社会地位、权力和教育水平4个名列前列的因素中,所占比例不像其他阶层那样悬殊较大。这一特点在家庭出身和生活方式、职业、消费水平和道德修养的评价中仍然如此。
社会地位的社会评价(3)
个体户阶层对教育水平的评价只比国家及社会管理者较高;与私营企业主一样,该阶层也希望自己的职业能得到社会的重视,所以对职业评价之高仅逊于私营企业主;很多个体户是靠租别人的房子生活和经营的,所以他们对住房因素的评价是所有阶层中最高的。
商业服务业劳动者的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社会地位的评价较高,所占比例为67。3%,仅次于国家及社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表明该阶层对提高自己地位的渴望;二是对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综合评价是所有阶层中最高的。
工人阶层的评价突出两点:一是对金钱财富的评价是所有阶层中最高的,所占比例为91%,这可能与该阶层经济地位下降幅度较大有关;二是工人阶级是一支素质较过硬和文化程度较高的队伍,因此,该阶层对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的评价较高。
待业失业半失业者对金钱财富评价较高,在所有阶层中各列第二;另外,该阶层认为在调查表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
七 收入角度的社会评价
收入1000元以下的人对金钱财富的评价是所有收入段中最低的,与8001元以上的人对金钱财富的评价也很低相映成趣;对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评价较接近,不像其他收入段那样拉开了档次;对住房的评价较高,仅次于8001元以上收入段的评价。
1001元~2000元收入段的人对教育水平的评较高,仅次于3001元~4000元收入段的评价;对生活方式的评价是所有收入段中最高的。
2001元~3000元收入段的人特别看重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对前者的评价是所有收入段中最高的,对后者评价之高仅次于3001元~4000元收入段;特别看轻教育水平,对该因素的评价是所有收入段中最低的。
3001元~4000收入段的评价是“三高”,即对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和道德修养的评价最高,所占比例分别高达73。6%、32。9%和25。7%。
4001元~5000元收入段的人对金钱财富的评价较高,仅次于2001元~3000元收入段;对职业的评价是所有收入段中最高的,所占比例高达39。9%;对教育水平的评价也不高。
5001元~8000元收入段对消费水平和道德修养的评价较高,8001元以上收入段对金钱的评价较低,仅高于1000元以下收入段的评价;对社会地位的评价是所有收入段中最低的,所占比例只有41。9%;对职业、生活方式、消费水平、住房和道德修养的评价较高,而且对这些因素几乎是等量齐观。
第四章 深圳的社会流动
社会各阶层流动鸟瞰(1)
在社会流动研究中, 其中一种类型区分是将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际流动研究父代与子代在两个时点上社会地位变动的情况, 而代内流动是研究个人一生中多个时点上社会地位变动的情况。在实际研究中,多数的代内流动研究将代内流动简化为两点间流动的问题, 即讨论个人最初的社会地位与目前的社会地位间的地位变动。无论哪一种研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是通过研究来评价一个社会是高度流动还是低度流动、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是否达到了机会均等。
根据本课题的抽样调查数据,我们采用的是代内流动表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个人的最初职业的阶层地位与当前职业的阶层地位的变化情况,以考察个人在社会流动中的升降位置变化。
在抽样调查的1291个样本中,各个阶层的分布情况为商业服务人员为276个,占22。62%,比例最高,这与深圳的阶层分布情况一致,其次为办事人员241个,占 19。74%,最少的阶层为国家及社会管理层,只有10人,占样本的0。81%。
一、多出少进的国家及社会管理者阶层
从流动表分析来看,位于最顶层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一个多出少进的阶层。最初职业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人,目前只有10。77%人员的职业仍然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其余的主要流入到私营业主和办事人员(均为31。53%)、专业技术人员(10。77)、经理和商业服务业劳动者(各为5。38%)以及待业失业半失业阶层,这与下海经商潮流和机关事业单位几次重大机构改革密切相关。国家及社会管理者阶层的流入渠道比较固定,最初为国家及社会管理者的十分之二的人员仍然从事本职,十分之六来自办事人员(59。42%),另外十分之二的国家及社会管理者原来分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均为10。15%),说明办事人员上升为国家及社会管理者的机会最多。
二、多进少出的经理人员阶层
经理人员阶层在社会阶层中仅次于国家及社会管理者,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居于优势地位的阶层,而且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兴阶层,其流动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从流动表可以看出,经理阶层是一个多进少出的阶层,最初职业为经理人员的,绝大部分约四分之三(73。03%)的人员目前的职业还是经理,这从侧面说明在深圳经理阶层在社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人们流入到该阶层后不想再流入到其他阶层,或者进入到经理阶层是人们的奋斗目标。进入到八十年代的深圳特区,这一价值取向更为明确,初始职业为经理的有88。89%目前仍然担任经理职务。经理人员的去向较为明确,最初作经理的人员有22。37%和4。61%分别流入到了个体户及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而80年代以后,流出的11。11%全部流入到专业技术人员行列。
经理阶层的流入渠道比国家及社会管理者要广泛得多,从表 67看出,最初职业为经理的只有约十分之一(9。80%)的人员还在担任经理,其余的十分之九分别依次来自于专业技术人员(36。36%)、办事人员(22。77%)、工人(14。65%)、商业服务业劳动者(9。71%)、农民(5。47%)、国家及社会管理者(0。62%)和私营业主(0。62%)等阶层,吸纳的阶层比较广泛。经理阶层尽管作为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兴阶层,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它对较低阶层没有明显的排斥性,它为低层的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以及农民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也为国家及社会管理者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流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去向当然,它作为一个新生阶层,其成员没有比较一致的标准,经济改革大潮遍及城镇和乡村,各种体制下产生的企业管理人员如国际跨国集团的高层管理者和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可以划归到经理阶层,阶层成员之间的职业背景、教育程度、管理模式、生活方式、经济收入、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但是随着该阶层的日趋成熟,其成员的标准将会日渐统一。
改革开放以后的经理阶层的流入情况大体相同,只是各行业进入的比例稍有不同罢了,也是最初职业为经理的约十分之一(11。86%)仍然是经理,其他的分别来自于专业技术人员(34。11%)、办事人员(27。33%)、工人(13。35%)、商业服务业劳动者(10。38%)、国家及社会管理者(1。48%)和私营业主(1。48%),这一结果最大的不同就是农民被排斥在经理阶层之外,这是流动表中农民比例减少的结果。80年代以后的流动表中职业为农民的仅有2%还不到,人数才6人。但也许正如前所述,经理阶层选择成员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对较低阶层的排斥性增强。
三、流动比较单一的私营企业主阶层
社会各阶层流动鸟瞰(2)
私营业主是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雇佣他人劳动的人,他们掌握着经济资本,属于优势阶层,在我们的分层研究中排列第三位。私营业主是改革开放后重新崛起的阶层,都是创业者,成员中只有167%的人最初就业就是开办企业、成为私营业主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有多次较复杂的职业变换经历。
在总流动表中,私营业主流动比较单一,最初为私营业主的有一半(50%)至今仍然是私营业主,另一半(50%)则流出上升为经理阶层。私营业主一方面不愿意流出本阶层,说明该阶层掌握一定的经济资源的优势和优越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私营业主几乎难以进入最高等级的国家及社会管理者队伍,同时享有组织资源,所以只有流向与其职业相关性较强的经理阶层。但是私营业主的来源却是多样的,专业技术人员(26。25%)、办事人员(24。58%)和工人(21。24%)是其三大主要来源,商业服务业(14。80%)、国家及社会管理者(9。78%)也有部分进入私营业主行列,农民进入的最少,只占1。67%。
80年以后的私营业主的流向与总表完全一致,而来源发生了一些变化:专业技术人员(33。33%)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阶层,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基本持平(22。22%),工人(16。67%)呈下降趋势,而地位最高的国家及社会管理者、地位最低的农民均被排斥在私营业主阶层之外,也许该结果与样本取样有关,国家及社会管理者只有6人,因此不排斥其进入私营业主的可能。私营业主吸纳的都是具有某种专业技能(专业技术人员)或用拥有社会资源(办事人员)或积累经营管理经验(商业服务业人员)的人员,形成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精明能干的阶层,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业主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人们逐渐改变过去将其视为一夜致富的暴富群体,这也是今天素质越来越高的民营企业家赢得了社会普遍的尊重的原因之一。
四、流出与流入相等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事各种专门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掌握较多的文化资本,在文化资源的占有上处于优势,一般有家庭的继承性,改变了过去处于被动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中地位稳定且普遍受人尊重。
总流动表显示,专业技术人员接近一半的人员(44。15%)留在本行业,流出的主体(22。89%)成为经理人士,其余三分之一分散在各个阶层。而表 68的情况也几近相同,51。49%的专业技术人员留守在本行,20。07%进入经理阶层,9。10%的成为办事人员,流入私营业主、个体户和商业服务业的各有500%左右。专业技术人员的来源主要还是本阶层,表 67和表 68分别有7433%、7564%人员的最初职业就是专业技术人员,这与全国的数据(74。6%)相同,办事人员的比例略有上升,从8。96%增加到10。26%,工人则呈下降趋势,农民则完全从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中消失。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特征是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获得从业资格,之前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包括金钱的投入,因此一旦人们进入该行业,是不会轻易放弃多年习得的专业知识。另外,缺乏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无法从事该职业,难以进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由于深圳特区的农民阶层几近消失,因此专业技术人员与农业劳动者之间的流动不存在。
五、相对稳定的办事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在现代社会中是社会中间层的重要部分,既是国家及社会管理者、经理和私营业主优势阶层的后备军,又为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业人员提供上升的渠道,因此,它是社会流动链中重要的一环。总流动表显示,办事人员队伍相对稳定,44。15%的人员仍然从事原来的职业,同时其流向也最为广泛,各个阶层都有一定比例,主要流向商业服务业(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