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九大阶层调查-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业人数80。3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27。2%。
资料来源:《深圳工商志》,第88~89页。
私营经济则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 1999年底,共有私营企业36845户,注册资金542亿元,就业人数40。7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3。8%;个体工商户143005户,注册资金26亿元,从业人员33。4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1。3%。而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一支生力军,已涌现出华为、比亚迪等一批知名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全市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有650家,工业产值200亿元,利税总额40多亿元。
所有制的变革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社会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力量的重组。以社会资源重新配置而形成的多种经营实体,使社会力量的组合向多元方向发展,新的利益群体开始出现。不同经营实体之间的利益差距拉开了均衡的水平线,社会阶层分化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3。优化的产业结构
阶层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变化之一,因此,产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理论与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变动取决于需求结构的变化,而需求结构的变化又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当人均收入很低时,人们对第三产业需求甚少,客观上需要农业优先发展,因而只能是第一产业居主导地位;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对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对食物的支出比重相应降低,于是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迅速上升为主导产业。一旦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时,多样化、高层次的消费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大大加快,甚至将跃升为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后深圳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3)
深圳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特区建立后,原先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深圳将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大批农村干部、青年从农业转入城区建设事业和工商业。同时,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为契机,使产业结构迅速发生了巨变,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9年的37∶20。5∶42。5(第三产业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建设深圳的大军迅速增加带来服务业的发展),演化为1983年的17。2∶42。6∶40。2,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急剧攀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减少。 到1990年三大产业比重达到4。8∶49。6∶45。6,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90年代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步伐,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龙头的先进工业、发达的第三产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组成的现代经济体系,到1995年三次产业的比重演化较快,为1。6∶52。4∶46,第二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深圳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由农业经济阶段向工业化阶级的转变 。1995年深圳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方针:贯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方针,加强:“三高”农业,丰富“菜篮子”,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深圳的产业结构便由“二、三、一”结构逐步向“三、二、一”结构过渡,199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是1。2∶50。6∶48。2。
从20余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史,可以看到深圳产业结构优化的特点:第一,第一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农业也不断壮大,按可比价格计算,1999年的农业总产值约是1979年的3倍,但以土地为主要资源的农业发展,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第二,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较快,特别是工业发展较快,表明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第三,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趋势较平稳,具有逐渐超越第二产业而成为深圳产业结构中的支柱之势。第四,三大产业内部结构较合理。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业通过调整结构,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走出了一条发展“三高”农业和创汇农业的路子;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在高科技、外向型和专业化大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占40。5%,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在第三产业内部, 档次与素质也有很大提高,金融证券、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等行业发展迅速,比重逐年上升,传统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比重在下降,表明知识的价值和人的活劳动的创造性价值越来越被重视。
4。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的社会事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第一,教育事业飞跃发展。198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教育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使深圳教育事业飞速发展, 在1989年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9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978所,在校学生为4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从无发展到2所,在校学生1。06万人;普通中专8所,在校学生3689人;普遍中学83所,在校学生9。13万人;小学325所,在校学生25。61万人。全市已普及高中教育,户籍人口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第二,科学事业硕果累累。1979年底,全市仅有科技人员70余人,只有2名工程师。到1993年,全市评聘专业技术职称15。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2347人,中级职称1。23万人,科技人员约占70%,约达11万人;到1993年底,全市建立起独立的科研开发机构88个,1982~1994年,全市获重大自然科学技新土技术产品产值总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一,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2家,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为54。48亿元,占GDP的3。27%,在国内名列前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名列广东省第一,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请专利4431项。第三,卫生事业成就瞩目。 经济特区建立之前,深圳只有规模甚小的医疗卫生机构62家,医务人员共980人,病床不足600张,医疗卫生设备及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建立经济特区后,深圳的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0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83家,其中医院77家。各类卫生机构病床10294张,其中医院病床9959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15720人,其中医生和护师、护士分别为7418人和5425人。第四,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深圳曾被人们称为“文化沙漠”。到1993年全市对文化基建投资累计6。5亿元,先后建成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建立起市区镇村四级文化网络,文化市场活而有序。2000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9座,博物馆、纪念馆8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24万册(件)。博物馆文物藏品7012件。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中心台1座,有线电视台3座,广播电视站17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公开发行报纸12家,公开发行期刊33家。全年出版图书470种,图书出版印数348万册。第五,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飞跃。20年来,深圳市各阶层的实际收入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1985年城镇居民月人均收入161。26元,1990年提高到346。89元,1995年是1088。62元。2000年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1626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027元,比1985年实际增长1。4倍。城镇恩格尔系数28。2%,比1985年降低19。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79年农民年均纯收入是152元,1985年是750元,1990年是1954元,1995年为4517元,2000年为9270元。2000年人均储蓄存款25007元,是1979年的212倍。繁荣的经济,良好的生产环境,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使深圳越来越成为一个更适宜于居住的城市。
改革开放后深圳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4)
上述单项变化并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形成一条有机联系的链条,相互促进,表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合力作用。
二 深圳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轨迹
从1980年开始,深圳的社会分层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刚性结构不断消解, 弹性结构逐渐建立;工人阶级分化了,有了新的时代特点;农民阶层在特区销声匿迹了;经理阶层等新阶层破土而出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曾经存在过的阶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与现代市场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人口变迁
人们参与社会首先受其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的影响,人口因此构成了社会结构的最基础部分。现代化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巨大变革过程,人的现代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1。数量变化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根据人口学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人口迁移中的流动行为,是地区间推力和拉力作用的结果。作为经济特区,深圳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劳动效率高,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内地,极具投资与移民价值,吸收着大量人口前来经商和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深圳第二产业,尤其是“三来一补”工业迅猛发展,吸纳了全国各地大量的从业者,人口急剧增加,全市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1。41万人增加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35。19万人、1989年的191。60万人,10年间增加了160。19万人,年均增长19。8%。社会劳动者人数也由1980年的14。72万人增加到1985年的32。61万人。20世纪90年代人口年均增长率仍达8。0%。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突破200万大关,其中社会劳动者增长迅猛,突破百万大关,达109。22万人。1993年底,总人口突破1991年制定的2000年300万人口计划指标,社会劳动者人数达209。74万人。1999年总人口突破400万大关。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达432。94万人,20年人口总量增加21。6倍。人口过度膨胀,成了中国人口增长最迅猛的城市。
资料来源:深圳市统计信息局编:《深圳统计信息年鉴200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结构变化
第一是户籍结构变化。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深圳涌现,劳动力需求十分迫切,深圳采取了以增加暂住人口的办法来缓解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暂住人口成为深圳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全市人口31。41万人,暂住人口只有0。15万。此后,不同户籍状况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所占比重变化较大,其中户籍人口所占比重缓慢上升,到1999年末户籍人口为119。85万,所占比重为29。58%,暂住人口以翻几番的速度上升,由1979年的0。15万上升到1999年末的285。29万。20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2。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4。92万人,暂住人口308。02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4。8‰,死亡率2。55‰,自然增长率12。13‰。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0。15万人,农业人口24。77万人。
资料来源:深圳市统计信息局编:《深圳统计信息年鉴200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不同户籍状况人口的构成在特区内外差异较大。1980年特区内户籍人口大大高于非户籍人口,但只过了5年,到1985年特区内非户籍人口就超过了户籍人口。此后, 特区内户籍人口增长缓慢,暂住人口增长很快。1999年特区内户籍人口748077,占常住人口的39。33%,特区外户籍人口450391,只占常住人口的20。95%; 2000年末特区内常住人口78。32万人,特区外46。60万人,特区内126。98万人,特区外181。04万人。
第二是年龄构成。深圳是一座年轻城市,1990年全市人口平均年龄25。3岁,人口年龄中位数是21。59岁,比广东省人口平均年轻3岁,其中20~30岁的人口接近总人口的一半,1996年达到总人口的48。98%,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年轻人口增多,人口平均年龄有所下降,人口年龄中数组仍在20~29岁,1997~1999年连续3年都占总人口的35%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分别是27。41岁、28。8岁和28。65岁,而暂住人口平均年龄更低(见表2…12) 。 2000年全市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9。57万人,占8。50%;15~64岁的人口为633。47万人,占90。3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万人,占1。1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4个百分点。年轻人的层次也非常鲜明,知识偏极现象严重,一类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另一类则是靠年龄和体力取胜的人,这既是市场经济选择竞争的结果,同时,这一结果又是激烈竞争的催化剂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口数量近几年迅速增加,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年来深圳的拓荒者们现在已迈入了老年人行列;二是更多的老年人从内地来深圳和子女团聚养老。
改革开放后深圳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5)
资料来源:《深圳统计信息年鉴2000年》,第90页。
3。人口素质变化
20年来深圳人口受教育程度的趋势是,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增加的幅度最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比例明显下降,说明深圳人口整体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深圳市总共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3000多人,只占总人口的0。8%,而文盲则占15%。随着大量的大学生、干部、科技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进入深圳,人口成分和文化素质构成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4。5%,文盲则下降至总人口的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67%强。1998年底,深圳市干部总数约30万,是1979年干部总数的46倍,大专以上学历干部共计13。64万人,其中博士0。12万人,硕士1。34万人,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56人,全市干部平均年龄34。5岁
《深圳特区史》,第571页。
。 同时,调入员工的文化水平逐年提高,以1979年和1997年两年的数据比较,初中文化由60%降到41%,中技或中专以上学历由15%提高到58%,单调员工中技或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增长更高快,由18%提高到67%。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深圳6岁及6岁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7年, 接受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56。49万人,占8。0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56。55万人,占22。34%;接受初中教育的365。63万人,占52。17%;接受小学教育的84。34万人,占12。03%。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变化如下: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467人上升为806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194人上升为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