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279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79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我们的释迦牟尼菩萨为例:在他的最后一生中,证悟之前他还是一个凡夫。为什么呢?当悉达多太子十六岁时,与耶输陀罗(Yasodhara)公主结婚,生了一个儿子,享受几十年的感官欲乐。他并不是左右两边各有五百位天女陪伴,而是被成千上万名妃子所围绕。这是kama…sukhallikanuyogo:感官欲乐的享受,或沉溺于欲乐。

    他放弃这些欲乐之后,在郁毗罗林(Uruvela forest)中修行了六年的苦行'5'。之后他放弃无益的苦行,改修中道,不久即证悟成佛。成佛之后,在第一次说法所讲的《转**经Dkkapav》当中,佛陀宣示:‘…kamesu kamasukhallikanuyogo hino; gammo; puthujjaniko; anariyo;mhito。’──「……欲乐的享受是低下的(hino)、卑劣的行为(gammo)、凡夫的行为(puthujjaniko)、不是圣者'6'的行为(anariyo)、不能产生(道、果与涅盘的)利益mhito)。」

    因此,在第一次说法中,佛陀宣示了任何享受欲乐的人都是凡夫。当他还是菩萨时,他也享受欲乐,即:在王宫中与耶输陀罗一起过的生活。那时他也是凡夫,因为欲乐的享受乃是凡夫的行为。

    并非只有我们的菩萨如此,每一位菩萨都相同。此刻在座的可能有许多菩萨,请仔细考虑这一点:在座的菩萨是凡夫还是圣人?我想你们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

    问4…2:完成禅修课程之后,禅修者能证悟道智与果智(magga…bana; phala…bana)吗?如果不能,原因何在?

    答4…2:也许可以,这决定于他的波罗蜜。举婆醯(Bahiya…Daruciriya)为例,他在迦叶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他修行了两万年,但是仍然无法证得道智与果智。原因是更早之前他从胜莲华佛(Padumuttara Buddha)那里得到授记'7':他未来将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成为速通达者(khippabhibba):最快证悟阿拉汉果的人。同样地,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中得到四无碍解智(patisambhida…bana)的其它弟子(savaka),也曾在过去诸佛的教法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这是自然的法则。四无碍解智:

    一、 义无碍解智patisambhida…bana):透视果(即:苦圣谛)的观智;

    二、 法无碍解智(dhamma…patisambhida…bana):透视因(即:集圣谛)的观智;

    三、 辞无碍解智(nirutti…patisambhida…bana):精通语文的智慧,尤其是精通巴利文法;

    四、 辩无碍解智(patibhana…patisambhida…bana):了知上述三种无碍解智的观智。

    要成就这四种无碍解智有五项原因:

    一、 证悟(adhigama):今生证悟任何道果。

    二、 精通教理(pariyatti):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学习佛法教典。

    三、 听闻(savan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专心恭敬地听闻佛法。

    四、 发问(paripucch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讨论经典与注释中疑难的段落和解释。

    五、 先前的修行(pubbayog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

    对于不曾得到过去佛授记的人,如果他们在这一期佛法中修行而没有证悟涅盘,可能因为他们的波罗蜜还不成熟,或曾经发愿要在未来弥勒佛或其它佛的教化期中解脱生死轮回(samsara)。例如:有两千位普通阿拉汉比库尼'8'与耶输陀罗在同一天入般涅盘。在燃灯佛时代,她们曾发愿要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解脱生死轮回。虽然要成为普通阿拉汉并不需要累积波罗蜜长达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但由于该愿,从燃灯佛到释迦牟尼佛这段期间,她们都还一直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她们并没有得到授记,只是发愿而已。

    问4…3:若禅修者修完课程,但还未能证悟道智与果智。如果他的定力退失,观智是否也会退失?死后他会不会再投生恶道(apaya)?

    答4…3:他有可能退堕,但是这种机会很小。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修行,他的止观可能会慢慢变弱,然而这种善业的力量仍然潜伏存在。 讲到这里,过去在斯里兰卡曾经有六十位比库与沙弥'9'外出前往某地。路上遇到一个居士带着木炭与半烧过的柴,他的皮肤就像木炭一样黑。有些沙弥开玩笑说:「这是你的父亲。」「那是你的叔父。」……。那个居士对他们的举动感到失望,他放下炭与柴,礼拜大长老'1thera)以便请他们停留片刻。接着他说:「尊者'11'(Bhante),你认为只是穿着袈裟'12'就是比库了吗?你还没有够强的禅定与觉观。以前我也是比库,具足强而有力的禅定与神通'13'。」

    接着他指着一棵树,继续说:「坐在那样的一棵树下,我能够用手抓住日与月,以日月来搔我的脚。然而,因为对修行止观善法的疏忽放逸'14'(pamada),我的禅那退失了,烦恼征服我的心,所以现在我做这样的工作。请以我为借镜而不要放逸于止观善法的修行,请努力不要落到我这样的下场。」

    那些比库听了生起对修行的迫切感(samvega悚惧),站在原地修行止观,并证悟了阿拉汉果。因此,有时止观会因为放逸而暂时退失,但是它的业力仍然存在,不会坏灭。

    在此,我想要为大家解释三种人:一、菩萨;二、上首弟子(aggasavaka)与大弟子vaka);三、普通弟子(pakatisavaka):

    在燃灯佛(Dipavkara Buddha)时,我们的菩萨具足八定(samapatti)与五神通(abhibba)。而且他在更远的过去世已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那时,如果他想证悟涅盘,只需聆听燃灯佛关于四圣谛的简短偈颂,他就能快速地证悟阿拉汉果。但是他不想只证悟阿拉汉果,他发愿未来要成佛,于是他从燃灯佛那里接受了成佛的授记。

    在四阿僧祇'15'(asavkhyeyya无数)与十万大劫(kappa)的时间当中,即从燃灯佛到迦叶佛之间的时期,我们的菩萨曾有九生跟随其它佛出家为比库。每一生中他都:

    一、 背诵三藏经典;

    二、 修行四种遍净戒'16';

    三、 修行十三种头陀行'17vga);

    四、 长期居住于森林,修习阿兰若行'18'(arabbakavgvga);

    五、 修行八种定;

    六、 修行五神通;

    七、 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

    这是菩萨的本性。实践这些波罗蜜乃是为了证悟一切知智'19'(sabbabbuta…bana)。但是在他的波罗蜜成熟之前,从燃灯佛时到他生为悉达多太子之间的时期,有时因为过去所做的恶业,他投生于畜生道等恶道。不过,成为比库的世代与投生为畜生的世代相隔很远。这是菩萨的历程。

    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这两位上首弟子在一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前从最胜见佛(Anomadassi Buddha)那里得到成为上首弟子的授记,而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等大弟子则在十万大劫之前从胜莲华佛(Padumuttara Buddha)那里得到成为大弟子的授记。但是从获得授记到释迦牟尼佛时这段期间,因为他们过去所做的恶业,有时他们也投生于畜生道等恶道。在释迦牟尼佛的时期,他们成为具足四无碍解智的阿拉汉。这种阿拉汉必须曾在过去佛的时代精通止观,达到行舍智,这是自然的法则。因此,尽管他们曾在过去很多生中修行止观,但是有时他们也与我们的菩萨一起投生于畜生道。这是上首弟子与大弟子的历程。

    至于普通弟子,如果他们彻底地修行止观,达到缘摄受智或生灭随观智或行舍智,来世他们将不会投生于四恶道(apaya)。即使今生未能证得任何道果,他们可能会投生天界。关于这点,注释中说:‘…lladdhapatittho niyatagatiko culasotapma hoti。’──他获得解脱,他达到安稳处,他有绝对美好的归宿,因此称他为小须陀洹lasotapanna)。根据佛陀在《闻随行经Sotanug》中的开示,对于在人间成为小须陀洹的人,未来可能会有四种情况发生:

    (一)投生于天界之后,若能思惟佛法,则他的观智将清楚地透视佛法,他将能快速地证悟涅盘,例如沙门'21'天子(Samana…devaputta)。

    沙门天子是一位精进修行止观的比库。他在修行之时死亡,然后自然地投生于天界。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投生在天界的宫殿时他仍在继续修行。当宫殿里的天女看见他时,她们了解他前生必定是一位比库。所以她们放一面镜子在他的面前,并且弄出一些声响来引起他的注意。当他睁开眼睛看见镜中自己的影像时,非常失望,因为他不想作天神,只想证悟涅盘。

    因此,他立刻下降到人间来听闻佛陀说法。佛陀教导有关四圣谛的法。听完法之后,他证悟了须陀洹道智与须陀洹果智。

    (二)如果不能借着以观智思惟佛法而证悟涅盘,则当他听闻有神通而到天界弘法的比库说法时,他将能证悟涅盘。

    (三)如果没有机会听闻比库说法,可能有机会听闻说法天神(Dhamma…kathika…deva)所说的佛法,说法天神如:常童形梵天(Sanavkumara Brahma)等。那时,借着听闻佛法,他将能证悟涅盘。

    (四)如果没有机会听闻说法天神讲说佛法,可能会遇到前世一起在这期佛法中修行的朋友。这些朋友会提醒他,例如说:「哦,朋友,请回想我们前世在人界作比库时所修行的某某佛法。」那时,他可能会忆起那项佛法。若在那时候修行观禅,他将能迅速地证悟涅盘。

    这些是修行止观禅直到成为小须陀洹的四种结果。所以就这样的普通弟子而言,如果在今世未能证悟道果,他必然能在不久的未来世证悟涅盘。

    在死亡之时,禅修者也许没有强而有力的观智或禅定,但是因为强而有力的止观善业,善相会出现在他的意门,成为临死速行心的对象。于是,因为这种善业,他必然会投生于善处。在那一生中,他就很可能证悟涅盘。

    然而,如果他能修行观禅一直到临死速行心(marjavana)的剎那,他将是《闻随行经》中所提到的第一种人。如果他无法修行止观直到临死速行心时,正如上面解说的,他也能成为《闻随行经》提到的第二种、第三种或第四种人。

    问4…4:完成课程的禅修者若还未能证悟涅盘,他能否得到法住智(dhammatthiti…bana)?如果可以,这种智慧会退失吗?

    答4…4:禅修者能够得到法住智(dhammatthiti…bana)。‘Pubbe kdhammatthitibanam paccha nibbane banam。’──「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盘为对象的道智。」这是佛陀给予须师摩的开示。须师摩是一个外道梵志'22'(paribbajaka),他到佛教中出家乃是为了要「盗法」'23'。但是佛陀观察到他将在几天内证悟涅盘,所以接纳他出家。

    须师摩听到许多阿拉汉来见佛陀,并报告佛陀他们证悟阿拉汉果的情况。因此他问他们是否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他们回答说:「没有。」「如果没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你们如何能证悟阿拉汉果呢?」他们回答说:‘Pabbavimutta kho mayam avima。’──「哦,朋友须师摩,我们乃是慧解脱者(以纯观行来灭除烦恼,证悟阿拉汉果的人)。」须师摩不了解他们回答的含义,所以他前来拜见佛陀,并提出同样的问题,佛陀说:‘Pubbe kdhammatthitibanam paccha nibbane banam。’──「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盘为对象的道智。」

    这是什么意思呢?道智并不是八定与五神通的结果,而是观智的结果。道智不是接在八定与五神通之后生起,而是只能接在观智之后生起。在《须师摩经Susim》中,所有的观智都归类为法住智。在这里,法住智指的是:透视所有行法(savkhara…dhamma)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智。行法也就是名、色与它们的因缘。因此,先生起法住智,然后生起以涅盘为对象的道智。

    接着,佛陀开示三轮教法'24'(teparivmm,正如《无我相经Anattalakk》这一类经典中所开示的。说法结束时,须师摩证悟了阿拉汉果,虽然他并未先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他也是纯观行者。那时,他清楚地了解佛陀说法的含义。

    如果禅修者得到法住智,那么,即使今生未能证悟涅盘,他的观智将不会灭失,潜在的观禅业力仍然强而有力。若他是普通弟子,他将能在不久的来世证悟涅盘。

    问4…5:禅修者能单靠近行定来达到出世间的境界吗?

    答4…5:可以。在近行定的阶段也有明亮、闪耀与放射的光。以此光明,禅修者能够辨识色聚、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与它们的因缘。然后他能逐步地继续修行观禅,乃至证悟道果。

    问4…6:只用剎那定(khanika…samadhi),禅修者能否修行受念处(vpip而达到出世间的境界?

    答4…6:在这里我们必须给剎那定下定义,何谓剎那定?有两种剎那定:止禅的剎那定与观禅的剎那定。止禅有三种定,即:剎那定(预备定)、近行定与安止定。这个剎那定特别指缘取似相(如:安般似相)为对象,而生起于近行定之前的定。这是就止观行者(samatha…yanika止行者)而说的。

    至于纯观行者vipyanika),也有另一种剎那定。纯观行者通常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如果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当他见到色聚,并且能辨识每一色聚中的四界时,他达到近行定或剎那定。《清净道论》说这种定是近行定;然而《清净道论》的注释解释说这种定是剎那定,不是真正的近行定。由于这种剎那定的强度与近行定相当,所以注释隐喻式地说它是近行定。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安止定,在它之后,安止定会随着生起,因为它与安止定在同一个心路过程里。

    由于色聚中的四界是究竟色法,非常深奥隐微,而且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灭,禅修者无法深度地专注于四界,因此修行四界分别观无法达到安止定。既然没有安止定的心路过程生起,也就没有真正的近行定。因此修行四界分别观的定只是剎那定而已。

    在观禅中也有剎那定。关于这点,《清净道论》的安般念部份有解释。当成就安般禅那的止观行者想要修行观禅时,他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他辨识初禅的三十四种名法,然后观察这些禅那法(jmma)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他以同样的方法修行第二禅等。

    那时定力还相当强,他能专注于那些禅那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心不会转移到其它对象。这是剎那定,因为其对象是瞬间生灭的。

    同样地,当禅修者观照究竟名色法与其因缘无常、苦或无我的本质时,他的心通常不会离开那个行法,他的心已沉入无常、苦、无我这三相之一里面。这种定也称为剎那定。在这里你必须了解,观禅的剎那定乃是彻底地见到究竟名色法与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若还无法见到它们,如何能称为观禅的剎那定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禅修者不修行任何止禅就能清楚地见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缘,那么他不需要修行止禅。然而,如果无法透视它们,则他必须修行止禅中的一种,以便能够办到这一点。

    在《蕴相应Kmy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