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287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87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7…7:当禅修者能辨识色聚与究竟色之后,他的心(citta)与见(ditthi)会改变吗?

    答7…7:当他以观智见到每粒色聚中的究竟色时,他的心与见已暂时改变,因为观智能暂时地去除邪见与其它烦恼。证得圣道(ariyamagga)之后,他才能逐步完全地灭除邪见与其它烦恼。

    问7…8:禅定如何使心清净?禅定能去除那些烦恼?

    答7…8:禅定与五盖正好互相对立。近行定与安止定能长时间去除五盖。如此,禅定的心是已被净化的心,所以禅定称为心清净(citta…visuddhi)。

    问7…9:观禅如何使见清净?观禅能去除那些烦恼?

    答7…9:在透视究竟名色、它们的因缘与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之前,禅修者会有错误的见解或想法,像:「这是男人、女人、母亲、父亲、自己……」。但是,当他清楚地透视它们时,这种错误的见解会暂时消失。为什么呢?因为他见到只有究竟名色与因缘。他也见到它们一生起之后就立即消灭的无常本质;见到它们总是遭受不断生灭压迫的苦本质;见到名色与因缘当中没有自我的无我本质。这就是观智,也就是正见。正见能去除邪见,也能去除伴随邪见而生的烦恼,如:贪爱与骄慢。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具有正见;但是当他停止修行时,由于不如理作意的缘故,邪见会再度生起。于是他会再度认为:「这是男人、女人、母亲、父亲、自己……」而相应的烦恼如:贪爱、骄慢、瞋怒等,会依靠邪见再度产生。不过,当他再度修行观禅,邪见又会消失。所以,观智只能暂时去除邪见与其它烦恼。但是,如果达到道与果,他的道智将能逐步地完全灭除邪见与其它烦恼。

    问7…10:心(citta)与见(ditthi)之间有什么差别?

    答7…10:心指的是心识;但是在心清净中,它特别指近行定心与安止禅心。见指的是邪见,是一种心所,它和四种与邪见相应且以贪为根的不善心同时生起。

    邪见中的一种是我想bba)。有两种我想:一种是认为有男人、女人、父亲、母亲等。这是基于传统承袭的邪见,我们称它为「世间通称我论」(loka…samabba…attavada)。另一种是认为有一个不可破坏的自我(atta)存在之见,称为「我见」itthi)。此外,还有认为不可破坏的我是由造物者(parama…atta最胜我)所创造的想法,这也是一种邪见,也称为「我见」itthi)。

    在三十一界'8'当中没有自我存在,只有无常、苦、无我的名色与它们的因缘;在三十一界之外也没有自我存在。因此观智(亦即观禅正见vipmma…ditthi)能暂时地破坏包括我见在内的邪见;而道智(亦即道正见maggditthi)能完全地灭除邪见。至此我们已提到三种见:一、邪见;二、观禅正见:世间(lokiya)的正见;三、道正见:出世间(lokuttara)的正见。

    在《梵网经BrahmajalaSutta》中讨论到所有六十二种邪见都从我见衍生。我见也称为身见(sakkaya…ditthi萨迦耶见;个体常住见)。身(sakkaya萨迦耶;个体)指的是五蕴;身见指的是将五蕴认定为我的一种邪见。而正见也有许多种──「禅那正见」,即:与禅支相应的禅那智慧;「名色摄受正见」(namarupa…pariggditthi),即:透视究竟名色的观智;「业果正见」(kkatditthi),即:辨识因缘的智慧(paccaya…pariggaha…bana缘摄受智);「观禅正见」,即:透视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智;「道正见」与「果正见」,即:以涅盘为对象的道智与界智。所有这些正见都称为四圣谛的正见(catditthi)。

    问7…11:禅修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修行止观当中练习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

    答7…11:最好的如理作意是观禅。如果能修行达到观禅的阶段,你就能真正了解最好的如理作意。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观禅,它将产生善果,如:透视涅盘的道与果。但是,如果你尚未达到观禅的阶段,则你应思惟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sabbesavkharaanicca诸行无常)。这也是如理作意,但是它的力量很弱,只是「第二手」(间接)的如理作意。

    你也能修行四梵住(brahmavihara),尤其是舍梵住,它是上等的如理作意,因为修行舍梵住是知见业的法则为:「sabbesattakka」──「一切众生以业为他们自己的所有物。」有时你也应思惟不如理作意所产生的恶果:由于不如理作意,许多会产生四恶道(apaya)种种苦报的不善业一连串地生起。如此了解即是如理作意。你应在每天的生活中练习它。

    问7…12:作意(manasikara)与修行七觉支(bojjhavga)有何差别?

    答7…12:七觉支通常是一组三十四个名法之首,而作意则是其中的一个名法。有时这三十四个名法称为观智,因为第三十四个名法就是观智(pabba般若),它是这些名法当中的最主要因素。

    在此,你应了解三种作意: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patipadaka…manasikara);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manasikara);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是五门心路过程(pabcadvara…vithi)中的五门转向心(pabca…dvaravajjana)。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是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中的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有学'9'(sekkha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但是对阿拉汉而言,速行心只是唯作'10'的(kiriya作用性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对阿拉汉而言,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11'修行七觉支时,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很重要。在每一个速行剎那中有三十四个名法,作意心所(manasikara…cetasika)就是其中的一个。因此,我想在此举例说明:若你有系统地修行安般念,则安般似相会生起,那时有七觉支存在:其中,明记安般似相不使忘失的正念是念觉支(sati…sambojjhavga)。那时你必须注意安般似相;若没有注意(作意),则对安般似相的正念不能生起。那个注意是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此时它是如理作意。

    透视安般似相的智慧是择法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vga)。为什么称为「透视」呢?在修行安般念的开始阶段,你无法见到安般似相。如果持续地逐步修行,当定力成熟时,你就能见到安般似相,因此我们说你透视安般似相。这是择法觉支。

    为了清楚知道安般似相而做的努力是精进觉支(viriya…sambojjhavga);对安般似相的愉悦是喜觉支(piti…sambojjhavga);专注安般似相时心与心所的平静是轻安觉支(pi…sambojjhavga);对安般似相的一心专注是定觉支(samadhi…sambojjhavga);对安般似相的平等中性是舍觉支。因此当你专注安般似相时有七觉支存在。

    现在你正注意听我的开示,不注意安般似相,因此对安般似相的七觉支就不存在。所以在你修行七觉支时,作意是非常重要的。

    问7…13:能否请禅师解释学程图表'12'?如果依照这种系统修行,是否必须修行三十种以上的业处?如此做有什么利益呢?

    答7…13:我对图表没有兴趣。有一位对图表很有兴趣的学校老师画了一张图表;这里的图表乃是根据那一张画成的。对于想修行多种止禅法门的人,我才教导他们多种法门。如果他们不想修行所有法门,而只想修行一种,如:安般念,那么我只教导一种止禅法门。当他们拥有禅那为基础时,我教他们直接转修观禅,然后有系统地逐步修行上去。修行止观的过程中,有时障碍会生起,如:贪欲(raga)、瞋恨(dosa)、散乱(vitakka)等。这些将干扰你的禅定与观禅。下列的修行法门是去除这些障碍的最佳武器,即佛陀在《弥醯经MeghiyaSutta》当中指导的方法:‘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 metta bhavetabba byappahanaya; anapi bhavetabba vitakkupacchedaya。’──「要去除贪欲(raga),应当修行不净观(asubha…bhavana);要去除瞋恨(dosa),应当修行慈心观(metta…bhavana);要截断散乱妄想(vitakka),应当修行安般念。」

    再者,专一的心能如实地透视究竟法。在禅定的修行中,八定是非常高超与有力的,因此对于想彻底修行八定的人,我们也教导十遍禅。如果想彻底了解图表,你应修行止观达到道智与果智;那时你才能完全了解这张图表。

    为什么我对图表没有兴趣呢?因为在一页纸里不足以表达整个体系。我用了三千六百页以上的缅甸文'13'来解说这整个禅修体系:一页是不够的。

    问7…14:愤恨的心能否产生许多代的时节生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并使眼睛怒光四射呢?

    答7…14:除了结生心(patisandhi…citta)之外,所有依靠心所依处(hadaya…vatthu)生起的心都能制造心生色聚(cittaja…kalapa);这些色聚当中都有颜色(vanna)。如果该心是止禅心或与观智相应的观禅心,则其颜色会特别明亮。这是巴利圣典、注释与再注释中所讨论到的;然而当中并未提到由愤恨心制造的心生色法也能产生光。

    问7…15:辨识名色的心也包含在名色当中吗?它是否包含于智慧之中?

    答7…15:在观禅的所有阶段中,你都能辨识到这种心,尤其是在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的阶段。正如《清净道论》中提到的:‘Natabcabanabcaubhopivipassati。’──「我们必须对所知(nata)与能知(bana)二者修行观禅。」「所知」指的是五蕴及它们的因缘,是必须被观智认知的对象。而「能知」指的是观智,它能认知五蕴及其因缘(亦即行法savkhara…dhamma)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在此,观智是智慧,是观禅正见,它与三十三或三十二个名法同时生起;于是总共有三十四或三十三个名法。它们是名法,因为它们会趋向对象──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

    为什么必须辨识观智本身为无常、苦、无我呢?因为有些禅修者会问到或想到:观智本身是常或无常、乐或苦、我或无我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辨识观禅心路过程本身为无常、苦、无我,尤其是以观智为首,存在每一速行剎那中的三十四个名法。再者,有些禅修者可能会执着他们的观智,会因为能持续清楚地修行观禅而感到骄傲。为了去除这些烦恼,你必须辨识观智或观禅心路过程为无常、苦、无我。

    问7…16:如何克服因长时间修行或独住森林所产生的乏味与厌烦心?这种心是否为不善法?

    答7…16:这种心称为懈怠(kosajja),而且通常是与贪或瞋等相应的微弱不善法。这种心由于不如理作意而产生。如果禅修者能改变不如理作意,而以如理作意取代之,那么他的修行将能成功。为了克服懈怠心,有时你应忆念我们的释迦牟尼菩萨能成佛乃是因为坚忍不拔的毅力;你也应忆念那些精进修行、历经重大艰难而终于得以成就阿拉汉果的故事。若不经过奋斗,没有人能得到卓越的成就。尤其在修行的过程中,坚忍是必需的条件,如理作意也非常重要:你应照见行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若如此修行,终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问7…17:可否请禅师举例说明不与无明(avijja)、爱、取(upadana)相应的愿望?

    答7…17:在造作善业时,如果你能修行观禅,并且能辨识那些善业无常、苦、无我的本质,那么无明、爱、取将不会生起。如果不能修行观禅,则你应发以下这个愿望:‘Idammepubbamnibbanassapaccayohotu。’──「愿此善业成为证悟涅盘的助缘。」

    问7…18:如果五蕴是无我的,那么是谁在开示佛法呢?换句话说,如果五蕴是无我的,则没有禅师在开示佛法。因此五蕴与我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答7…18:有两种真理:一、俗谛(sammut世俗认定的真理);二、真谛(paramcca究竟胜义的真理)。

    你必须清楚地分辨这两种真理:依照俗谛而言,有佛陀、有禅师、有父亲、有母亲……;但是依照真谛而言,没有佛陀、没有禅师、没有父亲、没有母亲……。若有够强的观智,你就能透视到这点。如果用观智来观察佛陀,则你将见到究竟的名色或五蕴,它们是无常、苦、无我的,没有一个我存在。同样地,如果用观智来观察禅师、或父亲、或母亲……,你也只能见到究竟名色或五蕴,它们也是无常、苦、无我的,没有一个我存在。换句话说,没有佛陀、禅师、父亲、母亲……。这些五蕴与其因缘称为行法,所以行法在开示行法,有时也开示涅盘,完全没有我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是否有关系」。

    举例而言,如果有人问你:「免子头上的角是长的还是短的?」你要如何回答呢?或者有人问你:「乌龟身上的毛是黑的还是白的?」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你说免子的角是长的,那意味着你承认免子有角;如果你说免子的角是短的,那同样意味着你承认免子有角。再者,如果你说乌龟的毛是黑的,那意味着你承认乌龟有毛;如果你说乌龟的毛是白的,那同样意味着你承认乌龟有毛。同理,如果「我」根本不存在,我们无法讲说「我」与五蕴之间的关系;即使佛陀也不回答这类的问题。为什么呢?如果佛陀说五蕴与我有关系,那意味着佛陀承认有我;如果佛陀说五蕴与我没有关系,那同样意味着佛陀承认有我。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不回答这一类问题的原因。所以,我想建议你修行到观禅的阶段,那时你就能去除这种我见。

    问7…19:佛陀曾教导比库蛇咒,诵念蛇咒与慈心观是否相同?念咒是不是一种被引进佛教的婆罗门教传统?

    答7…19:什么是咒?什么是蛇咒?我不知道咒是不是从印度教传下来的。但是在上座部三藏中有一部守护经(pari称为《蕴守护经KhandhaParitta》;佛陀教导这部守护经让比库们每天诵念。有一条戒(vinaya)提到:如果比库或比库尼每天不诵念这部守护经一遍,则他或她违犯一项轻罪。佛陀在世时,曾经有一位居住在森林的比库因为被毒蛇咬而死亡。为了这件事,佛陀教导这部《蕴守护经》。这部经的目的与慈心观相似,在经中提到散播慈爱给不同种类蛇或龙的方法,并且也称念三宝、佛陀与阿拉汉的功德。今晚我将诵念这部守护经。它非常灵验。你也可以称它为蛇咒,名字并不重要,可以随你喜欢而给它任何一种名字。在缅甸,有些比库为那些被毒蛇咬伤的人念这部经,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