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290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90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产生现在果,以及现在因产生未来果的观智,了知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中没有造物者创造任何结果,也没有任何事物是无因而生起的。这智慧只能从佛陀的教法中得到,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再者,当弟子识别缘起时,他将见到过去世与未来世。如果他辨识许多过去世,那么他的观智将使他明白何种不善业使人投生恶道,以及何种善业使人投生善道。唯有佛陀的教法谈到有关三十一界的道理及业果法则(业的法则)。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没有其它人了解三十一界及造成投生于每一界的业果法则。因此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接着,如果弟子能辨识未来世的因果,他将见到名色的息灭,将彻底地明白自己的名色何时将灭,这是灭谛。唯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能得到这种智慧,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还有,佛陀也教导达到寂灭境界的方法,那即是止观法门。止观即是八圣道分:分析名色的智慧与辨识因缘的智慧是正见ditthi);透视名色息灭的智慧也是正见;透视八圣道分的智慧亦是正见。将心投入四圣谛的心理现象(寻心所)是正思惟vkappa)。以上二项属于观禅。要修行观禅,我们必须依靠止禅的帮助。止禅就是正精进vayama)、正念ti)与正定dhi)。修行止观时,我们必须以清净的戒行(sila)为基础,那即是正语vaca)、正业(sammakammanta)、正命jiva)。因此,以戒为基础而修行止观即是实践八圣道分。八圣道分只能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因此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为什么呢?因为四圣谛的观智能使人解脱生死轮回。

    对个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在这次讲座一开始时所提到的《布施分别经Dakkhinavibhavg》中,佛陀解释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佛陀说:「阿难,有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佛陀,这是第一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辟支佛'3',这是第二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阿拉汉,这是第三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阿拉汉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四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阿那含(anagami 不还;三果),这是第五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阿那含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六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斯陀含(sakadagami一来;二果),这是第七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八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须陀洹(sotapanna入流;初果),这是第九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已进入证悟须陀洹果之道的人,这是第十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位在佛陀的教法之外,但由于禅定的成就而解脱欲乐贪染之人,这是第十一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位有道德的凡夫,这是第十二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个无道德的凡夫,这是第十三种对个人的布施;

    ? 布施给一只动物,这是第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

    佛陀接着解释这十四种布施的利益:「以清净心布施给一只动物,预计可得到一百倍的回报。」这是说:它可在一百世中产生果报。这里的「清净心」指:不期望受施者任何回报或帮助而做的布施。由于对业果法则有充分的信心,因此他的善举只是为了广集善业而已。假如一个人喂狗时的意念是:「这是我的狗」,如此之心不是清净心。然而,如果一个人喂鸟,如:鸽子,则他的布施是清净的,因为他并不期望鸟的任何回报。这同样适用于稍后将讲述到的例子。例如,假使一个人布施日用品给比库,希望那样能促使自己的生意或其它商业活动成功,这不是以清净心而做的布施,这样的布施不能带来殊胜的利益。

    佛陀又解说:「以清净心布施给一个无道德的凡夫,预计可得到一千倍的回报;布施给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预计可得到十万倍的回报;布施给一位不在佛陀的教法中,但由于禅定的成就而解脱欲乐贪染之人,预计可得到十万乘十万倍的回报;布施给一位已进入证悟须陀洹果之道的人,其回报是无法计算、无法衡量的;更不必说布施给须陀洹;或已进入证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或斯陀含;或已进入证悟阿那含果之道之人;或阿那含;或已进入证悟阿拉汉果之道的人;或阿拉汉;或辟支佛;或佛陀──圆满觉悟者。」

    这里的布施指:布施足够一餐食用的饮食。如果布施者布施许多次,如:多日或多月地如此布施。其利益是无法以言语形容的。这些是对不同类个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对僧团的布施(Savghik

    然后,佛陀对阿难尊者解说:「阿难,有七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以佛陀为首的比库、比库尼僧团,这是第一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佛陀般涅盘后的比库、比库尼僧团,这是第二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比库僧团,这是第三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给比库尼僧团,这是第四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时说:『请选派代表僧团的若干人数比库、比库尼。』这是第五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时说:『请选派代表僧团的若干人数比库。』这是第六种对僧团的布施;

    ? 布施时说:『请选派代表僧团的若干人数比库尼。』这是第七种对僧团的布施。」

    以上是七种对僧团的布施。接着,佛陀拿对个人的布施与对僧团的布施来作比较:

    「阿难,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有一些无道德、恶性的僧人,人们以布施给僧团的名义来布施给这些无道德的僧人。虽然如此,我还是要说明,布施给僧团的功德是不可计算、不可衡量的。布施给个人的功德绝不可能大过布施给僧团的功德。」

    这说明布施给僧团的功德大过布施给个人的功德。如果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将袈裟布施给僧团,其果报是无法计算与衡量的,所以佛陀鼓励她将袈裟布施给僧团。

    布施的净化

    佛陀也解释四种布施的净化:

    「有四种布施的净化。那四种呢?即:

    一、 由于布施者而净化的布施,非由于受施者。

    二、 由于受施者而净化的布施,非由于布施者。

    三、 不因布施者与受施者而得以净化的布施。

    四、 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的布施。

    一、什么是由于布施者而净化,非由于受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而受施者无道德、品性恶劣。所以,这布施因布施者而净化,不是因受施者。

    二、什么是由于受施者而净化,非由于布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无道德、品性恶劣;而受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这布施因受施者而净化,不是因布施者。

    三、什么是不因布施者与受施者而得以净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无道德、品性恶劣;受施者也无道德、品性恶劣。所以,这布施不因布施者与受施者而得以净化。

    四、什么是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受施者也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这布施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这是四种布施的净化。」

    佛陀进一步解释这四种布施的净化:

    一、在以下的情况,布施因布施者而净化,不是因受施者:

    1。 布施者有良好的德行。

    所施之物以正当方法取得。

    3。 布施之时,布施者有清净无染的心,没有任何贪爱、瞋怒等。

    4。 布施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此业的果报是超胜的。

    但受施者并无道德。

    如果布施者希望得到殊特的利益,那么他必须具足前四项条件。如此,即使受施者是一个无道德的人,布施的行为也将因布施者而得以净化。注释中举卫山达拉(Vra)的例子作说明:我们的菩萨在过去世生为卫山达拉国王时,将其儿子与女儿(后来的罗候罗及莲华色Rahulppalavanna)布施给无道德、品性恶劣的朱加嘎(Jujaka)婆罗门。那次布施是卫山达拉所行的最后一次布施波罗蜜,当他完成这最后的波罗蜜之后,即具备证悟的因缘,只等待时机成熟而已。由于此布施波罗蜜及其它过去的波罗蜜,他必能证得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因此,我们可以说那次布施是他证悟的助缘,那次布施因卫山达拉而净化。当时卫山达拉有道德、品性良好;所施之物是以正当方法取得的;他的心清净无染,因为他只有一个期望:证得觉悟;他对业果法则有充分的信心。所以,那次布施因布施者而净化。

    二、当一个无道德的人以充满贪爱、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业果法则,布施非法得来之物给一位有德行的人,这种布施将因受施者而得以净化。注释中举一个渔夫的例子:一个住在斯里兰卡迦牙尼(Kalyani)河口附近的渔夫,三次布施食物给一位证悟阿拉汉果的大长老。临终时,他忆念起他对大长老的布施,天界的美好景象出现在他的脑海。临死前他告诉亲友们:「那位大长老救了我。」死后他即投生天界。在此情况下,渔夫无道德、品性恶劣;但受施者却是有道德之人。由于受施者的缘故,此布施被净化了。

    三、当一个无道德的人以充满贪爱、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业果法则,布施非法得来之物给一个无道德的人,这样的布施不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净化。注释中提到一个猎人的例子:该猎人死后投生于饿鬼道。那时,他的妻子以他的名义布施饮食给一个无道德、品性恶劣的比库,但那饿鬼无法唤出「善哉'4」。为什么呢?因为布施者身为猎人的妻子,陪同丈夫屠杀动物,本身即无道德、无善行。此外,所施之物不是以正当方法得来,是从屠杀动物而得。再者,她的心迷惑,因为如果她有清楚的认知,就不会跟随丈夫屠杀动物。她对业果法则没有充分的信心,如果她对业果法则有充分的信心,她就不会杀害众生。由于受施者也无道德、品性恶劣,所以这样的布施不能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得以净化。猎人的妻子做了三次同样的饮食布施,但没有任何好的结果出现。那饿鬼叫道:「一个无道德的人偷了我的财富三次。」于是,猎人的妻子布施饮食给一位有德行的比库。那时,饿鬼即能唤出「善哉」,并从饿鬼道解脱出来。

    在此,我想告诉各位,如果你想从布施中得到善报,你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 你必须有德行;

    你的布施物必须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3。 你必须有清净无染的心;

    4。 你必须对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如果你是受施者,并且对布施者有足够的慈悲心,那么你也必须有德行。如果你的德行伴随着禅那及观智,那是更好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布施将为布施者带来极佳的果报。请留意接下来的这种布施(第四种布施的净化)。

    四、在以下的情况,布施因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而得以净化:

    1。 布施者有德行;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方法取得;

    3。 布施者的心清净无染;

    4。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

    受施者亦有德行。

    对于这种布施,佛陀说「……阿难,我说这种布施将带来圆满的果报。」此布施可带来无可计算、无可衡量的果报。如果受施者的德行伴随着禅定、观智或道果智,那么这种功德是极超胜的。

    在此,我要举另一部经,这是《增支部?六法集?难陀母经Nandam; Chakka Nipata; Avguttara Nikaya》:一时,佛陀住在舍卫城(Savatthi)给孤独园pindika’s Park)里的祇园精舍(Jetavana)。难陀'5的母亲是佛陀的一位在家弟子,住在维路堪达迦(Velukandaka)。她布施饮食,此布施具足六项条件,而且受施者是以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为首的比库僧团。佛陀以他的天眼看见此布施,并告诉比库们:「诸比库,维路堪达迦的居士对以舍利弗与目犍连为首的比库僧团,做了一次具足六项条件的布施。诸比库,什么是具足六项条件的布施呢?诸比库,布施者必须具足三项条件,而受施者也必须具足三项条件。

    什么是布施者的三项条件呢?诸比库,

    一、 布施前他内心欢喜;

    二、 布施时他内心满意;

    三、 布施后他内心愉快。

    这是布施者的三项条件。

    什么是受施者的三项条件?诸比库,

    一、受施者已断除贪爱或正在尝试断除贪爱;

    二、受施者已断除瞋恨或正在尝试断除瞋恨;

    三、受施者已断除愚痴或正在尝试断除愚痴。

    这是受施者的三项条件。」

    总共合起来为六项条件。如果一项布施具足此六项条件,它将产生无量与崇高的果报。

    佛陀进一步解释:

    「诸比库,这种布施功德之大是难以衡量的。它不是只借着说:『有这么多善行的果报、福德的果报,由此积聚了善业,结成福乐的果报,导致投生天界,造成快乐,是众人所期盼与喜爱的。』就可以测度。此福德善业的广大程度真的只能以无数、无量来计算。诸比库,譬如大海中的水难以衡量,我们不能说:『有这么多桶的水、有几百桶的水、有几千桶的水、有几十万桶的水。』因为海水的巨量只能以无数、无量来计算。如此,诸比库,具足六项条件的布施其功德也是难以衡量的;这功德的广大程度真的要以无数、无量来计算。」

    为什么呢?布施者具有《布施分别经》所说的四项条件,即:

    一、 她有德行;

    二、 她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三、 她的心清净无染;

    四、 她对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她也具足《难陀母经》中所说的三项条件,即:

    一、 布施前她内心欢喜;

    二、 布施时她内心满意;

    三、 布施后她内心愉快。

    这些条件对布施者而言非常重要。不论布施者是男或女,如果希望得到无数、无量的善报,那么他或她应当努力具备这些条件。但是根据《布施分别经》,受施者也必须具有德行。根据《难陀母经》受施者必须是已修行止观达到阿拉汉果的比库或比库尼,或正在修行止观以便断除贪爱、瞋恨、愚痴的比库或比库尼。

    目前,在壹同寺有许多比库、比库尼正在修行止观,期望彻底地断除贪、瞋、痴,同时他们也有德行。因此,我们可以说合乎条件的受施者已经具足。而且我们相信布施者也应是有德行的;他们的心应是清净无染的;他们所布施之物乃是以正当的方法取得;他们对三宝及业果法则具有充分的信心;布施前他们感到欢喜,布施时感到满意,布施后感到愉快。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两个月来的布施符合佛陀的期望,这些是崇高的布施。如果布施者期望得到未来的善报,这善业必然能达成他们的愿望。为什么呢?在《行生经Savkharupapatti Sutta》中,佛陀开示说:‘Ij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