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293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93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观智不能知道别人的心。

    问21:若禅修者不辨识**禅那名法(rupavacara…jma…dhamma)与无**禅那名法(arupavacara…jma…dhamma),是否能证悟阿拉汉果?

    答21:不辨识**与无**禅那名法,禅修者仍然能证悟阿拉汉果。唯有达到禅那的人才能辨识禅那名法。由于纯观行者vipyanika)没有禅那,所以不能辨识禅那名法。但他们能辨识究竟色法及欲界的名法,如此就足以证悟阿拉汉果。

    问22:如果禅修者达到近行定,但未达到安止定,那么当他辨识名法时,他辨识的是**名法(rupavacara…nama…dhamma)还是欲界名法(kamavacara…nama…dhamma)?

    答22:欲界名法而已,因为在禅那之前的所有止禅修行都是欲界法(kamavacara…dhamma)。

    例如:修行安般念时,若禅修者有系统地勤修,他将能见到安般似相(anapana…patibhaga…nimitta)。见到似相最初阶段的定是遍作定(parikdhi),是欲界法。当定力愈来愈强,达到紧接在禅那之前的阶段,那个定称为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也是欲界法。

    安般念的欲界定与禅那定(安止定)有什么差别呢?虽然它们同样以安般似相为对象,但是它们的强度不同:在一个心路过程中,近行定只能生起七次;而安止定则能持续生起无数次。修行到名业处时你就能辨识这种差别。

    问23:当禅修者辨识**或无**禅那法时,他处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

    答23:不是处在安止定,也不是处在近行定,而是观禅的剎那定(khanika…samadhi)。禅修者从禅那中出来之后,才能辨识禅那法。

    以安般念为例,近行定及安止定都只能以安般似相为对象,无法像观智那样以禅那法为对象。因此在安止定中不能修行观禅。

    问24:当禅修者辨识禅支时,这些禅支是现在的名法还是过去的名法?

    答24:它们已经息灭,是过去的名法。因为在一个心识剎那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生起。举个譬喻来说:你不能这一根手指的尖端来接触它本身,但是你可以用另一根手指来接触它。这根手指好比是已过去的禅那法,另一根手指好比是观智。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若要辨识禅支,禅修者必须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manodvara)。举安般念为例,它的对象指的是安般似相,意门指的是有分心(bhavavga)。

    当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生起;当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在禅那法生起之前,有分心能存在;禅那法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当辨识禅那法的观智生起时,禅那法即消失。观智能辨识在它之前的禅那法,因为它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3'。禅修者从禅那出来之后先辨识有分心。当禅那的对象(如:安般似相)出现在有分意门时,他就能很轻易地辨识到禅支。

    问25: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答25:预先知道死亡时间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的领域。在天眼通当中有三支,其中一支称为未来分智(anagatamsa…bana),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如果你精进修行并得到天眼通,那么你就能预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然而,如果你只修行观禅,那么你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而已。

    修行止禅不可能延长禅修者的寿命,因为寿命决定于个人的业。

    问26:以作为老师的立场而言,当佛陀无法教导弟子达到与自己同样高超的境界,他难道不会感到失望吗?

    答26:佛陀已经完全灭除忧伤,因此不会感到失望;那只是你的想象而已。佛陀完全了解一切众生的境界,他只帮助众生完成他们自己的波罗蜜而已。

    佛陀教导达到寂灭的方法,因为达到灭苦的境界非常重要。正如一切粪便都是可厌的,同样地,一切生命都是可厌的,所以佛陀不称赞任何生命。

    当众生达到生死轮回的尽头(亦即达到涅盘)之后,一切都是相同的,不再有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涅盘是一切有为法(savkhara…dhamma行法)的止息。那时没有佛陀,也没有弟子。

    问27:在进入灭尽定(nirmapatti)之前必须先立定四项决心(adhi。如果禅修者忘了立定第一项决心(何时将出定),那么他是否会死在灭尽定当中,或者他仍然能够出定?

    答27:在进入灭尽定之前,这些圣者们会经常思惟自己的寿命,这是他们的本性。若无正念,他们什么也不能做。

    假设他们的寿命将在七天内结束,那么他们会下定决心在七天之内(寿命结束之前)从灭尽定出来,不会在灭尽定当中死亡。灭尽定是所有名法与心生色法的停止;而死亡心(cuti…citta)是最后一个有分心,是执行死亡的心。灭尽定和死亡心不能同时发生。

    问28:目犍连尊者过去生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导致他必须遭受那么多世悲惨的果报?

    答28: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为了妻子的缘故,企图杀害自己的双亲。在那一次,他将双亲打得几乎死去,但结果双亲未死。

    就在那次事件当中,有许多不善思(akusala…cetana)生起。一秒钟里有几万亿个不善思产生。假设他以一小时的时间企图杀害双亲,那么就有数不尽的不善思生起。每一个不善思能产生一个恶报。于是这许多强而有力的不善思相续地产生地狱中的恶报,所以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地狱中受苦。

    受过地狱的恶报之后,剩余较弱的不善思相续地在人道中结成恶报,所以他受到许多世痛苦的果报。

    问29:禅修者能否在四禅八定的某一定之中或之外与天神(deva)或梵天(brahma)沟通?

    答29:不能。如果想与他们沟通,你必须具备如意通(iddhividha…abhibbana神变通)。

    问30:纯观行者以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能观察到未来多少世呢?

    答30: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佛陀教导两种透视缘起的方法。我想举出其中的一部份作为例子来说明: ‘Avijj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为无明生起,所以色生起。‘mudaya rupasamudayo’:因为爱生起,所以色生起。‘Kdaya rupasamudayo’:因为业力生起,所以色生起;接着你应透视那些色的生起阶段。然后是‘ahar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为食物生起,所以色生起。总共是五种生起智'4'(samudaya…bana)。

    然后,佛陀教导五种息灭智'5'(vaya…bana):‘Avijjanirodha rupanirodho;irodha rupanirodho; kammanirodha rupanirodho; aharanirodha rupanirodho; viparinamalakkhanam。」:因为无明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爱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业力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食物息灭,所以色息灭,这些是变易之相。

    这种息灭不是暂时的息灭,而是完全的息灭。完全的息灭何时才发生呢?因与果的完全息灭分别在悟阿拉汉道与般涅盘时业生。

    如果禅修者确定将在今世证悟阿拉汉道,那么他的未来只到今世而已。如果他将在未来的某一世证悟阿拉汉道,那么他必须一直辨识到那一世为止。他必须辨识到:因为无明、爱、取、行、业力这五种因完全息灭,所以五蕴也将完全息灭。这五种因将在他证悟阿拉汉道时完全息灭;至于果报五蕴则将在他入般涅盘时完全息灭。这两种息灭是完全的息灭,我们称之为无生之灭(anuppada…nirodha),即不会再生起的息灭。

    禅修者应透视到这两种息灭,因此纯观行者必须辨识未来的名色,一直到这个阶段。

    问31:禅修者必须辨识未来世直到证悟阿拉汉道与般涅盘之时。在这中间的未来世里,他的修行情况是已经确定的还是仍然会改变的呢?

    答31:《阿毗达摩》有七部书,其中一部名为《双论Yamaka》。在该论中佛陀说到有两种最后有者(pbhavika),即:到了最后一生的人。其中一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另一种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谓真正的最后有者乃是确定已证悟阿拉汉果的人,如: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他们确实已经在当生证悟阿拉汉,不会再改变。而另一种最后有者是会再改变的,例如:有名的阿阇世王(Aj。他是频婆娑罗王(Bimbisara)的儿子,有足够的波罗蜜,能在听闻《沙门果经Samabbaphal》之后证悟须陀洹道果。然而,因为他杀害了父亲,造下了极重的恶业,使到他无法证悟须陀洹道果。这种人称为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以,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他们确定将在未来某一世证悟阿拉汉果。但是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则不一定,情况还可能会改变。

    我们现在需要辨识未来的情况。为什么呢?乃是为了厌离未来世的名色(nama…rupa),这是厌离随观智(nibbida…bana)。如果这种观智成熟,禅修者能在今生证悟阿拉汉道果。如果这种观智尚未成熟,他可能在未来某一生才证悟阿拉汉道果,那么情况也许还会改变,就像阿阇世王的例子。

    问32:既然世俗谛(sammut以概念法(pabbatti)为基础而建立,那么它是否也是一种邪见ditthi)?

    答32:我们称这种见解为世间通称我论(loka…samabba…attavada),有时也称为萨迦耶见(sakkaya…ditthi身见)。这种我论(attavada)是微弱的,但是却很有影响力。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能除去这种见解,则无法见到究竟名色(parammarupa),即无法获得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而且也不能了解名色的因缘,即不能获得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观禅的基础观智,是观禅的开始阶段。若开始的阶段都还无法修行成功,则无法修行真正的观禅;不修行观禅则无法证悟涅盘,无法脱离四恶道,无法脱离三十一界。因此我们必须去除萨迦耶见。

    但是,有时为了制定戒律或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当佛陀教导戒律(sila)时,他必须使用世俗谛,他不可能如此教导:「你不应杀害名色。」他必须教导说:「你不应杀害其它众生。」他不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名色。」而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父母亲。」。他不会说:「名色,请到这里来。」而会说:「比库,请到这里来。」

    再者,地遍似相、安般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谛。如果想修成禅定,你必须专注于这些世俗谛。若有系统地专注于安般似相,你将能达到第四禅。但是,若以究竟名色作为止禅对象,则你无法达到禅那。因此有时为了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有时佛陀为了保护世间而教导世俗谛。根据《阿毗达摩》,如果分析佛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我们只见到名色而已。一切都是名色,这是究竟谛(paramcca胜义谛;真谛)。但是如果不能分辨:「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女儿」、「这是儿子」……那么将有许多问题产生,人们会互相做出错误的行为来。若他们那样做,则会造许多恶业。佛陀对一切众生有无限的慈悲,因此为了保护世间的缘故,有时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单靠世俗谛不能证悟涅盘;如果想证悟涅盘,你还必须了知究竟谛。你应透视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然后透视究竟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样的观智才能使禅修者证悟涅盘。所以佛陀教导究竟谛与世俗谛两者。

    '1' 正等正觉buddha-独自证悟正觉并且能以所证真理教导弟子。辟支佛虽然也独自达到觉悟,但无法教导弟子所证真理。

    独立的阿拉汉-声闻弟子必须听闻佛陀或佛陀弟子说法,才能证悟阿拉汉果;而辟支佛不依靠任何人的教导,即能独自证悟阿拉汉果,所以称为独立的阿拉汉(独觉)。

    '3' 心能辨识对象,但心本身也能成为被辨识的对象。然而心不能作为它自己的对象,因为辨识者不能辨识自己。但是在同样的心流里,后面的心能辨识前面的心。bh Ⅲ。16 p。136)因此若禅修者能同时辨识意门及对象,他即能辨识已过去的禅那法。

    '4' 五种生起智-由前面四种(因为无明、爱、业力、食物的生起而生起)再加上色的生起阶段,总共是五种。

    五种息灭智-由前面四种(因为无明、爱、业力、食物的息灭而息灭)再加上色的息灭阶段,总共是五种。

    算数师目连经

    (Ganakamoggall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住在舍卫城(Savatthi)里东园的鹿母精舍。有一个婆罗门名叫算数师目连(Ganaka Moggallana),他来见佛陀。与佛陀互相问候,谈过礼貌友善的问候语之后,他坐在一旁,向佛陀说:

    「大师乔达摩,在这鹿母精舍里,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循着阶梯,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后一级。在众婆罗门当中,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学习婆罗门法。在教导箭术的老师们当中,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教导射箭的方法。在我们教导算数的算数师这一行里头,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教导算数。因为当我们最初教导新学生的时候,我们先教他数:一的算法、二的算法、三的算法、四的算法、五的算法、六的算法、七的算法、八的算法、九的算法、十的算法,乃至一百的算法。如此,大师乔达摩,是否可以请您叙述,在您的教法与戒律中是否也有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

    「可以的,婆罗门,在如来的教法与戒律中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如下:婆罗门,正如一个善巧的驯马师,当他要调伏一匹纯种的小马时,首先会让马习惯于带上马勒,然后进一步训练那匹马。同样地,当如来要**一个人时,首先会如此地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你应当持戒清净,以别解脱律仪戒来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与正当的去处,即使对于最微细的过失,也见到它所能带来的危害,如此谨慎地持守戒律。』

    婆罗门,当比库持戒清净,以别解脱律仪戒来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与正当的去处,即使对于最微细的过失,也见到它所能带来的危害,谨慎地持守戒律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严格地守护你的六根之门。当你的眼睛看见外物时,不要执取外物的形相与细部特征。因为,如果你不守护眼根,那么贪欲及忧伤等邪恶不善法就会侵入你的心。所以你应当约束眼根,守护眼根,持守眼根律仪戒。当你的耳朵听到声音时‥‥‥当你的鼻子闻到气味时‥‥‥当你的舌头尝到滋味时‥‥‥当你的身体触到物体时‥‥‥当你的心意认知念头时,不要执取念头的相状与特征。因为,如果你不守护意根,那么贪欲及忧伤等邪恶不善法就会侵入你的心。所以你应当约束意根,守护意根,持守意根律仪戒。』

    婆罗门,当比库严格地守护六根门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库,饮食要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