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直话直说的政治 >

第1章

直话直说的政治-第1章

小说: 直话直说的政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话直说的政治
薛 涌
  美国的政治话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你有问题不怪你自己。我们美国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美国人造成的,而是别人的原因。主权在民,责任却不在民……本书是作者几年来对美国这个直来直去的国家的一些直观观察,或许对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独特视角。
序言
  检讨16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与军事史,我们发现,后进者对领先大国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而领先大国利用自己的实力与霸权对后进者进行封堵,也是国际政治的“例行公事”。然而,那些能巧妙地避开与当朝的世界霸主直接冲突的后进国家,常常崛起为大国;而那些逞一时之勇挑战霸权的新兴后进,其大国梦往往被击得粉碎。
* 美国政治笔记:《直话直说的政治》 序论:大国之路
* 序论:大国之路
辑一
  “反智主义”一旦失控,会演成“暴民政治”,后果十分危险。不过话说回来,反精英的传统乃是一个“充分民主社会”的特质。这一点我们身处儒家文化浸染中的人常常难以参透。在美国人看来,日本那些东京大学培养的高分官僚精英把社会管制得丧失了活力,欧洲那些头脑复杂的知识分子创造了没有竞争力的福利国家,正是美国的“大老粗”们“不信邪”,才保持了美国旺盛的创造力。
*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开场
* 民主党中期选举输在何处
* 从政治家族到政治王朝
* Ashcroft主义
* 布什挑战〃种族平权〃
* 〃反智主义〃在美国的崛起
* 布什: 反精英主义的总统
* 21世纪的〃新政〃:
* CEO: 现代王侯
* 美丽的资本主义?
* 布什丑闻考略
辑二
  美国的教育,可谓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学,看学术界的表现、拿诺贝尔奖的数量,美国的教育无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础教育,看那些不会读不会写而只知道打篮球的高中生,你又觉得美国的教育至少在发达国家中是最糟的。美国财大气粗,可以从世界广揽人才,维持其高等教育的水平。但是,即使在哈佛、耶鲁这类名校,大部分学生和教授还是美国人,说明其基础教育还是在大量培养人才,其高等教育并非仅靠金钱和外国的精英来维持。金钱重要,但并不能解释一切。美国的文化观念与教育哲学,也许是造成教育上两极分化的更为根本的原因。
* 〃自由女神〃岌岌可危
* 新闻管制:自由主义的危机
* 〃9·11〃改变了美国?
* 在大学中挣扎的言论自由
* 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
* 异军突起的耶鲁商学院
* 美国学者的〃转会〃
* 政治势力与教育机会
* 博士的年头
* 科学家在美国政治中的失势
* 学术抄袭与学术规范
* 反环保的〃科学异端〃
* 二度贞操: 新保守主义的性反革命〃
* 绯闻中的财经杂志
* 上帝已死
* 西方: 白种人灭绝
序言
美国政治笔记:《直话直说的政治》 序论:大国之路
  美国的政治话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你有问题不怪你自己。我们美国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美国人造成的,而是别人的原因。主权在民,责任却不在民。
  美国社会的〃反智主义〃传统,是一个〃充分的民主社会〃的必然产物: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无论从政治权利还是政治人格上,和一位获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平起平坐。这种传统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挑战、制衡精英主义,突破知识阶层的既得利益所制造的文化霸权,保持社会的原创力和民主的草根性。
序论:大国之路
  检讨16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与军事史,我们发现,后进者对领先大国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而领先大国利用自己的实力与霸权对后进者进行封堵,也是国际政治的〃例行公事〃。然而,那些能巧妙地避开与当朝的世界霸主直接冲突的后进国家,常常崛起为大国;而那些逞一时之勇挑战霸权的新兴后进,其大国梦往往被击得粉碎。
  战前的德国、日本,以及苏联,便是后者中的活例。当年深信德意志民族无与伦比的德国,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与欧洲列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两次战败,终于明白只有将自己融入列强的世界秩序,才是真正的大国之路。日本以亚洲的代言人自居,挑战美国的霸权,结果太平洋战争使国家的版图缩小了一半,本土也几乎被炸平,除了〃无条件投降〃外别无他途。苏联自信自己代表了更先进的社会形态,与美国打了半个世纪的冷战,耗尽了元气,成为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一夜间解体。
  而成功的大国之路,则被美国与战后的日本的发展所代表。美国虽是在挑战大英帝国的战争中诞生,但大西洋将它与欧洲列强隔开。后来〃门罗主义〃将美欧定位为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开〃孤立主义〃之先河。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军费占43%的国家预算,威胁美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处于大战前夜的欧洲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一套〃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战时经济政策;而美国却只肯花18%的预算维持其军力。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国会明确告诉罗斯福: 你要把美国拖入战争,就会遭到弹劾!这种孤立主义,最大限度地使美国避免与列强交恶,养精蓄锐,使其资源和经济不仅保证了它在战争中的后劲儿,而且支持了战后自由世界的重建,最终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日本的大国之路则更加耐人寻味。江户末年,日本与西方列强稍有交锋,便知己不如人。于是不惜签订不平等条约,换来时间,30年后便〃脱亚入欧〃,成为世界列强。不幸的是,日俄战争中,日本阴差阳错地击败了GNP大于自己7倍的俄国,于是产生了一种靠民族的精神便可以弱胜强的幻觉,最终在一场不自量力的战争中失败。
  1946年,吉田茂出任刚刚战败的日本的首相。根据他对国际政治的判断,战败的日本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恢复元气;同时,冷战即将开始,美军将不得不长期滞留日本,足以保证日本国防上的安全。因此,他主张日本在国际政治上紧紧追随美国,借美军来保卫日本;同时,严格限制军费开支,避免卷入冷战。他甚至说:〃当年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如今美国强于英国。如果日本现在甘当美国的殖民地,将来日本必定强于美国。〃
  1950年代冷战开始,美国急需在东亚建立一个北约式的军事联盟。美国务院特使杜勒斯赶赴日本,要求吉田茂重建日军。吉田茂搬出麦克阿瑟为日本制定的〃民主宪法〃,称建军违宪,而且东亚诸国也反对。他甚至暗中唆使反对派人士在杜勒斯来访时上街抗议再军备,用民主的牌来回绝美国的请求。他私下对年轻的追随者宫泽喜一(后来的外相、首相、藏相)说:〃等我们恢复了元气,自然会再军备。在此之前,让美国人来处理防务上的问题。我们有一个禁止再军备的宪法,这是上天的恩赐,我们可以以此堵住美国人的嘴。那些要求修宪的政治家,全是一群笨蛋。〃
  这一被称为〃弱者的讹诈〃的〃吉田路线〃,最终成为战后日本外交的指针。简单地说,〃吉田路线〃是以牺牲部分的主权为代价,让美国人为日本的利益而打仗,日本坐享其成。当年通商产业省的副相,〃吉田路线〃最为有力的鼓吹者天古直弘,甚至把战后的世界比作江户时代的日本。在江户,社会被分为武士、农民、工匠、商人四个等级。武士是统治者,垄断了行使武力的权力。其他三个阶层是被统治者,全被缴械,唯武士之命是听,其中商人地位最低。然而到江户末期,武士阶层没落,商人阶层垄断了经济命脉。国家名义上是武士统治,实质上是商人拥有社会。在战后的世界,武士是美国和苏联,日本是商人,而第三世界国家是农民和工匠。按这样的格局发展,日本最后将拥有世界。
  日本战后的好运,也正是由这一精心策划的格局开始。在朝鲜战争中,几万美军死于非命。而日本一兵不发,夜以继日地为美军赶制运尸袋和其他军需品,发了一笔战争财,经济也由此复兴。冷战期间,美国被沉重的军费压得喘不过气来,日本却享受免费的国防,倾其全力发展经济。天古直弘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商人见了武士,该下跪就下跪,别抱着尊严不放!〃结果,到了1980年代,日本的人均国民产值一度超过美国。若不是冷战适时结束,使美国能有余力重整经济,日本在经济上很可能会取美国而代之。无怪基辛格惊叹:〃吉田路线〃是战后主要国家中最有远见、最聪明的外交!
  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教授在他那本风靡全球的《大国的兴衰》中指出,凡能在重大国际冲突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其经济资源与军事力量的国家,往往崛起为主宰世界的大国。后进诸国的资源与实力不敌先进大国,常常在与大国的力所不及的冲突中崩溃;但先进大国往往战线拉得过长,国际负担太重,结果难免被自己的过度扩张所拖垮。美日能有今日,就在于他们在崛起时回避了领先者的锋芒,集中有限的财力致力于国内的发展。
辑一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开场
  2002年底,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两党按例开始为两年后的总统大选作准备。应该说,年关就是下届大选的开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开局不是布子,却是斩将。
  在民主党一头,戈尔出人意料地宣布不参加2004年的选举。共和党一方,即将上任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Trent Lott因为发表种族主义言论,被共和党逼着辞职。结果,出现了左翼千方百计挤掉左翼大将,右翼拼命封杀右翼代言人的奇怪现象。这为人们了解美国的两党政治的运作,提供了颇为经典的案例。
  戈尔的动作最不寻常。2002年的下半年,他四处出击,特别是到了年末,更加活跃,不放过任何在媒体中露面的机会。两党分析家都认定,他是肯定要参选总统的。年底他自己也说将在10天内作出决定。然而,最后的决定,却是不参选,让分析家大跌眼镜。
  戈尔一辈子所奋斗的,就是当总统。不坐在白宫里他几乎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民调显示,支持他选总统的民主党人士达39%,第二位是麻省参议员John Kerry,只有13%的支持率,看起来很难向他挑战。他没有道理不选!但是,民主党的领导层对戈尔再度出山却十分不安。具体而言,民主党内对他参选有三种反应: 第一派是支持,因为他2000年赢了多数票,知名度最高,应该再给他一个机会血耻。第二派是反对,这派人认为戈尔在2000年白白浪费了民主党的优势,目前民主党需要新面孔带领全党向前走,不能陷入过去不能自拔。第三派也是支持,但理由与第一派明显不同。这派人认为,戈尔对本党有害无益,要早摆脱他,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现在参选。因为面对布什的强劲支持率,2004年民主党反正也赢不了。那就不如让戈尔去撞这个南墙。他再败一次,政治生涯就结束了,以后不可能再出来给民主党捣乱,可谓一了百了。
  戈尔是个聪明人。他反复放试探气球,掂量他所能获得的支持,在最后一刻作出判断:〃民主党需要新面孔。我再次参选会把2004年的选举变成2000年的重赛。而选民们要面对未来,不是纠缠过去。〃他看明白,2000年他与布什势均力敌。在此之后,布什利用总统之职和〃9·11〃之利大大提升了威望,自己却什么建树也没有。中期选举时他去佛罗里达,企图靠人们对2000年的记忆来拉民主党的选票。但是,时过境迁,人们对2000年已经没有热情。靠揭旧伤疤赢不了未来。更重要的是,戈尔在进行政治募捐时,碰到了软钉子。民主党的捐款人都拿着钱不撒手,等着新人的出现。这就逼着戈尔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政治前程了。要知道,1960年尼克松在一场势均力敌而且颇有争议的选举中败给肯尼迪,事后不甘心,回老家选州长,再次失败,成为政治上的死马。但8年后卷土重来,两度入主白宫。戈尔这次与其参选进行政治自杀,为何不再等4年呢?他毕竟才只有五十几岁。
  戈尔让开了路,民主党的棋就活了,在未来几个月,可能杀出几匹黑马,挑战布什。同时,各候选人竞争本党提名的过程,也是党内酝酿新的能够挑战布什的政治纲领的过程。在此之前,民主党的主要大员全在试探、卡位,不敢轻易和如日中天的布什对立。但接下来两年就另当别论了。一旦新人、新政纲出台,民主党对布什的攻击就会不余其力。当年老布什就是这样被名不见经传的克林顿击败。所以,戈尔退出,白宫紧张。毕竟,戈尔那两下子布什是知道的。但若再冒出个克林顿式的人物,变数就大了。
  从布什本人到共和党,目前虽然得势,但都知道自己的弱点。首先,布什政府对外旗开得胜,但经济不振,内政不修。如果在反恐和伊拉克战争上出现失误,可能在政治上兵败如山倒。反之,如果赢得太快,比如抓住拉登,灭了萨达姆,根除恐怖主义,那么布什就可能成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选民们会说:〃谢谢你帮我们解决了问题!现在既然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不需要你了。〃当年领导英国打赢二战的丘吉尔,结束冷战并打赢海湾战争的老布什,甚至包括作为成功地解决了美国经济问题的克林顿政府的副将之戈尔,都是这类自己成功的受害者。布什和共和党都明白,在内政问题上,民主党占优。美国人指望着共和党去除外患。你除不了外患,就失信于民。但除了外患,人家还会找民主党去解决内政。你必须得有别的牌。
  更重要的是,共和党是一个逆着人口大趋势求生存的党,其政治基地是白人。自从Lyndon Johnson施行〃伟大社会〃的政策、推动种族平权以来,民主党丢掉了大量南部白人选民的支持。在以后的9次大选中,共和党每次都赢得了白人的多数票。但黑人对民主党的支持率,一直在80%以上。而且白人的人口增长率远远低于少数族裔,到2055年,白人就成了少数族裔。如果两党维持现有的种族上的政治基地,共和党的前途就不堪设想。布什对此非常清楚。他从竞选州长时起,就主动去赢得少数族裔的支持。2000年的大选中,他在拉美裔中获得了31%的选票,虽然比不上戈尔,但比起1994年共和党候选人多尔21%的拉美裔选票已经好多了。可惜的是,黑人投布什票的只有8%,还不及当年多尔的12%。布什的民调顾问Matthew Dowd指出: 各族裔的人口变化,在短短4年内就能改变大选的结果。2000年,布什输给戈尔544万张票,但因赢得选举团票而入主白宫。如果2004年布什在各族裔中还赢得同样比例的选票,就将输掉300万张选票,并且输掉选举团票,被请出白宫。因此,布什想连任,就必须在少数族裔上下功夫。
民主党中期选举输在何处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布什竞选连任的前哨战,就成了打倒自己最重要的盟友之一: 即将上任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Trent Lott。
  Trent Lott来自密西西比州,是南部白人保守主义的领袖。南部白人是共和党最重要的政治基地。所以Trent Lott被选为共和党在参议院的〃掌门人〃,也在情理之中。11月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民主党溃不成军,Trent Lott从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变成了多数党 领袖,可谓春风得意。然而,也正是在这一得意忘形的状态下,Trent Lot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