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0节:不钻生活牛角尖(6)
作者: 萧萧
一次,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腿在最后不足两秒钟内、在离球门63米的地方破网时,球迷的欢呼声响遍了全美国。这是职业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进球。这次比赛,圣哲队以绝对的比分战胜了底特律雄狮队。
底特律雄狮队的教练斯密特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对许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丹普赛并不曾踢中那个球,那球是上帝踢中的。”底特律雄狮队的后卫沃尔克说。
丹普赛的确创造了奇迹。同那些善于改善自己弱点的人相比,只知道埋怨短处的人显得愚蠢而又可怜。
亨利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是命运的主人,我主宰自己的心灵。”
是的,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你才能把握自己的心态,而你的心态塑造着自己的未来,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想像自己能够把扎根于人的心灵中的思想和态度转化成有形的现实,不管这种思想和态度是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把思想变成现实,做一个智者快乐地生活。
36.智者知道变通,愚者死钻牛角
愚公移山的故事,曾激励着古今无数人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但是,今天,我们除了对愚公的执著精神而感动之外,对愚公的做法绝不敢苟同。为了不使大山阻挡路途而穷其一生不说,还要搭上儿孙们的人生,像牛一样辛苦地劳作,这在当今社会对这样的人来评价就是:标准老顽固一个,爱钻牛角尖,与其累死累活移山,哪如轻轻松松搬家,找一个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搬过去居住多好,也难怪人们称之为“愚公”。
其实,生活中如愚公者不计其数,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大费时间,浪费精力,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结果也没见有什么大的功绩。智者绝不会干那种傻事,他们的处理原则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看此路不通,便不为其大费周折,而是另辟蹊径,因为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何必为一条死路而大伤脑筋呢?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成功,也是因为他的善于变通。
杨振宁于1943年赴美留学,受“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科学理论”观念的影响,他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于是,由费米教授安排,他跟有“美国氢弹之父”之誉的泰勒博士做实验研究,并成为艾里逊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成为他所在的实验室流行的一则笑话的主人公:“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正视自己: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在泰勒博士的关怀下,经过反复的思考,杨振宁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毅然把主攻方向调整到理论物理研究上,从而踏上了物理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假如他一条道走到黑,不知变通,恐怕“杨振宁”至今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符号。
人们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或传统观念的约定俗成,很容易在事业的路上钻进“死胡同”中,如果不知变通,一味坚持下去,将使自己最终在“牛角尖”中,不能脱身,贻误终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61节:不钻生活牛角尖(7)
作者: 萧萧
马戏团是这样训练大象的。
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把它绑在一根大的木柱上,好动的小象一开始会想挣脱木柱,但是挣扎了许多次,小象就发现自己无法挣脱那根木柱。
这时候,给小象换一根比较小的木柱,它仍然无法挣脱。
再过一阵子,又给小象换一根更小的,但依然无法挣脱木柱。
久而久之,在小象的大脑里,它会自己下一个结论:凡是木柱形状的东西,都是我不能挣脱的。
当小象的结论形成之后,即使用一根最小的木柱系住它,小象也不会想跑走了。当它长成大象,力量足以挣开木柱的束缚,但自由的企图已失去了。这时候,即使形状像木柱的小木棒,也能使大象屈服。
这就是为什么马戏团的大象都是系在一根小木柱上也不会挣脱跑走的原因。
生活中,大多数人就像小象那样被一根看不见的“木柱”捆绑着,这根“木柱”其实很容易折断,但是由于在这些人的头脑中已根植下多年,“木柱”便显得根深蒂固,因此,多数人便被它束缚着,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有这样一个故事,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增加我们的智慧。
从前有兄弟两人,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到外地去做生意,于是兄弟俩把田产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到远地去了。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弟弟对哥哥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哥哥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弟弟就对哥哥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
哥哥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
弟弟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寒冷,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弟弟就对哥哥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哥哥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的在驴背上,必竟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烦了!” 弟弟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弟弟对哥哥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哥哥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弟弟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哥哥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哥哥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弟弟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把黄金卖了,更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做一件事可以有无数种方法,而只有一种才是最好的,而你想到的可能是最差的。开动脑筋,试着换种方法,你会感觉豁然开朗。有了这种“换条路”的思考方式,你就会发现很多最佳的方法。
智者总在想着化繁为简,变难为易,都是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才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船王包玉刚从一条船起家,由一个不懂航运业的门外汉一跃成为一代船王,就是因为他时时处处都在想着如何才能做得最好。当别人都在搞房地产的时候,甚至当他父亲也主张投资房地产时,他却决定投资航运业;当别的船主都在用“散租”的方式获取暂时的高额租金时,他却用“长租”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同时却赢得了无数固定的大顾客。
包玉刚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子孙有特殊的遗传基因,而是因为他总能发现常人所用方法的弊端,同时又想出一套更好的新方法。
愚者只认准一条路,顽固地走下去,虽历经千辛万苦,艰难险阻,但到头来一看,自己距成功却有很大的偏差。所以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积极地思考,找出最合理的途径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可受世俗的观念和自己的主观偏见的约束,以防钻进牛角尖,走进死胡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62节: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阳光(1)
作者: 萧萧
第十章 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阳光
信心是人生中照亮成功道路的一束阳光,是促进成功的催化剂。拥有自信心态的人让人更容易相信他们的能力,因而也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成为更有能力的人。智者往往很自信,他们从来不内疚、自责;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可以抓住每个万分之一的机会,享受着成功的愉悦;愚者缺乏自信,做事没有激情,他们会为小小的过失懊悔不已,更不敢同别人去竞争,他们生活在自己狭小、阴暗的没有阳光的心理空间之中,没有快乐可言。一个真正拥有自信的人,不会让自己的人生随波逐流,他们会扼紧命运的喉咙,成为生命的主人。
37.智者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 拿过失处罚自己
生活中,失败、错误和挫折都是难免的,我们无法拒绝它们的发生。智者常以达观的态度来看待失败和错误,他们知道已经发生过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哪怕是刚过了一分钟,唯有去勇敢地面对它,冷静地分析过去的失误和原因,吸取有用的教训,重新投入到新的事情中去,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愚者会为过去的错误而烦恼,并长时间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但是于事无补,除了增加精神上的痛苦之外,毫无意义可言,因为世界上没有医治后悔的灵丹妙药。
事业刚起步时,卡耐基在密苏里州举办了一个成年人教育班,并且在各大城市陆续开设了分部。由于财务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刚够支出,一连数月的辛苦劳动竟然没有什么回报。他花了很多钱用于广告宣传,同时房租、日常办公等开销也很大,尽管收入不少,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连一分钱都没有赚到。
卡耐基不断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很苦恼,整日里闷闷不乐,神情恍惚,眼看刚开始的事业将无法继续下去。最后卡耐基去找中学时的生理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老师问他是否还记得他在上中学时,老师给他说过的“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那句话。聪明人一点就透,听了老师的这句话,卡耐基恍然大悟,马上回忆起上中学时的那件往事,于是精神大振,心中的苦恼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他上中学的第一堂生理卫生课上,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他们都坐了下来,望着那瓶牛奶。然后,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突然站了起来,一掌把那瓶牛奶打碎在水槽里,同时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接下来他叫学生都到水槽边去,好好地看一看那瓶打翻的牛奶。他告诉学生们:“好好地看一看,因为我要你们这一辈子都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你们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无论你如何抱怨,如何着急,都不可能再救回一滴。只要先动一下脑子,先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把它忘掉,注意下一件事情。”
这就是说,对于无法挽回的错误,后悔、埋怨、消沉都无济于事,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最好的办法就是忘记它,然后重新开始。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记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重新装回瓶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有句名言:“对于过去不幸的记忆,构成了新的不幸。”对过去的错误,有机会补救,就尽力补救,没有机会补救,就坚决将其丢到一边,不要陷在过去失败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
生活有自己的进程,是无数个事变的组合,事情的变化有时很难笼统地说是好是坏,自寻烦恼显然毫无价值。为了避免一味责怪自己,减轻烦恼情绪,应该想到,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虽经努力,这事也只能达到这个程度;纵然奋斗,一时也难以完全改观;同时,还要懂得社会和人生变化的辩证关系,懂得万事称心如意是不大可能的道理。只要不懈努力,出路总是有的。常言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要把一时的困难看成永久的困难,不要把局部的困难看成总体的困难,这样,很多烦恼就烟消云散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63节: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阳光(2)
作者: 萧萧
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说过:“没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着手进行的工作。”
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将保罗·迪克刚刚从祖父手中继承的美丽“森林庄园”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欲哭无泪。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却没有一个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他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为此,他的眼睛熬出了血丝,整天闭门不出,茶饭不思。
过了一段时间,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一天天地老去,失去了光泽。一双没有光泽的眼睛,怎么能够看得见希望呢?”
接着,外祖母给他讲了一个寓意深长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会道的非常美丽的鸟。
这只鸟说:“如果你能把我放了,我将给你三条忠告。”
猎人回答道:“我发誓我会放了你,但是你得先告诉我是哪三条忠告。”
鸟说道:“做事不要后悔。这是第一条忠告。”
猎人点点头。
鸟接着说:“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猎人又点点头。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很快飞到一棵大树上,并向猎人大声喊道:“你这个愚蠢的家伙。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