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回忆录-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弟子们的实际修行,我比较有兴趣的是补充汤比亚与泰勒的不足。本书(编按:指《森林回忆录》)的重点不在于森林传统的体制变化过程,而在研究苦行僧的生活与他们修行、教导的方式。我比较有兴趣的是:他们来自何处?他们地方传统的风貌为何?他们老师所教为何?接受何种训练?他们的传承为何?他们的宗教对他们与当地民众的意义为何?他们为何认为佛法值得保存?历史与人类学是我研究的两大方向。从我的观点来看,当地历史提供有用与可信的途径,让我们对泰国能有所了解,来自泰国东北的禅修头陀僧别具一格,这是源出于寮国佛教的传统特性。因此,透过对其地方色彩所进行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此结合了历史与人类学,因为在僧侣的故事中,提供了他们对宗教信仰与践行的具体文献。此外,诚如汤玛斯所言,人们的生活本身即是一部经典,是他人所能读取与明了的。本书的宗旨,是希望透过头陀大师阿姜曼与其弟子的著作、开示与谈话录音,也就是透过他们自己与他人的回忆,将他们介绍给读者。但是「回忆」(recollection)一词,在我的诠释下具有另一层意义。它的英文意义相当于佛教巴利文anussati(随念)一字,意指「追忆」、「深思」,或观想宗教的重要主题,诸如佛、法、僧、戒。「随念」(anussati)是与「念」有关(sati)的字眼,是森林僧的修行与许多记录回忆主题的重要部分 (1)。 认识僧侣生活的一扇窗 本世纪在泰国境内有成千上万名头陀僧,他们的经验十分丰富。当然,没有更好的方法来了解这些僧侣的佛法,只能透过他们的阐述,尤其是一些富有地方色彩与饱读书籍的僧侣。这些内容打开了认识僧侣生活的一扇窗…一个外人所未曾批评与研究的世界。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僧伽如何生活,我们聆听他们的开示,学习他们的思想。在此之前碰触这类话题的一些学者,不知如何处置它们。或许他们认为在这些故事里没有值得探讨的内容。这些僧侣谈论他们的日常生活…托钵乞食;寻觅住处与僧袍;对抗苦疾;攀山越岭寻找合适的洞穴;穿越丛林进入村落;遭遇猛兽;与鬼怪搏斗。对现代人而言,这些叙述似乎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然而,近来都会人们对头陀僧的生活,开始热衷起来,原因或许是因为这些头陀僧所居住的环境已经消失。如今在泰国,人们吃饭买现成的包装食物,穿的是成衣,生病到药房买成药。小村落现在有道路、汽车、巴士,山林如今变成了大农场、公路与水力发电厂,老虎失去原有的森林,都在动物园里。现代都会人唯有透过想象与森林僧所叙述的故事,才得以想象到山中小村庄居住,在黑洞中住上几晚,或是漫步山林与老虎迎面而遇的情景。因为这个缘故,森林僧的日常琐事便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对历史学家而言,云游僧的生活故事细节,也让他们感到兴趣,忽略这一环节即可能对头陀僧产生误解,因为这些生活故事的内容,含藏了许多历史资料。例如,当某个僧侣看到天神或阿罗汉的影像时,我们最好是知道,这名僧侣已在禅修中独自度过数月,他们通常没有进食,等待这类的境遇,否则我们可能会断言他们是在做梦。他告诉我们,一名僧侣独自穿越山林,又湿、又泠、又饿,可能病倒或感到孤寂。他描述当他感到振奋或挫败时,不会因此而陶醉或感伤,而是以平常心看待。这是一种令人无法忘怀的心声…无法从任何一位行政或学者僧侣的传记 (2) 中听到的声音。 〔僧侣为何要阐说他们的故事?〕 尽管这些僧侣以十分坦然、直接的方式阐说自己的故事,但他们通常不愿曝光,且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在述说或撰写经历时,僧侣留下自已的姓名是没有必要的,彷佛生活只是一连串的回忆与事件。既然如此默然,我们不禁要问,他们又为何将自己的生活情形曝光?有人猜测或许这并非僧侣本人的主意,其中一人只是在日记中记下日常生活的种种,而俗家弟子要求他将日记对外发行,作为他一九七四年六十大寿时的献礼,他同意了 (3)。另有一位僧侣在一九五九年,也就是他死前的一年,于医院中将生活记事交给弟子。第三位僧侣是在弟子的要求下,记录他的日常生活言行,它是以非正式的方式书写的,如同与友人交谈的形式,不受一般社交礼仪的束缚,以及(似乎)未经自心的拣择或外界的编辑 (4)。第四位比丘可能也是拗不过弟子的要求,将他的故事录音下来,但唯一条件是在他死后才能付梓,不久这名僧侣即在一场空难中罹难 (39)。第五位僧侣则在其荼毘时印行回忆录…以亲笔的手稿印行 (5),其它四位僧侣也是如此。另有五位僧侣的生活记事,则是出自弟子之手,他们尊称他们的老师为「法师」(than ajan)、「师父」(luang phan)、「师公」(luang pu)。这些生活记事大部分均以十分随性的方式书写,并附录年表,只是记下一些并非重大事件的琐事。虽然头陀僧似乎将事件记得很清楚,但大多未记下事件发生的年度。记事的特色是均未谈及外在的世界,外在世界的任何事件,并未影响这些僧侣,或许是因他们独居森林、洞穴,与世隔绝,不知外界发生何事的缘故。 〔生活记事中充满了许多丰富的信息〕 从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看,问题在于这些生活记事中充满了许多丰富的信息,以及故事中所引发的疑问。当我们读到头陀僧步行前往寮国或缅甸追寻禅修大师,他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又如何能了解他修行过程中的禅修体验?我们又怎能理解阿姜曼所看到的圣人、天神与灵魂的影像?这些传记与回忆录以他们生活的一瞥来「嘲弄」我们,使我们无法了解,原因或许是无人能告诉我们,有关他们个人完整的故事。头陀僧所叙述与记忆的事件,往往都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他们叙述自己的云游生活与所接触过的族群,鲜少提及在曼谷的生活,更不愿提及晚年只能住在寺中,无法再漫步森林的生活。对他们而言,这大概是因为已经没有故事可以述说的缘故。但是从正面角度来看,僧侣所叙述的,并未照例加入一些「正常」生活故事所应包含的内容,他们并不讳言个人的失败,例如对谈论性欲并不嗤之以鼻或难以启齿,反而是对批评僧伽当局小心翼翼,唯恐冒犯护持他们的德高望重的高僧。此外,道听途说也为那些并未清楚或深入记载的事件,提供了一些线索。由于个人的回忆录只是记载了一个僧侣的经验,所以唯有在比较众多的回忆录后,森林僧的生活全貌才得以呈现。可是我们又如何知道,那些比较后的生活面貌是真实的呢?毕竟,并非所有的头陀僧均留下生活鳞爪,暹罗/泰国绝大多数的僧侣并未留下记录。那些能写下他们第一手生活资料的僧侣,不是自己精通泰文,就是有弟子能帮他们撰述,而且有在家弟子能负担出版费。许多已将其生活记事出版的僧侣,都是由皇家支持的法宗派所赞助,这并不足为奇,该宗派只是由泰国少数比丘组成,假使其它传承的村落僧与云游僧,留下与法宗派头陀僧一样多的文字记录,那么,历史学家便可从这里得知,我们对泰国僧团样貌的认识可以如此不同。 杂志书刊中的森林僧 许多云游僧的故事在没有富裕的在家信徒护持下,于一些畅销的廉价杂志上印行,尽管其中包含许多珍贵的资料,但佛教史学者大多忽略这些书刊。这些脍炙人口的杂志,出现于一九八○年代初期,若干年后,这些森林僧与他们的教导开始受到欢迎。今日,森林僧的刊物不断再版,被当作民间葬礼的礼物。其中与禅修僧有关最畅销的月刊是 Lokthip 与 Phra Aphinya,Lokthip 目的在于满足在家人对禅修僧的好奇,是其中比较受用的刊物。在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它详尽地描述僧侣的家庭背景、在山林间云游的经历,以及对所见的在家人的看法等,文章内容是以僧侣的访谈为主,或是他们死后村中长老对他们的追思,这些对史学家而言极具价值。但是这些杂志也有其缺点,例如,Lokthip 杂志经常从火葬场或印制的回忆录与传记中,取得僧侣的故事,但并未刊载出处。此外,这些杂志将这些僧侣吹捧为阿罗汉或三果圣者,文章中指称他们示现神通,以及墓中的遗体晶莹剔透。虽然如此,这些杂志依然提供若干有关云游僧的重要讯息,如这些僧侣来自何处、出家前的职业、在何处圆顶、谁是他们的阿阇梨、他们为何归入法宗派等。据我所知,并无强制的法令规范如何使用这些杂志,也没有那位史学家或任何人可以告诉我们,那篇是逐字逐句记录的,或那篇是经过过度编辑的,一切均仅凭经验与判断。在看过数百份这类杂志之后,人们便会信以为真。这些僧侣亲眼所见而描述的事件,大多是可信的,但我们要学着判断,这些文章那里是编者或作者的观点所窜改的。当语文变为方言,加入褒贬,便会煽动读者,我们可以断言,这些观点全都是作者或编者的心声,绝非来自于僧侣本身。云游僧通常以平铺直叙的方式陈述,使用的常常是本土语言与当地的表达方式,当一篇文章是以平实而直率的方式表达,看来非出自专业作家之手,多半可肯定出自僧侣本人的谈话或撰述。因为我们发现,从这些来源中取得的资料皆不足采信,我在使用这些资料时,就会慎重斟酌,我认为回忆录与传记中僧侣直率的言谈,有时是有用的补充资料 (6)。最后,我的评论是针对这些佛传与文献学者,他们或许会对我的泰国或巴利文佛教用语,表示异议,我试图以森林僧的语言来表达,即使这些语言与教义正确的定义有所出入。森林僧所说的,也许与教理上的意义有所出入,以般亚瓦多(Panyawattho)的说法,「为保有森林佛法的品质,虽然一些名相无法与经典的解释一致,它们仍可作为增长禅修最实用的指导。」当然,去深入头陀僧的教法与禅修法门,已超越了本书的范围,但是传达他们某些本然与风格,却是我的心愿。【注释】(1) 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死、念身、安般念(数息)、寂止随念等十念。(2) 相反地,行政僧伽的生活记事读起来像是工作的履历表,它所强调的是外在形式,如头衔、地位、计划等。同样地,一个学问僧的自传并没有发展出个人独到的见地,鲜少引人注意。(3) 阿姜帖表明同意将回忆录出版的理由:「我是一个很真切的人,因此,我不希望死后让别人来写我的故事。我决定自已动笔,因为我比任何人更了解我自已的生活,否则在我死后别人会撰写我的传记。如果有人不喜欢我,他会以负面观点来撰写,他可能会因迁怒而夸大我的缺点。相反地,如果作者爱戴我,他可能会夸大我的优点。」(4) 阿姜拉表示歉意,因为这些生活点滴是他随性所写下的,因此这本传记并非依时间前后顺序而记载的。他说他只是记下「心中的所见与感觉」,他希望别人不会将他的作品当作 Sanam Luang(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他不希望被人检视与评价)。因为阿姜拉没有写作经验,他并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当」的回忆录,反倒使他的生活记事更加丰富且具创意。(5) 阿姜宛荼毘时的回忆录,Phra Udomsangwonwisut Thera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回忆录占七十七页,阿姜宛将其书名简称为 Atta chiwa prawat, 第二部分 Chiwa prawat lae patipatha Phra Ajan Wan (《阿姜宛的生平》),是由弟子所编着的传记。(6)在著名的杂志刊载的僧侣故事情节,可与僧侣的在家弟子所印制的传记或回忆录的内容,进行交叉比对。这些通俗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可用来查考阿姜曼传记中姓名不详的僧侣身分。文章中提及的资料,诸如认定一个人是否在阿姜曼座下受过训练,可藉由比对出生与受戒日期的差异来作考察,倘若有人是在阿姜曼死后才受戒,显然地,他就不可能在阿姜曼的指导下受过训练。
森林回忆录(1)
頭陀僧如何眨杂
卡瑪拉?提雅瓦妮琦 著
法園編譯群 譯
在森林中修習頭陀行,並非測試僧侶對女色抗拒力的最好方法,村落、城市隨時提供令僧侶心煩意亂的挑戰,而他們可以藉此衡量自身的修行成果。
不少僧侶發現抵擋性欲的誘惑比克服铮I、寂寞、病痛更加困難。。。。。。
從頭陀僧的回憶來看,性欲比起病痛或恐懼死亡,也許是更大的障礙。不少僧侶發現抵擋性欲的誘惑比克服铮I、寂寞、病痛更加困難。大家都害怕女眾的力量會破壞他們的戒律,尤其眼見許多或老或少的同行禪修僧均被性欲打敗後,這股恐懼更是加深。僧侶掌控心的能力,便成為他們禪修深度與實力的真實考驗。
在我們討論的十位僧侶中,只有阿姜曼、阿姜頓與阿姜拉洠в刑岬綄χ涡杂麜r的掙扎。這三位僧侶年輕時都在世俗裡待過幾年後才出家,他們之中只有阿姜拉在成為頭陀僧前經歷過婚姻生活,阿姜拉有過兩次結婚的經驗後,大概已經厭離在家的生活而決定出家。其他如阿姜汶、阿姜撰、阿姜宛、阿姜查與阿姜帖等人,不論雲撸Щ蜃≡卩l野,也都必須面對性欲的挑戰,而住在都市裡的阿姜範與阿姜李更不例外。在這些僧侶的回憶錄裡,誘惑無所不在,稍有分心就有可能落入誘惑的陷阱。
在森林中修習頭陀行,並非測試僧侶對女色抗拒力的最好方法。阿姜曼知道獨居太久對雲撸詠K不好,所以,他鼓勵他們偶爾到城裡測試自我對誘惑的抵抗力。
僧侶住在森林裡,無須與人交談,森林的居民通常也不會來打擾,因此感官不會受到太大的刺激,一旦感官開始隔絕,僧侶們便會發現自己的心變得平靜了。住在森林裡其實有利有弊,他們可能會執著於離群索居的生活,。。。。。。許多僧侶更錯铡卣J為住在森林裡比住在城裡更殊勝。
阿姜曼深信森林的幽靜應該用來培養正念,而非成為獨居或逃避的處所。村落、小鎮、城市隨時提供令僧侶心煩意亂的挑戰,而他們可以藉此衡量自身的修行成果。
與女人目光接樱
要如實衡量頭陀僧心臁脑鲩L,就從感官開始,假若感官接樱饨纾n擊心臁a生巨大的影響,那就表示正念微弱,修行基礎不穩固。阿姜汶與阿姜範年輕時就曾有過類似的經驗。
阿姜汶在他前往寮國的一次旅程中,獨自雲撸ふ疫m合禪修的地方。
(1)
越過湄公河,走過永珍(Vientiane),他來到能恩(Ngeum)河。有天晚上,阿姜汶在河中沐浴,看見兩位村姑划船經過,年紀較輕的那位村姑瞄了他一眼。阿姜汶憶及:
當我們四目相望時,那股力量如此強烈而神祕,整個人都被震懾住了。回程路上,我無法將那美麗女子的身影自心中抹去。
後來,這對母女拿著食物與自製的香煙來供養阿姜汶。
八歲出家的阿姜汶涉世未深,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異性強烈的吸引力,他不知道為何在看到這位村姑後,心會變得如此敏感。接著他記起在烏汶省的村落寺院讀書時,曾有算命師告訴他,他的心臁鹤≡谀程帯⑸砀咧械取ⅰ改w色略黃,臉形像菩提葉」。阿姜汶心想既然河上這位年輕女子符合這段描述,她必定就是算命師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