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相只是名称、记号,甚至只是一种声音的流动。把罗瑟林的这种极端
唯名论观点运用于神学问题上,就必须得出与正统神学无法相容的结
论。例如:三位一体的上帝只不过是个名字,只有圣父、圣子、圣灵的
个别存在才是真实的;原罪也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别人、个别行为的
罪恶才是真实的;等等。罗瑟林由于这些观点也同样受到了罗马教会的
谴责。
早期唯名论最重要的代表是法国布列塔尼的阿伯拉尔 (1079~
1142)。阿伯拉尔是罗瑟林的学生,也是把辩证术最彻底地运用于神学
研究的一位学者。他大胆地对教会的权威思想提出怀疑,认为“由于怀
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主张“理解而后信仰”。
在他按照辩证术写成的名作 《是与否》中,他罗列了古代教父和教会权
威们的许多相互矛盾的命题,让它们相互诘难,而把矛盾的解决却留给
了读者自己。阿伯拉尔的这种方法成为经院哲学研究神学的一个典型。
阿伯拉尔继承了罗瑟林的唯名论观点,坚持只有具体事物才是真实
的存在,否认共相的客观实在性。但他不同意罗瑟林把共相仅仅看作是
一种声音的流动的观点,认为共相本身虽然不是实体,但还是有所指谓
的,它所指的是“无形的事物”,即具体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这种
相似性本身不能脱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所以,共相实际上是人们
心中的概念,人们可以把概念抽象出来单独思考,但概念本身不能独立
存在。阿伯拉尔的这种观点被称作“概念论”,由于他克服了罗瑟林的
极端性,它的观点又被称作“温和的唯名论”。从这种唯名论观点出发,
阿伯拉尔还引申出了一系列神学结论。他批判了罗瑟林的“三神论”,
认为上帝只有一位,圣父、圣子、圣灵只是上帝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显
现和不同名称;他反对原罪说,认为道德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人而不是抽
象的人类,亚当遗传给人们的不是罪,而是罚;善恶不在于人们行动的
结果,而在于个人的意向和动机;等等。阿伯拉尔的思想也同样受到了
罗马教会的谴责。
(3)唯实论者安瑟尔谟
意大利奥斯塔神学家安瑟尔谟 (1033~1109)也接受了贝伦加里用
理性的辩证术研究神学的方法,但在观点上却与贝伦加里相反,提出了
一种“极端的唯实论”思想。
安瑟尔谟是本尼狄克修会修士,曾任法国诺曼底贝克隐修院院长,
后任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他竭力拥护教皇集权的思想和行动,曾否认
英王有神职叙任权,在教皇支持下迫使英王交出象征神权的戒指和神
杖,将英王的权力限制于世俗统治范围内。在神学问题上,安瑟尔谟力
… Page 42…
主信仰至上,认为“我们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
不过,安瑟尔谟并不简单地否弃理性的作用。在他看来,“当我们有了
坚决的信仰时,对于我们所信仰的东西,不力求加以理解,乃是一种很
大的懒惰”。此外,“我们必须用理性去维护我们的信仰,以反对不信
上帝的人”。安瑟尔谟一生的理论活动,也正是这种原则的实践。
安瑟尔谟继承了奥古斯丁的神哲学思想,断言共相是先于和离开个
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个别事物只是分有了共相才获得存在,因而
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共相才是真实的存在。安瑟尔谟的这种观点被后
世称作“极端的唯实论”。不过,真正确立了安瑟尔谟在基督教神哲学
史上地位的,是他从这种极端唯实论观点出发所作出的上帝存在的“本
体论证明”。证明上帝的存在,历来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也是基督教
神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安瑟尔谟之前,基督教神哲学家大多主张人
的自然理性不能把握上帝的存在,人的灵魂必须超越经验知识,超越世
间的一切,超越自我,在一种无物无我的神秘境界中静观上帝。安瑟尔
谟独出心裁,认为上帝的存在是可以通过逻辑论证加以证明的。他断定,
即使是愚人的心中也有一个至高无上者的观念;而至高无上的东西不可
能只是作为观念存在于人们心中,它必然也是现实的存在,否则它就不
是至高无上的,就会有一种既存在于人们心中,又存在于现实中的东西
比它更伟大;因此,至高无上的东西必然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决不能
被设想为不存在。它就是上帝。其他一切都可以被设想为不存在,唯独
上帝不可以,上帝是最真实的存在。安瑟尔谟这种从观念、从思维推论
出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方法当时就遭到法国神学家高尼罗的批驳,不久之
后就被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的“宇宙论证明”所取代,但用理性的逻辑
手段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却为经院哲学继承下来了。
安瑟尔谟在“救赎论”问题上的观点也是很有特色的。他反对早期
教会关于赎价付与魔鬼的说法,认为人因犯罪而损害了上帝的荣耀,人
只欠上帝的债。但有罪的人本身没有能力偿付赎价。因而只能通过既是
神又是人的基督耶稣来实现。耶稣的补偿具有无限的价值,足以抵偿人
类的一切罪债。于是凡皈依基督耶稣的人都可以因基督为人所作的牺牲
而获得拯救。安瑟尔谟的这种救赎论与他的唯实论哲学观点是一致的。
2。经院哲学的繁荣和正统神学体系的完成
(1)神学体系的完成者——托马斯及其《神学大全》
12世纪初,由于东西方文化的频繁接触,由阿拉伯人所保存的古希
腊哲学传统和典籍开始大量传入西欧。其中,亚里士多德渊博的学识、
深邃的思想在西欧神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与占统治地位的、坚
守新柏拉图主义传统的奥古斯丁主义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一时,围绕着
是否接受以及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经院哲学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
论。罗马教廷最初严令禁止研究和传播亚里士多德哲学,但这一命令事
实上未能得到有效的贯彻。13世纪初,几乎所有的经院哲学家都或多或
少地受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采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取代柏拉图哲
学作为教会神学的理论基础,改革神哲学体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这
一工作是由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完成的。
… Page 43…
托马斯 (1224~1274)是多米尼克修会的修士,早年曾从师于著名
经院哲学家阿尔伯特,毕业后在巴黎大学任教,从事神哲学的研究和教
授工作。其代表作 《神学大全》是中世纪经院哲学最完整的思想体系,
把经院哲学推上了顶峰,并对后世的神学和哲学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
影响。
托马斯和他的许多前辈一样,坚持信仰至上的原则。但他在更大程
度上对理性和知识给予了肯定。他不仅承认知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而
且也承认理性在神学研究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以信仰为基础的神学和
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永不会发生矛盾。神学的真理尽管是超理性的,但
并不是反理性的。哲学真理和神学真理只是真理进程的两个不同环节,
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信仰和理性是相辅相成的。信仰可以帮助
理性开拓视野,补充和完善哲学真理;理性则可以证明和维护信仰。不
过,二者在价值上不是等值的。神学无论是就其对象而言还是就其目的
而言都高于哲学和其他科学。而且,“神学可能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
是非要它不可,而是借它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因为神学的原
理不是从其他科学来的,而是凭启示直接从上帝来的。所以,它不是把
其他科学作为它的上级长官而依赖,而是把它们看成它的下级和奴仆来
使用”。由此出发,托马斯得出了“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的结论。
托马斯利用哲学为神学作论证的典型例子是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
明。他舍弃了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根据亚里士多德哲学提出了
一种“宇宙论的证明”。这个证明一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从任何事
物的运动都是由其他事物推动的,推论出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
推动者,即上帝;第二,从任何事物作为结果都以其他事物为原因,推
论出一个不以其他任何事物为原因的初始因,即上帝;第三,从任何事
物都从其他事物获得存在和必然性,推论出一个不仅自身就具有自己的
必然性,而且使其他事物获得必然性的存在,即上帝;第四,从事物在
真、善、美等方面存在的现实的等级,推论出所有等级系列的最高等级,
即作为最真、最善、最美者的上帝;第五,从一切事物都遵循同一途径
有计划地向着一定的目标迈进,推论出一个具有最高知识和智慧的指挥
者,即上帝。
托马斯在他的《神学大全》中几乎谈到了当时的所有神学问题。在
他看来,上帝是世界创造者,上帝出自爱心创造了世界和人类。上帝不
仅赋予人自然的能力,而且还赋予人追求最高的善和永恒幸福的能力。
但人类由于始祖亚当的罪失去了这种能力。因而人虽然有能力获得智
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自然德性,但它们只能导向世俗的幸福。为
了追求永恒的幸福,人必须重新获得信仰、希望、仁爱三种超自然德性,
而它们作为追求永恒幸福的额外能力必须借助上帝的恩典才会返回到人
的本性中。基督为人类付出的赎价成为上帝拯救人类的基础,而人们为
了配享上帝的恩典就要做善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忠实遵行隐修生活。
此外,洗礼等7件圣事作为人的灵魂与上帝交通的唯一方法,也是灵魂
得救的必要条件。
托马斯还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学说,认为人的形式就是灵
魂,质料则是肉体,灵魂主宰肉体,因而负责拯救灵魂的教会也高于并
应支配世俗权力。有形的教会必须有一个有形的首脑,即罗马教皇。托
… Page 44…
马斯的这种观点也成为教权至上和教皇至上论的理论根据。
托马斯以其《神学大全》等著作为天主教会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
的神哲学体系。经过激烈的争论,托马斯主义取代奥古斯丁主义成为天
主教会的正统。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甚至宣布托马斯的学说是天主
教唯一正确的神哲学体系。
(2)异端神学家——西格尔和罗吉尔·培根
托马斯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并不是唯一的。西欧人在从阿拉伯人那
里接受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同时,也接受了它的阿拉伯注释者和研究者的
思想。其中,阿拉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阿维罗伊对西欧学术界的影响尤
其大,以至在当时号称“哲学家之城”的巴黎大学形成了所谓的拉丁阿
维罗伊主义学派,其主将则是尼德兰神学家布拉班特的西格尔。
西格尔 (?~1282)是巴黎大学艺术系教授。他坚持认为,托马斯
错误地理解和解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只有阿维罗伊的理解才是正确
的。他坚持主张世界是永恒存在的,拒不承认上帝创世说,认为上帝是
万物的目的因,不是作用因;是创世的目的,不是创世的原因。世界是
必然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上帝只能认识一般的和必然的东西,
不能干预具体的事物和个人。西格尔追随阿维罗伊,区分了个体灵魂和
人类的统一灵魂,认为个体灵魂与人的肉体不可分,它使个人的肉体获
得生命力,并随肉体一起死亡。而人类理性是统一的、唯一的灵魂,它
同个体相结合以完成意识的活动,个人死了,人类的精神实体却不灭,
因此只有类的灵魂是不死的。以西格尔为代表的拉丁阿维罗伊主义与托
马斯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辩。1270年,罗马教廷正式宣布阿维罗伊主义
是异端,西格尔也由于他的激进观点两次受到宗教会议的谴责,并被革
除教籍,最后在教会的迫害下死去。
差不多与西格尔同时,弗兰西斯修会神学家罗吉尔·培根 (1214~
1294)也对托马斯的哲学进行了激烈的批驳。培根指责托马斯不懂亚里
士多德写作用的希腊文,不重视数学和经验,把一切问题诉诸权威,通
过烦琐空洞的逻辑演绎来解决。培根认为,在掌握真理方面有四种障碍,
即盲从权威,习惯的影响,流行的偏见,不懂装懂。清除这些障碍,是
时代的头等大事。在他看来,知识只能来自于经验和建立在经验之上的
逻辑论证。因此,他非常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凡
是希望对于在现象背后的真理得到无怀疑的欢乐的人,就必须知道如何
使自己献身于实验”。培根一生也进行过许多次科学实验,提出过许多
有价值的科学设想,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重要先驱。
培根虽然反对盲从权威,但他并不否认圣经的权威。他认为,圣经
中包含着完善的智慧。但由于历代的翻译错误百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学
习希伯来文,运用数学、地理学、历法学知识对圣经重新进行研究。此
外,培根还对当时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主张建立一个廉
洁的教会。但他把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上层,认为需要公正的教皇和公
正的国王在一起,物质的剑和精神的剑在一起来纯洁教会。培根由于其
激进的观点而受到教会的迫害,以60多岁的高龄被关进监狱,在长达14
年的监禁后获释,不久即死去。
… Page 45…
3。晚期唯名论的兴盛和经院哲学的解体
(1)晚期唯名论者司各特和奥卡姆
出身多米尼克修会的托马斯的学说的日渐胜利,遭到了该会的天然
宿敌弗兰西斯修会的一批学者的抵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邓斯·司各特
和威廉·奥卡姆为代表的晚期唯名论。由于他们都是英国人,故又被称
为“英国唯名论”。
司各特(约1270~1308)是弗兰西斯修会的权威理论家,人称“精
明博士”。他反对托马斯主义用理性论证神学的作法,认为上帝不是形
而上学的主题。在他看来,个体事物是完善的存在,共相只是精神从类
似的对象那里抽象得到的共同的本质。因此,完善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
识,而是个别的知识,知识起源于个别的感知。由此出发,司各特否定
了认识上帝的可能性,认为人们不能把适用于创造物的概念通过组合或
类比加在上帝身上。我们通过理性只能知道上帝是一切原因的原因,一
切本质的本质,上帝是永恒的。至于上帝在时间中创造世界、上帝以其
预知鉴临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