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159章

013-本草纲目-第159章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儿囊肿∶天花粉一两,炙甘草一钱半,水煎,入酒服。(《全幼心 
耳卒烘烘∶栝蒌根削尖,以腊猪脂煎三沸,取塞耳,三日即愈。(《肘后方》) 
耳聋未久∶栝蒌根三十斤细切,以水煮汁,如常酿酒。久服甚良。(《肘后方》) 
产后吹乳,肿硬疼痛,轻则为妒乳,重则为乳痈∶用栝蒌根末一两,乳香一钱。为末。 
温酒每服二钱。(李仲南《永类方》) 
乳汁不下∶栝蒌根烧存性,研末。饮服方寸匕。或以五钱,酒水煎服。(杨氏《产乳》) 
痈肿初起∶孟诜《食疗》∶用栝蒌根苦酒熬燥,捣筛,以苦酒和,涂纸上,贴之。杨文 
蔚方∶用栝蒌根、 
天泡湿疮∶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之。(《普济方》) 
杨梅天泡∶天花粉、川芎 各四两,槐花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淡姜汤下 
七、八十丸。(《简便方》) 
折伤肿痛∶栝蒌根捣涂,重布裹之。热除,痛即止。(葛洪《肘后方》) 
箭镞不出∶栝蒌根,捣敷之,日三易,自出。(崔元亮《海上方》) 
针刺入肉∶方同上。 
痘后目障∶天花粉、蛇蜕(洗焙)等分。为末。羊子肝批开,入药在内,米泔汁煮熟, 
切食。次女病此,服之旬余而愈。(周密《齐东野语》) 
x茎、叶x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中热伤暑(《别录》)。 

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王瓜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土瓜(《本经》)、钩KT (郭璞)、老鸦瓜(《图经》)、马 瓜( ,音雹)、 
赤雹子(《衍义》)、 
颂曰∶《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也。均、房间人呼为老鸦瓜,亦曰菟瓜。按《尔雅》 
云∶ ,菟瓜。郭璞注云∶似土瓜。而土瓜自谓之KT 姑,又名钩KT ,则菟瓜别是一物 
也。 
又曰∶芴,菲。亦谓之土瓜。别是一物,非此土瓜也。异类同名甚多,不可不辨。 
时珍曰∶土瓜,其根作土气,其实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义? 
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俗名赤雹、老鸦瓜。一叶之下一须,故俚人呼为公公须。 
与地黄苗名婆婆奶,可为属对。 
【集解】《别录》曰∶生鲁地平泽田野,及人家垣墙间。三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今土瓜生篱院间。子熟时赤如弹丸。其根不入大方,正单行小小尔。郑玄注《 
月令》∶四月王瓜生,以为菝 ,殊谬矣。 
恭曰∶四月生苗延蔓,叶似栝蒌叶,圆无叉缺,有毛刺。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 
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谓之土瓜根。北间者,其实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 
苗子相似,根状不同。若疗黄胆破血,南者大胜也。 
宗 曰∶王瓜,其壳径寸,长二寸许,上微圆,下尖长,七、八月熟,红赤色。壳中子 
如螳螂头者,今人又谓之赤雹子。其根即土瓜根也。于细根上又生淡黄根,三、五相连,如 
大指许。根与子两用。 
时珍曰∶王瓜三月生苗,其蔓多须,嫩时可茹。其叶圆如马蹄而有尖,面青背淡,涩而 
不光。六、七月开,五出小黄花成簇。结子累累,熟时有红、黄二色,皮亦粗涩。 
但如栝蒌根之小者,澄粉甚白腻,须深掘二、三尺乃得正根。江西人栽之沃土,取根作蔬食, 
味如山药。 
x根x 
【气味】苦,寒,无毒。权曰∶平。 
藏器曰∶有小毒,能吐下人。取汁制雄、汞。 
【主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愈聋(《本经》)。疗诸邪气,热结鼠 , 
散痈肿留血,妇人带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数不禁,逐四肢骨节中水,治马骨刺人疮(《别 
录》)。天行热疾,酒黄病,壮热心烦闷,热劳,排脓,消扑损瘀血,破症癖,落胎(大明)。 
主蛊毒,小儿闪癖,痞满痰疟。并取根及叶捣汁,少少服,当吐下(藏器)。利大小便,治 
面黑面疮(时珍)。 
【附方】旧五,新七。 
黄胆变黑,医所不能治∶用土瓜根汁,平旦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当从小便出,不出再服。 
(《肘后方》) 
浸)二两,桂心一两,牡蛎粉二两。为末。每服二钱,大麦粥饮下。(《卫生宝鉴》) 
小便不通∶土瓜根捣汁,入少水解之,筒吹入下部。(《肘后方》) 
大便不通∶上方吹入肛门内。二便不通,前后吹之,取通。(《肘后方》) 
乳汁不下∶土瓜根为末。酒服一钱,一日二服。(杨氏《产乳方》) 
经水不利,带下,少腹满,或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根、芍药、桂枝、 
虫各三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仲景《金匮方》) 
妇人阴 ∶方同上。 
中诸蛊毒∶土瓜根大如指,长三寸,切,以酒半升,渍一宿。服当吐下。(《外台秘要》) 
面上痱磊∶土瓜根捣末,浆水和匀。入夜别以浆水洗面涂药,旦复洗之。百日光彩射人, 
夫妻不相识也。曾用有效。(《肘后方》) 
耳聋灸法∶湿土瓜根,削半寸塞耳内,以艾灸七壮,每旬一灸,愈乃止。(《圣济录》) 
x子x 
【气味】酸、苦,平,无毒。 
【主治】生用∶润心肺,治黄病。炒用∶治肺痿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大明)。主 
蛊毒(甄权)。反胃吐食(时珍)。 
【附方】新八。 
消渴饮水∶雹瓜去皮。每食后嚼二、三两,五、七度瘥。(《圣惠方》) 
传尸劳瘵∶赤雹儿(俗名王瓜),焙为末。每酒服一钱。(《十药神书》)。 
反胃吐食∶马雹儿(灯上烧存性)一钱,入好枣肉,平胃散末二钱,酒服,食即可下。 
即野甜瓜,北方多有之。(《丹溪纂要》) 
痰热头风∶悬栝蒌一个,赤雹儿七个(焙),大力子(即牛蒡子,焙)四两。为末。每 
食后茶或酒服三钱。忌动风发热之物。 
筋骨痛挛∶马雹儿子炒开口,为末。酒服一钱,日二服。(《集简方》)赤目痛涩,不可 
忍∶小圆瓜KT (篱上大如弹丸、红色、皮上有刺者,九月、十月采,日干)、槐花(炒)、 
赤芍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临卧温酒下。(《卫生家宝方》) 
瘀血作痛∶赤雹儿烧存性,研末。无灰酒空心服二钱。(《集简方》) 
大肠下血∶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三 
十丸。(《指南方》) 

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内容:(《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葛粉。 
【释名】鸡齐(《本经》)、鹿藿(《别录》)、黄斤(《别录》)。时珍曰∶葛从曷,谐声 
也。鹿食九草,此其一种,故曰鹿藿。黄斤未详。 
【集解】《别录》曰∶葛根生汶山川谷,五月采根,曝干。 
弘景曰∶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南康、庐陵间最胜, 
多 
恭曰∶葛虽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以上者,名葛 。 者颈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 
也。《本经》葛谷,即是其实也。 
颂曰∶今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引藤蔓,长一、二丈,紫色。叶颇似楸叶而小, 
色青。七月着花,粉紫色,似豌豆花,不结实。根形大如手臂,紫黑色,五月五日午时采根, 
曝干,以入土深者为佳,今人多作粉食。 
宗 曰∶澧、鼎之间,冬月取生葛,捣烂入水中,揉出粉,澄成垛,入沸汤中良久,色 
如胶,其体甚韧,以蜜拌食,擦入生姜少许尤妙。又切入茶中待宾,虽甘而无益。又将生葛 
根煮熟,作果实卖,虔、吉州、南安军亦然。 
时珍曰∶葛有野生,有家种。其蔓延长。取治可作 。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 
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 
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八、九月采之,《本经》所谓葛谷是也。唐 
苏恭亦言葛谷是实,而宋苏颂谓葛花不结实,误矣。其花晒干亦可炸食。 
x葛根x 
【气味】甘、辛,平,无毒。《别录》曰∶生根汁,大寒。 
好古曰∶气平味甘,升也,阳也。阳明经行经的药也。 
【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本经》)。疗伤寒中风头痛, 
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别录》)。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解酒 
毒(甄权)。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毒箭伤(大明)。 
杀野葛、巴豆、百药毒(之才)。 
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藏器)。作粉∶止渴,利大小便, 
解酒,去烦热,压丹石,敷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开宝》)。 
饮,并末敷之(苏恭)。 
【发明】弘景曰∶生葛捣汁饮,解温病发热。五月五日日中时,取根为 
为要药,亦疗疟及疮,至良。 
颂曰∶张仲景治伤寒有葛根汤,以其主大热、解肌、发腠理故也。 
元素曰∶升阳生津。脾虚作渴者,非此不除。勿多用,恐伤胃气。张仲景治太阳阳明合 
病,桂枝汤内加麻黄、葛根,又有葛根黄芩黄连解肌汤,是用此以断太阳入阳明之路,非即 
太阳药也。头颅痛如破,乃阳明中风,可用葛根葱白汤,为阳明仙药。若太阳初病,未入阳 
明而头痛者,不可便服升麻、葛根发之,是反引邪气入阳明,为引贼破家也。 
震亨曰∶凡 痘已见红点,不可用葛根升麻汤,恐表虚反增斑烂也。 
杲曰∶干葛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圣药也。 
徐用诚曰∶葛根气味俱薄,轻而上行,浮而微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止渴,一也; 
解酒,二也;发散表邪,三也;发疮疹难出,四也。 
时珍曰∶本草十剂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盖麻黄乃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 
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药皆轻扬发散,而所入迥然不同 
也。 
【附方】旧十七,新四。 
痛,内热脉洪者∶葛根四两。水二升,入豉一升,煮取半升服。捣生根汁尤佳。(《伤 
寒类要》) 
时气头痛壮热∶生葛根洗净,捣汁一大盏,豉一合,煎六分,去滓分服,汗出即瘥。未 
汗再服。若心热,加栀子仁十枚。(《圣惠方》) 
伤寒头痛二、三日发热者∶葛根五两,香豉一升,以童子小便八升,煎取二升,分三服。 
食葱豉粥取汗。(《梅师方》) 
妊娠热病∶葛根汁二升,分三服。(《伤寒类要》) 
预防热病,急黄贼风∶葛粉二升,生地黄一升,香豉半升。为散。每食后米饮服方寸匕, 
日三服。有病五服。(庞安常《伤寒论》) 
辟瘴不染∶生葛捣汁一小盏服,去热毒瓦斯也。(《圣惠方》) 
烦躁热渴∶葛粉四两,先以水浸粟米半升,一夜漉出,拌匀,煮粥食之。(《圣惠方》) 
小儿热渴久不止∶葛根半两,水煎服。(《圣惠方》) 
干呕不息∶葛根捣汁,服一升,瘥。(《肘后方》) 
小儿呕吐,壮热食痫∶葛粉二钱。水二合,调匀,倾入锡锣中,重汤烫熟,以糜饮和食 
。(昝殷《食医心镜》) 
心热吐血不止∶生葛捣汁半升,顿服,立瘥。(《广利方》) 
衄血不止∶生葛根捣汁,服一小盏。三服即止。(《圣惠方》) 
热毒下血,因食热物发者∶生葛根二斤,捣汁一升,入藕汁一升,和服。(《梅师方》) 
伤筋出血∶葛根,捣汁饮。干者,煎服。仍熬屑敷之。(《外台秘要》) 
腰疼痛∶生葛根嚼之咽汁,取效乃止。(《肘后方》) 
金创中风,痉强欲死∶生葛根四大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四服。口噤者 
灌之。若干者,捣末调三指撮。仍以此及竹沥多服,取效。(《贞元广 
服药过剂苦烦∶生葛汁饮之。干者煎汁服。(《肘后方》) 
酒醉不醒∶生葛根汁,饮二升,便愈。(《千金方》) 
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葛根,煮汁服。(《肘后方》) 
解中鸩毒,气欲绝者∶葛粉三合,水三盏,调服。口噤者灌之。(《圣惠方》) 
虎伤人疮∶生葛根,煮浓汁洗之。仍捣末,水服方寸匕,日夜五、六服。(《梅师方》) 
x葛谷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下痢十岁以上(《本经》)。解酒毒(时珍)。 
x葛花x 
【气味】同谷。 
【主治】消酒(《别录》。 
弘景曰∶同小豆花,干末,酒服,饮酒不醉也)。肠风下血(时珍)。 
x叶x 
【主治】金疮止血, 敷之 
x蔓x 
【主治】卒喉痹。烧研,水服方寸匕(苏恭)。消痈 
【附方】新三。 
妇人吹乳∶葛蔓烧灰。酒服二钱。三服效。(《卫生易简方》) 
疖子初起∶葛蔓烧灰。水调敷之,即消。(《千金方》) 
小儿口噤,病在咽中,如麻豆许,令儿吐沫,不能乳食∶葛蔓(烧灰)一字,和乳汁点 
之,即瘥。(《圣惠方》) 
【附录】铁葛(《拾遗》) 
藏器曰∶根∶味甘,温,无毒。主一切风,血气羸弱,令人壮健。久服,治风缓偏风。 
生山南峡中。叶似枸杞,根如葛,黑色。 

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黄环
内容:(《本经》下品) 
x野狼跋子x(《别录》下品) 
【释名】凌泉(《本经》)、大就(《本经》)、 
(《吴 
时珍曰∶此物叶黄而圆,故名黄环,如萝 呼白环之义。亦是葛类,故名就葛。跋乃野狼 
足名,其荚似之,故曰野狼跋子。 
【集解】《别录》曰∶黄环生蜀郡山谷。三月采根,阴干。 
普曰∶蜀黄环,一名生刍。二月生苗,正赤,高二尺。叶黄圆端大,经日叶有汁黄白。 
五月实圆。三月采根,黄色从理,如车辐解。 
弘景曰∶似防己,亦作车辐理解。《蜀都赋》云∶青珠黄环,即此。或云是大戟花,定 
非矣。用甚稀,市人鲜有识者。又曰∶野狼跋子出交广,形扁扁。制捣以杂米投水中,鱼无大 
小皆浮出而死。 
恭曰∶黄环惟襄阳大有,余处虽有亦稀,巴西人谓之就葛,今园庭亦种之。作藤生,大 
者茎径六、七寸,根亦葛类,陶云似防己者,近之。取葛根误食之,吐利不止,土浆解之, 
此真黄环也。今太常收剑南来者,乃鸡屎葛根,非黄环也。其花紫色,其子名野狼跋子,角生 
似皂荚。交广送入太常者,正是黄环子也。花实与葛同时。 
时珍曰∶吴普所说甚详,而唐宋本草不收何也?《范子计然》云∶黄环出魏郡,以黄色 
者为善。 
【气味】苦,平,有毒。普曰∶神农、黄帝∶有毒;桐君、扁鹊∶苦。权曰∶大寒,有 
小毒。 
之才曰∶鸢尾为之使。恶茯苓、防己、干姜。 
【主治】蛊毒鬼疰鬼魅,邪气在脏中,除咳逆寒热 
治痰嗽,消水肿,利小便(时珍)。 
【附方】新一。 
x野狼跋子x 
【气味】苦,寒,有小毒。 
【主治】恶疮蜗疥。杀虫鱼(《别录》)。苦酒摩,涂疮疥效(弘景)。 

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天门冬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 冬(音门)、颠勒 
禹锡曰∶按∶《尔雅》云∶蔷蘼, 冬。注云∶门冬也,一名满冬。《抱朴子》云∶一名 
颠棘,或名地门冬,或名筵门冬。在东岳名淫羊藿;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名管松;在北 
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棘;在越人,名浣草。虽处处有之,其名不 
同,其实一也。别有百部草,其根有百许如一,而苗小异,其苗似菝 ,惟可治咳,不中服 
食,须分别之。 
时珍曰∶草之茂者为 ,俗作门。此草蔓茂,而功同麦门冬,故曰天门冬,或曰天棘。 
《尔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