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183章

013-本草纲目-第183章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宫中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邪气。此皆不知所采乃何蓬也?大抵三种蓬 
子,亦不甚相远。 
x子x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作饭食之,益饥,无异粳米(藏器)。 

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

内容:(音网。《拾遗》) 
【释名】皇(《尔雅》)、守田(同上)、守气(同)。 
时珍曰∶皇、 ,音相近也。 
【集解】藏器曰∶ 草生水田中,苗似小麦而小。四月熟,可作饭。 
时珍曰∶《尔雅》∶皇,守田。郭璞云∶一名守气,生废田中,似燕麦,子如雕胡,可 
食。 
x米x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作饭,去热,利肠胃,益气力。久食,不饥(藏器)。 

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

内容:(《海药》) 
【释名】自然谷(《海药》)、禹余粮。 
【集解】藏器曰∶《博物志》云∶东海洲上有草名曰 。有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熟, 
民敛获至冬乃讫。呼为自然谷,亦曰禹余粮。此非石之禹余粮也。 
曰∶ 实如球子,八月收之。彼民常食,中国未曾见也。 
时珍曰∶按∶《方孝孺集》有海米行,盖亦 草之类也。其诗云∶海边有草名海米,大 
非蓬蒿小非荠。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摘仍于海中洗。归来涤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莫 
辞苦涩咽不下,性命聊假须臾时。 
x子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不饥,轻身(藏器)。补虚羸损乏,温肠胃,止呕逆。久食健人(李 )。 

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
薏苡
内容:(《本经》上品) 
【校正】据《千金方》,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解蠡(音礼。《本经》)、芑实(音起。《别录》)、赣米(《别录》。音感。陶氏作 
珠,雷氏作 米)、回回米(《救荒本草》)、薏珠子(《图经》)。 
时珍曰∶薏苡名义未详。其叶似蠡实叶而解散,又似芑黍之苗,故有解蠡、芑实之名。 
赣米乃其坚硬者,有赣强之意。苗名屋 。《救荒本草》云∶回回米又呼西番蜀秫。俗名草 
珠儿。 
【集解】《别录》曰∶薏苡仁生真定平泽及田野。八月采实,采根无时。 
弘景曰∶真定县属常山郡。近道处处多有,人家种之。出交趾者,子最大,彼土呼为 
珠。故马援在交趾饵之,载还为种,人谗以为珍珠也。实重累者为良。取仁用。 
志云∶今多用梁汉者,气劣于真定。取青白色者良。 
藏器云∶取子于甑中蒸使气馏,曝干 之,得仁矣。亦可磨取之。 
颂曰∶薏苡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叶。开红白花,作穗。五、六月 
结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故人呼为薏珠子。小儿多以线穿如贯珠为戏。九月、十月 
采其实。 
曰∶凡使,勿用 米,颗大无味,时人呼为粳 是也。薏苡仁颗小、色青、味甘,咬 
着黏人齿也。 
时珍曰∶薏苡,人多种之。二、三月宿根自生。叶如初生芭茅。五、六月抽茎开花结实。 
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同 
米酿酒。一种圆而壳浓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 也。但可穿作念经数珠,故人 
亦呼为念珠云。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 结而味甘也。 
x薏苡仁x 
【修治】赣曰∶凡使,每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熟,去糯米用。亦有更以盐汤 
【气味】甘,微寒,无毒。诜曰∶平。 
【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本经》)。除筋骨 
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别录》)。炊饭作面食,主不饥,温气。煮饮, 
止消渴,杀蛔虫(藏器)。治肺痿肺气,积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破毒肿(甄权)。 
去干湿香港脚,大验(孟诜)。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 
小便 
【发明】宗 曰∶薏苡仁《本经》云∶微寒,主筋急拘挛。拘挛有两等∶《素问》注中, 
大筋受热,则缩而短,故挛急不伸,此是因热而拘挛也,故可用薏苡;若《素问》言因寒则 
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 
盖受寒使人筋急;寒热使人筋挛;若但受热不曾受寒,亦使人筋缓;受湿则又引长无力 
也。此药力势和缓,凡用须加倍即见效。 
震亨曰∶寒则筋急,热则筋缩。急因于坚强,缩因于短促。若受湿则弛,弛则引长。然 
寒与湿未尝不挟热。三者皆因于湿,然外湿非内湿启之不能成病。故湿之为病,因酒而鱼肉 
继之。甘滑、陈久、烧炙并辛香,皆致湿之因也。 
时珍曰∶薏苡仁属土,阳明药也,故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 
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按∶古 
方小续命汤注云∶中风筋急拘挛,语迟脉弦者,加薏苡仁。亦扶脾抑肝之义。又《后汉书》 
云∶马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云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也。又张师正《倦游录》云∶辛稼轩忽 
患疝疾,重坠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东壁黄土炒过,水煮为膏服,数服即消。程沙随病 
此,稼轩授之亦效。《本草》薏苡乃上品养心药,故此有功。 
颂曰∶薏苡仁,心肺之药多用之。故范汪治肺痈,张仲景治风湿、胸痹,并有方法。《 
济生方》治肺损咯血,以熟猪肺切,蘸薏苡仁末,空心食之。薏苡补肺,猪肺引经也。赵君 
猷言屡用有效。 
【附方】旧七,新七。 
薏苡仁饭,治冷气∶用薏苡仁舂熟,炊为饭食。气味欲如麦饭乃佳。或煮粥亦好。(《广 
济方》) 
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 
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良。(《食医心镜》) 
风湿身疼,日晡剧者,张仲景麻黄杏仁薏苡仁汤主之∶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 
薏 
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三两(研)。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日二食之。(《独行方》)。 
沙石热淋,痛不可忍∶用玉秫,即薏苡仁也,子、叶、根皆可用,水煎热饮。夏月冷冻饮料。 
以通为度。(《杨氏经验方》)。 
消渴饮水∶薏苡仁煮粥饮,并煮粥食之。 
周痹缓急偏者∶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张仲景 
方)。 
肺痿,咳唾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破),水三升,煎一升,酒少许,服之。(《梅师》)。 
肺痈咳唾,心胸甲错者∶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浓,微温顿服。肺有血,当吐出愈。(《范 
汪方》)。 
肺痈咯血∶薏苡仁三合(捣烂),水二大盏,煎一盏,入酒少许,分二服。(《济生》) 
喉卒痈肿∶吞薏苡仁二枚,良。(《外台》)。 
痈疽不溃∶薏苡仁一枚,吞之。(姚僧坦方)。 
孕中有痈∶薏苡仁煮汁,频频饮之。(《妇人良方补遗》)。 
牙齿 痛∶薏苡仁、桔梗生研末。点服。不拘大人、小儿。(《永类方》)。 
x根x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下三虫(《本经》)。煮汁糜食甚香,去蛔虫,大效(弘景)。煮服,堕胎(藏器)。 
治卒心腹烦满及胸胁痛者,锉煮浓汁,服三升乃定(苏颂。出《肘后方》)。捣汁和酒服,治 
黄胆有效(时珍)。 
【附方】旧二,新二。 
黄胆如金∶薏苡根煎汤频服。 
蛔虫心痛∶薏苡根一斤(切),水七升,煮三升服之,虫死尽出也。(《梅师》)。 
经水不通∶薏苡根一两,水煎服之。不过数服,效。(《海上方》)。 
牙齿风痛∶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冷即易之。(《延年秘录》) 
x叶x 
【主治】作饮气香,益中空膈(苏颂)。暑月煎饮,暖胃益气血。初生小儿浴之,无 
病(时珍。出《琐碎录》)。 

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
罂子粟
内容:(宋《开宝》) 
【释名】米囊子(《开宝》)、御米(同上)、象谷。 
时珍曰∶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乃象乎谷,而可以供御,故有诸名。 
【集解】藏器曰∶嵩阳子云∶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 
箭头,中有细米。 
颂曰∶处处有之,人多莳以为饰。花有红、白二种,微腥气。其实形如瓶子,有米粒极 
细。圃人隔年粪地,九月布子,涉冬至春,始生苗,极繁茂。不尔则不生,生亦不茂。俟瓶 
焦黄,乃采之。 
宗 曰∶其花亦有千叶者。一罂凡数千万粒,大小如葶苈子而色白。 
时珍曰∶罂粟秋种冬生,嫩苗作蔬食甚佳。叶如白苣,三、四月抽苔结青苞,花开则苞 
脱。花凡四瓣,大如仰盏,罂在花中,须蕊裹之。花开三日即谢,而罂在茎头,长一、二寸, 
大如马兜铃,上有盖,下有蒂,宛然如酒罂。中有白米极细,可煮粥和饭食。水研滤浆,同 
绿豆粉作腐食尤佳。亦可取油。其壳入药甚多,而本草不载,乃知古人不用之也。江东人呼 
千叶者为丽春花。或谓是罂粟别种,盖亦不然。其花变态,本自不常。有白者、红者、紫者、 
粉红者、杏黄者、半红者、半紫者、半白者,艳丽可爱,故曰丽春,又曰赛牡丹,曰锦被花。 
详见游默斋《花谱》。 
x米x 
【气味】甘,平,无毒。 
颂曰∶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 
【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和竹沥煮作粥食,极美(《开宝》)。寇曰∶服石人研此 
水煮,加蜜作汤饮,甚宜)。行风气,逐邪热,治反胃胸中痰滞(颂)。治泻痢,润燥(时珍) 
【附方】旧一,新一。 
反胃吐食∶罂粟粥∶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大钱,生山芋五寸(细切,研)。三物 
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入生姜汁及盐花少许,和匀分服。不计早晚,亦不妨别服汤丸。 
(《 
泄痢赤白∶罂粟子(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 
下。有人经验。(《百一选方》)。 
x壳x 
【修治】时珍曰∶凡用以水洗润,去蒂及筋膜,取外薄皮,阴干细切,以米醋拌炒入药。 
亦有蜜炒、蜜炙者。 
【气味】酸、涩,微寒,无毒。 
时珍曰∶得醋、乌梅、橘皮良。 
【主治】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时珍)。 
【发明】杲曰∶收敛固气。能入肾,故治骨病尤宜。 
震亨曰∶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劫;及湿热泄痢者,用之止涩。其治病之功虽急, 
杀人如剑,宜深戒之。又曰∶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药也。治痢 
亦同。凡痢须先散邪行滞,岂可遽投粟壳、龙骨之药,以闭塞肠胃。邪气得补而愈甚,所以 
变症作而淹延不已也。 
时珍曰∶酸主收涩,故初病不可用之。泄泻下痢既久,则气散不固,而肠滑肛脱。咳嗽 
诸痛既久,则气散不收,而肺胀痛剧。故俱宜此涩之固之,收之敛之。按∶杨氏《直指方》 
云∶粟壳治痢,人皆薄之,固矣。然下痢日久,腹中无积痛,当止涩者,岂容不涩?不有此 
剂,何以对治乎?但要有辅佐耳。又王硕《易简方》云∶粟壳治痢如神。但性紧涩,多令呕 
逆,故人畏而不敢服。若用醋制,加以乌梅,则用得法矣。或同四君子药,尤不致闭胃妨食 
而获奇功也。 
【附方】新八。 
热痢便血∶粟壳(醋炙)一两,陈皮半两,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下。(《普济方》)。 
久痢不止∶罂粟壳(醋炙)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姜三片,煎八分, 
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为末,蜜 
丸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集要》百中散∶用粟壳(蜜炙)、浓朴(姜制),各四两, 
为细末 
小儿下痢∶神仙救苦散∶治小儿赤白痢下,日夜百行不止。用罂粟壳半两(醋炒为末, 
再以铜器炒过),槟榔半两(炒赤,研末),各收。每用等分,赤痢蜜汤服,白痢沙糖汤下。 
忌口味。(《全幼心鉴》)。 
水泄不止∶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经验》)。 
久嗽不止,谷气素壮人用之即效∶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下。(危氏方)。 
久咳虚嗽∶贾同知百劳散∶治咳嗽多年,自汗。用罂粟壳二两半(去蒂膜,醋炒取一两), 
乌梅半两,焙为末。每服二钱,卧时白汤下。(《宣明方》)。 
x嫩苗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作蔬食,除热润燥,开胃浓肠(时珍)。 

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
阿芙蓉
内容:(《纲目》) 
【释名】阿片。 
时珍曰∶俗作鸦片,名义未详。或云∶阿,方音称我也。以其花色似芙蓉而得此名。 
【集解】时珍曰∶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罂粟结青苞时, 
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 
阴干用之。故今市者犹有苞片在内。王氏《医林集要》言是天方国种红罂粟花,不令水淹头, 
七、八月花谢后,刺青皮取之者。案∶此花五月实枯,安得七、八月后尚有青皮?或方土不 
同乎? 
【气味】酸,涩,温,微毒。 
【主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时珍)。 
【发明】时珍曰∶俗人房中术用之。京师售一粒金丹,云通治百病,皆方伎家之术耳。 
【附方】新四。 
久痢∶阿芙蓉小豆许,空心温水化下,日一服。忌葱、蒜、浆水。若渴,饮蜜水解之。 
( 
赤白痢下∶鸦片、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研末,饭丸小豆大。壮者一分,老幼半分, 
空心米饮下。忌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无不止者。口渴,略饮米汤。一方∶罂粟 
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之,花开即落,收取为末。每米饮服一钱,神效。赤痢用红花 
者;白痢用白花者。 
一粒金丹∶真阿芙蓉一分,粳米饭捣作三丸。每服一丸,未效再进一丸,不可多服。忌 
醋,令人肠断。风瘫,热酒下;口目 邪,羌活汤下;百节痛,独活汤下。正头风,羌活汤 
下。偏头风,川芎汤下。眩晕,防风汤下。阴毒,豆淋酒下。疟疾,桃、柳枝汤下。痰喘, 
葶苈汤下。久嗽,干姜、阿胶汤下;劳嗽,款冬花汤下。吐泄,藿香汤下。赤痢,黄连汤下。 
白痢,干姜汤下。禁口痢,白术汤下。诸气痛,木香酒下。热痛,栀子汤下。脐下痛,灯 
汤下。小肠气,川楝子汤下。膀胱气,小茴香汤下。血气痛,乳香汤下。胁痛,热酒下。噎 
食 
(龚云林《医鉴》)。 

谷部第二十四卷
谷之三
内容:(菽豆类一十四种) 

谷部第二十四卷谷之三
大豆
内容:(《本经》中品) 
【校正】禹锡曰∶原附大豆黄卷下,今分出。 
【释名】 (俗作菽。时珍曰∶豆、 皆荚谷之总称也。篆文 ,象荚生附茎下垂之 
形。豆象子在荚中之形。《广雅》云∶大豆,菽也。小豆, 也),角曰荚,叶曰藿,茎 
曰萁。 
【集解】《别录》曰∶大豆生太山平泽,九月采之。 
颂曰∶今处处种之。有黑、白二种,入药用黑者。紧小者为雄,用之尤佳。 
宗 曰∶大豆有绿、褐、黑三种。有大、小两类∶大者出江、浙、湖南、湖北;小者生 
他处,入药力更佳。又可 为腐食。 
时珍曰∶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数色∶黑者名乌豆,可入药,及充食,作豉; 
黄者可作腐,榨油,造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