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灯火
之。
【气味】咸,寒,有毒。
恭曰∶辛辣而臭。
【主治】瘀血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闭,内寒无子(《本经》)。通利血脉(《别录》)。
食之下气(苏恭)。
【发明】时珍曰∶徐之才《药对》云∶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
七节,保神守中。则西南夷食之亦有谓也。又《吴普本草》载神农云∶主妇人症坚寒热,尤
为有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行夜
内容:(《别录》)
【校正】并入《拾遗》负盘。
【释名】负盘(《别录》)、屁盘虫(弘景)、屁 。
弘景曰∶行夜,今小儿呼屁盘虫,或曰屁 ,即此也。
藏器曰∶屁盘有短翅,飞不远,好夜中行,人触之即气出。虽与蜚蠊同名相似,终非一
物,戎人食之,味极辛辣。苏恭所谓“巴人重负 ”是也。
时珍曰∶负盘有三∶行夜、蜚蠊、 螽。皆同名而异类。夷人俱食之
夜与蜚蠊形状相类,但以有廉姜气味者为蜚蠊,触之气出者为屁盘,作分
载∶鲜于叔明好食负盘臭虫。每散,令人采取三、五升,浮温水上,泄尽臭气,用酥及五味
熬作
【气味】辛,温,有小毒。
【主治】腹痛寒热,利血(《别录》)。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灶马
内容:(《纲目》)
【释名】灶鸡(俗)。
【集解】
时珍曰∶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按∶《酉阳杂俎》云∶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
好穴
【气味】缺。
【主治】竹刺入肉,取一枚捣敷(时珍)。
【附录】促织。时珍曰∶促织,蟋蟀也。一名 ,一名蜻 。陆玑《诗义疏》云∶似蝗
而小
月在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螽
内容:(音负终。《拾遗》)
【校正】并入《拾遗》蚱蜢。
【释名】负 (音烦)、蚱蜢。
时珍曰∶此有数种, 螽总名也。江东呼为蚱蜢,谓其瘦长善跳,窄而猛也。螽亦作 。
【集解】藏器曰∶ 螽状如蝗虫。有黑斑者,与蚯蚓异类同穴为
时珍曰∶ 螽,在草上者曰草螽,在土中者曰土螽,似草螽而大者,曰螽斯;似螽
细长者,曰 曰 螽。《尔雅》云蜀, 也;草螽,负 也,斯螽, 也; 螽, 也;
土螽, 也。数
稼。五月动股作声
其卵,至夏始出。
陆佃云∶草虫鸣于上风,蚯蚓鸣于下风,因风而化。性不忌而一母百子。故《诗》云∶
草虫, 螽。蝗亦螽类,大而方首,首有
北人炒食之。一生八十一子。冬有大雪,则
【气味】辛,有毒。
【主治】五月五日候交时收取,夫妇佩之,令相爱媚(藏器)。
【附录】吉丁虫(《拾遗》)
藏器曰∶甲虫也。背正绿,有翅在甲下。出岭南。宾、澄诸州。人取带之,令人喜好相
爱,媚药也。
x金龟子x
时珍曰∶此亦吉丁之类,媚药也。大如刀豆,头面似鬼,其甲黑硬如龟状,四足二角,
身首皆如泥金装成,盖亦蠹虫所化者。段公路《北户录》云∶金龟子,甲虫也。出岭南。五、
六
竺法真《
《益部记》云
樵《通志》云∶《
土诸山中亦时有之。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腆颗虫
内容:(《拾遗》)
藏器曰∶出岭南。状似屁盘,褐色身扁。带之令人相爱也,彼人重之。
x叩头虫x
时珍曰∶虫大如斑蝥而黑色,按其后则叩头有声。能入人耳,灌以生油则出。刘敬叔《异
苑
晋傅咸有赋。
x媚蝶x
时珍曰∶《北户录》云∶岭表有鹤子草,蔓花也。当夏开,形如飞鹤,翅、羽、觜、距
皆全
蝶,赤黄色。女子收而佩之,如细鸟皮,令人媚悦,号为媚蝶。《洞冥记》云∶汉武时勒毕
国献细鸟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木虻
内容:(音萌。《本经》中品)
【释名】魂常(《本经》)。
时珍曰∶虻以翼鸣,其声虻虻,故名。陆佃云∶蚊害民,故曰蚊;虻害
通。
【集解】《别录》曰∶木虻生汉中川泽,五月取之。
颂曰∶今处处有之,而襄、汉近地尤多。
弘景曰∶此虻状似虻而小,不啖血。近道草中不见有之,市人亦少卖者,方家惟用蜚虻
耳。
恭曰∶虻有数种,并能啖血,商淅以南江岭间大有。木虻,长大绿色,殆如蜩蝉,咂牛
马或至颠仆。蜚虻,状如蜜蜂,黄黑色,今俗多用之。又一种小者名鹿虻,亦名牛虻,大如
蝇,啮牛马亦猛。市人采卖之,三种同体,以疗血为本;虽小有异同,用之不为嫌。木虻倍
大,而陶云似虻而小,不啖血,盖未之识耳。
藏器曰∶木虻从木叶中出,卷叶如子,形圆,着叶上。破之初出如白蛆,渐大羽化,拆
破便飞,即能啮物。塞北亦有,岭南极多,如古度化蚁耳。木虻是叶内者,蜚虻是已飞者,
正如蚕蛹与蛾,总是一物,不合重出。应功用不同,后人异注耳。
时珍曰∶金幼孜《北征录》云∶北虏长乐镇草间有虻,大者如蜻蜓,拂人面嘬 。元
稹《长庆集》云∶巴蜀山谷间,春秋常雨,五、六月至八、九月则多虻,道路群飞,咂牛马
血流,啮人毒剧
溪涧中多水蛆,长寸余,色黑。夏末变为虻,螫人甚毒。观此,则虻之变化,有木有水,非
一端也。
【气味】苦,平,有毒。
【主治】目赤痛, 伤泪出,瘀血血闭,寒热酸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蜚虻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虻虫(蜚与飞同)。
【集解】《别录》曰∶蜚虻生江夏川谷。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弘景曰∶此即方家所用虻虫,啖牛马血者。伺其腹满,掩取干之。
恭曰∶水虻、蜚虻、鹿虻,俱食牛马血,非独此也。但得即堪用之,何假血充,应如养
鹰,饥即为用。若伺其饱,何能除疾?
宗 曰∶蜚虻今人多用之。大如蜜蜂,腹凹褊,微黄绿色。雄、霸州、顺安军、沿塘泺
界河甚多。以其惟食牛马等血,故治瘀血血闭也。
时珍曰∶采用须从陶说。苏恭以饥鹰为喻,比拟殊乖。
【修治】大明曰∶入丸、散,去翅、足,炒熟用。
【气味】苦,微寒,有毒。
之才曰∶恶麻黄。
【主治】逐瘀血,破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
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别录》)
堕胎(《日华》)。
【发明】颂曰∶《淮南子》云∶虻散积血,斫木愈龋。此以类推也。时珍曰∶按∶刘河
间云∶虻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为用也。成无己云∶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
蓄血用虻虫,乃肝经血分药也。古方多用,今人稀使。
【附方】旧二,新一。
蛇螫血出,九窍皆有者
病笃去胎∶虻虫十枚,炙,捣为末。酒服,胎即下。(《产乳》)
扑坠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皮一两,为末。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也。若久宿血在骨
节中者,二味等分。(《备急方》)
【附录】扁前 《别录》有名未用曰∶味甘,有毒。主鼠 、癃闭,利水道。生山陵
中。状如牛虻,赤翼
x蚊子x
时珍曰∶蚊处处有之。冬蛰夏出,昼伏夜飞,细身利喙,咂人肤血,大为人害。一名白
鸟
也。龟、鳖畏之,荧火、蝙蝠食之。故煮鳖入数枚,即易烂也。
藏器曰∶岭南有蚊子木,叶如冬青,实如枇杷,熟则蚊出。塞北有蚊母草,叶中有血虫
,化而为蚊。江东有蚊母鸟,一名 ,每吐蚊一、二升也。
x蚋子x
时珍曰∶按∶元稹《长庆集》云∶蜀中小蚊名蚋子,又小而黑者为蟆子。微不可见与尘
相浮
敷之则瘥。又祝穆《方舆胜览》云∶云南乌蒙峡中多毒蛇,鳞中有虫名黄蝇,有毒,啮人成
疮。但勿搔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竹虱
内容:(《纲目》)
【释名】竹佛子(《纲目》)、天厌子。
【集解】
时珍曰∶竹虱生诸竹,及草木上皆有之。初生如粉点,久便能动,百十成簇。形大如虱,
苍灰色。或云湿热气化,或云虫卵所化。古方未有用者。惟南宫从《岣嵝神
巴邛、吴越、荆楚之间,春秋竹内有虫似虱而苍,取之阴干,可治中风。即此也。
【气味】有毒。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能透经络,追涎(时珍)。
【附方】新一。
中风偏痹,半身不遂者∶用麻
孔,其病处不糊。以竹虱(焙为末)
臾药
行如风声,口吐出恶水,身出臭汗
日,手足如故也。(《岣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内容:(湿生类二十三种,附录七种)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蟾蜍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 (音蹙秋)、 (
癞蛤蟆。
时珍曰∶蟾蜍,《说文》作詹诸。云∶其声詹诸,其皮 KT ,其行 。《诗》云∶
得此 戚 。《韩诗》注云∶戚施,蟾蜍也。戚音蹴。后世名苦 ,其声也。蚵 ,其皮
也。
【集解】
《别录》曰∶蟾蜍生江湖池泽。五月五日取东行者,阴干用。
弘景曰∶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犬啮之,口皆肿。五月五日取东行
者五枚,反缚着密室中闭之。明旦视自解者,取为术用,能使人缚亦自解。
萧炳曰∶腹下有丹书八字,以足画地者,真蟾蜍也。
颂曰∶今处处有之。《别录》谓蛤蟆一名蟾蜍,以为一物,非也。按∶《尔雅》∶ ,
蟾也。郭璞云∶似蛤蟆居陆
行极迟缓,不能跳跃,亦不解鸣。蛤蟆多在陂泽间。形小,皮上多黑斑点。能跳接百虫,举
动极急。二物虽一类,而功用少别,亦当分而用之。蟾蜍屎,谓之土槟榔,下湿处往往有之,
亦能主疾。
宗 曰∶世传三足者为蟾,人遂为三足枯蟾以罔众。但以水沃半日,其伪自见,盖无三
足者也。
时珍曰∶蟾蜍锐头皤腹,促眉浊声,土形,有大如盘者。《自然论》云∶蟾蜍吐生,掷
粪自其口出也。《抱朴子》云∶蟾蜍千岁,头上有角,腹下丹书,名曰肉芝,能食山精。人
得食之可
于此可推。许氏《说文》谓三足者为蟾,而寇氏非之,固是。但龟、鳖皆有三足,则蟾之三
足非怪也。若谓入药必用三足,则谬矣。《岣嵝神书》载蟾宝之法∶用大蟾一枚,以长尺铁
钉四个,钉脚,
人吞之,可越江湖也。愚谓纵有此术,谁敢吞之?方技诳说,未足深信。漫记于此,以备祛
疑。
【修治】《蜀图经》曰∶五月五日取得,日干或烘干用。一法∶去皮、爪,酒浸一宿,
又用黄精自然
时珍曰∶今人皆于端午日捕取,风干,黄泥固济, 存性用之。《永类钤方》云∶蟾目
赤,腹无八字者不可用。崔实《四民月令》云∶五月五日取蟾蜍,可治恶疮。即此也。
亦有酒浸取肉者。钱仲阳治小儿冷热疳泻,如圣丸,用干者,酒煮成膏丸药,亦一法也。
【气味】辛,凉,微毒。
【主治】阴蚀,疽疠恶疮, 犬伤疮,能合玉石(《别录》)。烧灰敷疮,立验。又治温
病发斑困笃者。去肠
藏器曰∶捣烂绞汁饮,或烧末服)。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
疮(《药性》)。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破症结。烧
瘦疳疾,最良(苏颂)。
【发明】时珍曰∶蟾蜍,土之精也。上应月魄而性灵异,穴土食虫,又伏山精,制蜈蚣;
故能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杀虫 ,而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别录》云“治 犬
伤”,《肘后》亦有方法。按∶沈约《宋书》云∶张牧为 犬所伤,人云宜啖蛤蟆脍,食之遂
愈。
此亦治痈疽疔肿之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耳。古今诸方所用蛤蟆,不甚分别,多是蟾蜍。
读者当审用之,不可因名迷实也。
【附方】旧八,新十七。
腹中冷癖∶水谷 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大蟾蜍一枚,去皮、
肠,支解之。芒硝强人一升,中人七合,弱人五合,水七升,煮四升,顿服,得下为度。(《肘
后方》)
小儿疳积∶治小儿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结如麦穗。用立秋后大蛤蟆去首、足、
肠,以清油涂之,阴阳瓦炙熟食之,积秽自下。连服五六枚,一月之后,形容改变,妙不
可言。
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枚(烧存性),皂角(去皮、
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为末,糊丸粟米大。每空心米饮下三
四十丸,日二服。名五疳保童丸。(《全婴方》)。
小儿疳泄下痢∶用蛤蟆烧存性研,饮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走马牙疳,侵蚀口鼻∶干蚵 (黄泥裹固, 过)、黄连各二钱半,青黛一钱,为末,
入
麝香少许和研,敷之。(《郑氏小儿方》)
疳蚀腮穿∶金鞭散∶治疳疮,腮穿牙落。以抱退鸡子软白皮,包活土狗一个,放入大蛤
蟆口内,草缚泥固 过,取出研末,贴之,以愈为度。(《普济方》)
小儿口疮∶五月五日蛤蟆炙研末,敷之即瘥。(《秘录》)
一切疳 ∶无问去处,皆能治之。蛤蟆,烧灰,醋和敷,一日三五度。(《梅师方》)
阴蚀欲尽∶蛤蟆灰、兔屎等分为末,敷之。(《肘后》)
月蚀耳疮∶五月五日蛤蟆,烧末,猪膏和敷。(《外台方》)
小儿蓐疮∶五月五日取蟾蜍炙研末,敷之即瘥。(《秘录》)
小儿脐疮出汁,久不瘥∶蛤蟆,烧末,敷之,日三,甚验。一加牡蛎等分。(《外台》)
一切湿疮∶蟾蜍烧灰,猪脂和敷。(《千金方》)
小儿癣疮∶蟾蜍烧灰,猪脂和敷。(《外台方》)
癞风虫疮∶干蛤蟆一两(炙),长肥皂一条(炙,去皮、子,蘸酒再炙)为末,以竹管
引入
羊肠内,系定,以麸铺甑内,置药麸上蒸熟,入麝
酒服二十一丸。(《直指》)
乱头发一鸡子大,猪油四
骨末糁四边,以前膏贴之
发背肿毒未成者∶用活蟾一个,系放疮上,半日蟾必昏愦,置水
如前法,其蟾必踉跄。再易一个,其蟾如旧,则毒散矣。累验极效。若势重者,以活蟾一个
(或二三个)破开,连肚乘热合疮上,不久必臭不可闻,再易二三次
也。(《医林集要》)
肿毒初起∶大蛤蟆一个剁碎,同炒锻石研如泥,敷之。频易。(余居士方)
破伤风病∶用蟾二两半,切
少顷通身汗出,神效。
犬咬伤∶《肘后》∶治
本人知之。自后再不发也。《袖珍》∶治疯犬伤。即用蛤蟆后足捣烂,水调服之。先于顶心拔
去血发三
肠头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内烧烟熏之,并敷之。
佩禳疟疾∶五月五日收大蛤蟆,晒干。纸封,绛囊贮之,男
(《杨氏家藏方》)
折伤接骨∶大蛤蟆生研如泥,劈竹裹缚其骨,自痊。(《奚囊备急方》)
大肠痔疾∶蟾蜍一个,以砖砌四方,安于内,泥住,火 存性为末。以猪广肠一截,扎
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
x头x
【主治】功同蟾蜍。
蟾酥(采治)
宗 曰∶眉间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纸上,阴干用。
时珍曰∶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纸上及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
干白,安置竹筒内盛之,真者轻浮,入口味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纳口中,则蟾身白汁
出,以竹篦刮下,面和成块,干之。其汁不可入人目,令人赤、肿、盲。或以紫草汁洗点,
即消。
【气味】甘、辛,温,有毒。
【主治】小儿疳疾、脑疳(甄权曰∶端午日取眉脂,以朱砂、麝香为丸,如麻子大,治
小孩子疳瘦,空心服一丸。如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甚妙)。酥同牛酥,或吴茱萸苗汁
调,摩